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2856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培训老师:赵静炜老师简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内容,中国标准化工作和车辆管理中国电动车辆标准总体概况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制定的最新进展国际标准、法规简介小结,标准化工作和车辆管理简介,中国的标准化和车辆管理,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标准属性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标准类型国家标准(GB、GB/T、GB/Z)行业标准(QC/T)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管理体制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业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的制定中国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程序划分为九个阶段:预阶段、立项阶段

2、、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主要依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标准化工作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建立,负责全国汽车、摩托车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秘书处挂靠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目前下设33个分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是其中的一个。,全国汽车标委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1998年批准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所,2008年组建第三届委员会,正在开展工作负责全国电动车辆等专业领域标准标准化工作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研究

3、(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摩托车整车及系统部件标准)组织开展电动车辆领域整车及关键部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对口ISO/TC22/SC21(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电驱动道路车辆分委会),IEC/TC69(国际电工委员会/电驱动道路车辆和电动工业用载货车技术委员会)开展工作;参与国际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制定,标委会简况,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委员会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会涉及更多标委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工业与信息化部,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行业标准(QC),汽车国家标准(GB),电动摩

4、托车,电动汽车,纯电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零部件及充电站设施,1、秘书处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委员36名,国际标准化组织,车辆新产品管理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车辆企业实行核准及准入(汽车、摩托车)和公告管理制度。车辆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经过检验批准,产品才可能进入公告 公安车管部门依据公告为车辆进行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的准入管理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目的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条件:包括必须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有关标准、规定;满足新能源汽车专项技术条件和检验标准要求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

5、划以及整个行业对电动车标准的重视,对电动汽车标准的制定以及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制定提出了要求标准在车辆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电动车辆标准总体概况,电动车辆标准制定背景“九五”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发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同期开展电动汽车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1998年批准成立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电动汽车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十五”开始,电动汽车被立为“863”国家重大专项,电动车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加大,对标准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能源车辆管理对标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电动车辆标准总体情况目前已经批准发布的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和汽车行业标准42项;正在研究、制修订项目30余项包括基础通

6、用标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标准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基本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准入的要求,电动车辆现有标准体系自“九五”以来,组织制定并由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电动车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2项(35+7),上报待批标准7项,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制定的原则,首先电动汽车属于汽车,与传统汽车标准要求一致的不再重新规定,执行现有传统汽车标准与传统汽车标准没有抵触只是需针对电动汽车特殊方面增加少量内容的,修订原有标准,补充相关内容,对电动汽车特有,不能与传统汽车标准兼用的,要单独制定为了不限制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考虑制定为推荐性标准,且主要为性能测试评价标准,不涉及产品

7、使用材料、结构(安全要求除外)等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充分考虑国内产品的研发经验和成果制定我们自己的标准,不照搬国外标准(说明)积极参与国际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制定、将我国的电动汽车成果充分体现到国际标准、法规中 电动汽车既要满足传统汽车的相关标准,又要满足特有的要求,重点标准说明,GB/T 18384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本标准包括三部分: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本标准适用于车载电路最大工作电压低于660V(AC)或1000V(DC)的纯电动汽车第1部分主要规定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车载出能装置的安全要求,包括:标记的要求;动力电池(绝缘电阻、爬

8、电距离、通风、有害物质)的要求;过电流断开器的要求以及车载储能装置碰撞的特殊要求第2部分针对电驱动特殊危险方面规定的功能安全措施和故障防护的要求。机械操作方面对电源接通、车辆行驶、停车、倒车、主开关、兼容性等进行了规定;并对故障防护提出要求;对用户使用手册进行了规定第3部分对没有与外部供电电源相连接时人员触电防护的要求,包括触电防护方式要求、外壳要求、电位均衡的要求、防水的要求上述标准规定的内容涉及安全,标准制定时电动汽车技术尚不成熟,制定为推荐性标准,指导车辆的研发上述标准目前正在修订,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该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01年,第1次修订后于20

9、05年发布,该标准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对试验条件提出要求,规定了纯电动汽车加速性(包括:0-50和50-80km/h)的加速试验方法,最高车速(30分钟最高车速和1km最高车速)试验方法以及爬坡能力和坡道起步能力的试验方法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该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01年,第1次修订后于2005年发布,该标准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本标准规定了等速法和工况法,电能和续驶里程的测量方法,电池标准目前有4项国标(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2项指导性技术文件),2001年发布3项汽车行业标准,2006年发布,目前,电动车辆准入执行的是行业标准电机标准目前2项标准,技术条件

10、和试验方法,该标准基本依据国内产品自主制定该标准目前进行第3次修订充电机(站)及插头插座标准目前该类标准4项,基本上是结合国内产品,参照IEC标准制定,基本上只涉及性能,未涉及尺寸、形式,电动汽车(包括关键零部件、充电设施)标准制修订最新进展,近期正在开展的工作目前SC27正在起草的标准30余项,重点是和电动车辆产业化关系密切的动力电池和电机等关键部件,以及推广应用相关的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标准制修订工作思路,制定完善整车安全、性能评价标准提高关键零部件标准技术水平,重点从整车使用考虑,制定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电池包性能要求及测试规范;电池管理系统等标准;加快制定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包括

11、plug-in混合动力汽车充电接口);动力蓄电池规格形式、尺寸;充电站等相关标准,为电动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奠定基础。,标准化工作动态,电动车辆分标委会目前有4个大的工作组和若干标准起草组在开展工作电动汽车整车标准制定工作组纯电动汽车整车、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制定工作组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部件等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标准制定工作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相关规格尺寸、安全、循环寿命、测试规程等标准与电池相关的电池管理系统、通讯协议、充电接口、充电站等相关标准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制定工作组负责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的制定。,动力电池标准 动力电池标准总体情况:

12、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相关标准目前有推荐性国家标准4项,汽车行业标准3项,主要涉及铅酸、镍氢、锂电池的单体、电池组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电动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和市场推广的进行,目前的标准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2008年底,筹备成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标准化工作组,主要针对车用镍氢、锂离子电池系统、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接口、充电站等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有10余项相关标准正在制定中。,主要关键零部件标准制定,主要标准项目说明:电动车辆标委会的电池标准领域是与车辆直接相关的动力蓄电池包、系统的标准。涉及电池材料、单体电池的相关标准则由相关电池标委会负责,重点标准介绍,动力蓄电池规格尺寸,推荐性标准,给出

13、的规格尺寸为优选值。主要针对镍氢和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给出了不同规格的最大外形尺寸,不绝对限制容量值。充分考虑863研发和产业化团队以及其他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电池企业的产品。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时对规格尺寸优选序列进行调整。,2009年底上报待批,行标,重点标准介绍,锂离子电池包/电池系统测试规程,第一个针对电池包和电池系统级别的国家标准;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同步起草的国际标准:ISO12405;主要包括了基本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定义了动力电池测试的一些通用条件,如标准放电、标准循环、环境适应、SOC调整、静置时间等。,已经经过了两次工作组和起草组讨论和修改,目前尚在完善中,近期完

14、成征求意见稿,在分委会、网上征求意见。,重点标准介绍,动力蓄电池安全性能要求,规定了在合理的可预见误用或滥用情况下,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海水浸泡、局部短路、高温充放电、热失控和辐射热等试验项目,针对电池系统增加短路保护、过充电保护和过放电保护等试验项目;对于加热、针刺和挤压等项目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进行了修改、补充或完善。,已经经过了两次工作组和起草组讨论和修改,目前尚在完善中,近期完成征求意见稿,在分委会、网上征求意见。,重点标准介绍,动力蓄电池循环性能要求,针对镍氢和锂离子两种电池,包括单体、模块和系统;标准循环寿命(恒流充放电)和工况循环(动态放电)寿命相结合;针对EV轿车

15、、EV客车、HEV轿车、HEV客车以及Plug-in制定不同的循环工况;对于HEV增加功率衰退的失效判据;提高寿命指标要求。,已经经过了两次工作组和起草组讨论和修改,目前尚在完善中,近期完成征求意见稿,在分委会、网上征求意见。,现有两项国标内容需要补充,某些技术内容要求不够合理,部分试验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对两项国标进行修订;根据行业发展需要,需要制定电机及控制器可靠性和相关接口等标准。,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总体情况: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目前有国家标准2项:GB/T 18488.1-2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随着技术进步和电动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和市场推广

16、的进行,目前的标准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从整车应用角度对电机系统提出要求,同时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两项标准的编写在结构框架以及内容上保证协调一致。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机要求不同的要求单独列出,特殊要求的可在这两项标准中体现。正在起草制定的电机标准项目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故障分类及判定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接口,GB/T 18488.1-2修订的思路,充电机(站)相关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机(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等上述3项标准正在汽车标委会网上征求意见,计划4月底审查另外还有多项在研的新项目,重点标准介绍,电动汽车充电接

17、口,推荐性标准,引导充电接口的规范发展。规定充电接口的具体结构、规格和尺寸,包括充电接口的形状、尺寸,针脚的数量和分布,接口的连接确认和锁止等。对家庭充电、路边充电桩、充电站等不同的充电形式,对充电接口规格和功能提出不同的要求。充电接口分为交流充电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两种形式。,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已有的接口现状,开展了多次技术交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IEC和SAE标准的内容和进展。确定了标准的思路、原则和主要框架,考虑标准出台后,能够采购或生产。目前标准正在汽车标委会网上征求意见,计划4月底审查,IEC标准不同方案和我国充电接口标准的对比,其他标准超级电容器电动城市客车供电系统(上报待批)车载储氢系

18、统要求(上报待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加氢口(上报待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规范要求(制定中),整车重点标准介绍,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试验方法 新制定标准 该标准以底盘测功机为测试设备,由于测试条件的限制,目前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理论探索与交流上,同时利用现有条件进行部分验证工作。利用已有的车载排放系统结合试验室转鼓台架,在12米混合动力公交车上进行了排放试验方法的验证工作。在道路阻力测试、测功机设定,试验条件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有:SOC的测试与修正、重型底盘测功机负荷设定与道路测试数据的转化、测试循环的适用性、试验条件的控制与检测等。1月份工作组在次对该标准进行

19、了讨论,进一步完善,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车载试验方法本标准目前制定为行业标准,该标准以道路为试验基础制定该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一份简易,能够在道路上进行试验的方法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测量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试验方法修订标准标准主要内容:结合新的排放标准进行修订能耗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计划4月底审查,当前热点标准状况,目前电动汽车领域,国际上谈论最多的热点,是车辆充电用插头、插座、通讯协议、充电机和充电站等。而其中的插头插座、通讯协议、站用充电机又是其中的重点。欧洲的情况 德国、意大利、美国分别制定了交流充电接口的标准,并向IEC提交提案;目前直流充电制定

20、工作还没开始(日本已经提出新项目建议)。日本的情况 日本东京电力牵头,组织丰田、日产等整车企业以及100多家零部件企业,制定充电接口标准,并向IEC提交草案,意欲IEC采纳。但据了解目前还没有在日本国内形成国家标准。,美国SAE的情况 SAE已制定发布充电插头插座、通讯协议标准。美国和日本向IEC提交草案(交流充电),针对充电接口,IEC已经形成CD阶段的标准草案,该草案中包括了三种不同规格的充电接口。,我国在充电插头插座标准状况已经起草了车用充电插头插座、通讯协议的标准草案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预计4月中旬征求意见结束;与欧洲、日本汽车公司及相关单位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4月中旬计划在召开一次

21、大范围的技术研讨会,再次征求意见;4月底将正式召开标委会全体会议,对标准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将在5月份(最迟6月份)向上级部门报批。与此同时,标委会将把上述标准翻译成英文,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中方提案。近期启动充电机、充电桩等标准起草工作 目前,该标准工作组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后将开展国际标准、我国现有企业标准的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以最快速度,完成标准起草,开始征求意见和国际标准协调。媒体热点说明,电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概况,国际上目前存在法规和标准两套体系法规基本趋于ECE和全球技术法规法规主要涉及安全、环保、节能、防盗,在WP29下分6个工作组,开展这4个领域的法规制定,法规是强制执

22、行的。目前涉及电动汽车的工作组有一般安全和环保两个工作组国际标准涉及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标准化组织)ISO/TC22(道路车辆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汽车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其中SC21(电驱动道路车辆份技术委员会)负责电动汽车标准的制定,ISO和IEC的协商,其中电器部件由IEC/TC69(电动车辆技术委员会)负责电动汽车电器零部件标准的制定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更多的技术委员会涉及到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制定中来,国家标准化组织中电动车标准涉及的技术委员会SC3 电气与电子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JWG(ISO TC22/SC3、IEC/TC69)V2G通讯接

23、口联合工作组 IEC/TC23/SC23H电器附件技术委员会/工业插头和插座分技术委员会;IEC/TC21/SC21二次电池标委会燃料电池汽车方面还涉及ISO/TC197氢气,IEC/TC105燃料电池,ISO/TC58气瓶技术委员会另外的一些标准化组织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CEN欧洲标准委员会 日本JEVS标准,电动汽车国际标准状况国际法规:目前ECE法规只有1项,目前正在修订;另外,1项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技术法规正在起草中,1项新启动项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已经发布的标准或技术报告共13项,主要涉及车辆电安全、整车性能、能耗与排放测试方法等;ISO正在制定的标准共5项,主要涉及车

24、辆电安全的修订、车辆术 语以及动力电池系统测试规程等;国际电动委员会IEC IEC在电动汽车充电相关标准方面,发布4项正式标准 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 2)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21部分: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22部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站 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和车辆插孔,这4项标准均在2003年之前发布,我国既有标准与之协调。目前正在修订,另外IEC计划制定通讯协议、感应充电、直流充电站、车载电力设备等6项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SAE发布了大量的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规范 SAE在充电标准方面:仅有传

25、导充电接口和感应充电接口两个标准 SAE正在起草制定的充电相关表准共有12项。主要集中在通讯协议和车载充电机方面,另外有多项plug-in的标准在制定。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CEN制定的标准主要涉及电动车辆性能和安全性方面;CEN 与ISO基本保持协调 CEN 在充电标准方面开展工作不多日本电动汽车协会标准近40项(标准内容比较简单)中国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制定的情况全面参与国际法规的制定力求更多的参与和承担国际标准的制定,小结,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富有成效,引导产品技术开发和规模化发展,促进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电动汽车领域的标准化进程,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相比,总体同步,技术水平相当;新能源汽

26、车标准工作量大、难度高,希望企业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标准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主动承担、参与标准制修订项目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标准法规交流,新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非常活跃,我国关注和参与度还不高在技术开发中重视标准的研究和实施,存在的问题由于企业重视程度不高,资金不足,缺乏稳定的标准专家队伍,因此在国际标准协调方面显得欠缺;在国内的相关标准宣传工作欠缺,相关领导、公众对标准化进展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企业对策和建议企业是标准化的主体,企业对标准化的重视及标准的完善程度反映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标准法规不仅是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应为决策层所重视并纳入企业和产品规划发展的范畴企业不仅要对应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更应追求更高的标准和技术发展目标重视对标准特别是技术法规动态信息的咨询,在产品开发中掌握主动,形成竞争优势充分预见承担社会责任潜在的成本增加并采取措施提高应对能力,改善企业形象面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标准、技术法规的发展趋势,适应全球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汽车标准法规活动,主导我国汽车标准化工作,加强行业协作和技术交流,谢谢!THAN YOU FO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