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4466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东于镇中心学校 王英英,引子,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很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政府部门或教育部门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偏离的原来的轨道。从每年的中考大军、高考大军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及家长,还有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是多么看重分数,“唯分数论”一直蔓延在学校当中,学生之间,学生们的十多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过分的依赖分数是我们素质教育进程中一个绊脚石。在学校、老师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忘记了从心灵上教育孩子,启迪孩子。由于应试教育的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在执行的过程中易会受到羁绊,加之人们过分对知识的依赖而忽略

2、了对学生在道德、价值观、生命教育的教育,作为学生们,他们的道德观是残缺的,价值观是偏颇的,他们漠视生命,缺乏责任。所以这个半生不熟的“素质教育”没有教会学生学做人,教会学生学会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于是就出现了像药家鑫这样心理扭曲的学生。,甭管什么超人、奥特曼、蜘蛛侠,还是什么范海辛、绿巨人和恶灵骑士,外国的英雄都是成年之后才出来打怪兽的,只有我们国家的葫芦娃一出生就开始打妖怪。中国孩子压力大,“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肖川,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我们无法改变大的教育环境,但

3、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方式,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素质教育的旗号,教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做事,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相处那么,一定可以少一些定时炸弹的出现。,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我们可以不唯分数来评价学生,不把学生每天关在教室里,题海战术,而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在大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其他课程的课程目标:要求学校或教师在制定主题活动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学生从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对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三者之间内在联

4、系的整体认识和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还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养成合作、分享等个性品质。这样的课程我们可以漠视吗?,分析,我们面临着什么?,基础与优势 由于我县起步相对较早加之各级领导的重视,我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5月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在我县城二中召开了“太原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2010年6月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曾组团在全市的“实施课标、使用教材”培训中承担讲课任务;近年来我县还涌现出一批年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并有两名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标兵。,问题与不足 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但最为国家必修课程的综合实

5、践活动学科在我县的实施中依然存在许多的不均衡:小学与中学之间的不均衡,校与校之间的不均衡,年级与年级的不均衡,班级与班级的不均衡,致使该课程还是在“点上”推进,不能在全面铺开。主要有以下问题:1、教师队伍不稳定。2、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3、由于工作任务重,许多任课教师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在个别学校教师中存在。4、学校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5、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

6、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完善,对综合实践活动认识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其他学科课程挤占等严重现象。,为此,我们不但面临着以上所述的大的环境、保障的问题,还面临着我们自身的对于全新课程的熟悉的挑战,表现为: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传统教育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将主要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创造发明和进行社会调查等,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形成关爱自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

7、康发展。所有这些,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做好角色定位,把自己定位在“指导者而不指令者,参谋者而不代谋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学会活动设计活动方案,开发校本资源。再次,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所以,这次研训我们响亮地提出了我们的目标:能够设计一次活动,参与一个活动,评价一场活动。,如何撰写一场活动的方案?,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框架,活动背景(写在前

8、面的话、设计活动构想)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或安排)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分阶段)活动反思,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太原市活动方案设计栏目,活动的背景及意义(体现一级目标)活动目标(体现二级目标)主题架构活动过程(分阶段)阶段目标(体现三级目标)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活动反思,1、方案产生的原因、过程及想要解决的问题。2、学生在本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能能够得到哪些方面能力的提升,可能会有哪些收获。3、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纲要阐述。(体现一级目标:综合实践的总目标与主题设计活动的总目标),一、活动的背景及意义,案例,纲要目标,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9、;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重强调以下五方面目标:,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活动目标(体现二级目标),这是指学生参加一个主题活动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主题活动构成的,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目标也不尽相同,在对一个

10、具体的主题活动进行目标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这个活动所属的领域,然后对照指导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以及相应的年段目标进行具体的设计。一个具体的主题活动总目标的制定要以本课程的学校目标、年级目标及班级目标为依据。,中年级“小菜一碟”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目标:,1、走进生活,学做一道家常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根据材料做工,为菜设计造型,并命名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增强家庭责任感。4、学写简单计划书,初步培养组织活动,策化活动的能力。5、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纲要目标,高年级“关于近视问题的研究”的目标设

11、计,1.通过参与测查视力的活动,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2.对全班、全年级、全校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学生中存在视力及用眼问题;3.通过各种探究活动,了解眼球的结构及人们用眼的基本原理,寻找造成近视的原因;4.通过实验了解眼镜的秘密并学会正确使用眼镜;5.寻求防治近视的策略;6.能以适当的方式向全校发布研究的成果。,纲要目标,这些规定明显表现在“情意态度”和“能力”领域,而对“知识”领域没有过多的说明。事实上,没有无知识的课程,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有着独特的性质,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方法”的知识,包括调查、实验和探究的方法;“学习方法”的方法性知识;收集、运用与处理信息的方法等。其二

12、,综合性知识,包括超越教科书的知识,即社会知识、生活知识、交往知识、网络知识、课外书本知识等。其三,“经验”的知识,包括直接体验、运用知识的知识。明确这些知识的性质,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主题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认知与技能目标,可以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等具体类型。每一个具体类型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可分解为文献搜集的方法与技术,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信息发布的方式等具体能力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设计如下类型的具体目标:提出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各种问题解决方

13、法的运用能力(如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设计与制作、参与与服务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的思想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等不同类型。在基本的思想意识方面,主要包括环保意识、资源意识、人本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学校在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中,要初步预设本课程目标的类型结构,保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经历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要注意目标设计语言的表述方式,首先,要注意目标表述时的行为主体,在一些方案和案例的描述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在表述目标时的错误。这错误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表述目标时,往往将教师自己表述为行为主体。如:“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

14、能力”这一目标,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这一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交际能力方面究竟有多少提高,如果按上述目标来衡量的话,那是无关重要的。因此,目标的表述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那么上面所提到的目标应该表述为:“学生能够形成与人交往的能力”。,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的设计通常使用“经历”、“体验”、“运用”、“了解”、“接触”、“参与”等行为动词;使用“形成态度、情感、意识”等词语来表述具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具体目标。如,“关于拆迁的话题”主题活动目标设计时,可这样表述其目标:通过实施本主题活动,学生通过接触拆迁居民和政府拆迁部门,了解拆迁居民的思想动态和政府

15、部门有关拆迁的政策,帮助政府部门做好拆迁的宣传工作。通过分析探讨,正确认识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主动为拆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案例“爱我家乡”系列活动架构案例:校园服务队,三、主题架构(活动时间与安排),四、活动过程,(一)阶段目标(体现三级目标)将课程总目标细化成可操作的具体主题活动的目标,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课程的总目标的关键之所在。而在活动主题确定以后,活动计划实施的各阶段、一次具体活动、不同类型的活动,在目标的制订上均有要求。,1、主题活动各阶段的目标 这是指学生参加某一阶段活动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如选题阶段活动目标、实施计划阶段活动目标。综合实践

16、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随着各阶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体验与认识的不断深化,活动的目标将不断生成,因此,不同的活动阶段要考虑设计不同的目标。他是主题活动总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在设计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案例,案例,2、一次具体活动的目标 这是指学生参加某一次活动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一次具体的活动是一个主题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可以是一次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是一次课外的实践活动,它的目标是对主题活动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在设计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案例,案例呈现:怎样的目标才能引发有效的教学?,案例呈现2:为什么目标里有

17、,教学行为中没有?,上述案例所呈现的问题提示我们: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必须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具体化为主题活动的目标,还要将整个主题活动的目标分解为各活动阶段或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些细化目标不可能在一次活动中就达成,不同的主题活动,在目标设定上可以有所侧重或进步细化,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有所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只有有了具体化的目标,才能真正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程式化的泥潭,指引教学迈向有效。教学设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目标细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而我们所说的三级目标就是指涉及到一节课或一次活动的目标,这就要求目标要具体化、情境化、个性化。也就是要把在具体的活动实施中,结合不同的活

18、动主题、内容、方式以及活动的情景等,对一二级目标进行再度设计,即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情境化、个性化。目标再度设计的过程是由“普遍性目标”走向“行为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目标的过程。,如何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个性化、情境化,以常见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例,很多老师在主题活动设计时直接将“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作为一个主题活动甚至一节课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效果怎样呢?,案例呈现,“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分解为:,1能够带着问题有方向地查找书籍文献;2知道查找书籍的基本步骤,能在众多的信息中分辨需要的信息;3能够用一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所需要的文献资料;4能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生成新的问题

19、,形成自己的观点;5学会用引号表明引用,以及做旁注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看来,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细化到某一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有赖于对课程总目标及分年段目标的把握,有赖于对具体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对学生能力水平的了解。在这里,我想结合具体的案例,重点谈谈目标具体化时如何考虑的学校资源状况、学生能力水平等因素。,1基于不同资源状况的目标具体化2基于学生学习能力状况的目标具体化3目标具体化要基于具体的活动内容及情境,案例呈现,(二)活动准备(可以描述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方面)活动准备:将活动议题、活动目的、组织要求、注意事项等与学生初步交流安排。前期活动:学生利用星期天在村里查找有关宝梵寺的资料,分组

20、收集整理资料,对宝梵寺有初步了解。教学准备:一年级(2)班学生分组照片(6个组 6张照片,背面写上姓名)、活动方案表。,(三)活动过程 原来的活动流程 表格式活动流程,1、每一部分都要有活动目标的叙述。2、每一部分都要有教学准备的呈现。3、每一部分都要体现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教师行为的阐述要围绕教师的指导要点来进行。学生行为主要以学生的活动来阐述。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切忌写成活动实录。4、每一部分的活动过程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5、对精彩环节要加以“设计意图”的说明,并加上中括号。6、过程中要适当体现活动的评价。,活动过程设计,注意:,1、是否达到活动总目标,达到目标的标志是什么,未达到目标的标志是什么。2、本次活动有收获的地方是什么?(可以从教师对活动的指导和学生活动的能力增长来阐述)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克服?,五、活动反思,太原市活动方案设计栏目,活动的背景及意义(体现一级目标)活动目标(体现二级目标)主题架构活动过程(分阶段)阶段目标(体现三级目标)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活动反思,谢谢各位欢迎指正,二一一年八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