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4712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专 业 名 称: 建筑工程技术 系 部: 石油工程系 论文答辩日期: 2013年 6月 8日 【摘要】近年来大量的多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常使砖砌体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影响观感和使用,甚至危及房屋的结构安全。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关键词】建筑物;砖砌体裂缝;原因;防治措施【Abstract】Agreatdealofinrecentyearsofseveralbuildingadoptionthebrickmixstructure,becauseo

2、fvariousdifferentreason,oftenmakethebrickcarveabodycreationmultiformcrack,influenceimpressionsandusage,evenendangerthestructureofhousesafety.Therefore,exactitudeanalysisreason,practicaltakeintopreventionandcureverynecessity,veryurgent.【Keywords】Building;Thebrickcarvebodycrack;Reason;Preventionandcur

3、emeasure目录【摘要】2目录31.前言42.产生裂缝的原因42.1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42.2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62.3其它裂缝73.裂缝防治措施73.1对于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73.2对于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84.总结95结论9致谢10参考文献111.前言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几种常见裂缝的形式、产生原因和采取的防治措施作些介绍。2.产生裂缝的

4、原因2.1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状呈“八”字型或“X”型,且呈对称性,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2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此类型缝对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和隔热层的房屋,更易发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变形大,下部墙体变形小,墙体受剪、受拉的结果。具体的机理可认为是:在阳光照射下(特别是南方地区)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摄氏度,而在其下的砖砌体仅为3035摄氏度,如此大的温差,加上混凝土膨胀系数比砖砌体近似大一倍,则根据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计

5、算理论和公式,可计算出砌体中的主拉应力。设有一平屋顶建筑,顶板厚80mm,砖墙厚370mm,两纵墙的间距为6m,建筑物总长60m;则可以计算出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最大主拉应力为0.55MPa,而砖砌体本身的抗拉强度仅为0.25MPa,则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2.2倍。由此可知墙体的主拉应力与温差成正比。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缝,一胀一缩则易出现“X”字缝。同理,温差裂缝尚有屋面板底部附近或顶层圈梁附近,出现沿外墙顶部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沿窗上下角水平裂缝,女儿墙根部水平裂缝等等。对于屋面板底部附近或顶层圈梁附近,出现

6、沿外墙顶部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原因是屋面板或圈梁的伸缩比下部墙体的伸缩大,从而产生的推、拉力所致;包角裂缝实际上是水平裂缝的一种形式,是外横墙和纵墙的水平裂缝连接起来形成的。有时,外纵墙的水平裂缝也会出现在顶层的窗台水平处。窗上角水平裂缝,原因是窗上过梁的温差变形和收缩在梁端达到最大值,而砌体在这些部位却没有适应梁端部变位的余地,变形达到一定数值后,引起局部承拉而开裂。女儿墙根部水平裂缝,原因是屋面板在高温下的温度变形比女儿墙的温度变形大,所以屋面板膨胀变形推挤女儿墙,使女儿墙根部的砌体外移或女儿墙外倾形成水平裂缝。2.2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建

7、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建筑物局部产生不规则变形,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应力时,便会使砖砌体的薄弱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当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变形应力时,墙体便会产生裂逢。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型、倒“八”字型、水平及竖向裂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裂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往上逐渐减轻;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上往下形成倒“八”字裂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向下逐渐减轻,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向裂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

8、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2)建筑物基础深浅差别较大;(3)相邻建筑物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基础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4)建于软弱土质上,如在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上,即使上部结构均匀,但由于压缩模量较小,强度较低,变形较大,因荷载差异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5)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6)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

9、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7)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且不设沉降缝等,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2.3其它裂缝。这些裂缝包括: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梁相继同步施工致使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及与外纵墙之间的竖缝等;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砌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裂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3.裂缝防治措施3.1对于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1)屋盖上设置良好的保温层或隔热层,采用种植屋面和储水屋

10、面;(2)适当加大屋面层圈梁和房屋四角构造柱的配筋和提高顶层砌体的砂浆标号;(3)温度伸缩缝严格控制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4)在女儿墙根部留一定空隙,使其能自由伸缩且有伸缩余地,或女儿墙设构造柱;(5)在建筑物的两端的12个开间内或总长1/4范围内的屋面板底设置滑动支座,让其自由伸缩;(6)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3.2对于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1)当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等有显著差别时,应在差异部位设置沉降缝,将其划分成刚度较好、长度变化较小的几个单元;(2)尽量避免用软弱土层做持力层,若无法避免,可调整上部结构刚

11、度,或采用筏式基础,以减少建筑的沉降;(3)对于地基持力层不均匀的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局部基础适当加深或加宽,或局部设计成板带基础,降低基底应力,尽量达到地基均匀沉降;(4)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做好排水处理,完工后建筑物四周做好散水坡及排水地沟,避免地表水浸泡基础而引起局部下沉;(5)加强门窗洞口外的刚度,将门窗洞口上的钢筋混凝土过梁与内墙钢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过梁,以增强房屋整体刚度;(6)设计时严格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必要时可增加圈梁道数,以增加上部结构的刚度。4.总结结综上所述,影响建筑物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而且还很复杂,以上所述的仅是一些常见的情况。通过对

12、建筑物常见裂缝的分析研究和实践证实,砖混结构的墙体裂缝虽然不可避免,但只要设计合理,确保施工质量,选用材料得当,建筑物的裂缝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的。5结论:砌体结构出现裂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应从设计和施工阶段提早采取措施来加以预防。如果遇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首先要查明并分析裂缝和变形产生的原因,评估其对结构的危害程度,确定有效的补强加固措施。砌体结构中的温度裂缝是建筑工程质量中的多发病,虽然通常不会影响结构安全,但影响建筑美观、结构的耐久性。并且容易诱发商品房的纠纷。所以,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温度裂缝问题必须从设计、施工、使用等各个阶段全面综合分析,以便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修复措

13、施。只要有足够的重视了,方法得当,温度裂缝的发生的几率、严重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均能降低到理想的水平。治理的原则: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动力源,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外观和评论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致谢: 本论文从课题的选择到最终完成,老师们始终给予我细心的知道和不懈的支持。三年来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的指导,同时还在思想上、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不能平静,在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和我的兄弟姐妹们,谢谢你们这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祝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切顺利!参考文献 1 蔡旭敏,应立金,砖砌体结构房屋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J 2009,(22),213 2 刘宜忠,浅析砖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81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 J 3 8 8 s 4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黄立山 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安徽建筑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