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1976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优化大学育人生态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师德问题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引起某些教师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到位、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等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建立共同理想,弘扬师德传统。关键词:师德建设;问题;原因;对策 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他们从事的事业称作“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对他们备极推崇。广大教师也安贫乐道,诲人不倦,默默奉献,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深刻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了多

2、元化趋势,教师的传统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教师中道德失范的情况时有发生,被人们称为“净土”的学校育人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引起了全社会对师德问题的普遍关注。虽然违背师德的人只是极少数,但问题出在承担育人重任的“为人师表”者身上,其危害和影响可想而知。就高校而言,目前师德师风到底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原因何在?应该如何解决? 一、存在于高校个别教师中师德方面的突出问题 1理想缺失,信念动摇 有个别教师缺乏理想信念,只盯着名利地位、荣辱得失,自我标榜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有的以离经叛道为时髦,借口学术探讨,在课堂上、讲座中公然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攻击党

3、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有的崇洋媚外,公开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用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否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 2弄虚作假,缺乏诚信 有的教师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潜心于学术,不讲学术道德。有的教师不讲诚信,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为了职称、待遇,挖空心思弄虚作假。或请人捉刀代笔,据他人成果为己有。或剪刀加浆糊,采用拿来主义,剪剪贴贴把别人的文章拼凑成自己的成果。有的干脆成篇剽窃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就发表等等。 3敷衍塞责,不求质量 有的教师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认真备课,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有的数年如一日,捧着一本发黄的讲稿日日炒冷饭,没有新观点、新知识。有的不认真钻研教材,课堂

4、上东拉西扯,信口开河,令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的干脆不备课,捧着一本书,从头念到底,也不管学生反映如何。还有的不改革教学方法,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没有启发,没有互动,更不要说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4方法简单,态度粗暴 个别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不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是简单粗暴,态度生硬。前不久某高校处理了一名教师,他平时常常骂“不听话”的学生是笨蛋、弱智等等,并在课堂上训诫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测评中一定要给他多打满意,否则考试就不让及格。还有个别教师,甚至采用体罚、拳打脚踢等暴力手段对待学生,造成学生伤残,甚至不堪受辱而自杀。 5利欲熏心,不讲公德 个别教

5、师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守不住职业底线,整天谋算着如何多赚钱,多捞外快,把本职工作作为副业,应付了事,热衷于课外兼职,到处“走穴”。有的课堂教学不认真,课外大搞辅导班,或在家里带学生,收取高额辅导费。有的甚至课堂上该讲的知识不讲,而在课外自办的辅导班讲,以此迫使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更有个别教师利欲熏心,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师生关系中,每到考试,明里暗里要学生给自己送钱送物,然后有意泄露试题,阅卷时按价给分,搞肮脏的“权钱交易”。更有一些教师道德败坏,人品低下,这里就不举更多的案例了。 二、影响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只要查阅媒体的相关链接,会发现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实不止以上罗列的这几方面。我们固

6、然不能以偏概全,就此认定师德失范的普遍性;但也决不能对败坏师德师风的言行视而不见,漠然置之。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师德师风建设呢?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教师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震荡,安贫乐道、蜡烛精神、奉献意识在一些人眼中已成为不合时令的笑谈,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价值实现、物质利益获取和对金钱的热切追求。看到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及权钱交易等现象,少数教师心理不再平衡,价值观发生偏移。在精神追求与现实利益面前,他们耐不住寂寞与清贫,选择了放弃崇高,而把知识作为商品,去换取眼前更现实的物质利益。 2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

7、作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但不能回避的是,在一些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重业务、轻政治,重师能、轻师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有的政治学习甚至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教职工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有的支部难得组织一次活动,有的党员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参加支部活动,更不要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考核评价办法不完善 各高校对干部、教师的德、能、勤、绩、教学、科研、管理、育人等方方面面的考评办法不可谓不细,但一些学校在具体评价时常常走样、变味。如对师德师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三个主要方面的评价,往往是科研最硬,教学次之,师德师风则被忽略。客观上,在考核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科研指标容易量化,教学质量、师德师风则很难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又常常未被重视,这就使得评优评奖、特别是评职称时,科研成果几乎就成了惟一标准。如此导向,出现这样的问题自然不奇怪。 4缺乏有效监督 教师的师德师风如何监督,一直是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