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1858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素质教育家校行牵手两代汇报材料亲子心连心,幸福一家人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当孩子随着一声激动人心的啼哭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就成了爸爸,成了妈妈,也就有人成了爷爷,成了奶奶。孩子带着我们对一个新生命的期望慢慢长大,身上所要承担的也就越来越多,孩子给了我们家庭前所未有的幸福,我们的责任也变得更加重大。一、为什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来下面让我们思考一个基本的问题:为什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来?观点一:孩子没地方去,自己没空,文化水平又低,让幼儿园看着。观点二:趁早多学点知识,好给上小学打基础,将来考个好一点的大学。观点三:学做人。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上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能赚钱养活

2、自己、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们的这些想法孩子理解吗? 远大的目标是成年人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形成的构想,我们活了三四十年才有了这点想法,三到六岁的孩子是不会理解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是指的三岁时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吗?七岁时学了多少特长,考了几个100分吗?不是,是指的人品、习惯、能力、气质和性格,这些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要看的东西,这也恰恰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大有可为的方面。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就36岁孩子来说,家庭教育的责任就是给予充分的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宽严适度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影响孩子终生的因素,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3、。这里给大家举一个我生活中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现在是国务院某局工作,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去年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问: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感觉影响他个人成长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他说,是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宽容,还有家庭给予他的充分自由。父亲要求:诚实、节俭、劳动、吃苦、忍耐、要脸(尊严);按时回家、帮助别人、有礼貌。母亲:关心、安慰、对父亲的要求坚持不说话。父亲的要求严格归严格,但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基本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位朋友的话可以给我们很多可以思考的东西。那么,孩子进幼儿园到底有哪些意义呢?1、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一个孩子不爱吃土豆,老师通过引导,这个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

4、吃了土豆。您怎么看待这件事?2、学会与同伴、老师友好合作、和谐相处3、让孩子在更复杂的矛盾与冲突中获得成长两个孩子争玩具,打了起来。(这是一个可以玩卡车司机与交通警察游戏的玩具)后被老师分开,相互对视了3、4分钟后,其中一个得到玩具的孩子主动问:“你当警察可以吗?”另一个孩子说“行”。于是两个孩子和解了。4、培养生活自理能力。5、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设置课程,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二、了解你的孩子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您有过很无奈和不知所措的时候吗?为什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无奈和困惑探讨一下我们孩子的内心世界1孩子,说到底他还只是个孩子。家长朋友们,“到什么山

5、唱什么歌,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用到家庭教育上同样合适。我们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对孩子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孩子的成长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拔苗助长的推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3-6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认识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三岁前后,孩子要求独立活动的倾向十分强烈,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干。这是个性形成、自我意识萌芽的关键年龄。儿童所以在这个年龄出现强烈的独立性倾向,是因为发展上的以下几个原因:、动作的发展,使他具有初步独立活动的基础,有可能不依赖成人完成某些活动;、言语的发展。使他在活动中可以独立地与别人交谈;、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并能用“我”代表自已;、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在活动中有

6、所体验;、具有了一定的完成简单活动的知识经验。在这些方面,3岁儿童的发展水乎,比12岁儿童高很多。这个时期,家长的任务是通过支持、帮助孩子独立活动,强化他对自己的认识。任何成功的独立活动(那怕是在家长或其他成人的某些帮助下成功的),都会使儿童增强信心,感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并激起他独立完成其它新活动的欲望。家长应该注意,尽量不让孩子的独立活动失败,因为失败的次数多了,会损伤孩子独立活动的积极性,并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孩子这个时期独立活动的成效可能不理想,但不要因此而拒绝他们独立活动的要求,而采取家长包办的方法。这时候,在孩子面前,家长弱一点,孩子就强一点,家长懒一点,孩子就勤快一

7、点。这里说一句,树大自直的说法不知害了多少家庭和孩子。因为错过了关键年龄,孩于的独立性倾向受到挫折,一岁以后,反而不想自己做事了,结果变得越大越懒。做事缺乏自信心,依赖心理强,直接影响以后的做人和做事。从4岁左右开始学习识字,能取得良好助效果。但孩子认字是从记相关的图像开始的,所以 4岁左右,甚至一直到67岁的学龄前儿童所认识的能理解意义的字词,多是那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字词。所以,多教儿童代表具体事物的字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过多地教儿童代表抽象事物的字词,则会事倍功半,这是学龄前儿童识字的原则。36岁是儿童从事集体游戏活动的关键年龄。这是因为只有到3岁左右,儿童才具备从事集体游戏活动的一

8、些基本条件;掌握了各种全身性活动的大动作和一些操纵物品的精细动作。有了初步的说话能力,有了群体活动的意识和愿望,有了初步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等。到7岁以后,由于游戏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成人现实生活的要求,所以游戏活动就逐渐被学习或劳动取代。所以3-6岁就要为孩子的玩提供各方面的帮助,让孩子玩得痛快,玩得自由。37岁儿童语言的发展进入个新时期,可以说这是人生中词汇量增加得最快的时期。到7岁时,儿童的词汇量增长到3岁时的4倍。所以幼儿园里大量的集体游戏、讲故事、背诗歌等活动就是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手段。做父母的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儿童言语发展最好的老师,父母说话时应注意语音正确,

9、用词恰当,表述清楚,为儿童作言语模仿的好榜样。在教孩子说话时,不要迁就单词句时期儿童言语的某些持点,如苹果,不要让孩子叫“果果”,要直接叫苹果,汽车不要叫“笛笛”,而应叫汽车等。因为迁就孩子单音重复、以音代物的特点,就会妨碍孩子言语的发展。狼孩子只会狼叫而不会说话,就是因为错过了最佳的言语发展关键期。 在家庭生活中,多说、多看、多听、多复述、多交流,是对孩子实施语言训练的最好方式。培养孩子要不失时机被众多文献资料引述的狼孩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狼孩是人的后代,但因为早期被隔离于人类生活环境之外,无法进行正常的人类社群交往活动,结果便不具备人的心理,相反,由于长期生活在狼的环境中,却形成许多与狼

10、近似的习性。例如昼伏夜动,吃饱了就睡,饿了就引颈长嚎;喜食生肉,而且是用嘴去撕食;用舌舔喝生水,乐于四肢爬行:睡时趴卧;不愿与其他小孩一块玩耍,也不会说话,即使经数年教育,依然不能掌握语言。看来,在早期阶段丧失人类正常生活环境条件的幼儿,在被人发现后,即使给予他正常的人类生活和教育,他也不能象正常的儿童一样生活,他在早期生活中遭受的损失,后期是无法弥补的。不失时机,但也不要超前教育。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中间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这个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双

11、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过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这时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这说明,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因此,遵循幼儿发展特点,该学什么就学什么,就会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12、,甚至有劳无获。2.孩子是没长大的成人,成人是已经长大的小孩。前几年,我有几个朋友合作搞一个项目,大家在准备阶段都很投入,也很辛苦,最后启动的时候,我被邀请一起吃饭。因为在座的都是很投机的老朋友,自然谈得比较深。我在听他们聊天时,大脑一下子进入了一种游戏的状态,不自觉地笑了。我给大家讲:忙归忙,其实你们就是在合伙玩一个游戏。大家不理解,我说:“你们的合作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前几天我们家孩子看中了一套玩具,最少要两个人玩,价格比较贵,我们没同意买。过了几天,她竟然把玩具带回了家。原来,她的两个好朋友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三个人一拍即合,把各自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合在一起,就买了这套玩具。”完全接纳孩子理解

13、和包容孩子与孩子保持距离(感受性测试游戏,说明人的空间距离感,由空间距离引申到心理距离)孩子出生之后,不愿意受你的控制,甚至不愿意受你的过度看护。孩子离开了父亲母亲,孩子没有了安全感。做父亲或母亲的人,需要守望你的孩子,这是你的责任。你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守望,你不可以走得太远,也不可以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了。她会感到受挤压,甚至感到受压迫。她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她有了安全感,亲爱的家长朋友,世界上的爱都是为了拥有,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母爱。从怀孕开始,就在向往着分娩的那一刻,长大后期望是孩子出息,翅膀硬起来。如果你抓得太紧,就会事与愿违。三、家庭教育中父母心理的误区1. 望子成龙心切,过

14、早进行知识教育上个月,我接待过一对父母,说头一天孩子偷偷跑出幼儿园,到天黑了还没回家,最后,老师家长一起找,到八点多才在街角的一个广告牌后找到,孩子已经睡着了。原来父母让他每天学几个字、背一首诗、每天还要回家练书法、钢琴等。幼儿教育在家庭中存在这种现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给孩子背上学习的包袱。幼儿园目前最大的困惑不是怎么办学,也不是怎么教孩子,而是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有一个教过幼儿园多年的老师曾感慨地对我说:“明知道写字算数太早,可还得教。不教家长不让呀,如果坚持的话,他们把孩子领走,还净说幼儿园和老师的不好。”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经济生活中,进出口贸易的剪刀差太大,会对国家财政有影响,我

15、们与幼儿园教育的观念上剪刀差过大,就会害孩子一生呀。过早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强迫孩子安静地接受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心理。事实上,未到接受知识教育的时候,强迫孩子接受教育,违背了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些父母则总是埋怨孩子不聪明,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其实,幼儿阶段主要是玩,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让孩子们做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孩子在7岁前,要让他们多动手、多活动,让他们快乐地掌握知识。在幼儿教育中,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扮演角色做游戏,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可以促进孩子健

16、康成长。 2.惧怕心取代了责任心。前几年出现过一个十分极端的例子(2005),就是东方神童魏永康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独生子女带来的家长心理恐慌问题。孩子小时候生活中做事怕孩子学不会,代替进行;长大了替代孩子思考、男孩怕学坏、女孩怕受害;再大了我们又担心工作、成家,如果能的话,我们可以为他包办代替到老。3.溺爱心代替了培养心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成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的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家长往往叹息“培养孩子真不容易”!有一个年轻的家长曾对我感叹:“这哪里是养孩子,简直就是养了一个祖宗!”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随孩子的意;想吃啥就买啥,吃名牌穿名牌,这些都是溺爱的表现。小孩子不懂事,家长应

17、该有所分析,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可而止,如果孩子的要求家长认为不能满足,就是孩子哭闹也不能勉强满足,不过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他还会哭。溺爱的另一种表现是,许多家长认为,放手会让孩子“受伤”。其实,不放手孩子就不能成长。我以前住一楼,门前台阶挺高,大约80公分,台阶左边有一个和台阶一样高的石桌,这中间有一个大约30公米的缝,孩子刚会走,会自己爬台阶的时候,母亲让我想办法把这个缝补上,用意十分明显,但我没做。一天,孩子就真的掉进了那道缝里。我自然被老人家臭骂了一顿,不过我仍然没补,还安慰老人说,这是第一次,肯定也是最后一次。果然,我的孩子再没掉进去过。对幼儿进行挫折教

18、育,许多家长表示不理解:“两三岁的孩子,就让他们受挫吗?” 他们明显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说的就是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挫折。4.爷爷奶奶看护,父母放心又省心。这是很多年轻家长中比较普遍的想法。举例:一位老人拉着一个胆怯的的孩子走进了咨询室,原来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不到半年就出外打工去了,一年回来一两次,从去年开始,这个孩子开始怕生人,怕独处,更不敢一个人睡觉。好象去哪里都害怕,说话越来越少,现在都四岁半了,反倒不如三岁以前说话利索。分析:这是母亲过早离开孩子,使得孩子在建立安全感的最关键时期,母爱缺失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胆小、多疑、冷漠。隔代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四、我们的教育本可以这样的

19、第一、全面发展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栽好一颗树苗,一般要到什么才修剪?根据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大脑发育的原理就象小树最初的生长相似,是无主次的疯长。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让他自由发展,并根据他各阶段的发展特点给予适当的帮助。曾有一个家长不无担忧地对我说:颜老师,我家孩子以后可能偏科。我说孩子多大了。他说,六岁。同志们您听了这段话是什么感受?幼儿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提高能力比单纯掌握知识更重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学习知识的朋友,请务必认真理解这句话。第二、尊重孩子1.尊重孩子人格发展的需要众多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有各方面的需要:(1)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幼儿是在与外

20、部环境的互动中发育成长的,成人的关注是他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以满足的首要条件,同时,幼儿也通过成人的关注来确认自己的存在。1岁之前,幼儿借助哭闹、微笑等手段来吸引成人的注意。学步以后,幼儿则通过自我表现以及对所处的环境的“破坏”作用来引起成人的关注。比如,把整洁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把某件物品打烂,客人来访时大吵大闹,故意生出事端等。幼儿通过成人的反馈行为即使是抱怨、恼怒、训斥、体罚等劣性反馈,可以看到自己被关注以及自己对环境的影响,从而确认自己的存在。我在某幼儿园调研时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 秋千正在摇晃着,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被碰疼了,哇哇大哭,老师走过来,捧起孩子的手:“哎哟,看你的手!”

21、孩子委屈地看着手。老师没有说话,拉着孩子的手就走,到了沙龙头前,轻轻地搓洗干净,摸了摸孩子的头:“玩去吧?”老师又忙其它事去了,孩子摔了摔手上的水,又认真地在上衣襟上擦了擦,平静地玩起来。随行的一位老师好奇地走到孩子面前,蹲下来问:“你刚才为什么哭?”孩子没有回答。但从脸上平静的表情看,好象刚才哭过的根本就不是他。老师给予了孩子想要的,而忽视了孩子希望得到关注时借助的手段,这位老师做得好,也给了我很多启发。(2)要求自主,对抗成人的意志就整个幼儿期来讲,接受成人的旨意,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了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成人在方方面面处于优势地位,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成人的照顾与帮助。然而

22、,一味地顺从听话,势必抑制幼儿的天性,阻碍幼儿成为他自己。为此,幼儿在尊重需要的支持下会表现出自主性行为不依赖他人(有时排除他人的干预),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主张和行为。 (3)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孩子都爱听好话”、“哄小孩”等日常言语从经验层次上反映出幼儿的一种普遍倾向,即喜欢被他人赞扬、认可。他人的认可与赞扬可以满足幼儿对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幼儿的自我意识十分薄弱,他人的言语评价、行为、态度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认知、行为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信、自尊。(4)要求负责要求负一定的责任是幼儿

23、自主性行为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幼儿对成人说“我来做”。从自己的吃饭、穿衣、洗澡到成人的烧饭、洗衣,幼儿都想插一手。他们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即使被成人斥为“帮倒忙”,也乐此不疲。因此,孩子在给我们帮倒忙,或是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时,绝对杜绝打击,可以尽量打出孩子行为的积极面给予肯定,同时告诉他怎么做才会更好。勤快的孩子就是从“帮倒忙”开始的。2.尊重孩子能力发展的权利上面提到的魏永康母亲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她就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他的母亲还亲自给他喂饭。后来读大

24、学时,他母亲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周围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使劲盯着他看。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这就是魏的母亲从小剥夺了他的基本权利,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第三、用现代意识培养孩子有一个孩子的母亲找我咨询:“我应该怎么管孩子呀”“越管越不听话,我都想放弃了

25、。”我问她:“你是怎么管的”“当初我妈怎么管我的,我就怎么管她。”她的孩子正好是一个女儿。除了理念上要与时代同步,教育内容也要与生活一致,电脑与网络是现代生活学习、办公、商务、交流的工具,不是洪水猛兽。电视、电脑、汽车、空调等现代化、高科技对我们生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五年,十年以后,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面对更多的现代化的工具。第四、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案例:5月7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两个女孩不能忍受父母的学期打骂出走,被杭州收容所收容后逃走,后又追回。第五、关注孩子,同时要学会等待很陈旧,也很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拥有一千多项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被老师视为白痴拒之门外,是妈妈对儿子的信

26、心、耐心和决心,把爱迪生培养成了一个世界世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因“智力迟钝”,12岁时被校方勒令退学。他们的父母没有因孩子“笨”而丧失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去开发孩子的智力,为爱因斯坦走向辉煌的事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缺乏的就是耐心和细心。他们常因孩子满足不了自己的心愿而斥责和打骂孩子,孩子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中产生的。本人的经历:孩子3岁时,我想让她学特长,她不答应,后来除了上学,就是自由玩耍,一直到10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接触到一个声乐老师,在两年的时间里,她不仅学习声乐,还喜欢上了钢琴。现在每天弹琴,成了她的习惯。

27、第六、做孩子的榜样。人来到这个世界,最早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就是眼,这个时候他什么听不懂,更不能说,只有看。你想啊,他们在听不懂、不能说的时候就已经在看了,也就是说孩子大脑这张白纸上,从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着色了。大人做的什么,他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还记在记忆最深处,这种记忆,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但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影响终生而且自己还感觉不到。你说这吓人不吓人?所以我们不能在小孩子面前胡说八道,更不能胡作非为孩子明亮的眼睛在看着呢!千万不要以为他啥也不懂,总有一天,他会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你:这些都是你干过的。当然孩子不知道你干过这些,这是我的分析,但孩子对你的约束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抗。做人的榜样有人曾

28、对53个家长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恶劣、受过刑事处分的家庭做过调查,其中有52个家庭的子女违法犯罪或有劣迹。有人又对96户家长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表现很好的家庭调查,这些家庭的子女全都是表现好的或比较好的,没有一个孩子有劣迹或违法犯罪。做事的榜样在某一幼儿园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一小男孩很喜欢搂抱小女孩,并亲她们。老师在纠正其行为时,小男孩不解地望着老师说:“我爸爸也是这么亲妈妈的。”学习的榜样小调查:教师的孩子爱学习。有同意这个说法的请举手探讨原因: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刑事犯罪分子调查表明,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2、9%,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5%。而中国科技大学某届少年班中,70%的学

29、生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利,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素质紧密相连。有人说:“父母的品质知识、学问、修养、才能,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就越强烈。” 总结:现在,我们回到开始谈的教育目的。其实,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基础上,把孩子培养成有有良好习惯、有爱心、有责任感、能适应、能忍耐、会分享,意志坚强的人。教育其实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照用的理论和方法,其实也没有绝对权威的专家,借鉴任何人的理论和方法都有两个前提:一是思想上接受;二是实践中适合,加上我们长期的坚持,一定会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幸福,祝福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科学发展,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