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1753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发展状况调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发展状况调查 以XXX省小榄镇庆丰工业区为例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群体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XXXXX市XX镇XX工业区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群体的调查研究,揭示了一类新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外出动因、和行为选择逻辑。探讨了他们特有的留守经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对他们的性格、职业、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等方面产生的一些影响。最后,对为什么他们会出现与同龄人以及前一代农民工迥异的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本文从其自身素质、家庭因素以及输入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反思。关键词:留守;发展;打工青年;新农民工引言自80年代初期中国农民迈出进城务工的第一步,至今己走过20多

2、个年头。其间,农村流动人口不仅在规模上和速度上不断扩大和上升,流动性质发生重要变化,内部异质性也不断增强。特别是2000年之后,由于另一代适龄农村青年开始他们的城市务工之旅,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类新农民工的出现。他们不仅和传统农民工有了较显著的行为差别,也和所谓的“新生代”有所不同,呈现出一种新的生存状态。显然,这种差别不能简单归因于年龄尚小、心智未开,而是有着更深刻的生存逻辑、价值观念的变化。从宏观上来说当前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和构建和谐社会,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现实的一些原因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同龄群体相比的异质性。如何

3、认识其异质性,从而采取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引导和教育他们,笔者认为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借鉴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学社会学专业知识,试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发展状况作探索性分析。一、文献回顾己有对农民工生存状况和心理感受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对艰苦工作和恶劣生存环境的不满意和相对满意。对农民工流动倾向的研究也大致分为两类:一种认为其流动类似“钟摆”一样往返于城乡之间,一种认为向城市移民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表明了己有的研究成果隐含着一种从“不满意”到“相对满意”、从“往返流动”到“中间流动”、从“孤岛”到“渐趋融合”的农民工城市化的趋势。也表明了农民

4、工群体异质性的增强,农民工个体经历了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的转变进入了“后生存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媒体对留守儿童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了大量的报道,也有部分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规模、监护类型以及农民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做了一定的研究。目前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国内研究的多一些,而国外对此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对于留守现象的研究,留守儿童研究的多一些,而对有过留守经历的已经成长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群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个案概况本次调查的地点XX镇是笔者的家人和众多老乡打工聚集的地方,大学期间每逢寒暑假我都到那边, 因而对

5、当地比较了解,选择该地进行调查有利于调查的进行。XX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是孙中山先生故乡中山市的经济重镇、区域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75.4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户籍人口15.7万。外来流动人口约16万人。东踞深圳、香港150公里,南离珠海、澳门90公里。北隔广州60公里。是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市(区)交边中心地带。XXX镇的经济十分发达。2005年,XXX镇实现生产总值108亿元,税收17.8亿元,两大指标都相当于内地一个经济发达的地级市水平。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XX镇名列第X。拥有五金制品和电子音响两大产业集群,全镇有31家企业产品获得76个省级以上名牌名

6、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本次调查的XX工业区位于XX镇绩西社区。绩西社区在XXX镇城区南面,面积6896.5亩,1991户,7315人。外来流动人口约1万多。现辖18个村小组,XXX工业区是18个村小组之一。(二)“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的界定在已有的研究中杨云善认为农民工是从中国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社会现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由于社会、职业、市场和体制之间的转变不同步,使农民在向城镇流动,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流动和社会身份转变的不一致、不协调,从而产生了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农民工。XX省城调队认为,所谓留守子女,

7、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人照顾,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试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界定为, 16岁以下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16岁后向城镇流动,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青年。(三)资料的获取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非标准化访谈法获取资料,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现在打工状况、外出动因、生活预期、留守经历对他们发展状况的影响等作简单的定量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得来的资料进行研究。由于此次样本属于非概率抽样样本,严格上来讲,它不可能推论到任何已知总体。由它所得到的一切结论仅具有探索性研究的价值,目的是使我们对广东省小榄镇庆丰工业区有过留守经历的

8、打工青年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从农村流动到小榄的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状况的准确知识,还有待建立在概率抽样基础上的纯量化研究才能最终获得。 三、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现状原因分析 (一)父母的打工情况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职业的影响表6职业频数百分比工人8082.5%个体业者44.1%服务业人员 11.0%管理人员44.1%公务员33.1%无业人员55.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职业中普通的工人占82.5%、个体业者占4.1%、服务业人员占1.0%、管理人员占4.1%、无业人员占5.2%,这表明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工人。可见由于受父母长期出外打工的影响,他们刚开始出来打工都是从普

9、通工人做起。但在所占比例不多的管理人员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因为受父母在这边打工的影响,长大后跟随过来,从普通工人做起慢慢做到管理层的。可见这是父母外出打工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职业的影响一个有利方面。并且相对于其他刚出来打工的青年他们减少了务工的盲目性,因为他们的父母在这边打拼多年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往往还在他们没出来打工之前,他们的父母就已经为他们物色好了合适的工作。笔者认识的一位在国龙电器厂做文员的女生,就是因为她父亲和厂长比较熟,初中毕业后被他父亲叫到小榄上了一个夜校的电脑培训班,后来就被招进厂做文员。这在庆丰是让很多女孩子羡慕的职业。(二)父母的打工情况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

10、年发展的影响在XX有很多学电脑和模具设计的培训学校。就笔者的了解,这些学校的很多学生就是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到这边后,父母不让他们工作,而是先参加职前培训。事实也证明了他们往往比其它刚出来的打工者们更具有竞争优势。他们中的很多人日后都做了技术工人或者是进入工厂管理层。笔者认识的王某就是高中毕业后,高考成绩不理想,被父母叫到XX上了一个学广告设计的培训班,后来到一家大公司做广告设计,月薪4000多。成为他父母炫耀的资本,他父母常对人说: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的工没白打。诚然父母外出打工对有过留守经历的打工青年发展方面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这在相关留守儿童的研究上多有报道。 记者在上海

11、市少年管教所采访时得知:2000年上海市与外省市户籍的未成年犯人数比大致在6:4,这个比例持续到2002年,但是从2003年开始,这个比例开始倒置,即4:6,并持续到2004年,而2005年的比例已经是3:7,也就是说10个少年犯中有3个上海籍、7个外省籍的。但是在XX工业区我们不难看到还是存在一些有利的影响:首先,父母外出打工使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加强,使子女能够享受良好的教育。其次,父母外出打工,经过多年的打拼在输入地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本”, 这无疑对其子女在输入地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以调动或享用到的资源。再次,等子女长大过来后,一家人在外打工,父母在身边照料生活也使打工青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12、来工作和学习,从而减少了他们的很多后顾之忧,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庆丰工业区由于流动人口多,不可避免的就会存在社会治安混乱,社会风气不好等问题。而有父母在身边就能更好的对他们进行监督、管教,从而减少打工青年学坏的可能性,比如在庆丰工业区打工青年中常见的早恋,沉迷于网络,吸毒,打架斗殴等一些不良现象。由此可见,不管家里是否有较充裕的经济状况,也不管自己所获收入对家庭意味着什么以及自己是否最终要返回家乡,他们都不再和传统农民工一样,而是采取另一种行为选择,即首先满足自身在经济范围内对物质和精神(包括友谊、尊严、社会认同)的需求和欲望,而是否可以攒下钱来则成为“无所谓”的事。但值

13、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问卷调查还是在个案访谈中,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行为选择是与一种价值观念相吻合的,即主动接受城市化的过程。他们的种种行为无非是要“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因此,他们不在乎收入是否有剩余,也不在乎日益疏远的家庭,更不在乎他们外出打工后可能更加艰苦的生活,而是义无反顾地主动追求着城市对他们而言的再社会化。然而目标的明确却未带来心灵的坚定,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最终实现“市民化”以及“市民化”最终会为他们带来什么,于是他们往往会采取一种盲目的甚至不计后果的方式,模仿城市人的生活以实现人生的理想,而他们的心灵仍是漂泊的。那么,这些出生于80年代的青年打工者,与前一代农民工相比有什么差异呢?(三)就

14、其自身素质而言他们外出打工的年龄较轻。由于现在农村社会中广为流传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他们基本上小学或初中毕业即外出打工,几乎没有务工经验,甚至缺少乡村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对输出地和家庭都缺乏深厚的感情。同时,渴望独立的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追求重于对经济的追求,年龄较低和教育程度较之于年长农民工高都使他们更易于接受城市对他们的再社会化。(四)就家庭因素而言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人,一般只有一到两个兄弟姐妹,还有相当多数的农民工是独生子女,家庭负担较轻,父母对其照顾也更加细致,因此习惯于被照顾的个体缺少照顾家庭的义务感。同时,由于他们外出的年纪较轻(一般16至20岁),父母还正处于可劳

15、作的年龄阶段,不需要子女的赡养,甚至还要贴补外出打工的子女,这使得新农民工更加缺少对家庭和未来的考虑。因而缺少对家庭的责任感,归属感。并且就乡村因素而言,经过20多年的民工潮,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外出打工的背景和社会网络,甚至有的家庭己经在某个城市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网络,比如“浙江村”、“河南村”等。调查中也发现,在庆丰工业区打工的农民工中,有相当多且交织复杂的社会网络,很多甚至一家子外出打工,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留在城市而非返回家乡。同时,传统农民工的示范效应已经明显表露出来,相当多的新农民工的父辈就是第一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结构的新生组成部分,他们不仅仅是生存意义上的融人城市,更在自我认

16、同、生存方式乃至价值观等方面都试图融人这座城市,但屡屡受挫,让这一群体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不公平感觉,导致了自卑、怨恨等不良心理。四、结语通过对这类新农民工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倾听他们自己的话语解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正进入一种主动追求城市化过程中的困境。如何让城市农民工子女在逐渐成年的过程中,能够比较好地接受主流价值观并融人其中?显然断裂的社会对此还要面临相当大的困难。(一)城乡二元结构首先,以户籍制度为主导的二元社会的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并成为制约农民工社会流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的重要屏障。其次,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障碍不仅在于户籍制度,即使制度性障碍完全破除,由于除了年龄、身体以外的微弱竞

17、争力他们也很难真正进入城市。再次,城市越进步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可能性越小。于是,农民工在有限的资源内对追求城市化的梦想付出的代价越大(青春、金钱、情感),将意味着他可能离城市化越远,从而陷入一个难以跳出的怪圈。而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对城市化的执着,没有人会轻易放弃坚定的梦想,特别是当这类新农民工习惯了城市化消费而又无法用自身的能力维持这种生活状态的时候。事实上,这类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可能性,比如年老、重病、意外伤害等。他们会如何选择?他们又能选择什么?也许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将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但又可能陷入其他困境,比如己经出现的农民工退保问题,各类保障的城乡衔接问题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同样需

18、要经历漫长的改革和发展。(二)边缘人他们对于逃离乡村进行城市化、再社会化的目的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却是他们无力实现的,甚至只能梦想一辈子成为“生活在城市的农民”。而城市化“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显然也不是到城市工作就可以简单实现的。农民工的流动发生在“两个时代”之间,由于一个断裂社会的存在,对于一个在农村只完成了初中或小学教育的人来说,进入城市完全是进入另一种社会和文化甚至是进入另一个时代而另一个社会、文化甚至文明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甚至修养,都是他们基本不具备的。(三)迷茫的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享有资源的有限性也使得他们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计划以实现生活预期,心灵只能漂泊不定。但年轻的个人并不会放弃对城市化、对融入另一世界的追求。尽管他们仍从事最底层和最辛苦的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是在拿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做筹码,尽管他们还要面临未来的漫漫长路。但这些相对于他们融入另一个世界的梦想都显得微不足道,于是非理性的透支着青春、金钱、情感和精力成为这类农民工的显著特征。而这些透支难免会对他们未来的人生留下遗憾,甚至更加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成为“浪迹的根”。他们也由此成为断裂的时代中最迷惘的一代人,既无法回到农村,又无法融入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