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4483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送审稿).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 Inspection for flameproof electrical apparatus in out of explosion-proof(送 审 稿)主讲人:郭春平,目 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隔爆外壳的壳体5 隔爆接合面6 电缆引入装置7 紧固件、相关的孔和封堵件8 闭锁装置9 电缆与连接10 相关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安型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本标准是根据GB3836.1-2010、GB3836.2-2010、GB3836.13-1997、煤矿安全规程及GB/T 1.12009的要求并参照部分单位实际应用的标准而制定的

2、。本标准的技术内容采用了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应规定,对于煤矿中在用隔爆电气设备(包括连接电缆及其接线盒等关联设备,也包括只接电源不接负荷的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壳体、隔爆接合面、电缆引入装置、紧固件、相关的孔和封堵件、闭锁装置、电缆与连接及其他相关方面,本标准还规定了一些更具体的要求,以适用于煤矿井下中在用隔爆电气设备的隔爆性能检查。,前 言,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焦煤汾西矿业(

3、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沈阳电气传动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春平、赵文才、翟红、李贵生、李咸华、王新亚、邱宜萍、郑琦、崔智明、陈子春、田香楠。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引 言,煤矿中在用隔爆电气设备(包括连接电缆及其接线盒等关联设备,也包括只接电源不接负荷的电气设备)失爆,是事故隐患。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及时排查处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煤矿中在用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标准,各企业有自订的企业标准,但内容及要求存在着较大差异,关于“失爆”的规定各不相同。为了统一“失爆”概念,本标准对“失爆”进行了

4、定义,并分为严重“失爆”和一般“失爆”。,本标准只作为煤矿现场隔爆性能检查时判定在用隔爆电气设备是否“失爆”的依据之一,如果有“疑似失爆”受检查条件限制难以判定,或没有包括在本标准有关条款中,可请隔爆专业技术人员依据标准法规判定是否“失爆”,也可送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标准检验确定是否“失爆”。“失爆”属于“不完好”范畴,而“非失爆”,则属于“完好”或“不完好”范畴,判定“完好”或“不完好”应参照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来判定。,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中在用隔爆电气设备(包括连接电缆及其接线盒等关联设备,也包括只接电源不接负荷的电气设备,下同)的“失爆”的术语和定义、隔爆外壳壳体、隔爆接合面、电

5、缆引入装置、紧固件、相关的孔和封堵件、闭锁装置、电缆与连接和相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爆炸性环境中在用隔爆电气设备。本标准只涉及隔爆型而不涉及采用其他防爆措施防止爆炸危险的型式。,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7-2003 普通螺纹 公差(ISO 965-1:1998,MOD)GB/T 2516-2003 普通螺纹 极限偏差(ISO 965-3:1998,MOD)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 ISO 31-

6、0:1992),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eqv IEC 60079-0:2007,MOD)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eqv IEC 60079-1:2007,MOD)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eqv IEC 60079-7:2006,MOD)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安型“i”保护的设备(eqv IEC 60079-11:2006,MOD),GB 3836.13199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3部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

7、电气设备的检修(neq IEC 79-19:1993)GB 50417200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失爆 out of explosion-proof 在用隔爆电气设备(包括连接电缆及其接线盒等关联设备,也包括只接电源不接负荷的电气设备)的某个部件(部位)有一处或一处以上不符合隔爆电气设备相关标准及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并且是可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的隐患。分为严重失爆和一般失爆,重大事故隐患对应严重失爆,一般事故隐患对应一般失爆。,四、隔爆外壳的壳体4.1 隔爆外壳有裂纹、开焊,或面积在502范围内,变形长度超过50mm,

8、且凹凸深度超过5mm为失爆。4.2 隔爆外壳内外表面有氧化层(锈皮)脱落为失爆。4.3 凡是安装有轴承转轴且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均应设置隔爆轴承盖,否则为失爆。4.4 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贯通,应保持原设计的隔爆性能,否则为失爆。4.5 隔爆外壳上透明件(如观察窗或灯具的透明罩)破裂、松动,表面伤痕或磨损深度大于1mm(含1mm)为失爆。,4.6 禁止用溶剂擦洗塑料透明件,不允许对透明件重新胶粘或修理,只允许用原制造厂规定的配件替换,否则为失爆。4.7 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用隔离开关可靠断电,可拆卸式隔离开关手柄(把)不在停止位置时,用电工常用工具仍可拆卸下手柄(把)为失爆。4.8

9、呼吸装置和排液装置应能承受隔爆外壳内部爆炸的动态效应而不产生损害其阻火性能的永久变形或损坏,否则为失爆。4.9 金属制成的隔爆外壳的内表面应涂耐弧漆,否则为失爆,5.1非螺纹隔爆接合面的间隙和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否则为失爆。,五、隔爆接合面,5.2圆柱螺纹接合面:螺纹形状和配合等级,应符合GB/T197-2003和GB/T2516-2003规定的中级或精密公差级;螺距不小于0.7mm,最小啮合螺纹(扣数)为5扣;当容积大于100cm3时,最小轴向啮合长度为8mm;当容积不大于100cm3时,最小轴向啮合长度为5mm;锥形螺纹接合面:每个部件上的最小螺纹(扣数)为5扣;其中有一项不符为失爆。圆

10、弧面接合面、锯齿形接合面应符合GB3836.2-2010的有关规定,否则为失爆。,5.3 粘结接合面的接合面宽度应符合表2规定,否则为失爆5.4 操纵杆的直径超过了表1规定的最小接合面宽度,其接合面宽度应至少等于其直径,否则为失爆。,5.5 旋转电机转轴的隔爆接合面应在正常运行中不会磨损,否则为失爆。5.6 与滑动轴承相毗连的转轴轴承盖隔爆接合面的宽度至少应等于轴的直径,否则为失爆。5.7 装配有滚动轴承的轴承盖,最大径向间隙不应超过表1中对于该类轴承盖允许的最大隔爆接合面间隙的三分之二,否则为失爆。,5.8 使用毛细管作用的隔爆接合面应符合GB3836.2-2010的要求,否则为失爆。5.9

11、 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或其他原因正常操作打不开者为失爆。5.10 隔爆接合面的平均粗糙度Ra应不超过6.3m,否则为失爆。,5.11 偶然机械伤痕,其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L不小于规定宽度L的三分之二;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应磨平,有一项不符合为失爆。无伤隔爆面的有效长度L计算见图1。,5.12 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0mm、深度不大于1.0mm的砂眼:在宽度L不小于15mm的隔爆接合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三个;在宽度L在10mm到15mm之间的隔爆接合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两个;在宽度L小于10mm的隔爆接合面上不允许出现砂眼。有一项不符为失爆。5.13

12、 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厚度的15%,否则为失爆。,5.14 隔爆接合面有锈迹(非云影),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失爆。5.15 隔爆接合面上不得有油漆和杂物,否则为失爆。5.16 隔爆接合面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但不允许涂漆或喷塑,有一项不符为失爆。5.17 隔爆接合面可被电镀,但金属镀层不应超过0.008mm,否则为失爆。,六、电缆引入装置6.1 采用密封填料的电缆引入装置:已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 的密封填料的最小长度为20mm,并保证沿密封填料长度20mm各点上至少有20%的横截面积被填料填充;未接线的接线嘴,应采用与接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并符合隔爆要求的钢垫板封堵压

13、紧或用符合标准规定的填料堵死;填料所用材料应符合GB3836.22010 附录 C 的要求。有一项不符为失爆。,6.2 采用带弹性密封圈的电缆引入装置:未接线的接线嘴应将合格的密封圈、金属挡板、金属垫圈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接线的接线嘴应将密封圈、金属垫圈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接线的接线嘴压紧后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在密封圈与接线嘴之间装一个厚度适当不开口的金属垫圈来调整,不得再垫其它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然后均须用配套的接线嘴压紧(以单手晃动接线嘴,上下左右均不得晃动);接线嘴内缘应压紧密封圈、密封圈端面与器壁应接触严密、密封圈应不能活动,接线嘴压紧后应有间隙、余量不小于1m

14、m;凡有电缆压线板的接线嘴,引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且压线板与接线嘴缺口平面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mm的余量。有一项不符为失爆。,6.3 采用螺纹式管接头电缆引入装置:接线的螺旋式接线嘴的密封圈、金属垫圈应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未接线的螺旋式接线嘴的密封圈、金属档板、金属垫圈应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最少啮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用单手顺压紧方向用力不得拧动。其中有一项不符为失爆。,6.4 隔爆外壳设备上的螺纹引入装置中的公制外螺纹,螺纹部分至少有8mm的长度,并且至少8扣螺纹;隔爆外壳上用于电缆引入装置的公制螺纹孔的公差等级应为6H或以上,且任

15、何倒角或退刀槽最深处距外壁表面限制到2mm,且安装电缆引入装置的螺纹孔应具有螺纹类型和尺寸的标志。有一条不符为失爆。,6.5 金属挡板直径与引入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3要求,厚度不小于2mm;金属垫圈外径与引入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3要求,金属垫圈内径应与接线嘴伸入器壁部分规格一致,厚度应不小于1mm。有一项不符为失爆。,6.6 电缆外护套未伸入接线空腔(盒)器壁,或伸入的长度小于5mm为失爆;电缆和密封圈内径接触部分不得锉细,否则为失爆。6.7 铠装电缆引入装置采用填料密封时,应用符合规定的绝缘密封胶封至三岔口以上40mm,否则为失爆。6.8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空室内不允许由负荷侧接线嘴接入(引出)电

16、源线或从电源侧接线嘴接入(引出)负荷线;电气设备引入控制电缆的小接线嘴,严禁引入非控制电缆(36V及以下的电源线除外)。有一项不符为失爆。,6.9 电缆引入装置不应有损伤电缆的尖锐棱角;靠近电缆引入装置处的电缆应有松弛度,不得使引入装置、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受到拉力,否则为失爆。6.10 电缆引入装置安装后,仅应通过工具才能拆卸下来;螺纹式管接头式电缆引入装置,其结构应保证徒手或非专用工具不能擅自松动。有一项不符为失爆。6.11 橡胶密封圈须采用邵尔式硬度为45-60度且符合有关标准的橡胶制造,否则为失爆。,6.12 密封圈外径与引入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3规定值,否则为失爆。6.13 密封圈内径与

17、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芯线截面积4mm2及以下电缆的密封圈内径应不大于电缆外径,否则为失爆。6.14 密封圈的宽度不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 10mm,厚度应大于外径0.3倍(70mm2及以上的电缆除外),但必须大于5mm,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否则为失爆。,6.15 密封圈修整后应整齐圆滑,出现锯齿为失爆。6.16 电缆外护套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2根及以上电缆为失爆。,七、紧固件、相关的孔和封堵件 7.1 隔爆接合面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否则为失爆7.2 当螺栓不带垫圈被完全拧入到隔爆外壳壁的盲孔中时,在孔的底部应至少保留一整扣螺

18、纹的裕量。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有一项不符为失爆。7.3 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否则为失爆。,7.4 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螺母应采取防止紧固件因振动而松动的措施,如: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等防松件;弹簧垫圈应符合标准并与螺栓规格相配套,弹簧垫圈应压平,弹簧垫圈应合格;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螺母应采取防止非专用工具轻易松动的措施。有一项不符为失爆。,7.5 用螺栓(或螺母)紧固的隔爆电气设备接线空腔(盒)应具有如下功能之一,否则为失爆。紧固螺栓(或螺母)将要松动导致失去防爆性能前,应发出报警以提示测瓦斯浓度、验电、放电;紧固螺栓(或螺

19、母)将要松动导致失去防爆性能前,应通过电气或机械闭锁切断该接线空腔供电电源;接线空腔(盒)盖板打开后,应闭锁该接线空腔(盒)供电电源,使其不能给该接线空腔(盒)送电。,7.6 不允许使用塑料材质或轻合金紧固件,否则为失爆。7.7 双头螺栓应固定牢固,应用熔焊或铆牢或其他等效的方法永久性固定到外壳上,否为失爆。7.8 紧固件不应穿透隔爆外壳壁,除非它们与壳壁构成隔爆接合面并且与外壳不可分开,例如使用焊接、铆牢或其他等效方法,否则为失爆。,7.9 对于不穿透隔爆外壳壁的螺孔或双头螺栓孔,隔爆外壳壁的剩余厚度应至少是螺栓或双头螺栓直径的三分之一,最小为3mm,否则为失爆。7.10 如果隔爆外壳上设置

20、的开孔不使用,应用封堵件将其封堵,使外壳保持隔爆性能,且封堵件不能与管接头一起使用。封堵件可以是能够从隔爆外壳壁的外侧或内侧安装或拆卸的结构。靠机械固定或靠摩擦固定的封堵件应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要求。其中有一项不符为失爆。,7.10.1 如果从外部卸去,仅应在外壳内侧的卡簧松开后才有可能;7.10.2 封堵件可以是只有使用工具才能安装和拆卸的结构;7.10.3 封堵件可以是特殊结构,用与拆卸方法不同的方法安装,拆卸方法只应是采用7.10.1或7.10.2规定的方法之一或采用特殊技术。7.11 用螺纹固定的门或盖应另外借助于内六角紧固螺栓(钉)或等效的方法固定,否则为失爆。,八、闭锁装置8.1 所

21、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应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保证螺丝刀、镊子或类似的非专用工具不能轻易使闭锁装置失效,否则为失爆。8.2 电气设备的隔离开关应与负荷断路器、接触器在电气或机械上闭锁;先将负荷断路器、接触器置于停电状态,才能将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置于断电的零位;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置于零位时,负荷侧不得带电。有一项不符为失爆。,8.3 电气设备的操作把手应与隔爆外壳之间能够可靠地电气或机械闭锁,实现开盖前断电、断电后闭锁(锁定,如不能向该设备供电)等功能,具有报警功能时,应同时实现报警功能;具有急停功能的电气设备,其急停功能应可靠;高压电气设备的高低压闭锁应起作用。有一项不符为失爆。8

22、.4 快开式门或盖应与隔离开关机械闭锁,直至隔离开关断开之前,外壳保持隔爆性能;当门或盖保持隔爆性能时,隔离开关才能够闭合。有一项不符为失爆。,8.5 插接装置必须用机械、电气或其他方法闭锁,带电条件下插接触点不能断开,当断开时不能带电;未设闭锁的插接装置,须用特殊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并增设“严禁带电断开”警告标志,在与电池连接的情况下,如断开前不能断电,则应增设“只允许在非危险场所才能断开”警告标志。有一项不符为失爆。,九、电缆与连接9.1 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使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不同型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应通过符合要求的电缆接线盒(连接器)进行连接;同型电缆之间直接连接时,

23、橡套电缆的修补连接(包括绝缘、护套已损坏的橡套电缆的修补)应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修补后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应符合要求;同型电缆之间使用接线盒连接时,其电气参数应符合要求。有一项不符为失爆。无论采用那种工艺连接的电缆接头,露出芯线、密封不好、开裂,均属于失爆;机械拉力、绝缘性能、屏蔽性能及其他电气性能达不到要求,均属于失爆。,9.2 高压电缆连接,不用接线盒或不灌注绝缘充填物或充填物不严密露出芯线;高压电缆终端接线盒绝缘胶裂纹,或电缆与接线盒(连接器)相对活动,均属于失爆。9.3 电缆的末端不安装符合电气性能的电气设备(包括电缆接线盒等关联设备)为失爆。,9.4 电

24、气设备或电缆有裸露导体,或将裸露的带电导体使用黑胶布或高压胶布带包扎缠绕为失爆。9.5 被带电检修或明火操作的非本安电气设备为失爆;未经检查瓦斯浓度,被擅自打开的非本安电气设备为失爆;装有储能原件的电气设备,在停电后未达到规定的放电时间,被擅自开盖为失爆。,9.6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绝缘或露出屏蔽层,或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mm,或沿围长三分之一以上,为失爆。9.7 移动变电站未使用矿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为失爆。9.8 屏蔽电缆有一处屏蔽性能或其他电气性能失效为失爆9.9 井下电缆应使用阻燃电缆,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应使用专用橡套电缆,否则为失爆。,9.10 电气设备

25、的导线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否则为失 爆;接头松动或有氧化层或放电冒火为失爆。9.11 隔爆接线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3-2010中表1的规定,否则为失爆。9.12 隔爆电动机斜面接线盒(连接器)严禁反装,否则为失爆。9.13 电缆引入装置出口处的电缆应平滑,出现死弯致使该处电缆的断面结构及性能达不到该电缆相关标准要求为失爆。,9.14 接线端子的绝缘台、接线座、接线端子有裂缝,绝缘台、接线座晃动,接线端子在绝缘台上“跟转”(用工具旋转螺母压线时,接线端子跟着螺母转动)均属于失爆。9.15 接线柱通过两腔隔板与绝缘衬垫固定时,缺少防松装置为失爆。9.16 接线空腔

26、有散落的导电杂物为失爆;隔爆外壳内增加了影响防爆性能的物件为失爆。9.17 插接装置的接地端子须是专用的插头杆和插座孔,不允许用外壳接地代替接地端子,且接地插头杆应比主插头杆先行接触,否则为失爆。,十、相关要求10.1 煤电钻插接装置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当断开时插销不得带电,否则为失爆。10.2 插头拔脱后,插座内不允许有裸露带电部分;插座入口处应设置便于开启的防护盖,否则为失爆。10.3 隔爆型灯具应能超前切断电源,否则为失爆。10.4 灯具不应仅用一个螺钉安装;用吊环安装时,吊环可作为灯具的一部分铸在或焊在外壳上,如果吊环用螺纹旋在外壳上,应有防松措施。其中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27、,10.5 螺纹式灯头的灯座的螺纹部分的材质应当能耐腐蚀;在旋出灯头触点分离时,螺纹至少啮合两扣。其中有一项不符为失爆。10.6 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否则为失爆。10.7 旋转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零件相互间的距离最小为风扇最大直径的1/100,且不小于1mm,否则为失爆。,10.8 电气设备应有符合标准要求的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否则为失爆;电气设备上影响隔爆性能的部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否则为失爆。10.9 用螺纹固定的门或盖均应设置“严禁带电开盖、停电、测瓦斯、验电、放电”警示标志,否则为失爆。,10.10 无“隔爆标志(EXdI)”

28、和“煤安标志(MA)”,没有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签发的入井“防爆合格证”,EX元件不具有“防爆合格证”者,均为失爆。10.11 对于不符合我国标准规定的引进设备,未经相关部门特许批准,或经过相关部门特许批准后,但未能保持其设备原性能者均为失爆。,10.12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表4要求,否则为失爆,10.13 隔爆电气设备的某个部件(部位)有一处或一处以上不符合GB3836.1-2010、GB3836.2-2010、GB3836.13-1997及煤矿安全规程其他条款要求,并且是可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的隐患,均为失爆。,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本安型电气设备及矿灯失爆检查规范A

29、.1 本安型电气设备 为了方便检查隔爆兼本安型电气设备,特制定本附录。本质安全型电路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该本质安全型设备失爆。A.1.1 未经安标办批准,电路结构或内部布线被擅自改变,电气元件性能参数及安标办备案生产厂家被擅自改变,配套关联设备被擅自改变。,关联设备指内装能量限制电路和非能量限制电路,且在结构上能使非能量限制电路不能对能量限制电路产生不利影响的电气设备。关联设备可以是:a)具有本部分中相应的爆炸性环境用防爆型式的电气设备;或b)没有这样的保护,因此不用于爆炸性环境的电气设备,例如本身不在爆炸性环境中的记录仪,但与位于爆炸性环境中的热电偶相连,这时仅有记录仪的输入电路是能量限制

30、的。,A.1.2 二极管安全栅损坏。二极管安全栅指由熔断器、电阻或其组合保护的二极管或二极管电路(包括齐纳二极管)构成的组件,作为独立装置,而不是作为较大设备的部件。A.1.3 接地屏蔽隔离损坏或失去作用。接地屏蔽隔离指在电路或电路部件之间用金属屏蔽进行隔离的场合,屏蔽及其任意连接处应能承受GB3836.42010中规定条件下可能连续出现的最大电流。,A.1.4 本安与非本安之间的隔板损坏或失去作用。隔板指隔离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与非本安接线端子用的绝缘板或接地金属板。A.1.5 本安与非本安外电路接线端子之间距离小于50mm。A.1.6 用于连接本安于非本安电路的插头和插座,不符合隔爆型,并且不符合不能互换的规定。,A.1.7 用于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和关联设备的电池或蓄电池与制造厂有效证明文件不符,或与安标办备案生产厂家不符。A.1.8 本安与关联的电气设备的电缆连接,未采用本安型接线盒,或未采用具有本安型接线盒同等效能的其他方式。,A.2 矿灯:井下使用的矿灯必须具有防爆标志和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失爆。A.2.1 灯头破裂、灯头圈松动、玻璃破裂、灯头密封不严、灯锁失效;A.2.2 灯线破损露芯线、灯线引入装置损坏、密封不严、灯线窜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