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1842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孩子,让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一、 引文讨论:1、你认为自己是否是合格的父母?(举手表决)公布专家团测试结果:16人,9人认为自己不合格,认为合格的没有,1人认为自己也合格也不合格。受过教育的专家都这么不自信那么我们平常人肯定困惑更多。说说:认为自己合格的原因认为即合格也不合格的原因 认为自己不合格的原因 提问反思: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不合格?分析:不举手的原因是感觉自己为孩子做的还不够?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困惑,不如意?还是怕别人说你还说自己是合格的家长看你孩子培养的。小结:今天大家在百忙中参加家长会,关心孩子发展、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希望学习更多的

2、儿童教育知识,重视儿童早期教育说明在座各位已经是合格家长。那么现在认为自己是合格家长的举手:举手有压力,为什么? 2、这些压力是谁给的?孩子?是孩子说妈妈您要让我过的比别人强吗?爸爸您要把我培养成科学家吗?是孩子说妈妈您一定要让我有个好工作吗?3、问题主要来源:父母自己。(1)“孩子是我的全部”,家长感觉自己为孩子做的还不够好,让自己不敢承认自己是合格家长。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怕孩子将来发展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让自己不敢承认自己是合格家长。(2)父母对孩子的不了解,由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敢承认自己是合格家长。总结起来是由于父母的心理问题及对孩子的不

3、了解造成,仔细分析见下: 二、做父母的四大心理误区:(1)补偿心代替了平常心。我过的不好,我一定要让我孩子过的比我好陶行知: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人下人,更不能成为人外人,要让他成为人中人。(2)反常心评价孩子的正常心。期望值过高造成家长不正常心理:我们的孩子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笨蛋。要么是有病。我们的眼睛一会带放大镜、一会带缩小镜、一会带变色镜,我们的眼睛什么也看不清。老说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真是吗?(3)虚荣心超过了责任心。孩子没考好家长不好意思说。怕孩子发展不好,在人面前抬不起头;孩子成为大人炫耀攀比的工具。邯郸学步、小西红柿的故事。(4)惧怕心取代看护心。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独生子女带

4、来的家长心理恐慌问题。孩子小时候生活中做事怕孩子学不会,代替进行;长大了替代孩子思考、男孩怕学坏、女孩怕受害;再大了我们又担心工作、成家,如果能的话,我们可以为他包办代替到老。案例:剥鸡蛋的故事我们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无法忍受。案例:徐力杀母事件:2000年1月17日,在浙江一个富裕的城市-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徐力事件”。转眼一年过去了。一年来,人们在反思,整个社会在反思。为什么一个17岁的“好学生”,会使用如此极端的手段对待自己的母亲?为什么爱儿子的母亲会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我们的家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又应该怎样科学地教育父母?成长需要空间2000

5、年3月11日,我来到金华市看守所,和徐力谈了100分钟。徐力第一句话就说:“在家里,我没有一点自己的秘密,我很压抑。”徐力说:“我很爱打球,可母亲不让我打球。读高中后,每天都有晚自修。晚自修前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外面打打篮球。这时母亲经常到学校来,监视我是在学习还是在玩。我有时多玩了一会,晚了10分钟回家,妈妈也要骂我、打我。“在学习方面,父母是站在一条战线的,他们对我的要求非常高,让我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至少要考上浙江大学。根据我自己的能力,根本考不上。但只要我尽力,不管上什么大学,本科是能够考上的。“在看守所里,我常常想着自己是如何长大的。记得上小学时一个晚上,我忽然发高烧,要马上送

6、医院。那时,妈妈一把背起我一步一步走到医院。我小时候很胖,妈妈背我很不容易。每当想到这些,我就非常感动。我觉得母亲对我花的心思比对自己的还深。”来之前,我以为徐力不知道这些,没想到妈妈对他的爱,他心里还是清楚的。我便对徐力说:“你想过没有,在这世界上,有不少孩子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有的孩子的父母长期瘫痪在床上,有的则是精神病,但是这些孩子却很孝敬父母,在身边伺候他们,哪怕有再多的委屈。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生我养我不容易!”听到这里,徐力哭了,哭得很伤心。看守所的人员说,徐力自从进了看守所,从没掉过眼泪,这是他第一次掉泪。遏止家庭关系的“沙尘暴”,治理孩子心灵的荒漠,要从解放孩子的空间开始。解放孩

7、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在家庭中建立起亲情的乐园,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要从尊重孩子开始,要从尊重孩子的秘密开始。成长需要理想理想,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失去了阳光,心灵世界就会是一片黑暗。“活着没有意思”,是徐力从失望走向绝望的思想根源。我曾接过好几位想要自杀的少年打来的电话。他们的共同感受都是“活着没有意思”。冷酷的现实给只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分数,是理想。父母过高的期待、过大的压力,使许多家庭“穷”得只剩下“分”了-感情贫乏,亲子之间的话题只有考试、考试、考试!成绩、成绩、成绩!家里失去了欢乐,也失去了应有的亲情。全家人围着“分数”

8、转,孩子考试分数高,全家便喜洋洋的;孩子考试分数低,全家人的心情就会变得十分低落,家庭关系也变得十分紧张。一个小学生没考好,老师让他把卷子拿回去签字,第二天,老师问他,父母有什么反响,这个男孩说:“昨晚我遭到一顿男女混合双打,该出手的都出手了!”设身处地为孩子想想,这样的环境,哪会产生美好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必须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在这种环境里,理想的种子想要发芽、生长、开花,太难了!成长需要体验许多孩子心灵世界所以成为沙漠,就是因为他们从未或者很少有过“我能行”的体验。在徐力17年的记忆中,只有两件事让他感到自豪:一是帮无儿无女的老奶奶做饭,一是帮有病的妈妈搬煤气罐。做这些事让他有“我能行”的

9、感受。这是一个男子汉成人的开始。遗憾的是,徐母没有认识到这种感觉的可贵,而认为这样的事与考大学无关,阻止儿子继续去做。而她做梦也没想到,自从阻止孩子去帮助别人那天起,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无情的种子,关闭了孩子走向幸福的大门。因为,爱是一个口袋,往里面装时是满足感,往出拿时,才会有成就感。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重要。作为成人来说,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人生的第一次“我能行”的体验。成功的基础是自信,喊着“我能行”长大的孩子,能力肯定要远远超过背着“我不行”包袱长大的孩子。成长需要沟通与成人沟通,是今天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特殊的精神需求。他们从小生长在

10、“成人世界”里,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更渴望与父母沟通,与父母建立伙伴关系。但父母并不理解孩子的心:“你想要的我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久而久之,孩子渴望沟通的大门关闭了,有的永远也打不开。徐力从小生长在一个缺少沟通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在铁路工作,每周只回来一次。徐力主要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在交谈中,我问他:“在家里,你跟妈妈交流过吗?”徐力说:“平时,我们不说话。有时,我见她不开心,想问她是什么事情,她总是说:不要吵,我心里很烦!我知道妈妈不开心是因为单位好几个月都没发工资了”其实,徐母何尝不想与独生子沟通?徐母翻看儿子的日记,接听儿子的电话,到学校去窥视儿子的行踪这一切,无非是想了解儿

11、子的内心世界,怕儿子学坏,怕他不好好学习,并非想加害儿子呀!然而,由于违反了教育规律,不仅害了儿子,也害了自己!走进孩子的心灵,不是靠怀疑、监视,而是靠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我们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长需要肯定在和妈妈共同生活的17年中,徐力听妈妈讲得最多的话是:“你真笨!你怎么不如人家?人家考试能考得前三名,你为什么不能?”可以说,徐力是在妈妈的责骂声中长大的,他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呢?他气愤被责骂,因而产生了反抗的心情。这种反抗的心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爆发出来了。责骂,在父母看上去是平常的小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休的责骂,便是自己“世界的末日”。孩子成长需要肯定,肯定是孩子生命中

12、的阳光。对父母来说,重要的是信任孩子所拥有的潜在力量,只要能充分发挥这一力量,任何孩子都会成为了不起的孩子。我们身边那些脑子慢或爱捣蛋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肯定。对于那些犯了错误甚至犯了罪的孩子来说,充满希望的鼓励会使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事隔8个月,我又来到金华,当我提出再去看看徐力时,我听到一个新消息:徐力已由原来的15年徒刑改判为12年,现已转到杭州少年管教所。2000年11月16日,我来到杭州少年管教所。在宽敞明亮的探视室里,少管所负责人说,徐力刚来半个月,表现很好。比起8个月前,他白了,也长胖、长高了。“听说你减刑了,祝贺你。”我真诚地对他说。“是的,我很感动也很难过,我犯的罪,判多

13、少年也不算多啊!”徐力低下头说。“少管所也是一所学校,你只要珍惜大好时光。将来出去为国效力,没有知识不行!这也是你妈一生的希望”一提到妈妈,徐力的眼睛红了,眼眶里噙满了泪水。“我会努力的,我还让我爸带来了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还借给别的人看。”当新世纪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我收到徐力从少管所寄来的信。可以说,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让我高兴的一件事。信中说当他得知以金华四中为基点建立了“知心家庭学校”,建起了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他非常高兴。他还提出给父母写一封信等几种与父母沟通的办法,并希望我能把他的切身体验告诉所有的父母和孩子,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心愿。我相信,“知心春风”一定会压倒“心灵尘暴”。当

14、和谐的家庭气氛建立起来,当父母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之日,家庭将成为“知心的小屋”,而不是“沙尘暴”的发源地。(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人民日报(2001年02月06日第十版) 三、了解孩子。孩子是孩子,介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儿童是探索者、儿童是思想家、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是成人之父 1、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介绍关键期:(古语:三躺、六坐、八爬扯、十二个月会扎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发展,都具有其发展的关键期,抓住发展的关键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事务和现象的发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茨,曾发现

15、一种奇妙的现象:小鹅孵出后,天生有一种跟随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走的领通常它们首先看到的自然是解它们的母鹅,因而跟定母鹅免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事实并不永远如此,如果其它动物,甚至于人,取代母鹅的位置,成为小鹅出壳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它们也会跟着走。劳伦茨本人就曾有过这样的尝试,因而成为有名的、带胡子的“鹅妈妈”。上述的这些现象,称为小鹅的“母亲印刻”。这种“印刻”,只在出生后的一定时期内发生,发生印刻的一段时期称它为认毋的“关键期”或“关键年龄”。动作和活动:把握从事人类活动的一些基本动作方式的关键年龄在03岁,尤其是13岁更为重要,这些基本的动作方式,每一种都有自己发展的关键年龄,6月坐、8月爬、

16、10月站、1岁前后走、1.5岁2岁跑。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因此,婴儿出生后6个月,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捏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拿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6个月,捏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支手换到另一支手;手眼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它。8个月,抓握物体时能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分开,使用拇指抓握住物体。10个月,能协调

17、地配合手眼动作,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18个月,能将23件东西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会同时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岁,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书。25岁,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笔。3岁,能用手拿笔画圆圈,会自已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上钮扣。大肌肉发展早小肌肉晚,四岁孩子写字是不对的,容易造成写字姿势、执笔不正确,近视眼。(女儿的手)。口头语言:02岁,尤其是13岁更为重要。感知动作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是23岁。这是一种以孩子的动作和孩子感知的动作对象为支柱的思维,它的特点是,儿童只有在摆弄物品的动作过程中,才有思维活动;当物品被拿走了

18、,或者玩弄物品的动作停止了,他的思维活动也随着停止。35岁感知形象思维。如:数概念的形成顺序,从手口一致的点数、数的形成、数的分解组合、才到数的加减,他们同时都要动手操作才行,因为他们受思维的直观形象限制,属于感知形象思维,五、六岁后抽象思维才开始萌芽。例:1+2=?孩子不知道但是问一个苹果加两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让他拿到苹果说他会说出。孩子的关键期还有很多,在以后的课堂中还会讲到,比如01、2岁口唇探索期、3岁左右个性自我意识萌芽的关键期、从事集体游戏活动的关键年龄在36、7岁等关键期教育缺失会怎样案例:狼孩的故事。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

19、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和其他被野兽抚育的幼童又统称为野孩。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孤儿院的主持人J.E.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

20、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如果狼孩在出生时不属于先天缺陷,则这一事例说明:人类的知识与才能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年龄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人脑的发育有不同的年龄特点,言语的发展可能有一个关键期(发音系统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神经通路,以后要重新改变,非常困难)。错过这个关键期,会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

21、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成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离开人类社会后又重新返回时,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此外,人们还发现过熊孩、豹孩、猴孩以及绵羊所哺育的小孩。他们也和狼孩一样,具有抚育过他们的野兽的那些生活习性。20世纪70年代,印度又发现了一个狼孩,人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试图揭开狼孩生活的全部秘密。 那么知道关键期后我们能不能对孩子提前进行教育(2)、介绍双生子爬梯实验。 格赛尔和他的双生子爬梯试验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一位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这个试验叫做“双生子爬梯试验”,研究的是双

22、生子(即双胞胎)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48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会摇摇晃晃勉勉强强地走,格赛尔每天训练这个孩子15分钟,中间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这个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过格赛尔让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这时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

23、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格赛尔原来认为这只是个偶然现象,于是他就换了另一对双生子,结果类似;又换了一对,仍然如此。如此反复地做了上百个对比试验,最终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即孩子在52周左右,学习爬楼梯的效果最佳,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此后的几年,格赛尔又对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在其他学习领域进行试验,比如,识字、穿衣、使用刀叉,甚至将试验领域扩展到成人的学习过程,都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

24、,即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 针对两种现象讨论:(1)、家长因为4岁的孩子所在幼儿园还没有学写字转园。(2)、5岁的孩子算数时还要把手伸出来数数生气、说孩子笨。这两种做法是否科学、正确 小结:不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如同让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学跑步,有百坏而无一益。狼孩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在什么时期要学什么,不学不行,关键期教育的缺失,后期难以弥补。双生子爬梯实验告诉我们早学也无用,不要拔苗助长。2、幼儿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从身边的人进行反思,你小时候是不是一个学习好的人,你自己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遗传基因造成孩子的个性差异“种瓜得瓜,种豆

25、得豆”一母生百般,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过去我们说从事体育的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姚明创造的经济效益姚明和火箭签5年!他将得到NBA劳资协议规定的最高工资76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6.156亿元,也就是说姚明平均每年将从火箭队那里拿到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工资。在工资条款当中,姚明得到NBA劳资协议规定的最高工资。而且在这四年过去之后,姚明的合同还将上涨。届时他理论上第一年薪金最多有大概两千万,再按12%递增。不包括品牌代言!姚明支出有:交税,按照美国的税率,姚明应该交43%;养老金,10%;交中国篮协和上海体育局以及上海东方俱乐部,2002年,姚明还没有被选中的时候,信兰成时代的中国篮

26、协和上海东方俱乐部对姚明的收入曾经试图展开掠夺式的搜刮,但最终,章明基为代表的“姚之队”成功抵抗了这轮“抢劫”,姚明后来在自己的自传里说:“中国篮协只拿走了我收入的一小部分,但我认为他们不配得到这些。”至于上海体育局和东方男篮俱乐部,则一次性从姚明的收入里拿走了800万美元,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介绍“多元智能理论” 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文;2.逻辑;3.空间;4.肢体运作;5.音乐;6.人际;7.内省;8.自然探索。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27、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文 (Verbal/Linguistic)2.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 (Visual/Spatial)4.肢体运作 (Bodily/Kinesthetic)5.音乐 (Musical/Rhythmic)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 (Natural

28、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

29、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肢体运作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

30、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音乐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内省智能

31、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长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审。自然探索智能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

32、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个儿童抬起头来走路四、理解学习,幼儿期该学什么?介绍脑科学理论:从脑科学研究已经被公认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 脑科学研究的风潮起源于美国。1989年, 美国老布什政府提出了“脑的十年”计划, 并在国会参众两院中获得通过。1997年4月, 美国白宫会议聚集了神经生物科学家、认知科学家、理学家、教育学家等多个学科的专家, 共同探讨脑科学研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用以推动美国早期教育质量的提高。到目前为止,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的成员已有23万人。1991年, 欧洲出台了“欧洲脑十年”计

33、划, 该计划兼顾保护脑和了解脑两个方面。1996年, 日本制定了为期十年的“脑科学时代计划”, 计划在20年内每年投入1000亿日元用以开展脑科学研究工作, 预计总投资将达2万亿日元, 是日本“超级钢材料开发计划”的10倍。该计划还把创造脑提到和了解脑、保护脑并重的地位, 使之成为日本脑科学研究的三大目标之一。此后, 其他国家也开始启动不同程度的脑科学研究计划。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对脑科学研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一批与脑科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计划相继设立。1992年“脑功能及其细胞和分子基础”正式列入国家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卫生部也把脑科学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脑科学主要是研究

34、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目前世界上的脑科学研究已不局限于神经生物学界,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药理学、免疫学、病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影象学、计算机网络、控制论、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门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为脑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 脑科学又可以带动相关的众多学科的发展。与脑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持一样, 很多学科又转而向脑科学研究寻求科学的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说, 脑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知识史上涉及学科众多、关切领域众多、与人类切身利益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比如, 在学前教育领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儿童

35、发展与教育论著几乎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关注脑科学, 甚至连一些儿童数学、音乐、语言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著述也开始关注脑科学。 脑科学研究有两个最基本的关注点。一个是心物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大脑的生理物质与从它而来的心智历程之间的关系, 这是认知神经科学最核心的问题。第二个是有组织的生物结构的起源, 例如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如何得来, 这是发展学的核心问题。从与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相关性出发, 本文着重关注脑科学的几个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发现。 一、脑科学的基本发现 1.大脑对环境刺激的要求 人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生命体系, 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它不能离开周围的生活环境独自存在, 它总是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接收

36、各种各样的刺激( 声、光、电、磁、振动、冷、热、化学物质等)。从生理学角度来说, 环境刺激有两类: 一类是适宜的刺激, 即生理性刺激; 另一类是伤害性刺激或非生理性刺激。如果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刺激作用的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儿童来说, 伤害性刺激的危害更大, 因为儿童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更弱, 对伤害性刺激更敏感。但是, 这并不是说人体接受各种刺激越少越好。许多实验证明, 适宜的生理性刺激对脑的发展不仅无害, 而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者将同窝出生的白鼠断奶后分成两组分开饲养。一组白鼠群居在一个大笼子里, 经常接触各种玩具。另一组白鼠除了食物和饮水与第一组相同之外, 不

37、仅没有玩具, 而且还被分别关在一个个小笼子里。显然, 第二组白鼠每日接受的环境刺激比第一组少得多。等到白鼠成年以后检测发现: 第一组白鼠在大脑平均重量、大脑皮层厚度、神经细胞及其树突分支数量、突触数量、学习记忆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等诸多指标上的测验得分都比第二组高得多。也就是说, 适宜的生理性刺激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2.大脑突触的修剪 最新脑部发展的研究证明, 生命早期的经验对于脑细胞与脑细胞之间的联结突触间形成的神经传导网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经验除了能加强这种神经联系外, 也能选择和修剪这种联系。婴儿出生时约有一百亿个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产生大量的神经突触, 几乎足够

38、维持一生的需要。一生中的头三年是突触大量形成的时期,34岁时突触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4岁时达到高峰,然后开始缓慢下降。幼儿期的脑是超高密度的, 拥有的突触数量是实际需要量的两倍。十年后, 大部分未被用到的突触会被大脑淘汰, 也即被大脑修剪掉。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经验如此重要的原因, 那些受到早期经验反复刺激而不断得到活动机会的突触才能得以永久保留。应该说, 对儿童来说,联结的增加和联结的修剪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大量的、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的联结并不能使智慧得到与之相应的提升, 相反, 适当的修剪才有利于提升智慧水平, 保证部分联结的活性和弹性。 3.大脑的可塑性 所谓脑的可塑性, 是说脑的结构(特别是

39、脑内的微细结构)和功能都可以被环境因素修饰, 学习训练、经验积累、习惯性行为等都可能使脑发生变化。换句话说, 脑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重组能力。脑的可塑性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脑功能(如学习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的变化、行为的改变以及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的变化; 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神经环路的装饰、神经细胞形态结构 (尤其是树突及侧棘) 与功能的改变、突触传递的功能及微细结构的变化等; 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更频繁, 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受体、离子通道以及有关的酶分子等都经常发生可塑性变化。 脑的可塑性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大脑皮质的可塑性。实验证明: (1)如果在生命初期减少视丘对大脑

40、的输入,会影响视丘区域的面积。 (2)假如把视丘的区域重新装配, 使它投射到皮质上的新区域, 这时新皮质上的新接受区就会表现出原来目标区细胞组织的特性。 (3)假如把一块皮质移植到新的地点, 它的投射就会有新地方的特质, 而不再是原来地方的特质。 (4)假如在小猴的婴儿期就把它的高层皮质功能区的两边全部切除, 那么比较远的区域会延伸过来替代这个被切除区域的功能。 以往, 人们认为人的大脑到了青春期就定型了, 无法改变了, 这多少让人感到一些悲凉和无望。幸好, 最近的研究表明, 人脑的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死了之后是可以再生的, 从而证明人的大脑有很大的可塑性, 尤其是在高层次的认知功能方面, 这种

41、可塑性甚至可以一直维持到生命的结束。 4.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在关键期里, 大脑对外界的刺激最敏感, 可塑性最强, 脑的结构与功能最有重组能力, 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胚胎发育来说, 妊娠头三个月如果母体遭受严重侵害(如病毒、毒物等), 胎儿的脑就有可能受到难以恢复的损害, 因为胚胎头三个月是脑分化最重要的阶段。出生以后婴幼儿的脑继续发育, 神经元树突增加分支, 突触连接数目继续增多, 突触连接通路逐渐调整, 神经元轴突的髓鞘仍在形成, 连接大脑两半球被称为胼胝体的纤维束持续发育, 等等。出生以后脑的各种功能的发展都有其最佳时期, 例如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就不一样。一般而言, 出

42、生后一年以内是大脑发育最活跃的时期, 56岁乃至78岁以前脑的可塑性也都很强。但是, 关键期并不是绝对的。与成年个体相比, 少年个体的脑仍有较强的可塑性; 若与老年人相比, 成年人脑的可塑性又比老年人大得多。总之, 脑的可塑性是一种潜在的适应能力, 是人体终身具备的特性 5.大脑功能定位 脑功能定位问题一直与脑的可塑性联系在一起。功能定位上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脑的功能区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以前, 我们看到的脑功能图上标明了脑的各个区域, 在各个区域的边上又标明了大脑的身体器官和脏器, 说明这些区域是与那些器官和脏器有关的。例如, 1861年布罗卡发现左脑前区运动皮质下方与语言有关, 这个区域就是著

43、名的布罗卡区; 1874年威尼基发现左脑后区听觉皮质附近也与语言有关, 若遭到损伤就会引发失语症, 这个区域被称为威尼基区。20世纪50年代, 这种有关大脑固定功能区的研究达到巅峰。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莫增尼契的研究发表后, 人们对脑功能定位的思考开始发生变化。莫增尼契将猕猴的一只手的感觉神经切断, 过一阵子后再接回去, 结果发现, 刚开始时食指的感觉由皮质上的数个不同区域共同负责, 而不像以前一样由相邻的整片皮质负责, 但是食指使用了一段时间后, 皮质会对先前的错误进行矫正, 又回到原先整片皮质负责某一个手指的状态。也就是说, 当大脑发现它老是从两个不同的地点同时接受到信息时, 它就会推论

44、出这两个皮质地点的信息应该来自同一个刺激源, 因此把它们调整到一起, 这就是由动作造成的皮质功能重组现象。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的神经学家拉马钱得朗报告了第一个由活人叙述自己脑部重组的实验。他报告说, 用棉花棒轻拂截肢病人的面颊,病人失去手臂的位置就会痒起来。用脑成像技术分析得知, 被截部位的感觉皮质区神经元已经向下延伸到管理脸部的区域了, 因此用棉花棒拂脸时, 截肢的位置就会痒起来。这是因为大脑原来有很多神经元在负责各个手指的动作, 一旦手臂被截肢, 这些神经元就处于失业状态, 但又“不甘寂寞”, 于是它们就往下延伸到脸的领域去管脸的事, 这就意味着这些神经元的功能根据需要发生了改变,

45、也说明原有的功能区划分在这时发生了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 左右脑分管理性和感性的说法现在已经过时了,“最近的研究发现: 右脑对新奇的东西敏感, 当一个东西已经熟悉后, 就转到左脑去处理。”其实, 我们更应该相信, 正常儿童的左右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两者是相通的, 当儿童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时, 一定是他的整个大脑被激活, 不可能是一边“热火朝天”, 一边“沉睡不醒”。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揭示出左右脑之间从不间断地进行着各种交流, 开展着多种多样的协作。 二、脑科学对幼儿园课程的指引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 一些学前教育研究人员已经

46、开始关注脑科学对学前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 得出了一些很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1.最快的智力发展时期是在8岁以前, 儿童将要达到的聪明程度在很多儿童进入小学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已经定型。这意味着学前阶段的儿童会从有助于学习的环境中得到好处, 特别是对那些来自没有充分发挥潜能的环境中的儿童而言, 好处更大。 2.儿童出生时没有固定的智力水平, 但他具有学习及适应变化的巨大能力, 其智力水平处于变化之中。个人智力发展的程度依赖于很多因素,如已有经验、教养过程、经济因素、营养及出生前后的环境质量等。遗传因素只是决定了智力发展的基础, 环境因素则决定了智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3.生活在未得到很好的智力刺激的家庭

47、中的儿童, 在发展过程中也许会落后于生活在更为有利的环境中的儿童。 4.大脑研究结果显示, 良好的父母养育、温暖而充满爱意的依附关系, 以及从出生就开始提供的适应年龄的积极刺激, 对儿童一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与负责照管的成人保持积极的相互作用,这对刺激儿童大脑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种纽带关系能刺激儿童的“大脑连接”, 也就是神经联系的发展。 6.关键期里的早期经验和各种机会非常重要, 它们甚至能够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成长发育方式。 我们坚信, 在学前教育领域, 脑科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其他学科不能告诉我们的, 也是我们以往的直觉一直无法感悟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意义重大, 有助于我们思考和实践真正能够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幼儿园课程。我们倡导在脑科学指引下的科学的幼儿园课程研究, 除了试图提升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的质量外, 还试图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脑科学的关注。“事实上, 我们对思维发展的认识大大多于对大脑发展的认识。”教师较少将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大脑联系在一起, 但家长却很在意幼儿的大脑, 虽然这种关注经常只是“食物学”和“日常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