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2318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建设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盖章)编制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 编制日期:2014年5月编制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法 人:高亮技术负责人:秦树林 B20150111000项目负责人:王伟能 B20150030300编制人员:周可英 B20150130900 编制单位联系方式电话:057182720457传真:057182731356地址:杭州箫山区拱秀路265号邮编:311201环评文件确认书建设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名称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

2、项目地址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投资额27400.27万元法人代表谢赛定联系电话邵XX 87XXXX63宁波市环保局:我单位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编制的“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经我单位确认,同意该环评文件所述内容,承诺做到如下环保措施:一、施工期 严格按照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施工车辆及施工工地管理,定期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废弃土石方按城管部门要求,委托处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二、营运期1、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2、噪声:做好闸门及泵房内配电间

3、的隔声防噪工作,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3、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本项目如改变工程内容或规模,将提前告知环保主管部门,并重新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盖章) 法人代表人(签字或盖章) 2014年 月 日备注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8环境质量状况12评价适用标准1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0环境影响分析21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8结论与建议30附图一 工程位置示意图34附图二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135附图三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236附图四 泵站剖面图37附图五

4、基坑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38附图六 基坑围护结构断面图(泵房段)39附图七 北侧挡墙围护断面图40附图八 南侧挡墙围护断面图41附件一 本项目批复文件4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45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宁波市铜盆浦泵站工程应急防汛治涝项目建设单位鄞州区水利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谢赛定联系人邵XX通讯地址宁波市鄞州区联系电话87XXXX63传真邮政编码 315000建设地点鄞州区钟公庙街道 立项审批部门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核准文件号甬发改审批2013600 号建设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防洪管理N7910占地面积31.28亩绿 化 率总投资(万元)27400.27其中:环保投资(万

5、元)5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2%评价经费 万元预期开工日期 预期投产日期 1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概况铜盆浦泵站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九曲河与奉化江交汇口(见附图1) ,是九曲河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鄞东南平原防洪排涝体系中重要的排涝建筑物之一。 由于区域内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鄞东南平原的排涝压力日益加大,同时规划的排涝泵站建设却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建设沿江排涝设施就显得越来越迫切。2013年12月31日,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局发文批复本项目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6、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受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本单位对本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1.2本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规模1.2.1建设主要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铜盆浦泵站,规模为50m3/s,引水渠、出水渠及其堤防,工程管理区用房,包括办公用房、专业性办公用房、生产和辅助生产用房以及文化福利用房等,总面积为957m2,34m交通桥一座。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铜盆浦泵站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级,外江侧堤防及挡墙按2级建筑物标准设计 (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防洪高程按1 级水工建筑物设计;内河侧堤防及挡墙等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 级;围堰等临时建筑

7、物级别为4 级。奉化江鄞州区段航道等级为四级,九曲河无通航要求。1.2.2 工程总体布置 新建泵站选址九曲河右岸铜盆浦闸东侧,并需要新开挖引水渠及出水渠,泵站中心线距铜盆浦闸中心线131.9m,为调顺水流流态,尽量增加内河侧引水渠长度,泵房需尽量外移,机组中心线离水闸闸室外边线80.3m,泵房内外侧分别设清污机桥段、进出水池、内外侧海漫、外侧防冲槽等,泵站内侧海漫至外侧海漫直线长度为103.2m。受到场地限制,内侧连接段引水渠轴线与九曲河交角为69,直线段长80.4m,并以69圆弧型式转向泵站,渠道中心线半径为62m,靠泵站内侧直线连接段长26.3m。泵站外侧连接段长约83m,与河口滩面-1m

8、等高线相接。泵闸管理区对外交通桥布置在管理区南侧,方便对外交通。1.2.4 建筑物布置 1) 泵站布置 泵站为单向泵站,堤身式布置,块基型结构,泵房段垂直水流方向宽26.7m,顺水流方向长35.2m。水泵采用单列布置,机组中心距 6.30m,进水流道宽5.20m,边墩厚为1.20m,中墩厚为0.901.10m。出水流道宽4.80m,边墩厚 1.50m,中墩厚1.50m。主泵房宽14.70m,长 26.7m。地面高程与安装间地面一致,为 4.10m,地面以上高约 10.00m。泵房采用PHC 桩基结构,规格为D800110mm,长 28m,共 96 根。 2)安装间布置 安装间紧靠泵站布置在左岸

9、侧,顺水流方向长 14.70m,与主厂房对齐,垂直水流方向宽 9.00m,其宽度满足一台水泵的检修需要,吊车梁从主厂房顺延至安装间。安装间共分二层,分别为地面现浇框架结构及地下电缆夹层。安装间采用 PHC 桩基础结构,并利用部分基坑支护的钢管桩。3)副厂房布置 副厂房紧靠安装间布置在左岸管理区内,顺水流向轴线宽 18.40m,垂直水流向轴线长 14.1m。为地面二层结构,层高均为 4.50m,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承台,副厂房下共布置 D600110mmPHC 管桩 25 根,桩长30m。 4)进出水池及海漫 泵站进、出水池均采用整体 U 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出水池与泵站底板之间设置水平止水。进

10、水池长取19m,水平段长 9m,斜坡段长度取10m,出水池长18m,水平段、斜坡段长均为9m,坡度1:5。为调整进泵水流流态,在斜坡段设整流墩两道,其顶高程为 1.0m,为阻挡推移质河砂,在进水池首部设0.5m高的挡水坎一道。 泵站内、外河侧均设海漫,长度分别为10m、15m,海漫底面高程均为-2.0m。海漫为分离式结构,两侧为直立式挡墙,中间采用 M10 浆砌块石护底,下部依次铺设厚0.15m碎石、0.10m粗砂垫层和350g/m2反滤土工布一层。 5)引水渠及出水渠新开挖引水渠及出水渠,内侧连接段引水渠轴线与九曲河交角为69,直线段长 80.4m,并以 69圆弧型式转向泵站,渠道中心线半径

11、为62m,靠泵站内侧直线连接段长26.3m。泵站外侧连接段长约83m,与河口滩面-1m等高线相接。6)挡墙布置 挡墙分布在泵站的内外河侧,共有5 种型式。 泵站内外河侧挡墙 1 均为悬臂式挡墙,下设PHC 桩基;外河侧挡墙2 因靠近现状防洪墙,采用灌注桩基础。内河侧挡墙 2 及外河侧挡墙3 因为墙后填土高度较小,均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基础处理。1.2.5建筑设计1)总平面设计 根据功能的要求,从右岸到左岸跨越河道依次排列为泵站、副厂房。安装间、副厂房、管理楼、生活楼位于左岸,和铜盆浦闸管理区连成一体,管理楼、生活楼布置在原篮球场位置,与主副厂房交错布置,形成庭院式布局。厂区入口设在铜盆浦闸管理区

12、入口位置,进场道路宽度为6m,经新建交通桥进入原办公楼和泵站,区内道路均为4.5m 宽的环路。安装间前有 12x12 米的回车场。以管理楼为视觉中心,结合东、西两侧大面积绿化,在满足合理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分区明确。2)单体建筑设计 本案建筑为新中式建筑风格,主副厂房、管理楼、生活楼形成围合的建筑群落。灰色的彩钢坡屋顶不失现代,白色的墙面与镂空的圆心片墙,使其具有江南水乡的影子,与环境协调一致。 3)结构设计 结构部分包括管理区的管理楼和生活楼。 管理楼地上两层,结构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平面尺寸为23.1m14.1m,建筑总高度7.20m,混凝土强度等级用 C30。 生活楼地上

13、两层,结构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平面尺寸为20.4m9.9m,建筑总高度7.20m,混凝土强度等级用 C30。 4)给排水设计 水源:生活用水以及一路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应,基地给水引入管为 DN150,水压按 0.15MPa 考虑。另一路室外消防用水取自河道。 副厂房室内消防用水接自主厂房消防主干管。 5)交通桥设计 为进出管理区及宁波市鄞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需设置交通桥一座。进水渠河宽 30m,进厂道路与河道设计中心线交角为 68.590,桥梁跨径布置为17m+17m,桥面布置为 0.5m(防撞护栏)+6m(桥面净宽)+0.5m(防撞护栏)=7m。1.3机电及金属结构

14、1) 水力机械 泵站规模为单向排涝50m3/s。 设计净扬程1.48m, 最大净扬程2.78m,选择4 台竖井贯流泵组。水泵配套 560kW 高压异步电机,电动机与水泵之间通过平行轴齿轮箱减速传动。厂房内设1 台16/3t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作为设备吊装用。水泵出水流道设两道闸门,一道是设有小拍门的工作闸门、一道是快速事故闸门,同时在出水流道的挡水墙内设溢流管,配合水泵启动和断流。2) 电气设计 本工程工程用电负荷属二级,采用两回10kV电源进线,两路电源互为备用。 本枢纽设 4 台竖井贯流泵,配套电机容量为 560kW,水泵配套电机采用 10kV 高压异步电机。10kV 母线和 0.4kV

15、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各主泵电机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启动。 本工程的控制方式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则进行设计,控制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快速以太网结构。 3) 金属结构 铜盆浦泵站采用单向贯流泵,共设 4 台。从泵组的运行要求考虑,相应的金属结构设备主要包括:内河侧回转式格栅清污机、内河侧检修闸门和外河侧快速闸门、外河侧事故闸门以及相应闸门的启闭操作设备。 (1)闸门及启闭设备为满足泵组启动、停机的操作运行要求,同时可满足泵组的检修需要,每台泵组的外河侧出水口均设置快速闸门、事故闸门各 1 道,共 8扇,孔口尺寸(宽高)均为4.8

16、m2.5 m,底槛高程-3.45 m。鉴于工程处于淡水、海水交汇处,为避免泥沙淤积及水生物的影响,外河侧最外端的事故闸门采用滑块支承,采用加载配重后动水闭门,事故闸门内侧的快速闸门采用轮式支承,依靠自重闭门。快速闸门、事故闸门的操作采用液压启闭机,型号QPKYD(倒挂式油缸) ,容量为2200 kN,工作行程为 2.80 m,启闭机安装出口工作平台 4.70m 以下的预留凹槽内,上盖盖板。液压站布置在泵房的辅机室内,所有启闭机共用座液压站,闸门及启闭机安装及检修采用临时起吊设备。 泵组进口侧设检修闸门,孔口尺寸(宽高)均为5.2 m3.0 m,底槛高程-3.70 m,配置1 扇,可满足1台泵组

17、的检修需要。(2) 清污设备 每台泵组的进口内河侧皆设置清污设备,清污设备为集拦污栅及清污机共为一体的回转式格栅清污机,共4 台,采用倾角 75布置。孔口净宽均为5.20 m,底槛高程均为-3.70 m,安装平台高程为 3.50 m。4 台格栅清污机各配一台皮带输送机,用于运送污物。清污机的检修起吊采用临时起吊设备。1.4工程管理本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240kw,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规范规定,工程管理人员定员级别为中型3级,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管理单位的人员编制,本工程管理人员共15人。1.5施工组织1.5.1施工条件铜盆浦泵站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九曲河与奉化江交汇口,拟

18、建泵站中心位置距西侧宁波市鄞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围墙约55m; 东侧为待开发的滨江地块,现状为空地;北侧为奉化江,泵站中心位置距防洪墙约50m,水、陆交通运输均较为便利,施工期主要机械设备、材料可由陆路运输进场,砂、块石料等可由水路运输至施工现场。 施工临时生产设施可布置在新建泵站东侧,需临时征地解决。 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均从附近的城市供水管网临时接入解决。 施工用电由施工场地附近的现有供电线路接入,设施工临时变压器,另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材料供应:钢筋、砂石料及块石料等建筑材料可从附近建材市场就近购买,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1.5.2施工导流本工程外河侧翼墙与现有堤防连接、进水河道两侧

19、挡墙与九曲河原挡墙顺接处,拆除部分堤防后重建,需设置顺河围堰挡水,形成干地施工条件;施工围堰为临时建筑物,其级别为 4 级,相应设计洪水标准为2010 年一遇。新建翼墙施工安排在主体建筑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时间较短,围堰设计挡水标准取 10 年一遇,相应的外河侧水位 3.05m,内河侧水位为2.35m。 外河围堰主要采用拉森钢板桩围堰型式,内河围堰主要采用圆木桩围堰型式。本工程基坑等级为一级基坑。 新建泵站基坑两侧均需采取围护措施。 围护结构考虑工期紧张及安全的因素,考虑以下几种型式。 (1) 泵房段、外河海漫段及出水池段:钢管桩加对撑结构; (2) 内河海漫段:钢管桩垂直挡土结构。 (3)

20、内河侧河道挡墙:北侧采用拉森钢板桩对撑结构;南侧采用放坡开挖,局部搅拌桩加固的开挖方案; (4) 交通桥桥台:拉森钢板桩对撑结构。 钢管桩及钢板桩均采用静压桩机施打,钢管桩间槽钢围檩及连接件均采用人工焊接或螺栓连接。 钢支撑架设流程:钢支撑组拼-施工立柱基础钻孔灌注桩,插入钢结构格构柱-吊装钢支撑-施加预应力-锲块锁定。 基坑开挖必须与基坑围护和降水方案的实施保持一致,应遵循“分层分块、限时开挖”的原则,控制基坑变形。围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长时间停放重型机械。 1.5.3施工总布置本工程施工临时生产设施主要布置钢木加工厂,机械设备停放场、堆场、仓库以及土方周转场,施工临时生活办公设施占地面

21、积3600m2,施工临时生产设施占地面积3000 m2,临时弃土场39500 m2,土方周转场3000 m2,施工期间需修建场内临时道路750m。 本工程处江水受海潮影响,水质具腐蚀性,不能用于施工用水,故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用水均从附近市政自来水管道接管引用,高峰用水量为200m3/d。 本工程施工用电总负荷约 800kW,考虑就近从施工场地附近的供电线路接入。1.5.4施工总进度本工程为防汛应急工程, 工期特别紧张, 计划总工期为 12 个月, 2014年7 月底前完成主体土建工程施工,水泵机组安装到位,具备通水条件,上部部分排架结构以及管理区房建等安排在后期进行。 本工程劳动力高峰人数为

22、400 人,平均人数280 人。1.6 工程占地及拆迁本工程永久占地包括上下引渠、建筑物和管理区等占地,本工程永久占地31.28 亩,为企业用地。 工程临时占地主要包括施工生活及生产设施临时占地、施工临时道路占地、周转土料场占地、弃土场。根据施工临时布置和施工组织方案,施工临时生活设施占地面积 3600m2,施工临时生产设施占地面积3000m2,土方周转场占地面积30000m2,弃土场39500m2,施工临时道路占地3750m2,本工程临时占地面积共计79850m2(合119.78 亩) 。 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共计补偿费 11629.99 万元。1.7 项目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 27400.2

23、7万元。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工程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废气、噪音、场地开挖对植被的破坏以及运行期的设备噪声等污染因素。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 地理位置鄞州区位于宁波市南部,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全区总面积1380.5km2,有“五山四地一分水”之称。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势呈马鞍形,其中平原又以奉化江为界分为鄞东南平原和鄞西平原两部分,地势较为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2.2m左右。2.2流域与

24、水系位于奉化江以南的鄞东南平原,属奉化江流域。奉化江流域面积2378km2,其中山区面积约占70%。奉化江上游属山溪性河流,坡陡流急;中下游为潮汐河段。奉化江干流两岸地势较为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2.2m(85国家基准,下同)。奉化江干流江面宽度变化较大,最窄处河宽仅110m,最宽处约220m。两岸一般有带状滩地,滩地高程为12m,平均潮位的江道最深处约20m左右。奉化江干流的排水能力受下游潮汐的影响较大,当台风登陆或台风紧靠沿海北上时,甬江口海面潮位升高而顶托江洪下泄和沿江两岸平原排涝,加重了两岸平原腹地的洪涝灾害。2.3 水文气象本工程位于九曲河出口,铜盆浦闸址处,属于九曲河排水系统。九曲河

25、为鄞东南片主要的东西向排水通道,是就近将鄞南姜山、南部商务区一带涝水迅速排入奉化江的重要排涝工程,自甲村横河经陈家、秦叶与柴桥河交接后,曲折流经胡家、陈婆渡、三进头由铜盆浦闸入奉化江,全长16.6km。工程所在鄞东南平原系奉化江流域三大平原之一,其东枕鄞东南山区丘陵,西邻奉化江干流,南临奉化东江,北频甬江干流,流域总集雨面积703km2,其中平原面积403km2,山区面积300km2,流域内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自然形成由南向北、自东向西的排水格局。本工程地处鄞东南平原,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雨日16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

26、470.7mm 左右,年平均气温 16.116.5,月平均气温以7 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夏季极端最高温度为41;冬季极端最低温度达-8.8,平均温差为24, 春秋两季平均气温在1520左右,无霜期一般为230240d。 降雨量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根据实测降雨资料统计,鄞东南平原最大年降雨量为2125.2mm(2012 年) ,最小为862.4mm(1967 年) ,相差1262.8mm(为2.46 倍) 。年内变化呈现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在6 月份, 时为冷暖气流在长江下游交绥的梅雨季;低谷出现在7月份,时为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伏旱期;第二个高峰在89月份,主要是受台风活动影响,形成狂风暴

27、雨,为全年雨量最大月份。据实测资料统计,受梅雨季及台风影响,410月区域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以上。2.4地质地震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区内,设计分组为第一组。根据拟建工程地质资料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提供的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场地20m以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小于150m/s(部分地段基岩埋深较浅除外)。因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相关规定,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场地地貌属滨海相淤积平原,地貌类

28、型单一,场地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2.0m5.0m。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9 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鄞州2012年末全区辖有17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431个行政村、71个社区,22个城镇居委会,户籍总人口83.1万人。2.10 经济概况2012年,鄞州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648亿元,增长10.2%,其中工业增加值620.5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351.6亿元,增长8.4

29、%。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3.7%、60.2%和33.9%,三产比重比上一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2.6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9893美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总量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地方财政收入136.2亿元,增长9.1%,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税收收入225.2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四大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为76.7亿元、52.7亿元、19.2亿元和34.1亿元,分别增长10.4%、23.1%、8.1%和12.7%。2.11 人文景观鄞州人文荟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南宋

30、词人吴文英、学者王应麟、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都在鄞县留下了历史遗迹。近代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著名油画家沙耆、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书法家沙孟海、金石书画家朱复戡、篆刻家高式熊、昆虫学家周尧等。鄞州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境内有东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十大著名胜景。鄞东太白山麓的天童寺是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自唐以来一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现为日本曹洞宗临济宗祖庭。与天童寺隔山相邻的阿育寺是禅宗“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佛祖舍利宝塔。鄞州鄞江镇它山堰古水利工程,是中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齐名。与天童寺相连的天重森林公园以“森林、奇石、云海”

31、著称,是中国最早命名的三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鄞西高桥镇“梁山伯庙”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至今仍流传在浙东一带。2.12 文化教育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同心创和谐、文明在鄞州”主题活动,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创建已通过市级初验,创建市级文明镇1个,文明村32个,文明单位9个。“和美家园”创建率达到40%。深入实施“星光工程”,星级村(社区)创建率达到90%。成功举办撤县设区五周年庆祝活动、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和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通过“文化直通车欢乐基层行”、“千场电影百场戏剧进农村”等活动,形成了三级联动、缤纷多彩的新农村文化新格局。奖励扶持文艺创作,

32、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获得“中国梁祝文化之乡”称号。全区有线电视用户突破30万户,广播喇叭达到15万只,数字电视于2007年10月28日正式开通。教育事业整体推进、稳步发展。全区共有普通中学46所,在校学生51411人;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学生14663人;小学113所,在校学生7.65万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稳步提高,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7.98%,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鄞州区普通高校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继续居全省首位,普通高校、本科和重点上线率分别为98.37%、71.29%、20.48%。率先实施职业高中教育免

33、收学费政策。全区80%的镇、街道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镇、街道”。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 环境空气根据宁波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度),宁波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详见下表:表3-1 近二年宁波市区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项目SO2(mg/m3)NO2(mg/m3)PM10(mg/m3)2011年平均值0.0310.0500.0962012年平均值0.0250.0440.0802012年最大日均值0.0880.1130.2892012年超标率(%)0.00.07.7二级标准(年平均)0.060.080.10

34、从监测结果可知,宁波市区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本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奉化江。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在翻石渡、澄浪堰断面设有监测站位,2012年水质监测结果年均值如下表: 表3-2 2012年奉化江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翻石渡断面项目DOCODMn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最小值3.042.992.20.770.0820.18最大值9.786.054.91.350.2990.35均值4.94.173.460.9910.1880.236类别澄浪堰断面项目DOCODMn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最小值3.013.822.70.10.0840

35、.25最大值8.366.665.11.490.2960.38均值44.864.071.3840.2260.292类别从上表可见,奉化江翻石渡、澄浪堰断面现状水质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本泵站项目主要对九曲河进行排涝,由于九曲河无常规监水质测断面,其水质情况参照鄞州区公布的2012年全区内河水质概况,在鄞州区10个地表水站位中,符合国家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0个,类水质1个,类水质0个,类水质2个,类水质4个,劣于类水质3个。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磷、氨氮、石油类。可见鄞州区内河水质普遍低于类水质。3、 声环境:为了解建设项目周边声环境现状,本评

36、价于2014年4月25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噪声监测,其周边噪声监测结果如下表。表3-3 项目周边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噪声监测点昼间噪声值昼间标准值夜间噪声值夜间标准值项目东侧(1#)56604350项目南侧(2#)57604250监测点详见后附图3。由此可知,项目声环境现状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地表水环境:执行类标准。2、大气环境: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执行;3、声学环境: 北侧奉化江为内河主干航道,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

37、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其余执行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4.1 地表水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6年),奉化江水体水质按照类水体标准控制,执行地表水环境质最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表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除pH外,均为mg/L项目类标准项目类标准pH6-9石油类0.5 mg/LCODMn10mg/LCu2+1.0 mg/LDO3 mg/LZn2+2.0 mg/LBOD56 mg/LCr2+0.05 mg/L氨氮1.5 mg/L总氮1.5 mg/L4.2 环境空气

38、本项目所在地属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各项指标见下表。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污染因子环境质量标准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单位SO2年平均0.06mg/m3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CO日平均4.001小时平均10.00PM10年平均0.10日平均0.154.3 环境噪声声环境北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三侧执行2类标准。具体见表4-3。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2类60504a类705

39、5污染物排放标准4.4 废水排放标准项目废水排放执行宁波市南区污水处理厂进管标准,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在纳管处理前需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排放,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4-4 宁波市南区污水处理厂进管标准和出水标准 名称pHSSCODcrBOD5氨氮动植物油进管标准(mg/L)69400500300100一级A出水标准(mg/L)691050105(8)1一级B出水标准(mg/L)692060208(15) 34.5 废气排放标准施工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

40、96)及其修改单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6 噪声排放标准项目运营期间北侧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a类标准(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其余三侧执行2类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项目施工期间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标准值见下表4-5。表4-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977号)的精神,由于本项目无生产性废水废气排放,因此

41、本项目污染物不需进行区域平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主要污染工序:5.1 工艺流程简述:1)主体工程施工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有泵站泵房(包括进、出水流道开挖)和进、出水池以及内外河翼墙及交通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土方开挖与回填、桩基施工、石方施工、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等。(1)土方开挖及回填主体工程土方开挖施工在排水沟、集水井等排水系统布置完毕,且相应部位围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并发挥作用后进行,土方开挖以机械为主,辅以人工。 基坑开挖保护层以上土方采用1.0m3挖掘机配10t自卸车挖运;建基面以上30cm保护层土方采取人工清出。基础桩打入后,必须待支撑结构施工完成后才能进行以下土方的

42、开挖,桩基以上部分土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小型推土机集土至东侧滨江地块内(现状空地),装自卸汽车运土。开挖至桩基顶高程时,基坑开挖应避开PHC桩桩头和扰动桩间的原状土,采用人工开挖为主,装网兜由小型吊机吊出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开挖至建基面时,边开挖边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并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及时检测支护系统的强度和刚度,以便需要时采取必要措施。为确保雨季施工,必要时可在工作面搭设临时雨篷挡雨。本工程的杂填土方利用工程开挖方中的可利用部分,先运至周转场,后期从周转场回采用于回填。塘渣回填和粘土回填全部考虑采用外购。土方填筑分层铺料、分层蛙式打夯机夯实施工,每层厚度小于30c

43、m,夯压后的干容重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多余土方作弃土处理,采用10t卸汽车运输至李花桥码头,倒运装船运至指定的弃土点。(2)桩基工程施工本工程泵站泵房基础采用PHC预应力管桩处理。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泵房段PHC管桩拟安排在泵房基坑开挖到0.0m高程后,由于拟建场地淤泥层较厚,地质条件较差,为方便施工,在淤泥质粘土层表面先铺垫一层1.0m厚的塘渣,以满足柴油打桩机的承载力要求,塘渣后期挖除。 打桩施工流程如下:铺筑杂填土或塘渣并整平,整平后压实形成工作面桩机就位打入第一节桩起吊第二节桩电焊接桩检查焊接质量和垂直度打入第二节桩检查整桩质量开挖桩帽土体形成土模绑扎桩帽钢筋,现浇混凝土、养护。(3)水

44、泥搅拌桩施工 桩机施工高程大部分位于淤泥土层,为方便施工,在淤泥土层表面先铺垫一层1.0m厚的塘渣,后期挖除。(4)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回旋钻机搭设施工平台造孔,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钻机安装处事先整平夯实,以免在钻孔过程中钻机发生倾斜和下陷而影响成孔的质量。对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排出的泥浆,用管子导入钻孔外泥浆池贮存,以便随时补充孔内泥浆,同时防止其对河流及周围环境的污染。2)泵房段、内外进出水池及海漫段 推荐方案泵房段基坑开挖顺序为:现状地面1:3放坡开挖至0.0m高程铺设1.0m道渣完成基坑内水泥搅拌桩加固土施工施打基础PHC管桩(送桩 6.0m 至设计高

45、程)钢管桩及连接结构施工基坑开挖至-1.0m高程施加第一道 (-0.5m高程) 钢管支撑基坑开挖至-3.5m-4.0m高程,施加第二道钢管支撑基坑开挖至设计底高程-5.0-7.65m。(1)管桩施工 本工程管桩采用静压法和锤击法沉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其中泵站北侧(奉化江侧) ,由于距现有防洪墙较近,考虑采用静压桩机施工,其余段钢管桩采用柴油打桩机施工。(2)支撑系统施工 钢管桩间钢围檩及连接件均采用人工焊接或螺栓连接。 钢支撑架设流程:钢支撑组拼施工立柱基础钻孔灌注桩,插入钢结构格构柱吊装钢支撑施加预应力锲块锁定。(3)内河开挖渠道围护施工 北侧渠道围护施工顺序:现状地面1:3放坡开挖至1.0m高程完成挡墙基础搅拌桩施工钢板桩及连接结构施工基坑开挖至-1.0m高程施加第一道(-0.5m高程)钢管支撑基坑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