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258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1、全面贯彻国家卫生法规,加强建筑工地卫生管理,将工地卫生管理纳入建筑工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做到文明施工。2、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切实把卫生落到实处,营造卫生良好环境。3、加强食堂、厨房、宿舍的卫生管理,各场室每天清理12次,确保工地环境卫生。4、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给水、排水设施,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每月对工地消毒2次,加强除“四害”工作。6、全体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维护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纸屑和烟蒂,严禁往窗外扔杂物,严禁在室内和通道焚烧垃圾。7、在生活区入住者必须到项目部备案,凭身份证登记

2、造册,由项目部办理胸卡和床位卡。8、实行室长负责制,负责室内卫生,严禁室内赌博、斗殴、酗酒和男女混居。9、必须爱惜生活区和宿舍区内的公用设施和公共财物,如有损坏需按原价赔偿。10、外来人员应登记,办理留宿手续,经项目经理部同意后方可借宿,未经许可不准随意入室留宿。11、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器设备和电器加热器具。(如电热毯、小太阳等)12、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室内,严禁携带施工工具入室。13、住宿区内需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严禁损坏和挪用灭火器。以上规定望住宿人员认真执行,违反者将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罚。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1、建立卫生岗位制度,食堂宿舍办公室厕所分别指定专人负责打扫,明确卫生

3、标准,使责任落实到人。2、各办公室宿舍的卫生负责人要随时检查卫生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3、食堂卫生由炊事员负责,按市建委环境卫生标准和食堂卫生标准落实。4、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不准随意乱泼乱倒,要倒在指定垃圾堆放点。5、食堂污水要排入污水池中,做饭产生的垃圾要随时清运到指定地点。6、不准买卖变质食品,各种食品蔬菜必须加热做熟,防止食物中毒,买入的食品及副食应建立台帐并认真登记。7、定期对食堂进行全面清扫,日常生活用的餐具如刀盆案板灶台应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窗明地净,无蝇无鼠无蛛网无灰尘。8、职工用餐的剩余饭菜,不准乱倒,要倒入指定容器内。9、各卫生负责人必须按规定每天或随时进行打扫和清理,保持

4、环境卫生。10、办公室桌面清洁,办公用具摆放平整,不准乱扔。11、职工每天的被子必须叠放整齐,衣物用品按规定摆放整齐上,项目部人员定期检查和抽查。12、厕所卫生负责人必须每天打扫,冲洗厕所,定期打药或撒石灰粉,消灭蝇咀,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一、工地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二、食堂制作间的饮具宜存放在封闭的橱柜内,刀、盆、案板等饮具应生熟分开。食品应有遮盖,遮盖物品应有正反标识。各种佐料和副食品应存放在密闭器皿内,并应有标识。三、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四、炊事人员上岗应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并应保持个人卫

5、生。不得穿工作服出食堂,非炊事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制作间。五、食堂的炊具、餐具和公用饮水器具必须清洗消毒。六、食堂应加强食品、原料的进货管理,食堂严禁出售变质食品。七、食堂应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八、食堂外应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应及时清运。门卫管理制度1、非建筑工地人员禁止入内。2、 找人及送货人员应填写“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后方可进入,离开时交还接访人签字的单据,门卫确认后方可离开。3、 新到施工人员应填写“施工人员进出登记表,所负责部分完工后,离开时应检查所携带物品后,签字离开。4、 参观人员进入时应礼貌地劝阻客人并讲清相关规定。5、 如有外来人员找工地施工人员应让其与工人联系好后让其在门外等工人下班,禁止让其进入施工区域,如家人有急事等特殊原因,应通知相关施工队负责人并确认后填写“外来人员登记表”方可让其进入,并提醒来人不要在施工区域内部随意走动,尽快离开。6、 如有工人携带大量个人物品外出时,必须由其工长通知,检查后方可放行。(值班人员在记录本作好记录,如:姓名,负责项目,时间,所带物品)7、 施工人员如有携带工地物资外出时,必须持有“物品出入证”,并有其工长及项目经理的签字方可放行。(门卫人员要把已使用和未使用的出入证分开整理并保存,最后在记录本上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