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63105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XX年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情况总结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同学必修的一门计算机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计算机基本应用的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并将对学生以后进行有效的学习、生活、科研等产生很大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今年(XX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计算机系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开始使用我们计算机系老师自主编写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

2、材。经过半年实践,老师、学生均反映在实验中所作、课堂上所学、实际中所用的内容联系密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一、教学、实验改革的具体方法(一)学情分析一直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是让学生从不懂计算机到初步应用计算机的一门课程,均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近几年这门课程出现了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一是课时不变但课程内容却在不断加深和增加;二是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城市或家庭里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当他们进入学院后,虽然学的知识更深入,但是表面看来学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这部分学生就觉得枯燥、没有意义,学习积极性不高

3、;与此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来自经济条件一般或比较差的地区,他们可能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所学的内容掌握不透,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在学生水平如此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实验过程及内容是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二)转变教学思想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积极性较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较差。新的教学模式中应该建立“以学生为本”,建立以应用、培养兴趣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三)对课程定位进行了全方位调研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

4、生学过后通常出现理论知识不通,实践技能又不到位的现象。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学生座谈会及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表明: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为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常用软件,了解网络技术应用等。因此,本课程应该从专业入手,从就业需求入手,根据自身的特点,为各专业搭建计算机应用的公共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现代办公技术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本为中心,按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实践中缺乏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

5、标及教学规律。为此我们重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实施了任务驱动、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学、做”为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与工作岗位紧密对接,切实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五)使用自编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我们自行编写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并在2022级新生中开始使用。自编的教材中将应用性知识系统化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职业环境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采用“任务导向、案例教学”的方法组织教学。教材的特点如下:(1)面向工作需要精选案例;(2)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按任务的完成步骤编排教学内容;(3)融“教

6、、学、做”为一体,突出了教材的实践性和实用性;(4)提供了丰富的实训素材,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为课程教学、实验模式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实验内容与教学内容完全统一,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巩固加深了所学知识并了和实际应用。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后效果初步评估在提出了以任务驱动、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及“教、学、做”一体化的全新教学模式,并采用来组织教学、实验后,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了这种教学思想,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平时上课时对所学内容不再感到惧怕、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从而学生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学生动

7、手能力明显增强。在学院、系办公室帮助老师处理办公文件,帮助班主任老师输入处理学生成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三、存在不足(一)由于教材编写时间仓促,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实验素材的内容涉及面还不够广,学生练习的部分内容相对较少(二)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实验时间相等较少,练习量不够。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 1000字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信工系:孙*为了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现对该课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计划为 48课时,其中理论部分 24 课时,上机部分 24 课时。 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Office 办公应用软件

8、Word 和 Excel 、 PowerPoint 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因特网技术与应用,以及计算机安全。二、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了以下工作:1 、本课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的课时少,内容多,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另外 Windows 、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等软件,必须通过直接演示的方式,学生才能直观的看到演示效果,因此在这些软件教学中以演示教学为主,电子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 、本课的特点是,它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即 Windows 、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等

9、,必须学会实际操作,因此,该课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认真抓好学生的上机工作,对上机与上课一样严格管理、认真辅导,同时上机时针对难点在机房进行讲解,收到了良好效果。 3 、教学中注意选择好重点、难点,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的讲授。4 、认真抓好课后辅导的环节。一方面每上一次课后,安排两节课的辅导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对一些课堂不易讲清的问题,采用课后辅导的方式。比如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学生看不着、摸不到不易理解,采用课后辅导的形式,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打开机箱结合具体的硬件及其连接方式等实地讲解,受到学生的欢迎。5 、注意留好作业

10、,认真批改作业,每次上课都要对上机作业认真筛选,从上机指导书中选择合适的作业,布置,并每次对学生的上机作业进行批阅。下次上课时,总结前一次的作业。6 、为督促学生课后复习,每次上新课前要提问学生或复习前次课讲的重点内容。7 、讲课时注意与学生交流和采用启发式教学。虽然采用电子教案,但不是只在演示台上教学,而是经常到讲台、屏幕前讲授,使教学生动活泼。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风问题应是我们学校的一急待解决的问题。2 实践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部分学生课后自觉上机练习的自觉性还不够,从而导致操作不够熟练。今后一方面加强指导,另一方面加大检查的力度,督促学生加强练习。 第4页 共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