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2850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院状况和中国老年化的调查报告.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人口老龄化、养老的探讨,养老院调研报告,小组成员:黄睿翔、周宇航、王晶、孟祥熙,养老院调研报告,任务分配,调查方式,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讨论方案,组员感谢,得出结论、给出建议,研究成果,基本信息,地址通州区胡各庄乡召里村床位数102个建筑面积2659平方米,人员信息,护理员描述服务人员全部经过严格培训,针对老人住院后产生的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服务员做到关心、知心,把自己的一片爱心交给老人员工描述胡各庄敬老院管理人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医疗条件,院内设有医务室;院内特别注重在综合服务中突出对老人的医疗和康复工作,并与有关一级甲等卫生院建立了良好的医务关系,为

2、老人就诊,为老人体检,做到常见病、小病不出院 医疗设备备用一些常用药品,尽力做到让您小病不用出公寓。医疗服务 其他疾病护理院内设有健身房、图书室、医务室、浴室、党员活动室老人活动室周边设施设有老人健身、娱乐、休闲的场所。,入住条件大众老年人 入住流程确定入住后,交齐担保人与入住人的相关资料,签订入住合同,办理有关入住、交费手续。,收费标准 护理级别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合计(每月)全自理170 230 150 550半自理170 230 290 690不能自理170 230 390 79024小时 特级护理 170 230 1800 2200,房间收费,床位费普通间170高档间270其他收费费用冬

3、季取暖费300一次性入住费300用于购置床上用品等其他改院还定期位老人理发,代购、代办邮件,存取款等服务项目。并与周边单位搞好关系、乡团委、中小学生定期来院与老人联欢。,养老院大门,花园景观,仿古走廊,与老人亲切交流,锻炼身体,医务室,娱乐室,相关链接,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说明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

4、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

5、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各方均有不同的评价,但是,中国是一个以人口发展起来的国家,什么是劳动力,是人口,是青年中年的一代人,而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中国将面对的不仅是巨大的养老压力,人口年龄段分布的不均衡,还有就是国未富,人先老,学者与媒体言论,社保专家刘晓梅:老龄化现象不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凤凰网财经讯 全球瞩目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与9月10日在大连开幕,今年新领军者年会的主题确定为:“夏季达沃斯”重振增长。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将重点探讨如何将挑战转化为

6、机遇,探索并把握政府及私营部门在投资构建绿色经济的过程中带来的新机遇。凤凰网财经专访了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社保专家刘晓梅教授,她表示,老龄化现象不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她表示不同意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将面临巨大的退休危机的观点,老龄化同时也有机会,不应该完全看做是负面的东西。她认为,老龄人是一个单纯的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可以带来很多机会。像一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社会,它的消费主要是靠老人来支撑的,只不过是在中国,由于老人的收入比较低,现在一些必要的保障制度都没有健全,所以老人们的收入比较低,消费没有上来。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持续这么快,但有一点就是不能忽视对老人待遇这一块

7、儿增加,如果不增加消费的话,几辆马车支柱的消费需求增长比较慢的话,也阻碍经济的发展。其实在消费需求这一块儿,老人是一个最大的需求,她表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老龄化社会并不是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老龄危机并不可怕,可怕是应对不当,如果对危机应对得好的话,它可以变成一个机会,更推动经济的发展。,英媒:中国官员意识到人口控制政策或带来负面影响,“人口控制的负面因素”英国媒体24日的一篇报道认为,上海放出的政策信号,标志着中国在实行了近30年人口控制后,首次开始鼓励生育。报道认为,人口政策松动,主要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考虑。报道援引美国一份研究报告说,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38亿

8、。届时,每一位老人的养老平均将需要1.6名工作者来负担,而在1975年则是由7.7人负担。卫报报道则称,上海的信号,体现中国官员们正意识到人口控制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30年后将变老”泰晤士报一篇报道也认为,上海这一“30年来的首次之举”,主要背景就是中国城市正出现人口结构不平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担心:年轻一代将没有能力再继续赡养老年人口。”报道援引数据说,到2015年,中国城市“可工作人口”预计将开始萎缩。而到2020年,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达34%。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顶峰,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开始“变老”。“但到那时,中国还不能足够富裕,以支撑一个养老金国家”。报道称。另有

9、英国媒体也报道称,中国并不充裕的国家养老金系统,以及一直在缩小的家庭规模,正在逐渐蚕食中国“养儿防老”的养老传统。“面对老龄化,中国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报道称。,鼓励生育会有效吗?此外,报道还称,考虑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问题,中国国民也有希望生二胎的呼声。报道援引一名中国官员的话说,中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妇女愿意有两个甚至更多孩子,因为她们不愿意让独生子女过于被溺爱或变得孤僻。但泰晤士报在上海的采访报道却说,目前大多数结婚的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也被准许生二胎,但他们中许多人都不愿意利用这一“特权”,理由是培养后代成本太高。一对上海夫妇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唯一的小孩上幼儿园每年就要花去至少3.5万

10、,为何还要再生?”此外,报道还认为,在上海这个收入递增率居中国前列的城市,许多年轻夫妇都希望过以前没有过的富裕生活,不希望被小孩“拖累”。印度关注“年轻之争”欧洲媒体关注老龄化问题,而在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印度,该国媒体则关心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印度斯坦时报25日报道称,老龄化趋势将削弱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世界各国投资者正将目光投向印度等国时”。该报还引用数据说,到2020年,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将达37岁,而印度只有29岁。,中国养老问题面临诸多问题,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在阳历的10月16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始于战国,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沿袭至今。上世纪5

11、0年代,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到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现在,每个家庭都有老人,甚至许多是高龄老人,自然,重阳节也就成了与亲情有关的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节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裴晓梅博士,从事涉及老年人社会照料、医疗改革和社区发展等有关项目的国际比较研究。不久前,她的专著老年长期照护导论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老年长期照护的专著,书中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老年长期照护领域的法律法规与社会服务体系。她说,我们是整体经历老年的第一代人,因而,有必要把国外老年长期照护的经验介绍进来,希望我们的养老产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据裴教授介绍,上世纪80年代

12、,在联合国的支持下,我国开始研究人口问题,在研究中发现了将出现老龄化趋势。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文化、科技与医学的发展,使人的寿命大大提高,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目前大多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二三十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并存的社会问题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在缩小、人口流动的速度加快,加上人口的长寿,使得养老问题面临诸多内容和挑战。,工人日报的报道中将“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院住不起”概括为中国养老现状似乎有些不太贴切,也可以说是不太准确。文章中提到,“他们搬到了女婿在昌平的别墅里,可是偌大的别墅里只有他们俩和一个保姆,凑桌麻将都凑不齐,而

13、且老伴目前逐渐失忆,需要多和人说话。”在这里,二老面对的似乎不是“有无养”,而是“养的好”,怎样养的好,养的舒心。倘若单单的将我国的养老问题定位到“养的好”上面来,是不是跨度有些大?在笔者看来位于一、二级的收入偏高的中高产阶级体制内的退休人群确实可以考虑“养的好”的问题。有钱人有着大笔的存款和有钱的孩子,体制内的有着福利和制度的呵护,已经做到基本的老有所养,对于这个群体考虑的是养的好。但位于后面三级的人群似乎并未达到那个程度,他们面临的是“老无所养”。这些人要么孩子自立都难,要么无儿无女,真正是老无所依;这些人要么是与无钱交养老金,要么根本不在养老体制之内,真正是老无所养。对于这个群体,需让其

14、“有所养”。众多因素导致养老现状多元化的产生。收入为首要因素,收入的多少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老有所依。其次是制度因素,体制内外之分的产生主要就是因为制度因素。就拿养老金制度来说,无数的体制外白领、记者、编辑、律师、工程师、作家、诗人,他们的养老境遇,并不比农民好多少。他们的养老金大多最后还是要自己来买单,但体制内的却部分会由政府、单位买单,会由政策买单。我想这可能也是“国考热”的原因之一吧!另外还有城乡因素。尽管可能地头田间都拉着农村养老保险的横幅,但真正落实了吗?或者说,那微薄的保险是不是真的可以养老。亦或是足以活命,但与城市养老相比呢,是不是真正做到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国养老问题存在阶

15、梯化,在分级看待的时候,长远规划,各个击破。粗略可拟为三步走:当前之重为落实“老有所养”问题,解决后三级人群的根本利益问题;其次在一二级中开展“养的好”的制度实践,总结“怎样养的好”;最后整体规划,真正落实“养的好”。中国养老问题,分级看待,分步解决,莫让公共服务均等化沦为浮云!,解难题中国式养老破局,需中国式解决之道,刘婧梅是爱慕家养老院的一个工作人员,出生于1987年,刚毕业半年。虽然她十分热爱养老事业,但是她自己并没有打算未来将自己的父母接到养老院的打算。她告诉记者,来这里的老人都具有一定的修养,但并非都能转变观念,但凡是子女把父母送来的,老人普遍心情沉郁,而自己主动来的,心情才比较平静

16、。中国具有重视亲情与团圆的传统,在中国的价值观里,将父母送去养老院,或者老人自己选择去养老院,起码在目前,还不能说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并不具备家庭养老的条件。“我不会送父母去养老院的,条件再好也不能让去,护理人员再好比得上家人么?”在外企工作的齐阳告诉记者。但他也知道,这样的表态相比社会的现实更像是口号式的表态。因为他即将面临两小养四老这一普遍现实。他和妻子刚刚首付8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付6000元月供后生活已经很紧张,很难把父母从山东老家接过来赡养。而且,妻子家的两位老人也已经退休了。“两小养四老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养老困境,”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告诉记者。越来越

17、多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式的养老困境必须寻求中国式的解决之道。一些人提出社区养老可能是比较符合中国城市养老现状的一条道路。不同于传统家庭养老和养老院机构养老,“社区养老”除接受家庭照顾外,主要依托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网络和义工自愿养老服务,兼具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被认为是当前最为可行的选择。全国政协委员何小平说,“老人住在家中,但是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来提供。老人既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生活和精神上的照顾。”同为全国政协委员杨超也认为,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具有医疗服务专业化、社区规模体系化、资源配置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基本养老的需求。,名家言论,项怀诚(全国社会

18、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全球和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均为10%左右,二者大体相当。到2030年,全球的这个比例是15%,中国的这个比例则高达22.5%,这说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其他国家要快的多。中国的养老保险不健全,正面对覆盖面窄、历史包袱重的困境。从世界情况看,各类公共养老金计划大约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人口,相比之下,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到劳动力人口的15%。前总理朱镕基:社保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实际上,我们是包不起的。,戴仲川代表说: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人比较有市场眼光,愿意投资养老产业

19、,从事这项工作,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养老产业是服务业的一部分,这个产业发展了,对调整经济结构也有利。,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

20、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

21、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住不起民营养老院环境好,但是价位太高,位于香山脚下可仰望整个景区的爱慕家养老院已成立两年。是北京地区规模比较大的民营养老机构,比较具有代表性。12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了这所养老院。置身其中,时间凝固了一般。看上去,这里更像是一个度假会所。两栋洋房式的宾馆楼窗明几净。在一个样板标准间里,摆放着两张席梦思床,中间是一个台柜,上面有固定电话,还有一个紧急感应器。壁挂电视,空调、卫生间,还有一个阳台。可以说,宾馆里有的这里一切都有。工作人员刘婧梅告诉记者,

22、这样的一个房间,一个月要5000多元,还不包括吃。这里有两名大夫和一名护士专门负责老人的健康,每天都要给老人测量血压等常规身体指标。一天24小时都有专人值班,他们会紧盯着感应器。这个养老院还有一个月一万元的房间,里面的装潢均为宫廷风格,欧式的靠椅、壁炉,高级洗浴间,一共两间卧室,两个卫生间。大阳台,独立小院子,里面设有摇椅。李凤清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对这里的环境和服务非常满意,“但实事求是讲,价位贵了些。”李凤清原籍河北,在广州一所中心小学当了几十年老师,他的老伴是原六机部的高级工程师,解放前就南下,属于离休,膝下四个女儿,两个在广州,一个在澳洲,一个在北京。由于夫妇两人都是北方人,还是更喜欢北

23、京的生活和饮食,于是回来了。李凤清说,刚开始来的时候住在女儿家里,女儿女婿对他们非常好,可是外孙每天要弹钢琴,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弹。两个老人一则心脏受不了,二来两人也怕打扰外孙练琴。两位老人一天就坐在房间里,常常大气不敢出,大眼对小眼。于是他们搬到了女婿在昌平的别墅里,可是偌大的别墅里只有他们俩和一个保姆,“凑桌麻将都凑不齐,而且老伴目前逐渐失忆,需要多和人说话。”于是李凤清老人就找到了这个养老的地方。他们打算在这里住到春节,尚未最后决定住在这里。据养老院的刘秘书介绍,这个养老院只收养具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价位在北京算中上,不能说是最高的。记者了解到,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是比较高端的人群,分别

24、来自协和医院、新华社以及北大等高校的离休教师。,中国养老现状令人堪忧:住不起 住不进 住哪里,中国的养老现状令人堪忧,仅从城镇养老院严重不能满足日益老龄化的需求就可窥见。私人养老院费用昂贵,公立养老院严重不足,家庭养老问题诸多。住不起、住不进、住哪里,正成为城市老年人的养老心病。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如果养老困局未能寻得中国式破解,最浪漫的事,未必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住不进公办养老院床位紧张,根本住不进去,与爱慕家一墙之隔,是香山老年公寓,这是一所民政局下属的公办养老院。从外观上看,环境与设施与新建的爱慕家相比具有不小的差距。当天下午,大门紧锁,里面锁着一条狂吠不止的狼狗。据

25、住在爱慕家的老人介绍,他们第一时间想去的还是公办养老院,因为在这些老人的观念里,国家办的正规,而且一个月不到3000元的费用也比较少。但一咨询,根本排不上队。“去公办院得排队,床位太紧张,一排就排到后年去了。”78岁老人刘天庆告诉记者。床位紧张是老人们提及公办养老院难以解决问题的第一个原因,但刘天庆这位原北大教授告诉记者,公办养老院的服务质量也是个大问题。他的独生子目前在美国,他们也不愿去美国。因此他退休后就早早住进了养老院,最早就去了位于北京祁家豁子的一家号称样板的公办养老院。“到里面一住发现比之前想象的差远了,我吃了他们餐厅一顿饭,拉了半个月肚子。”刘天庆愤愤地说,见个院长比登天还难,一个

26、老人在电梯里摔倒了,办公室主任看都没看一眼就走过去了。虽然记者无法核实到老人所说的是否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可以想象,他在那个养老院一定有不愉快的经历。据了解,北京市现有养老服务床位数不到4万张,只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8%,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为5%至7%。,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积极发展老龄产业,中国养老现状:分级来看、分步解决,待养人群可分为五级:一、收入偏高的中高产阶级 二、体制内的退休人群 三、体制外的退休人群 四、农民、失业人员及部分低收入退休人群 五、

27、零收入人群,民营养老院需重新定位,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民办养老院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到今天,虽然民办养老院的数量大大增加,但民办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也很高,经调查发现,虽然从硬件上说养老院好建,但为老服务的质量却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养老院看似豪华,它的设施却不是老人需要的,而老人想要的照顾却又得不到,因而,养老服务业急需产业化。裴教授分析说,这是一些民办养老院的定位出了错。那么养老院应该收什么样的老人?养老院应该建在哪里?养老院是否该追求所谓的高档、豪华呢?“人人老了都要去住养老院”,这话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但专家告诉我们,这其实是房地产商引导下的专家、媒体对公众的误导宣传。西方的经验

28、已经证明,90%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更愿意居家养老,这最符合老人的实际需求,中国的情形也是这样;此外,5%有特别需求的自理老人愿意过更好的养老生活,选择去住豪华养老院,这属于有特别需求的群体;而老年人比例中有5%的失能失智老人,由于家庭没有能力照护,在社区也无法获得照护,所以选择去养老院。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常常看到建有养老院,而房地产商也常常打这块环境牌,吸引眼球。专家说,从方便程度来说,养老院应该建在社区,与老人的生活环境没有分隔,而老人一旦远离了他熟悉的生活环境,到离家很远的养老院,会很快陷入孤独、绝望,死亡率反而升高;同时,康复中心也应该建在社区,就近方便是养老的根本。因而,通过专业养老

29、院的中心作用,提供专业的长期照护服务辐射到社区,使居家养老也得到了专业服务,使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立足于社区健康发展起来。,立法的需要,裴教授说,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在法律框架的保障之下,当务之急是必须立法。建立长期照护的法律保障,有了政府的支持和法律框架的细致规定,才能明确在养老问题上国家、个人和企业及其他机构的资金配备、管理与使用,使公共资金支持信用好的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同时,监督管理机构的评估要跟上,以保证优胜劣汰。裴教授说,人口长寿的一个结果就是失能风险的增加,相当比例的人口在一生中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都是在失能的状态下生活的。因此,长期照护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干预措施的

30、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制定了与长期照护相关的立法和政策,开发和实施了相关的项目,它们已经成为社会卫生和福利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为长期照护立法的五个国家是奥地利、德国、荷兰、以色列和日本。法案一旦生效,会覆盖所有的需要长期照护的人口,为此,有的国家会通过两个或三个类似的法案。此外,立法还具备提供全面服务的特征,如荷兰在1968年立法时法律框架只限于支持护理院的照护费用;到1989年,其立法规定的服务范围已扩大到提供社区、居家照护和家庭帮助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立法的国家在一开始就建立了包括多元服务在内的立法框架。裴教授说:“目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尴尬:老年人口一

31、半以上在农村,一半以下在城市,城市的养老已经有了养老院和医保,在农村还没有养老这一块的保障,新农合还没有制度化。我们既没有建成现代模式,又正在丧失传统的养老方式,这是中国社会在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中国的老年人口巨大,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必要借鉴西方的经验,少犯错误,朝制度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构建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近年,随着政府对民生投入的加大,公共资金开始补贴养老院,这是好事,但如何使公共资金用在刀刃上,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裴教授说,现阶段,我们应该做的是建立专业的养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为社会化养老和社区养老提供专业人才。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业从业者基本是农民工,由于一些短期培训的

32、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很落后,他们基本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在照顾老人,所以养老服务业的口碑一直不好。无论是住养老院还是居家养老,都缺乏专业服务。裴教授指出,围绕这个产业要建立多个专业,如医学院应该建立老年病医学专业,需要4年的医学专业加2年专业的老年病知识再加1到2年的临床经验的学习,因而,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培养出老年病专业医生;同时,护士专业也分多种等级,从4年本科到2年制的护士助理等一套完整的模式;此外,营养师、治疗师、康复师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国内稀缺的高级专业人才。总之,老年照护服务有着广大的市场,可以解决大量的医学院学生的就业,而目前国内医学院却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裴教授说,现代社会的养老质

33、量保证在于专业化,专业人才是保障的基础。所以,国家财政应该把资金投入到有这些立项的医学院,甚至可以分东部、西部等不同区域,以帮助加快培养人才,同时严格监督,使物尽其用。政府目前直接把钱给了养老院,各地都有漂亮高档的公办养老院,这种样板式的养老院是不能解决绝大多数老人长期照的问题的,但可以显出政绩,因而,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政策观念的转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黄睿翔:中国自古以来都尊崇孝道,百行以孝为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淡忘了对老人应有的敬意。我以为,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也不应该淡忘自古以来的孝道。老人也曾经年轻过,他们年轻时也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过贡献,所以国家也应该多关注、关心

34、他们。我们也终有老去的一天,为了不让我们面对现今种种养老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呢?王晶:第一次去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心中充满着期待。在我心中,每当想到老人时,都会浮现出那种慈祥的面孔。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我感到他们心里的寂寞和对亲人的思念。我们应该多多关心他们,给他们带去更多的欢乐。孟祥熙:通过走访养老院,感觉胡各庄养老院的基础设施还是不错的,环境比较安静。老人在那里比较安心,服务人员也比较贴心。周宇航:老年人群体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贡献者。社会不应该忘了他们,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能发挥余热,充实老年。另外,从我们个人来讲,应该首先善待自己的老人,更加关心自己的祖辈;然后,多参加赴养老院的活动,多给他们带去节目和年轻人的故事。,组员感想,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