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1694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 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初探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当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很高的要求。当家庭教育缺失或空白时,小学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策略 情感教育随

2、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进城务工和欠发达城市流向发达城市务工人员急剧增加,由此催生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未成年人群。该群体规模呈上升趋势,其教育因情感、性格、行为、价值观、道德观等多方面的缺失,而倍受社会关注。近年来,作为一名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这一新时期的新课题,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坚持以“情感关爱”为核心,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以“帮扶资助”为载体,大力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力度,全力构建了“学校即为家,老师可为爸(妈)”的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了“代理家长”舒心,“留守儿童”开心的新局面。一、“情感关爱”高尚的情

3、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点。人民日报曾做过一个调查,认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滑坡”。根据教育学理论,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样,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些却正是“留守儿童”缺失而无法满足的。他们成功时得不到应有的常识,失败时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受挫时得不到心灵的抚慰,彷徨时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亲情的缺失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难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淀健康的情感机能,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2005年,在对我校187名“留守儿童”情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得出,90%的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集中体现在:任性、

4、冷漠、自卑、郁闷、敏感、胆怯,我行我素,固执倔强,脾气暴躁等。为此,学校立即设立了“留守儿童”情感倾诉室,设置了“知心姐姐”信箱,安排了专职的“知心姐姐”去倾听、解答“留守儿童”情感上的迷惘和困惑;并要求全校每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留守儿童”多一分关注,通过精心观察和阅读“留守儿童”的“心情周记”等方式,去收集、获取和整理他们的心理情感动态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疏导教育。如我校六年级女生胡某,一岁时,爸爸就外出北京搞建筑,妈妈当保姆,居无定所,她只有和爷爷相依为命,学习刻苦却少言寡语,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非常的文静秀气。一天,在练写“父母为我过生日”习作时,她哭了,原来,今天正是她十

5、一岁的生日,可在她的记忆中,她就没和父母一起生活过一天,至于过生日,她只是看到过,梦想过,生活中却重未曾有过,怎么办,班主任张老师立即动员全班学生购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利用一节课,集体为她过了一次生日。这个场景,后来被她用笔写了下来,发表在一个市级刊物上,从此,她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如今,这位女孩在一所重点中学就读,成绩优秀。正是教师一声嘘寒问暖的话语,一句天冷盖好被子的叮咛,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一丝饱含赞许的微笑,一次融汇亲情的举动,使“留守儿童”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情感的托付,在学校和老师亲情的关爱中愉快地成长。二、“家长学校”经调查,当前“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式”监护和“寄居式”监护

6、,因代理监护人知识的陈旧,精力的不足,生计的忙碌,监护责任不明确等多种因素,监护的结果要么是“管好吃穿不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怕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难管行”,使“留守儿童”处于“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的境地。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以规范“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管理为突破口,以提高代理监护人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为重点,全面发挥“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功能,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双管齐下,使“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学校每半月编发一期“家庭教育信息”,向代理监护人传递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留守儿童”教育动态;每月举行一次代理监护人培训会,传授科学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每期召开一

7、次由“留守儿童”和其代理监护人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交流会,让有经验的代理监护人作“监护”经验介绍;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专项档案,通过“留守儿童”个人基本信息卡,个人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对其进行跟踪教育;健全畅通家访和校访信息渠道,利用校讯通等现代化手段,把“留守儿童”的各种情况及时正确地反馈给他们的爸爸妈妈,让“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即在身边。“家长学校”以学校丰富的资源优势,极大地解决了“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不愿管”,“不会管”的迷茫和困惑,有益地补充了学校单方教育的局限性。三、“帮扶资助”“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是生活较为贫困,经济来源较为匮乏的家庭,从某些层面上,可以说是社会弱势群体,横向

8、比较而言“留守儿童”既承受着经济上“贫困”,也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更需帮扶资助。如因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留守者,也有农村留守者,还有流动留守者(即其户籍属外县区,随父母进城后,因多方原因,父母又去他处务工而留守的儿童),经调查,这三类留守儿童寄居在亲戚家者达54%,姐弟(兄妹)独处者达8%,为此,我设立了校内家长,让任课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特别是把姐弟(兄妹)独处留守儿童的“校内家长”落实于具体的教师,“一助一”地全面关注“留守儿童”情感上的变迁,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资助他们生活上的窘迫;学校编制了“留守儿童”扶助记录表、健全扶助档案,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帮扶资助相结合,实行量

9、化管理,使老师在“扶助”中陶冶情操,“留守儿童”在“扶助”中得到“实惠”;并号召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交朋友,以中队会的形式开展“留守儿童大派送,手拉手同进步”活动,营造浓郁的帮扶资助氛围,使“留守儿童”时刻感受着他人的关爱,集体的温暖。“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难题,他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充满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既需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但更需学校和教师的辛勤付出。在新时期下,积极探索构建“学校主体教育”,将会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10、因学校教育而丰满。参考文献: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1993.2朱小蔓.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3“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国妇女网.(作者系河南信阳市羊山新区十一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11、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

12、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

13、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