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1669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与家长、孩子的沟通技巧 互动是通过彼此的相互交流的影响,以达到相互协调的作用。教育的互动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家长是学生生长的摇篮树,学生是教师、家长关注的主要对象。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小学阶段必须注重教师、家长、学生间的互动沟通。一、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沟通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既可以使学校和家庭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也可以使家长全面地了解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采取与学校教育一致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合力。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沟通障碍:1、运

2、用反馈 沟通的很多问题是直接由误解或信息的不准确造成的。如果教师在沟通过程中经常了解反馈信息,则会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教师可以问家长是否明白了他说的话,或者询问有关该信息的一系列问题,以核实信息是否按原有意图被接受。教师在与家长口头沟通时,可以观察他们的眼睛及其他非言语线索,了解他们是否在接受你的信息。2、简化语言 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能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教师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访谈中,不少教师都认为与小学生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小朋友的爷爷奶

3、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3、积极倾听 听和倾听是不一样的。单纯的听是被动的,而倾听是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搜索。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倾听对方说话时,都应注意进行“角色换位”,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分析说话者的意图,另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我对对方信息作出反应后,对方会有什么样的理解乃至反应,这样可以提高倾听效果。4、抑制情绪 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时,最好暂停沟通,直至恢复平静后再

4、进行沟通。这种情况在学校经常会碰到:有时候教师因为家庭问题、个人问题或受到校长批评时,情绪不好,此时如与家长沟通,必然会出现沟通不快或双方产生误解。同样,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情对学校的某种做法有意见时,怒气冲冲的找教师或校长交谈,显然,在这种情绪不快的情况下的沟通是不会顺利的,有时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会引起冲突。所以,对沟通双方来说,在沟通过程中抑制自己的情绪实为良策。5、注意非言语提示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行动,确保它们与语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作用。因为,当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不一致时,人们往往宁可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说的。因此,沟通

5、者应十分注意自己的非言语提示,保证他们也同样传达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作为教师,因为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家长,每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很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家长的视线,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只要有半点疏忽大意,都会引起敏感家长的误解。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尤其要重视非言语提示的重要作用。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 教师主动与学生互动沟通是搞好教学的根本。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气氛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了解、相信、尊重、友爱、教好每一个学生。 1、多方面地了解学生

6、。上课时观察他课堂上的表现,找同学了解他课下的表现,找家长、监管人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现,过去的经历,通过交谈了解其内心世界。总之应注重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行为和心理,兴趣和爱好,性格和为人,使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是有的放矢,有据可依,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多方面地支持学生。现在的小学生年龄偏小,独立生活能力差,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电脑上有很多知识,学校经常强调学生不能上网,这时,教师要正面引导、支持他们可以在网上寻查资料,吸取健康的知识。有的学生学习差,可是他在音乐、美术、体育、手工设计等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和喜好,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使他们成为各方面有

7、用的优秀人才。 支持能给学生力量。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应理解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误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以支持为力量,把知识的积累及智慧的开发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3、多方面地照顾学生。现在的乡村小学大部分是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最缺少的就是父爱、母爱、亲人的关爱。针对这种状况,我经常和学生构筑心灵交流的桥梁,打开他们禁闭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把每周枯燥无味的观察作文改为心灵交流日记,让学生把自己在本周内的快乐写出来让我分享;把自己的烦

8、恼、痛苦写出来让我分担。部分学生诉说快乐,很多学生则把自己深埋以久的忧伤倾诉给我听,就连那些平时不爱写作的学生诉起苦来也滔滔不绝。我抓住这个契机,把那些能公开的日记读给同学们听,并赞扬这就是真情实感。我的赞扬让学生备受鼓舞,心情也开朗多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同时,我也更细致地了解到他们哪个缺父少母,哪个家庭离异,哪个家里闹矛盾,哪个家庭贫困,哪个在亲戚家度日如年我时刻牵挂着他们,该安慰的安慰,该鼓励的鼓励,该花钱帮助的就帮一把。 我的班上有个叫陈星星的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离异,且都另建新家,她跟着七旬爷爷相依为命,而这些都不为人知。在心灵日记中,陈星星向我诉说自己的痛苦:两岁时就离开父母跟着爷爷

9、,几年难得见父母一面,现在父母又各自有了新家,没有人管她。爷爷又病得倒床。她给爸爸打电话叫他寄钱,可爸爸说她和爷爷都是个永远的“包袱”。她说真想死了算了,父母都不要她了,家里无法支撑了。我一面单独安慰陈星星,给她买生活日用品,双休日把她接到自己家,让妻子给她洗头、做好吃的;一面和她的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的严重;还到她的二爷家走访,动员她的二爷照顾她和爷爷。她的爸爸和二爷很感动,就共同承担了老人的医药费。我还在班上花钱为陈星星举办了一个生日聚会,并倡议同学们要特别关爱班上十几个像陈星星一样不幸的同学,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从此,那十几个不幸孩子的脸上又荡起了笑容。 另外,小学生毕竟处在世界观

10、逐步形成的特殊阶段,心理素质不可能很高,行为控制能力不可能很强,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目光对待他们,要求他们,实施教育时不要顾及自身的尊严,要多替他们想想,以容忍、豁达、仁爱的气度,和风细雨,苦口婆心,交心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定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多方面地关爱学生。教师要爱生如子,即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工作便不再是“饭碗”,不再是“事业”,而是“良心工程”。教师要爱生如已,即像爱自己一样爱学生,把他人当作自己,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心理学上叫“换位思考”,其妙处不言自明。教师的爱是深沉的爱,是博爱、大爱,教师唯有用智慧去撬动爱的杠杆,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的成长。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支持。因此,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给学生以关爱,对家长进行适时、适当的联系,搭建学校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平台,建立教师、家长、学生的互动沟通,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