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发渔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开发渔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几点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发渔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几点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学习。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一、综合实践
2、活动课程要落地生根在新课程实施的学校课程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都是有时间保证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日常的农村学校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可有可无的,它可能就被认同为劳动课,或是手工课,还有可能被其他课程所代替。学校课程的开发依赖于学校的重视和教师开发能力的限制,目前很多学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对农村学校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因而忽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忽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渔港学校由于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的缺乏,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
3、料和文献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有很大的困难;因此,一些教师认为综合实践课只有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才能搞,而对渔区学校有诸多条件限制不适宜开展。其实,像石浦港这样具有典型的海洋渔港风貌,拥有较为丰富的渔业资源,近年来又大力发展海洋旅游、船舶制造业,同时,经过几百年祖辈世俗的演变,积淀了富有渔港特色的风土人情与社会发展状况,教师如果对学校内外的社会、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深入的挖掘,是能够开发出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源的。二 、渔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有个性意义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滨海的学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海洋文化丰厚的自然人文
4、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海洋(渔)文化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面容展现地生动活泼。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地域文化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实现对本地海洋特色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建设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挖掘与利用海洋文化,使学校教育基于地域特色、基于学生生活。像象山县延昌小学开发走向海洋校本课程,在对地域文化的知识传承和实践学习中,注重体验和感悟、注重创新与实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树立资源意识,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教学参考材料(学习材料)不是唯一的资源,让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5、,发挥学生家长、社区教育志愿者、渔港本地老教师等教育“活资源”的作用。渔港的乡土地理、渔业民风习俗、渔业生产贸易传统文化、海洋军事、生物科技与海洋环保、生产和生活经验,渔港学校所在地域的海洋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开发渔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尝试1.创设渔港综合实践课程与现行教材间的 “链接”现行的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家乡有联系,要求教师创造性开展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活动,因此,利用现行教材,
6、实现渔港资源与教材资源的“超级链接”,既为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又有机地将渔港课程资源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如海滩动物一课的开发,是学生在学习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寻访周围的小动物之中建立起来的,当学生对蚂蚁、蝗虫等动物探究之后,学生对渔港很常见的小动物螃蟹、螺等产生了兴趣,于是教师就适时地引入了海滩动物一课。 2.建立渔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库”渔港学校的校内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开辟班级海洋生物角、学校植物园、动物园,海洋动物标本室,建立海洋小气象站,开放校内图书室,开播“海洋之声”红领巾广播站,此外,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是可充分利用的资源,如数码照相机、摄像机以及网络
7、等。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丰富学生的体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外兴趣小组进行,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校为了更大程度上挖掘渔港课程资源,准备筹建象山第一家少年海洋学校,成立海洋标本展览室,成立小海鸥艺术团,海韵文学社,这些学生团体的建立,加深了对社区资源的认识与体验,形成了富有渔港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3.连接渔港综合实践课程与地域文化资源的热线当前社会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认识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为适应学生们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各种学习环境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积极利用本地条件作为完善和利用各种学习环境的一环很重要。从本地资源的构
8、成上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开发渔港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如山、海、岛、沙滩等。第二,利用渔港渔村风情的民俗资源,如民间传统、风俗习惯、渔产文化等。第三,利用本地的设施,如酒店的水族箱、网箱养殖基地、纪念馆、图书馆等等。第四,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大海还是赋予渔港人善良、纯朴、热情、坚韧的品质,我们的学生家庭大多数跟渔业生产有一定的联系,孩子们可以从追寻长辈的生活经历中获得对海洋、家乡渔港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另一方面聘请社会有识之士为校外辅导员,这些人员均是本地养殖、捕捞等方面有一定专长的人,有的是学生家长,定期邀请他们到校上课拓展师生的认识。这些渔港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整合,连成了接通今天与昨天,
9、今天与明天的“课程开发热线”,承担着课程资源开发的重担,成为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资源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资源生发参考题目 序号 课题内容 1渔港人名文化的访问2渔港景观3渔港民俗文化拾趣4漫游象山民间神话传说5石浦节日(清明、端午、春节、中秋等)的文化习俗的研究6关于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7我的家乡石浦(昨天今天与明天)8关于石浦渔民渔业生产工具发展演变过程的调查研究9我校同学课外生活调查研究10延昌小学的变迁11走进民间故事12石浦名胜探究13海洋环保开展情况调查14石浦人的方言特点15石浦特色小吃调访16走访老渔民、老居民17走进“环石浦港”工程18走近渔民生活四、
10、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区域协同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实施1、建立渔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引导教师更加科学的把握蓝色教育内涵,促进课堂活动质量的提高。在评价方面,一是建立蓝色教育活动评价量表;二是制定蓝色教育学生学习活动评价方案,通过用“成长档案袋”这一质性评价方式加以引导;三是在教师教育教学目标考核方案基础上,完善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作为,根据其实施情况与贡献程度将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作为计算工作量、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2、取得专家的引领与协作校之间的协作。学校筹措一部分资金聘请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专家、名家为顾问,建立长期的联系,并定期来校进行专业化指导,同时,与本县内几所目前也
11、在开展海洋教育的学校建立协作校,通过相互间的研讨,壮大师资力量,同时将蓝色教育纳入课题研究之中,我校2004年申报的课题开发海岛课程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已被省教科院立项,目前正在实施研究阶段,如何找到蓝色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点,通过课题提高蓝色教育科研含量,则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探索。3、以蓝色教育为突破口,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积淀富有渔港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进特色学校创建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将蓝色教育作为一种校园文化融入其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创设富有蓝色教育气息的学习氛围,从校园环境布置,文化设施、教育教学活动上均能体现“海”味,将蓝色教育引向深入,让学生熏陶在充满人性化的蓝色教育氛围中,通过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心灵,进而更好地实现蓝色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