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诚实守信的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诚实守信的故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诚实守信的故事陶四翁烧毁假紫草 陶四翁却宁可受损失也不去坑害别人,用高尚的品质言传身教。 陶四翁是个开染布店的,他为人忠厚,做生意讲求信誉,在镇上有口皆碑。 一天,有人来推销染布用的原料紫草,陶四翁并不怀疑,就用四百万钱通通买下了那些紫草。不久一个买布的商人来店里进货,看见了这些紫草,便告诉陶四翁说这些都是假的。陶四翁大吃一惊,还有些不相信。商人教了陶四翁一些检查紫草的方法,陶四翁照商人说的一试,果然是些假紫草。这时商人说没关系,这事包给我了,假紫草仍然可以用来染布,价钱便宜点拿到市场上去卖掉就行了。第二天,商人再来进货,陶四翁却没有一匹染布,他还当着商人的面把那些假紫草全都烧了。 其
2、实,当时陶四翁并不富有,却宁可受损失也不去坑害别人。他用高尚的品质言传身教了他的后代,他的子孙们也像他一样诚信不欺,最后都成了大富商。 卓公行千里如期 诚实守信 践诺履约 言必信 行必果 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他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疾雨、雷电冰雪,也都没有不如期到达的。 有一次,卓公行从建业回会稽(今浙江绍兴)探家,去向太傅诸葛恪告辞,诸葛恪问道:“你什么时候返回呢?”卓公行回答说:“某日当再来亲自拜见。” 到了那天,诸葛恪想做东宴请一些宾客,不停地饮酒品菜,以便等候卓公行。当时,赴宴的宾客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去千余里,路途之上又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
3、之险,怎么一定能如期到达呢? 不管众宾客怎么说,诸葛恪坚持要等卓公行,因为他了解卓公行,知道他是一个诚信君子,他说今天到就一定会到。不一会儿,卓公行果然到了。所有的人都很惊诧。 诚实守信,践诺履约,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做不到就不要随便说,说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像卓名行那样的笃实守信之人。苏章劝友自首 做人为官应诚实守信依法行事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任武原令。顺帝时,先后任冀州刺史、并州刺史。 在苏章被朝廷派到冀州担任刺史刚刚上任时,有一瞎眼老人状告清河郡太守贾明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残害无辜。苏章看了状纸以后,不
4、禁打了个冷战,喃喃自语道:“难道是他?” 原来苏章有一个儿时的好友也叫贾明。在他的印象里,贾明和自己一样,从小就立下了报国安民的远大志向。那时候,他们俩形影不离,一起读书写字,一起练功习武,后来又一起出来做官。做官以后,你东我西,便慢慢失去了联系。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苏章接到这个状子后就一直在想:难道此贾明真是彼贾明吗?天下同姓同名的多得很,他不愿意相信;以他儿时对贾明品行的了解,他也不敢相信。一来案情重大,二来案涉“贾明”,苏章决定亲查,先微服私访一番。 其实,苏章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此贾明真的就是彼贾明。这位贾大人自从担任清河郡太守以后,有权有势,有闲有钱,便慢慢开始腐化堕落、贪污受贿、胡
5、作非为。至于小时候和苏章共同立下的所谓的远大志向,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冀州来了一位新任刺史,这事贾明是知道了的,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位新任刺史是谁。他听说有人把状告到了刺史府后,也有些手足无措,主要是怕在新任刺史刚一到任时就捅出此事,一来给大人出了难题,二来自己也感到没有面子,觉得不好意思。 于是,贾明就让手下帮他出谋划策。谋策很多,包括先把瞎眼老人关起来,把他逐出清河,甚至有人提出把他干掉,等等。但是真正能用的没有。最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给那个瞎眼老人一点钱,再跟他说些好话、软话,让他自己把状子撤回算了。 就在这时,清河郡府衙外忽然传来一阵阵喧闹声。几个衙役拼命地拦着一个乞丐,不让他进府
6、衙;那乞丐声称自己是贾大人的儿时伙伴,一定要进去见上一面。贾明听到外面吵闹得厉害,走出来看到求见者原来竟是一个乞丐,立即吩咐衙役把他哄走了事。 贾明的属下以计而行,试图以金钱和好话买通瞎眼老人,让他自己撤诉,但却遭到老人的断然拒绝。软的不行,又来硬的。属下恼羞成怒,对老人大打出手。就在这危急的时刻,那个乞丐又及时赶到,出面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救了那位瞎眼老人。 说到这里,想必你已经知道了,那位乞丐不是别人,正是新任冀州刺史苏章。通过这次微服私访,苏章不但知道了清河郡太守贾明就是自己儿时的伙伴,而且了解到瞎眼老人所诉之事千真万确。是夜,苏章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他翻来想去,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7、彻夜难眠。 而此时的贾明也得到了令他高兴不已的消息新任冀州刺史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儿时的铁哥们苏章,不禁一块石头落了地:当年苏章家境贫寒,经常受人欺负,有一次差点被人打死,多亏自己及时出手相救呢!于是心想,有这样的生死之交,苏章是绝对不会为难自己的。 想到这里,贾明也就松了一口气。可是,当贾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属下后,属下则提醒他要小心为妙。属下七嘴八舌,说东道西,又弄得贾明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贾明最终还是听从了属下的意见,决定备上厚礼,以叙旧为名,贿赂苏章 再说苏章,微服私访后,他已经掌握了贾明的犯罪事实,心里感到十分痛苦儿时的好友,多年不见,如今终于有机会相见了,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见面就朋友犯
8、了法,该怎么处理呢?苏章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亲自去劝贾明坦白自首。 就在微服私访后的第二天,苏章带着衙役又来到了清河郡。也就在这一天,贾明准备亲自到冀州府给苏刺史“叙旧”。就在贾明上轿准备出门之时,苏章派人来邀请贾明到他下榻之处赴宴。贾明一听,喜上眉梢:果然是多年好友,真是心有灵犀啊! 贾明衣冠楚楚地来到苏刺史下榻的馆舍。酒席上,苏章对贾明非常热情,又是劝酒,又是添菜。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儿时的趣事和友情,谁也看不出他们两个人各自的心事。 酒足饭饱之后,贾明乘着酒兴对苏章说:“苏兄,您我虽非同宗同族,但感情却胜过同胞兄弟,您现在来冀州真是太好了!说实话,现在做官的手脚都不怎么干
9、净。您作为我的顶头上司,如果发现我有什么过错的话,还请多多包涵!” 谁知苏章这时却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们今天在此相聚,这是你我之间的私事,我们只叙朋友情谊,不谈别的;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贾明被苏章的这话搞得一头雾水。苏章不紧不慢,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作为冀州刺史,就要正式办案了!” 贾明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些数了,但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测,于是又吞吞吐吐地说:“我我不明白您的意思。”苏章见贾明这样,就故意又问了一句:“你真的不明白?”贾明还是那样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我真的不明白。” 苏章见贾明如此,便单刀直入地说道:“你不要再装糊涂了!我虽然刚刚到任,就已经听说你这些年贪赃枉法,聚敛了
10、很多不义之财。如果你想争取宽大处理,我劝你还是趁早坦白自首为好。”贾明见苏章已把话挑明,就又嗫嚅地说:“难道您就一点也不念及我们当年的友情,执意要为难我不成?” 苏章这时则语重心长地说:“既不是我不念当年的友情,更不是我执意要为难你。你要知道,我是皇上派来专门惩治贪官污吏的。贪污腐败现象一日不除,百姓就会遭殃,国家就不会安定。我如果袒护了你,且不说我以后无法去处理别人,最起码也违背了我们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 “做人也好,为官也好,首要的一点就是诚信。对你的所作所为,如果我装做不知道,也不处理,上不呈报皇上,下不告知百姓,那么,我就是上对皇上不忠,下对百姓不诚,中间对自己不实。如果我们这些为官的
11、都是这样,朝廷将失信于百姓,法律将失信于百姓,我们自己也将失信于百姓。如果真的这样,那岂不国将不国了! “所以,你还是坦白自首为好。这是我的忠告。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向来是坚持诚信为本、依法办事的,绝不会为了庇护一个朋友去破坏朝廷的王法,更不会违背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今天我就说这么多,你还是回去好好想一想吧!” 贾明听了苏章的一席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便急匆匆地告辞了。第二天天刚亮,他又来到了苏章下榻的馆舍,主动向苏章呈交了坦白认罪书,并全部退出了赃款赃物。苏章核实了贾明的犯罪事实,如实上报朝廷,使他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做人也好,为官也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诚实守信,依法行事。特别是为官者,如果都
12、欺上瞒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国家将失信于百姓,法律将失信于百姓,自己也将失信于百姓。苏章查贪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劝友自首,在今天仍不无借鉴意义。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
13、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
14、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
15、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
16、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
17、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
18、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
19、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
20、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故事二一个士兵,非
21、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三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
22、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
23、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诚实的故事 数年前有一名座椅制造商雇用一批年轻人,以手工来制造椅子。商人依据每人制作出来的椅子数量,每周付款一次,但有一个条件:每一张椅子要在合格检验后,工人才能取得应获的工资。 这名制造商非常留意其中两名青年人-罗富士及何汉励。这两个人每周都分别造出很多好的椅子,而且很少有不合格的情形。随著时光的流转,制造商需要找一位监工了。他想到了要从这两人-罗富士及何汉励-之中选出一位来担任。如果你是那名制造商,你怎麼决定呢?那名制造商是这样做的:它将所有工人召集起来,并宣布为了赶工,只要椅子造好了,不必管是否通过检验,它都计件付
24、酬。於是,椅子的产量大大的增加了,但相对的椅子的不合格率也增加了。这时,制造商特别去检查罗富士及何汉励所做的椅子。结果,罗富士所做的椅子之品质跟往常一样的好,但何汉励在新政策下做的椅子却有一半不合格。你猜:谁可以晋升到监工的职务上去呢?是罗富士?或是何汉励?(老师可用班上同学的名字代替,并说明只是借用名字而已,并不是谁好谁不好,让学生更有兴趣,并更容易听懂故事!) -诚实的故事 郭沫若小时候很孝顺。有一次,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不知从哪儿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就想弄一株来。可市面上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里去找。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刚刚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就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事后,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让她很伤心,便教育了他一番,叫他以后要诚信做人。对这段往事,郭沫若一直牢记在心,直到后来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也未曾忘记。其他古代叔侄二人有一头牛,但是不久这牛病了,侄子见叔叔不在家就把牛当做好牛卖了叔叔回来训斥了侄子一顿,然后把牛换回来了,应该听过这个故事吧诸葛亮七擒孟获,每次都把他放了。最后西南少数民族就归顺了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