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2309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工程水保方案.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保资证乙字第12号 重庆市 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2001年8月前言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位于北碚区嘉陵江下游。北碚城区地处嘉陵江右岸,距嘉陵江河口58公里,陆路距重庆市区45公里,国土面积760.6 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风景和文化区,也是仪器、机械、仪表和电子工业的重要制造和研究基地。北碚区城区及工矿企业大部分沿江分布,河岸线长,历史上洪水灾害频繁,现有设施防洪标准仅约8年一遇,该堤防工程的建设可使北碚区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对北碚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和美化环境有着特殊作用。因

2、此建设北碚区城市堤防工程,无论是从城市防洪需要,还是从城市发展要求考虑均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本次方案设计范围包括嘉陵江右岸庙嘴至毛背沱段(2.38km )、梁滩河左岸段(2.23km)、右岸段(2.88km),堤线总长7.49km,其中嘉陵江右岸段桩号0+837.152+187.15m称在建段。 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重庆市水利电力局批复,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1年2月编制完成,本工程业主为重庆北碚区堤防建设有限公司。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建设项

3、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重庆北碚区堤防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承担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所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对工程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结合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了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考虑本工程属北碚区城区区域性水土保持工程,因此本次水土保持方案的重点在于对工程施工和工程自身所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的设计和论证。在本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水电局、北碚区农机水电局、重庆北碚区堤防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的

4、大力支持和帮助,谨此表示感谢。1方案编制总则1.1 编制目的和意义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人为的开发活动,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致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对水利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加剧江河湖泊的洪涝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改变原有地貌,破坏沿线的地表植被和原始河床,扰动地表,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防止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编制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的就是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持,谁造成水

5、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基础上,对工程沿岸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查清工程沿岸现有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设施,针对工程的建设特点,编制水保方案,确定工程水土流失的直接影响范围、沿岸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域以及工程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地段,对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论证,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资金,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通过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编制,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土保持工作的治理、

6、施工及管理依据和建议。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及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重庆市水利电力局、重庆市计划委员会、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渝水电水保19982号文“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重庆市水利局渝水水保200015号文“重庆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工作的通知”。1.2.2 立项及设计文件1.重庆

7、市计划委员会文件:重计委固1997910号关于北碚区嘉陵江沿江护岸综合整治工程立项的批复;2.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文件:碚府发199878号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嘉陵江防洪堤防工程的立项请示;3.重庆市水利电力局文件:渝水电河19984号关于申请审批北碚区嘉陵江防洪堤防工程的批复;4.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文件长江务1999255号“关于重庆市北碚区城区嘉陵江堤防工程的批复”;5.重庆市北碚区农机水电局文件:碚机水2000第99号关于报批梁滩河龙凤溪段防洪堤布置控制线的请示6.重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渝计委农20001409号关于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整治工程有关问题的复函;7.嘉陵江

8、防洪堤北碚区段可行性研究水文设计报告(长江委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8.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9.北碚区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9952020);10.重庆市北碚区堤防建设公司“关于委托编制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函”。1.2.3 采用技术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土保持

9、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堤防工程设计(GB5028698);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1.3 编制原则依据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有关标准、规范和工程的建设内容,确定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采取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使其满足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要求,并形成项目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尽

10、量减少工程水土流失量、实施后具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 工程概况2.1.1 项目名称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2.1.2 项目建设位置北碚嘉陵江防洪堤工程位于嘉陵江下游右岸,地处北碚城区,水路距重庆朝天门汇合口58公里,陆路距重庆市区45公里。其地理位置为东径10626,北纬2952。2.1.3 建设性质新建。2.1.4 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为19621.78万元。所需资金50%是申请国家水利建设款及市政费用,其余资金由本工程业主为重庆北碚区堤防建设有限公司自筹解决。2.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211。 表2-1-1 主要技术经济

11、指标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堤防工程等别等四设计防洪标准年/遇20工程建筑物级四开挖土石方量万m316.74工程轴线总长Km7.49填方量万m3243.1永久性占地M2430667滨江路路面净宽m30工程拆迁范围 M2 23384投资估算万元19621.78占用耕地M21020002.2 建设规模及防治责任范围2.2.1 建设规模(1)工程基本组成北碚城区分布在嘉陵江与梁滩河两岸,根据规划北碚城市防洪工程堤线总长13.05km,本次可行性研究设计范围堤防长度7.49km,包括嘉陵江右岸毛背沱至庙嘴2.38km,梁滩河滴水岩下游右岸2.88km、左岸2.23km。其中嘉陵江右岸毛背沱至庙嘴段桩号

12、0837.152+187.15m正在建设,本次可行性研究设计只将其纳入工程范围,并将挡墙顶马道宽由原设计2m加大至4m。嘉陵江右岸堤型主要为浆砌石挡墙及砂砾石防洪堤,最大堤高42.5m;梁滩河两岸除局部地段为砂砾石护岸堤外,大部份为坡脚防护、坡面整治、坡顶防洪墙的组合防洪护岸型式,最大护岸提高20.0m,最大防洪墙高9.0m。各段工程情况如下:A嘉陵江右岸庙嘴至毛背沱段(上游段)该段全长2.380km,其中桩号0+837.252+187.15m段长1.350km属在建工程,以防洪墙顶外边缘线为堤防轴线,轴线紧靠长江委批准的II1线,堤型为加筋挡土墙上设计沙砾石防洪堤,加筋挡土墙部位已施工。为了

13、减轻加筋挡土墙上负荷,高程192.00m处马道宽由原设计宽2m增加至4 m,堤坡采用1:1.75的缓坡并设高防浪墙;该段护坡上部布置亲水台阶,并每隔250m 设置2 m宽的人行下河梯道。其中桩号0+837.151+850.55堤型为加筋挡土墙+沙砾石防洪堤+单层房屋兼防浪墙;桩号1+850.552+187.15堤型为加筋挡土墙+沙砾石防洪堤;桩号2+187.152+380为客运码头段,堤型为 C15细石混凝土砌块石挡土墙上设沙砾石防洪堤,墙基础置于沙砾石地基上,挡土墙墙外另设抛石护脚。下游段堤线由在建段堤线顺延40m后,通过半径300m的圆弧线使堤线与规划桥梁顺接,并经桥下、污水处理厂后与梁滩

14、河左岸防洪墙轴线在毛背沱处连接;其中桩号0+000.000+264.51m段堤型为岸坡顶防洪墙,桩号0+264.510+837.15m 段堤型为C15细石混凝土砌块石挡土墙上设沙砾石防洪堤。从桩号2+044.94处设8m宽的汽车码头至客运码头高程183m。客运码头段高程192.00 m处设宽2m的马道,高程183.00m 至堤顶间设2处宽6米的梯道,高程183.00m至高程175.00m 间设1处宽50m的梯道,高程175.00m挡土墙外设宽10m 抛石护脚。 滨江路位于防洪堤顶,路面中心高程为203.30m203.00m,宽27m,由外至内依次为兼有防浪作用宽3.0m的单层房屋、3.0m宽人

15、行道、1.5m宽绿化带、15.0 m宽车行道(双向四车道,中间设宽1.0m的隔离带)、1.5m宽绿化带、3.0m宽人行道。人行下河梯道沿堤线共布置7座。其中在规划污水处理厂段桩号为0+346.13m 及中间段沿堤面至挡土墙、沿上下游方向至河床桩号分别为0+569.44m、0+796.35m、1+501.88m、1+975.95m 、2+114.15等六处设宽2m的人行梯道;在客运码头段桩号为2+308.79m设1座50.0m的上下旅客人行梯道,高程183.00 m 至堤顶分设2座宽6.0m的人行梯道。下河汽车码头布置有3处,在桩号0+153.06处防洪墙上设10.0m宽的开口;在建段桩号1+8

16、50.55m 处设有下河汽车码头,192.00m 高程以上沿防洪堤坡面设置宽8.0m、纵坡8%的汽车坡道与下段连接;另桩号2+044.94处设置1座宽8.0m的下河汽车坡道至客运码头,滨江路到高程192.00m纵坡8%、高程192.00 m到高程183.00m纵坡10%,高程183.00 m平台端头设回车弯。桩号0+837.151+817.15m段于挡土墙顶防洪堤面布置亲水台阶,台步宽60cm、高34cm,用干砌条石砌筑,边坡1:1.75,每约450.0m设有上滨江路人行梯道。亲水台阶范围每隔约225.0m布置一座宽2.0m的检修台阶,踏步为宽30cm、高17cm。桩号0153.06m处,防洪

17、墙留10.0m宽缺口,保留现有简易公路,待货运码头建设时,再结合货运码头设计下河汽车道;桩号1991.39m处由滨江路向下游方向沿坡面布置连接在建挡土墙外的汽车坡道、车道宽8.0m、纵坡8,桩号2044.94m处由滨江路向上游方向沿坡面布置汽车坡道,车道宽8.0m、滨江路至高程192.00m,纵坡8、高程192.00m至高程183.00m纵坡10,路面为混凝土路面。 B梁滩河右岸滴水岩至鸡公嘴段该段全长2.880km,工程轴线受岸坡顶建筑物控制,沿岸坡顶边缘布置,共有13道圆弧弯段。右岸工程岸坡地面高程变化较大,轴线紧靠长江委批准的II1线,桩号0+0000+275.72m为抛石护脚+沙砾石护

18、岸堤;桩号0+275.720+593.42m 为钻孔灌注桩护脚+坡面排水沟+坡顶防洪墙;桩号0+593.420+737.22m为钻孔灌注桩护脚+坡面排水沟,桩号1+592.321+689.13 m为钻孔灌注桩护脚+坡顶防洪墙,这两段岸坡顶地面高程略低于洪水位,布置坡顶防洪墙,墙高29 m ;桩号0+737.221+592.32m为钻孔灌注桩护脚+沙砾石护岸堤;桩号1+689.132+880.00 m为钻孔灌注桩护脚。防洪墙为M7.5浆砌块石重力式防洪墙,墙顶高程204.00m,墙高小于2.0m时设计墙顶宽0.5m,墙高大于2.0m时设计墙顶宽1.0m,墙内外边坡均为1:0.2,最大墙高9.0m

19、。墙基础位于原状硬质土层上,开挖深度1.02.0m。梁滩河右岸仅桩号0+275.720+593.42m、1+592.321+689.13m岸坡顶设置防洪墙。其余段岸坡顶地面高程基本上能防御设计洪水,不布置防洪设施桩号00000+275.72m段砂砾石护岸堤:堤顶高程204.00m,最大堤高20.0m,高程200.00m204.00m范围设M7.5浆砌块石挡墙。在高程192.00m处设宽2.0m的马道,马道以上堤面坡度为1:1.5,马道以下坡度为1:1.75,坡面用厚60cm的干砌块石护面,坡脚设宽20.0m、厚1.0m的抛石护脚,砂砾石填筑范围按堤顶宽6.0m,背坡1:1.5控制,砂砾石堤至岸

20、边范围填筑弃土。基础开挖大部份要求消除表层松散覆盖层,约厚2.0m,趾脚以内二分之一堤高范围要求挖除表层粉细砂层至密实层,开挖深度约3.0m6.0m。桩号0737.221+592.32m段砂砾石护岸堤:堤顶高程204.00m,边坡1:1.5,最大堤高23.0m,坡面采用厚60cm的干砌块石护面。堤脚原始地面以下为钻孔灌注桩护脚,桩布置同其它段护脚桩;砂砾石填筑范围按堤顶宽6m、背坡1:1.5控制,砂砾石堤至岸边填筑弃土。趾脚以内二分之一堤高范围要求开挖至密实层。右岸沿河床坡脚地面布置护脚工程,其中桩号0+0000+275.72m段沙砾石护岸堤处为抛石护脚,护脚宽20.0m;其它段均为钻孔灌注桩

21、护脚。钻孔灌注桩护脚高程按高于枯水期水位控制,桩号0+275.721+689.13m (滚水坝下游)段护脚高程181.00 m,局部地面高于设计高程地段,河床护脚高程相应抬高。桩号0+275.722+880.00m沿河床枯水期水位边2.0m布置钻孔灌注桩护脚,其高程、尺寸同梁滩河左岸。桩号0+275.720+737.22m段岸坡坡面上布置纵横间距10.0m的排水沟,沟深1.0m、底宽1.0m,沟内按反滤要求填筑砂砾石,以降低地下水位,加快岸坡土体的排水固结,增加边坡稳定性。通过河床护脚、坡面排水沟、坡顶防洪墙共同防止岸坡拉裂变形与洪水危害。C 梁滩河左岸段该段全长2.230km 。岸坡地形上大

22、部分地面高程接近设计洪水位,故防洪设施以坡顶防洪墙为主。防洪墙为M7.5浆砌块石重力式防洪墙,墙顶高程204.00m,顶宽0.5m,内外边坡均为1:0.2,最大高度9.0m。墙基础位于原状硬质土层上,开挖深度1.01.5m。梁滩河左岸仅桩号0+0000+046.58m、0+301.581+761.17m岸坡顶设置防洪墙。河床钻孔灌注桩护脚,护脚顶高程桩号0+0000+904.57m段为181.00m,桩号0+904.572+230.00m段为184.00m,局部地段随地面高程升高而略有抬高。钻孔灌注桩距河床枯水期水面边2.0m,设计桩径60cm、桩距4.0m,桩底端伸入弱风化岩石中1.5m,桩

23、顶设厚40cm、宽1.2m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人行道,不稳定岸坡和砂砾石防洪堤段桩间设厚30cm的挡土板,板伸入地表下1.0m。桩号1+212.101+761.17m段已建有加筋挡土墙护岸,岸坡为龙凤花园。本工程于加筋挡土墙外侧设框架加强护岸,框架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端伸入弱风化基岩1.5m,桩布置两排,排距3.0m,间距4.0m,桩径60cm。框架柱尺寸为50cm50cm,内侧柱间设3层梁,柱和梁与挡墙间浇筑密实;外侧柱间设2层梁,内外排柱间设上、下2层梁边接,梁断面尺寸为40cm60cm,底层梁顶埋深40cm,挖槽浇筑。工程布置见附图。 全部工程的主要工程量见表221。 表2-2-1 主要工

24、程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嘉陵江段梁滩河段合计1土方开挖万m34.083.877.952砂砾石开挖万m32.88-2.883石方开挖万m35.91-5.914M7.5浆砌块石万m3-2.622.625M7.5浆砌条石万m32.68-2.686C15细石混凝土砌块石万m314.6-14.67干砌块石万m31.81-1.818干砌条石万m30.841.542.389C20 混凝土万m30.92-0.9210C25 混凝土万m3-0.530.5311D60钻孔灌注桩M-2.142.1412钢筋制安t622713.81335.813砂砾石填筑万m375.7648.45124.2114弃土填筑万m398.8

25、834.34133.2215排水沟砂砾石万m3-0.870.8716抛石万m30.880.971.85(2)主要材料及来源北碚区城区堤防工程施工中的可利用部分优先用于本工程。工程所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块石料、条石料及其它建筑材料基本上在北碚城区市场购买。工程所需的地方材料主要为:条石43097 M3,块石19990 M3,砂石70815 M3,碎石7894 M3。嘉陵江常年有充足的河砂供应,质量能满足工程的要求。为了满足本工程土石方要求,工程设三个取料厂,其中在嘉陵江右岸设马儿石、陈家山两个取料场,在水土河漫滩设一砂卵石料厂。工程主要材料需用量见表222所示。 表2-2-2 主要建筑材料表名称单

26、位数量备注水泥t40010北碚水泥厂油料t5799区石(化)油公司炸药t18区物资局木材M3246区木材公司钢筋t1364区物资局(3)工程占地及移民拆迁本次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总长7.490km,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主要任务是保护主城区、沿江岸坡整治,兼有沿江环境综合作用。工程区沿江地貌较平坦,建筑物较多,工程永久占地430667 M2,嘉陵江段188000 M2、梁滩河段242667 M2,其中占用耕地102000 M2、非耕地220000 M2、河滩地108667 M2。工程拆迁房屋23384m2,其中砖混住宅10403m2,非住宅12981

27、m2。环境影响评价认为,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很小,且利远大于弊。对工程建设期间使用的料场进行适当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恢复后,没有影响工程建设的环境控制因素,工程建设完全可行。经调查主要征地拆迁实物指标见表2-2-3。2.2.2 防治责任范围(1)工程用地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占地、取料场、弃渣场及临时施工用地。A重庆市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永久性占地430667m2。B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临时用地45493m2设临时施工便道。C在北碚煤炭安全仪器厂西50m,设马儿石取料场,在渝南公路旁陈家山设陈家山取料场,两取料场面积约65613m2,在北碚下游约6 km处水土天然砂砾石料场设砂砾石料场,

28、 面积约221333m2,取料场面积共约286946m2。 表2-2-3 工程占地实物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工程占地M24306671.1耕地M21020001.2非耕地M22200001.2.1绿地M21560001.2.2荒地M2640001.3河滩地M21086672房屋建筑M2233842.1住宅M2104032.2非住宅M2129812.2.1框架结构M241202.2.2混凝土结构M266302.2.3棚房M22231D施工弃渣用于堤防附近开发区平地添土,规划建设弃渣场一个,设为陈家山弃渣场,弃渣容量按2.39万m3左右考虑,面积共约6827m2。(2)根据项目建设区范围、工

29、程施工组织,确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A项目建设区:包括工程及线路两侧征地范围以内的区域,因两岸施工场地战线长,土石方开挖分布不均匀,水土流失责任范围按120%计算,则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责任范围为516800m2。B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主要为取料场、弃渣场和取料场、弃渣场的施工便道,以及受取料场、弃渣场排水影响区域。直接影响区总面积339300m2。 表2-2-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区域划分 项 目 名 称项目建设区(hm2)直接影响区(hm2)嘉陵江右岸、梁滩河左右岸51.68弃渣场0.68取土场28.7施工临时用地4.55合计51.6833.932.3

30、 项目区自然环境2.3.1 地形、地貌嘉陵江、梁滩河河谷深切,临江峰顶高程210245m。嘉陵江流向与岩层走向夹角2040,为斜向谷逆向坡;梁滩河流向与岩层走向夹角3050,除滚石坝、七一桥有顺向坡,其余均为岩质岸坡。高程203.00m以上为居民住宅、厂矿企业区,已形成街面,地面坡度515,局部大于20,高程203m至江边地形坡度3040,庙咀至河嘉咀已建有一段加筋挡土墙,长1.35km;污水处理厂、毛背沱为高漫滩,地形较平坦,滩面高程175190m,相对高差15m,地形坡度38;该段水下地形坡度较缓,约1015。梁滩河左岸滴水岩至龙凤桥段,长约1100m,为人工回填岸坡,临江高程203.5m

31、,回填宽5070m,其中1030m形成街面。上部116m为人工回填土,下部09m为河流冲积和残坡堆积的粘土、粉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砂溪庙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互层,夹岩屑长石砂岩。该段龙凤花园管理处至龙凤桥头修建有1.8-3.8m高的拉筋挡墙;梁滩河右岸永发摩配厂至木材加工厂段,长约380m,为人工回填土岸坡,临江面高程203-206m,高出河面24-27m,回填宽60-70m,形成平台,地形坡度20-30,局部达45。其余地段零星见有基岩出露,第四系较薄。工程区位于川东拱褶束的西部边缘,川中丘陵区主要为侏罗系中、上统泥岩、粉砂岩和砂岩不等厚互层,沿江两岸堆积物组成各级阶地连续,未见明显的

32、差异变形迹象,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2.3.2 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工程区地段,地质结构简单,岩层产状平缓,区内无断层、滑坡,基岩较完整,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适宜修建堤防工程。具体地质结构如下:工程河段嘉陵江、梁滩河河谷深切,临江峰顶高程210.00245.00m。嘉陵江岸坡除污水处理厂、毛背沱为第四系外,其余均为基岩岸坡,203.00m高程以上地面已成街面,以下至江边地形坡度为3040,枯水期堤线仅庙咀段在江水痊以下,高程167.00175.00m。梁滩河呈“V”字形河谷,谷底高程174.00177.00m,岸坡临江高程203.00206.00m,地形坡度一般1030。

33、区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中下统自流井组、中统新田沟组以及第四系河流冲洪积、残坡积、人工堆积等。岩层走向NE2845,倾向NW,倾角大为4580,除两组裂隙(一组走向3050,倾向NW,倾角7085;一组走向280319,倾向NE,倾角5065)外,未见断层发育。场区位于北碚区向斜北东翼,岩层倾角平缓,产状2306,场区及临近无断层。据露头观察,场区西面泥岩发育有两组裂隙:产状5085,下部闭合;产状15060,裂面平整,间距2m,呈“V”字型张开03cm,下部闭合。分布地层为第四系人工杂素填土及冲洪积粉土、卵砾石层、江北砾石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泥岩互层。工程主要物理地

34、质现象为岩体风化和岩坡变形。岩体强风化带厚16m,弱风化带厚17m;岩质岸坡卸荷明显,卸荷带宽一般为1020m,土质边坡局部存在变形。2.3.3 土壤、植被项目所在地北碚区土壤资源多样,大体可分4个土类(水稻土类、紫色土类、黄壤土类、潮土土类)、6个亚类、18个土属、73个土种。大多数土壤都富含钾、钙等矿物养分,理化性质好,宜种性广,供肥力强,适合种植果树、粮食和蔬菜作物。项目区属川东盆地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区内主要为人工林,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草丛等植被类型。全区境内有裸子植物6科13种,被子植物105说392种,其中:乔木32科66训,灌木32科65种,乔木主要有松、杉、柏、银杏、

35、栎等,灌木有黄荆等,竹类有慈竹、绵竹等,经济林木有柑桔、茶、桑、桐棕等。全区境内有林地面积15816.6hm2(23.7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3.8%。2.4 气象、水文2.4.1 气象北碚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3.1,夏季高温酷热,秋季多绵雨,冬季无严冬;多年平均风速1.4m/s,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7.1mm,其中611月份为674.6mm,占全年降水量的69。嘉陵江流域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按地形和气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北碚山区和南部丘陵盆地两类。北碚山区属高山峡谷,受西

36、北寒流影响较为显著,气温低、雨量少、湿度小,属春温、夏凉、秋冷、冬寒型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左右,局部极端最高气温为36,极端最低气温-12;南部丘陵盆地由于秦岭、大巴山、龙门山、岷山的屏障作用,西北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暖、雨量丰,属春暖、夏热、秋霖、冬干型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左右,局部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为-8.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根据流域内59个站点1954年1987年的降水资料统计,流域多年平均雨深为960mm。由于地形复杂,降水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是盆地边缘大于盆地中部。嘉陵江有两个降水较大的地区,一个在流域东部的渠江流域的渠县以上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

37、001400mm,其中达县与土黄间为13001400mm。另一个在流域西部的涪江上游的江油、安县、北川一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1400m。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的青川及涪江的平武以上地区降水量在850mm以下,尤其是嘉陵江上游的麻亚亭、中寨、武都、文县一带只300500mm;中游阆中三磊之间降水量为1100mm左右;下游北碚、合川、广安地区降水量约为11001200mm;涪江中游地区降水量为900mm左右。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具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冬季(12次年2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2%,69月进入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6。嘉陵江流域是长江流域多暴雨的地区之一。渠江上游地处大巴山

38、西南鹿的迎风坡上,有利于暖湿气流的抬升,西南低涡的移动路径又经过此处,因而形成著名的大巴山暴雨区,日暴雨量大于50mm的天数每年达5d以上。涪江上游位于盆地边缘,分水岭山脉走向呈“C”型,有利于东南气流的辐合上升,是著名的川西暴雨区,多年平均暴雨日达67d。流域实测最大24h点雨量和最大3d点雨量的分布特点与暴雨日数分布一致,渠江上游是个大值区,最大24h雨量达450.5mm,最大3d雨量达644.1mm。涪江上游是另一个大值区,最大24h雨量达577.5mm,最大3d雨量达581.6mm。流域内暴雨移动方向大多自西向东或自北向东南移动,也有少数暴雨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一日暴雨笼罩面积可达4

39、5万km2,最大时可笼罩整个中、下游地区。2.4.2 水文北碚市区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夏季高温酷热,长达5个月(59月),秋季多绵雨,冬季无严冬,据北碚气象站19351993年统计,北碚年平均气温为18.3,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3.1。由于北碚处于缙云山暴雨区,降水较为丰沛,据19351993年北碚降水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7.1mm;年降水超过1000mm的年份占70,最大降水年份为1968年,降水量为1544.8mm,最小降水年份为1961年,降水量为740.1mm,最大、最小相差约2.8倍。降水年内分不均,季节特征明显,春季(35月3)

40、平均为280.1mm,夏季(68月)为494.0mm,秋季(911月)为270.6mm,冬季(12次年2月)为57.0mm。北碚市区的相对湿度以秋季和初冬为大,春季较小,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1)嘉陵江流域概况工程位于嘉陵江干流和其支流梁滩河的交汇处。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干流长度1120km,流域面积160000km2,地理位置界于北纬29203433,东经1023010900之间。它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四省市。干流分东西两源,东源出自陕西省凤县以北的秦岭镇,向南流经微县县略阳的两河口,与源自甘肃省礼县的两汉水相汇,过阳平关进入四川省境内,南流至四

41、川省广元市昭化镇与上游最大支流白龙江相汇,流经阆中附近有东河汇入,至南部又有西河汇入,再经南充、武胜,至渠河嘴与渠江汇合,在合川市区与涪江相汇,于北碚毛背沱有梁滩河汇入,构成巨大的扇形水系。嘉陵江干流在广元以上为上游,全长380km;广元至合川段为中游,河长645km,天然落差284m,平均比降0.44;合川至重庆段为下游,长约90km,落差28m,平均比降0.29。梁滩河,又名龙凤溪,位于嘉陵江右岸,缙云山与东山之间。有东、西两源,东源白市河,源自巴南区福寿场达摩冲,至白市驿始名青水河,流经涵谷场、赖家桥、土主场,至双河口与西源汇合;西源虎溪河,源自巴南区走马场,北流龙凤场、曾家场,东西源汇

42、合后,水源渐增,河道曲折迂回,北流经飞雪崖瀑布、何家桥、梁滩桥、李官桥,在察家坝附近进入北碚区,经大磨滩,至高坑崖成为悬河,西以小坑崖、红石桥、陈家院子、河嘴、马坪坝、龙凤桥,至毛背沱注放嘉陵江。该河全长80.9km,平均坡降1.6,流域面积520.5km2。在毛背沱汇入嘉陵江,入汇角约90。由于受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河道蜿蜒曲折,左右岸坡度较缓,河床底坡不大,枯季河宽不到50m。从河道形态看,嘉陵江干流城区段可划分为上部顺直段,中部弯曲段和下部峡谷段。上部顺直段和中部弯曲段洪水期河宽约400600m,弯曲段尾部为毛背沱回流区。下部峡谷段洪、枯季节水面宽度相差不大,约200250m。本河段河床

43、纵向起伏较大,深泓线最高、最低相差近50m。两岸基岸裸露,分布有众多的石梁、礁石、突嘴等,这些石梁、石嘴起着控制河势的作用。在河段上部有象鼻子和金钢背两个突嘴分布在左右岸,中部右岸有楚石坝、何家碛大沙坝,两沙坝之间有白玉石礁石分隔,左岸基本由基岩组成,分布有李家梁、大梁、二梁等石梁,下游峡谷段两岸由基岩组成,峡谷进口左右突嘴对峙,控制了河势。(2)洪水特性北碚洪水主要由流域暴雨形成,与流域暴雨分布特性一样,年最大洪峰多发生在7、8、9月。据统计,从1951年到2000年,北碚水文站在这三个月出现年最大洪峰的比例高达80,其中7月份发生机会最多,8月份流域受太平洋副主控制,常出现伏旱,年最大洪峰

44、发生机会相对减少,9月份以后由于极峰南移,有时呈准静止峰,流域出现秋季洪水,年最大洪峰出现机率仅次于7月。 北碚洪水具有涨落迅速,变幅大等特点。据统计,最大涨率可达每小时1m多,一天可上涨10m以上。一次洪峰过程约57d,其中主峰历时23d,峰顶时间一般为4h左右。由于流域内支流众多,各支流暴雨中心时空分布不同,洪水发生时间先后不五,故讯期洪水多为连续多峰型。嘉陵江流域位于川东北的大巴山、秦岭及龙门山之南,受地形及气候因素影响,流域内雨区分东西两处。东处位于大巴山南麓,渠江流域的南江、万源一带;西处位于龙门山南麓的涪江上游安县、江油,嘉陵江的剑阁、广元一带。北碚位于渠江、嘉陵江、涪江交汇区的下

45、游。若两江或三江洪水遭遇,对北碚城区防洪不利。根据19511999年武胜、罗渡溪、小河坝站洪水资料统计,北碚洪水主要来自于嘉陵江干流和渠江。特殊年份,由于暴雨分布不同,洪水组成差异悬殊。如1975年10月上旬的洪水是渠江流域一次特大的后期洪水,暴雨中心位于大巴山,北碚洪水主要来自于渠江;又如1981年发生的“817”洪水,暴雨中心位于嘉陵江干流昭化广元一带,北碚洪水主要来自于涪江(约占27.9%)和嘉陵江干流。由于暴雨中心位置不同,洪水的组成遭遇也不同,涪江与嘉陵江常为同一雨区,洪水的同步性较好,洪水遭遇的机会也较多,一般在42左右。涪江与渠江两流域东西相隔,暴雨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洪水遭遇的机会较少,一般仅14左右;嘉陵江与渠江属相邻流域,但雨区往往不一致,洪水遭遇机会也不大,一般在28左右;三江洪水遭遇的机会更小,一般在10左右。2.5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2.5.1 人口根据北碚区1999年统计年鉴:工程所在地北碚区市17个辖镇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2万人,非农业人口22.3万人。2.5.2 土地利用北碚区幅员面积760.6km2,人口平均密度819人km2。 土地利用情况如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