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2392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精品1 总则1.1 编制目的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水库大坝以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防御洪水,迅速、及时和有效地控制险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保证水库安全和做好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转移而制定比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钦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钦州市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等,制订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1.3 工作原则认真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

2、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贯彻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防洪工作分级部门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负责制,调动全社会力量投入防洪、抗洪工作,做到防洪有组织,预防有措施,抢险有能力。实行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4 适用范围水库如遭遇以下之一险情时,可启动本预案:1.4.1 水库库区内发生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危及水库大坝的安全。1.4.2 工程隐患恶化并危及水库安全:1.4.2.1 挡水建筑物:如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并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1.4.2.2

3、泄水建筑物;如紧急泄洪时溢洪道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破坏等危及工程安全的险情,输水管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闭用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1.4.2.3 在水库所在地区发生六级以上的地震。1.4.2.4 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水库大坝安危。1.4.2.5 发生战争或恐怖事件危及水库大坝安全。1.4.2.6 其它突发事件危及水库大坝安全的重大险情。2工程概况2.1 水库流域概况水库位于钦州市区板城镇东面,距离板城圩2公里,离钦州城区约45公里。大坝位置东经1084250,北纬221719, 库区群山环绕,植被良好。库区内属丘陵山区,地势较高。水库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雨

4、水十分充沛。一年中夏季和冬季的季节表现明显,日照充足,高温多雨。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h,多年平均气温22,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82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315。多年平均降雨量1735.8mm,5月至9月为雨季,6-8月为降雨高峰月,汛期(4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8085%以上,汛期还常受台风袭击和影响,导致水库出现较高水位。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全防洪、发电、供水等功能的中型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12月,1962年12月竣工开始发挥效益。大坝以上控制集雨面积38.86平方公里,总库容4683万m3,有效库容1626万m3。水库枢纽建筑物有土坝、

5、溢洪道、放水隧洞、坝后电站各一座。2.2.1土坝属心墙坝,坝顶高程为80.24米,另加防浪墙1米,坝顶宽6米,坝长120米。大坝于1958年12月动工,1959年底砌石心墙坝坝顶高程达68.42米,1960年7月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组织抢险砌石心墙。大坝单边以上为均质土坝,采取水中填土筑坝。1963年大坝顶高程达76.42米。1977年以后,开始对大坝进行加固,扩大坝脚44米,接长涵管,另做反滤层(旧反滤层用砂石反滤与新反滤层联接)。培填坝的土料是从坝首两边山体上采来的,大部分为风化沙页岩土及含有少量炭质土,虽经辗压,但密实度较差,坝顶高程达到了80.24米。自1987年以来对大坝继续进行加固,

6、在心墙顶打孔灌浆,形成防渗墙,上游护坡石铺至坝顶,多年观测,现未发现背坡渗漏现象。2.2.2放水设备原输水涵管理于坝体右边,全长118米,内径92厘米,管壁为纯砼结构,管厚32厘米,属明流管。77年加固大坝时,接长44米,断面为马蹄形式砼结构。原输水管施工质量较差,有蜂窝状砂眼、渗漏严重,1969年在管内打孔灌浆,但效果不理想,漏水现象还出现,到1987年继续加固,在坝右侧山体重新开挖压力涵管隧洞,管径1.6米(并把旧涵管前段封死塞住),隧洞最大放水流量6m3/s。2.2.3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紧靠大坝。水库兴建时,溢洪道尚未设计,1960年特大洪水袭击时,在大坝左侧山坡开挖临时溢洪道,

7、1962年才建成永久式。溢洪道进口宽6米,侧墙全部采用浆砌石,陡坡和消力池采用浆砌石底,砼护面。1970年8月5日水位达69.83米时,溢洪水深1.36米,陡坡末端伸缩缝与施工冷缝处被洪水冲坏长8米、宽0.5米、深0.3米,事后用砼补填。1981年6月进行溢洪道模型试验表明,溢洪道未达标,1987年加固水库时,加高溢洪道侧墙,陡坡加补砼,并增加消力设施,加固后,陡坡仍出现裂缝。2.3 水文水库地处沿海多雨地区,据水库1960年以来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雨量1735.8毫米。年径流深830毫米,最大降雨量583.3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量616.3毫米(发生于1985年8月27日),最大

8、三天降雨量748.6毫米(发生于1985年8月26日28日);历年最高水位71.12米(发生于1960年8月)。当时还没有排洪道,其次是1985年8月29日水库水位70.92米,溢洪水深2.03米。水库在主坝上游设自动雨量观测仪及库水位观测台,可随时掌握水库降雨量和水位变化情况。水库目前没有建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同时,没有开展水库洪水预报作业。水库管理所有程控电话及无线电对讲机,通信联络方便。水文观测及报汛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水库水情汇报规范及时将水情、雨情汇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合理提出水库防洪调度计划,科学地指挥调度。2.4 工程安全

9、监测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包括现场检查和仪器监测两个部分。目前水库未安装其他监测设施,对水库大坝的监测主要是人工巡查方式进行。汛期间水库管理所按有关水库管理规程,对水工建筑物进行经常性、巡回性的制度式检查,一个月1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在汛期前、中、后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坝体渗漏、建筑物损坏的情况及时上报。由于相应的仪器缺乏,水库只能够进行渗流量观测,现在主要对大坝外坡渗流量进行跟踪观测,在低水位运行的情况下没有异常现象发生。至于大坝变形观测、裂缝观测、应力观测及水流观测等监测项目,现在还没有能力开展。2.5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每年汛期前,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了水库年度防洪调度计划。计划中明确

10、提出各类水库在汛期控制运用指标以及度汛措施。水库汛期控制运行指标:运行水位67.50m,警戒水位68.89 m,危险水位73.42 m,保坝水位74.52m。每年汛期水库严格执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防洪调度计划,做好水库的防洪度汛工作。3 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3.1 重大工程险情分析3.1.1 工程病险隐患可能导致重大险情大坝、溢洪道、放水涵是水库三大部份,当这三大部份发生重大故障或险情时,将对水库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水库的“三大部位”病险隐患;二是产生如地震地质灾害等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对水库三大部位造成严重损坏而产生重大险情。水

11、库的工程隐患可能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有: 3.1.1.1 洪水漫顶洪水漫顶是指水库库区内发生特大超暴雨,入库洪水流量远大于水库现有的设计泄洪流量,库水位急速上升超过校核标准以致使水库水量从超过大坝顶流出。另外溢洪道被破坏堵塞,主坝放水涵启闭设施故障,这两类泄水建筑如丧失泄洪能力,在库区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下,库水量有进无出,可能造成洪水漫顶。3.1.1.2 坝体滑坡如果水库水位持续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大坝外坡也有可能发生局部滑坡、渗漏等险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重大险情,如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致使水库三大部位的建筑物损坏,也会使水库产生重大险情。3.2 大坝溃决分析3.2.1 根据水库实际情

12、况,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主要有以下因素:3.2.1.1 库区内发生超过校核标准的洪水,造成洪水漫顶。3.2.1.2 库区内发生大体积山体滑坡,造成洪水漫顶。3.2.1.3 泄洪建筑物丧失泄洪能力,造成洪水漫顶。3.2.1.4 坝体滑坡或出现浑水漏洞,造成坝体失稳坍塌。3.2.2 水库大坝由土料筑成,溃坝过程一般在短时间完成,水库水量也随着大坝溃决在瞬间倾泻汹涌而出,破坏性极大,因此,对溃坝流量进行计算是必要的。3.2.2.1 水库溃坝流量,当水库水位在73.42米、74.52米、75.30米时溃坝,分全部溃坝、溃1/2坝长等情况,计算溃坝流量成果如下表:各种水位溃坝流量成果表 水位(米)水位类

13、别水面宽(米)底宽(米)平均宽(米)1/2宽度(米)溃坝水深(米)单宽流量(m3/s)全溃坝流量(m3/s)半溃坝流量(m3/s)备注73.42危险水位982762.531.2528.22136.58531426674.52保坝水位1002763.531.7539.32144.09144457275.30设计洪水位1082767.533.7530.00149.01005750283.2.2.2 溃坝流量向下推进到小董、那蒙镇处的流量如下表:水库溃坝推进到小董、那蒙镇处的流量 库水位(米)溃坝类别推进到小董流量(m3/5)推进到那蒙流量(m3/5)备 注73.42全溃坝37882503危险水位半

14、溃坝2623193574.52全溃坝41582766保坝水位半溃坝2859212475.30全溃坝45283004设计洪水位半溃坝312223133.3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从溃坝流量计算成果表明,水位在73.42米时,那蒙二级公路处的流量达19352503m3/s;小董流量达26233788m3/s,超过了河道的安全泄量,水位涨,沿江一带受溃坝洪水淹浸,受影响的城镇有:板城、小董、那蒙三个镇;村委会有板城、竹山、六虾、屯茂;小董镇的有那兰、多隆、那料、中花、东联、吉水;那蒙镇的有陂角、竹山、朱砂、那蒙村。南防铁路,小董南北二级公路的那蒙桥均属防护对象。影响总人口7万人,受影响的村庄人口见附表。

15、4 险情监测与报告4.1 险情监测和巡查水库发生险情,水库水文观测人员加强水情、雨情的观测,随时做好汇报。同时,水库工程管理人员组成险情巡查队,对水库大坝进行日夜巡查,巡查队分3个组,每组2人,昼夜轮流巡查,视水情、险情灵活安排人员,交接班必须紧密衔接,接班人员提前上班,由当班值班人员到现场交待详细情况。巡查人员着重对大坝内外坡、坝脚等重要部位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渗水、管涌、裂缝、滑坡、漏洞等险情和库区内山体体情况,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发现险情及时汇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4.2 险情上报与通报在汛期间,水库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到岗,严阵以待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实行全天候监视汛情,密切注意水库的入

16、库洪峰、洪量、历时水位等水情变化,发现重大险情可利用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和对讲机等多种通信形式,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不得越级上报。然后由上级防汛指挥机构以最快时间通过电视台、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向水库下游群众及社会发布有关水库险情进展情况,争取抗洪工作的主动权。5 险情抢护5.1 抢险调度水库防汛调度要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必须按照下达的汛期控制运行指标科学调度,不能随意提高水位蓄水。当水库发生险情时,根据险情类型及危害程度,制定如下抢险调度方案:5.1.1 水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68.89m时,水库进入防洪抢险应急方案准备工作。水库管理人员加强水情、工情的检查与观测,每天观测检查6次,并上报

17、区防汛办观测结果,同时,水库放水涵全部打开排洪。5.1.2 水库水位达到危险水位73.42m时,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开始启动办公,进行指挥调度工作。水库人员全天候值班,进行日夜巡查,并随时向区水利局及区防汛办汇报情况。5.1.3 水库水位达到保坝水位74.52m时,或者水库大坝出现裂缝、滑坡、涵管破裂、漏洞扩大、管涌等险情已危及大坝安全甚至可能导致溃坝时,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宣布抗洪抢险进入临战状态,视具体情况随时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各项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抗洪抢险应急措施,并及时向上一级防汛部门汇报。5.1.4 当水库水位达校核水位78.23米,而且水库水位继续上涨,一方面组织人力在倒流

18、村附近开挖非常溢洪道排水,土方约1.3万m3;另一方面组织水库下游群众转移和疏散。5.2 抢险措施5.2.1 工程应急抢险措施若水库发生如下险情时,由区水利局组织抢险技术小组,具体负责抢险部位的抢险技术指导。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由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根据险情情况组织调度投入抢险工作。水库常见的险情及抢护方法如下:5.2.1.1 漏洞险情的抢护5.2.1.1.1 查找漏洞进水口的方法:A、查看漩涡;B、水下探摸;C、利用自动报警器探摸洞口;D、利用ZDT-1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等仪器探测漏洞。5.2.1.1.2 具体抢护方法:A、软帘盖堵;B、软楔堵塞;C、抛填粘土前戗。5.2.1.1.3 所需抢险

19、物料:棉絮、草捆、麻袋、泥土、砂石等。5.2.1.2 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A、开沟导渗;B、反滤导渗;C、临水面筑戗;D、柴土帮戗。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所需抢险物料:纺织袋、草袋、麻袋、砂石等。5.2.1.3 裂缝险情抢护方法:A、横墙隔断;B、纵缝处理5.2.1.4 管涌险情抢护方法:A、反滤导渗;B、反滤围井;C、蓄水反压; D、导渗台。所需抢险物料:编织袋、砂、石等。5.2.2 超标准洪水应急抢险措施: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一定要做好洪水的调度,防止洪水漫顶,必须采取以下应急措施:5.2.2.1 加强水库工程的控制运用,制定合理的防洪调度方案。5.2.2.2 利用已有泄

20、水建筑物泄洪,必要时将水库的所有泄水建筑物全部打开,提前降低水位。5.2.2.3 加高加厚大坝防浪墙,或在大坝坝顶抢筑子埝。5.2.2.4 加宽或降低溢洪道,加大过流能力。5.2.2.5 加强对大坝的巡视检查。5.2. 3 预警应急通讯措施如果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并有可能危及大坝的安全时,要立即采取以下应急预警措施,要求水库下游做好人员撤退准备。一是通过广播电台和电视等来发布险情;二是采用流动车宣传,沿着水库下游可能受灾的地区进行广播;三是组成预警小组采用话筒深入到偏僻的村寨进行宣传。一旦确立水库极有可能出现重大险情,从宣布水库可能发生重大险情后,必须在24小时内将下游群众全部安全撤退。5.2.

21、3.1 警报形式由水库防洪指挥部通知广播电视部门及水库管理部门,分别采用广播、电视台、发信号弹、发警报等形式向社会发出警报,。5.2.3.2 出险标志在险段部位用小红旗围位四周,在夜晚可采用灯光往四周照射,或在险段部位插挂红色灯笼。5.2.3.3 解除警报经过抢险,确定险情已解除时,由水库应急指挥部通知广播电视部门和水库管理部门,通过电视、广播、发信号弹等形式,向社会宣布解除险情警报。5.3 应急转移5.3.1 应急转移预警水库发生险情,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向社会发布紧急状态并按应急通讯措施发出预警。警报发出之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人员根据指挥部的部署和分工,分别做好下游的人

22、员、财产转移工作,根据下游的村庄及人口分布情况,分别向不同的地点、方向转移。5.3.2 转移安置方案水库大坝下游是丘陵山区,坝址下游附近群众和板城镇街民可向两边山岭转移;那蒙、小董镇群众除有计划向高处地势转移外,层数较高的楼房也可临时就近应急转移。5.3.3 转移安置的组织实施5.3.3.1 板城镇群众的转移由区政府组织直属单位人员和板城镇政府直属单位人员共同组成抢险队伍来负责实施;小董、那蒙镇群众的转移,分别由小董、那蒙镇政府组织人员负责实施。5.3.3.2 抢险现场的警戒、安全保卫、非防汛的车辆和人员进出以及治安秩序由公安分局具体负责维持,人员转移之后灾区及安置区的警戒和治安工作由区武装部

23、和公安分局共同负责。 6应急保障6.1 组织保障 依照防洪法规定,防洪抢险必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成立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水库防洪抢险、防灾减灾及灾后恢复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6.1.1 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成员由区政府及区直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指 挥 长: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副指挥长:区武装部部长区人民政府一名副主任区水利局局长成员: 由区水利局、区卫生局、区发改委、区交通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区民政局、区供销社、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区粮食局、公安分局、区直属工委、国土资源分局等单位的一名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水电管理处,办公室主任

24、由指挥部成员中的区水利局一名副局长兼任,副主任水电管理处主任担任。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是:收集水库工情、雨情、险情、灾情,并向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传达上级对水库的有关指示,确保防汛政令畅通。6.1.2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6.1.2.1 区武装部负责组织武装部队及民兵队伍的抢险救灾工作,根据防汛指挥部的要求,派出部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协助区人民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6.1.2.2 区水利局负责水库防汛抢险日常工作,做好辖区内堤防、水库、闸坝、水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维护和管理。从技术上协助水库应急指挥部组织抗洪抢险以及水毁工程修复,负责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工作。6.1.2.3 区财政局负

25、责落实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资金,确保防汛资金及时到位。6.1.2.4 区交通局负责抢险救灾车辆人员的组织落实工作,抢修水毁的道路、桥梁,保障辖区内抢险救灾交通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6.1.2.5 区民政局及时掌握灾情,协助区人民政府做好灾民的安置和救济工作。6.1.2.6 公安分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协调交通秩序工作,打击偷窃、破坏防汛设施的犯罪分子,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6.1.2.7 区农业局协助区政府做好灾区农作物的抢救及灾后生产恢复、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做好农业生产自救的技术指导和其他农业技术服务工作。6.1.2.8 区建设局组织实施水库下游排涝工程的建设和维护。6.1.2.9

26、 国土资源分局负责灾区灾后土地资源的规划、治理和管理工作。6.1.2.10 区卫生局负责组织救灾医疗和作为灾后防疫治病工作。6.1.2.11 区粮食局做好粮食和抢险物资储备工作,保证抢险物资供应和灾后粮食正常供给。6.1.2.12 区林业局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抢险木材的供应。6.1.2.13 其他有关部门:均应根据水库防洪抢险需要完成各自职能和应承担的义务。6.2 队伍保障6.2.1 专业抢险队专业抢险队由区水利局组织直属工程管理单位人员组成,在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指挥下开展对水库工程险情的抢险工作。6.2.2 群众抢险队群众抢险队伍由区直单位人员组成的抢险队伍和板城、小董、那蒙镇的抢险

27、队伍组成,当水库大坝出现重大险情时,在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下,通知水库下游人员、财产撤离,以及开展抢险救灾工作。6.2.3 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是抢险救灾的重要力量。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要多请示上级防汛指挥部,并加强与钦州军分区、武警钦州支队等联系,必要时请求他们给予大力支持。6.3 物资保障6.3.1 防汛物资储备是防汛抢险必要条件之一,根据抗洪抢险的要求做好物资储备计划,以利防汛抗洪抢险需要。6.3.2 在水库管理所仓库储备有编织袋10000条,泥土、砂、块石等抢险物料可在水库邻近挖取运往抢险工地,水泥可就近在市区购买。必要时也可征用社会物资。 6.3.3 区

28、粮食局、区供销社等物资部门根据区防汛任务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6.4 电力、通信保障6.4.1 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与电力、通讯部门联系,要求他们加强对本部门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抢险救灾期间的供电、通讯正常,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6.4.2 区防汛部门加强对防汛通讯网络的管理维护,确保防汛网络的正常畅通。6.5 其他保障6.5.1 卫生防疫保障卫生防疫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并负责医疗器械、药品和设施的储备,同时做好灾后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病措施。对水源水质进行检验和饮水消毒,检查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搞好环境卫生及防疫工作。6.5.2 宣传报道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主动与广播电视局、

29、钦州日报社联系,请求他们帮助及时向社会各界宣传报道抗洪抢险救灾情况,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手段,协助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安定民心,鼓舞士气。7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7.1 启动与结束条件7.1.1 当水库发生第1.4中某险情后,由指挥部根据险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启动应急预案。7.1.2 经区水利局组织技术专家组分析确认险情已经排除后,指挥部根据抗洪救灾的实际情况宣布应急预案结束运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抗洪救灾善后工作。8 附件 1、水库溃坝下游可能受淹村庄情况表2、附录A 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3、附录B 水库险情及抢险情况报告表水库溃坝下游可能受淹村庄情况表镇村委村庄高程(m)户数(户)人口(人)镇村委村庄

30、高程(m)户数(户)人口(人)板城5574455小董27100510512981444271801100050733772770350472151016273001100473271160282016005335148238534045487032130290140050135675302221000401587722/245500310004052230那蒙20502104027313322012361644131681209548040824472036180439944020702803814162020140680381215301911657042813501980320小董3450

31、2001850278406203000179745128.51801100192331087378060024138576301606401810046028603501865274356038018502232579388191084822984354226681481252611575275261094897026523118533171354502314467619/209038023.6392191104992210856783413附录A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 高程系统:水库名称水库主坝坝型粘土心墙土坝建设地点区板城镇坝顶高程(m)80.08所在河流茅岭江支流最大坝高(m)35.5流域面

32、积(km2)38.86坝顶长度(m)120管理单位名称水电管理处坝顶宽度(m)6.7主管单位名称区水利局坝基地质竣工日期1962年7月坝基防渗措施粘土齿墙工程等别防浪墙顶高程m81.08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计烈度副坝坝型多年平均降水量1739毫米坝顶高程(m)设计洪水标准(%)1坝顶长度(m)洪峰流量(m3/s)1258坝顶宽度(m)3日洪量(m3)2466正常溢洪道型式拱式限流校核洪水标准(%)0.1堰顶高程(m)68.89洪峰流量(m3/s)1777堰顶净宽(m)63日洪量(m3)3976闸门型式水库特性水库调节特性年调节闸门尺寸校核洪水位(m)78.23最大泄量(m3/s)143设计洪水

33、位(m)75.3消能型式消力池正常蓄水位(m)68.89启闭设备汛限水位(m)67.5非常溢洪道型式死水位(m)54.92堰顶高程总库容(m3)4683堰顶净宽调洪库容(m3)2953最大泄量兴利库容(m3)1626消能型式死库容(m3)104其它泄洪设施工程运行历史最高库水位(m)及发生日期71.12 1960.8历史最大入库流量(m3/s)及发生日期备注历史最大入库流量(m3/s)及发生日期25 1960.8附录B 水库险情及抢险情况报告表填报时间:工情险情灾情抢险措施备注设计标准现行标准出险部位出险时间处理 情况险情可能造成的影响可能造成损失技术措施抢险物资抢险队伍部队地方水库大坝输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下游堤防其他水情水库水位蓄水量入库流量出库流量其他备注出险时水情最新水情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