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4820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稿)目 录1总论3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31.1.1项目名称31.1.2项目承办单位31.2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31.3编制目的41.4编制依据41.5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41.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4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62主要设计基础资料82.1工程区域概况82.1.1宜昌市区域概况82.1.2西陵区区域概况92.2地形图103设计原则114工程方案124.1除臭设计124.2工艺设计124.2.1工艺方案选择124.2.2工艺设备124.3建筑设计134.4结构设计134.5电气设计134.6给排水、消防设计145环

2、境保护155.1主要污染源155.2环境治理措施155.2.1臭气和灰尘控制155.2.2噪声控制155.2.3污水控制165.2.4散落物控制165.2.5蚊蝇控制165.2.6收集车跑、冒、滴漏控制176劳动保护与节能186.1劳动保护186.1.1编制依据186.1.2安全技术措施186.1.3卫生防疫措施186.2节能197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207.1管理机构207.2劳动定员208项目进度219投资估算229.1投资范围229.2投资估算229.3成本分析2510结论、问题与建议2610.1结论2610.2存在问题与建议261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宜昌市

3、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1.1.2 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宜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项目设计单位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1.2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宜昌市目前主要有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万寿桥垃圾转运站、四方堰垃圾转运站、胜利四路垃圾转运站、滨湖路垃圾转运站、八一垃圾转运站、杨岔路垃圾转运站等七个转运站。其中,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担负着周边两公里城区居民的生活垃圾中转。处理规模为80吨/天。过去,由于该垃圾转运站的设备为老式吊装设备,噪音大、降尘多等毛病达不到“三创”要求。先期,环卫部门引进了长沙生产的地埋式水平压缩垃圾设备。该设备具有噪声小、垃圾转运量大、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低等特点。由于西陵

4、后路垃圾转运站地处宜昌市夷陵广场北面繁华地段,周边商铺林立,是投资的热点地区,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由于建设较早,与周边的环境已不相称,目前,该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一直是周边居民关注和投诉的热点。本次改造的重点在于环保化、人性化,与周围建筑协调化。本工程改造内容包括: 对原有垃圾转运站的建筑物外立面、围墙功能色调改造。 增加除尘除臭系统,使转运站气体达标排放。 改造排水设施,使污水排放通畅。 压缩设备已接近使用年限,需要重新更新。1.3 编制目的为提高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环卫作业水平,满足垃圾处置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作全面的工程设计,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保达

5、标的工程建设方案,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4 编制依据 测绘地形图; 宜昌市环卫部门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5 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1.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室外给

6、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建筑地面设计

7、规范 (GB50037-96);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

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J46-82);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混

9、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设计规范(GB50119-2003);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

10、准(GBJ1-90); 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90); 城市测量规范(GBJ8-9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2006);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标准(CJ/T29-91); 垃圾车(QCT52-2000);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

11、标准(CJ3082-1999); 城市容貌标准 (CJ16-86);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 用户终端设备耐过压和过电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YD/T870-906);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轻钢结构设计规范及有关规程。2 主要设计基础资料2.1 工程区域概况2.1.1 宜昌市区域概况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为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道。 宜昌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

13、。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年平均水量为992.11404.1毫米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118,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气温24.128.8,元月平均气温1.76.5。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5.6。宜昌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25亿年前的元古界到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 宜昌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地势自

14、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区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区,是我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区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 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 、下牢溪。宜昌全市共辖五县

15、,三市,五城区,五县为: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市为: 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五城区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猇亭区、点军区。2.1.2 西陵区区域概况西陵区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峡口,地处三峡明珠宜昌市城区中心,是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1个城郊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88万人。西陵区是宜昌市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和旅游服务区。宜昌市绝大部分党、政、军、群机关在辖区内,三峡开发总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清江开发总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欧莱雅等中省企

16、业和大中型企业上百家落户区内,辖区各类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云集,三峡工程总部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境内。西陵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商贸业、都市工业、旅游服务业、物流业和近郊观光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迅速,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异军突起,社区建设等特色工作亮点纷呈。先后被授予“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省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全省平安区”等荣誉称号,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首善之区”。西陵区水、陆、空交通便

17、利。长江在宜昌境内237公里,大型港口2个,宜昌港云池新港区有15个深水泊位,并建有水陆(铁路)联运线;距三峡国际机场15公里;距三峡大坝38公里,近郊有焦柳铁路、宜(昌)黄(石)高速公路、沿长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西陵区地缘优越、风景宜人、功能完备,是旅游的胜地和投资的热土,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兴业、与我们共谋繁荣、共建繁荣、共享繁荣。2.2 地形图本工可采用业主提供的电子地形图。本工程选址处位于西陵区西陵后路以南、西陵横路以西,东侧为宜昌均瑶锦江国际大酒店。处于最为繁华商业地带,毗邻夷陵休闲广场、宜昌火车站、宜昌长途汽车站、宜昌港口。场地现状高程为60.9561.5

18、1米之间。3 设计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选用的除尘除臭工艺力求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可靠安全、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处理效果,较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降低运行费用,改善工人操作条件。 妥善解决垃圾转运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避免二次污染。 对已有建筑进行合理的立面整治,使之改变形象,改善工作环境。4 工程方案4.1 除臭设计4.2 工艺设计4.2.1 工艺方案选择小型压缩收集设备按照压缩机固定与否可分为固定式压缩设备和移动式压缩设备;根据装箱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推入压缩装箱式和压块

19、推入装箱式。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目前采用的是压块推入装箱式的压缩收集设备,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根据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及宜昌市环卫作业现状,目前考虑对将要到使用年限的设备就行更换,重新购置地埋升降式压缩设备。压缩转运工艺流程见图4-1。收集车收集卸料口压缩入箱进站卸料装箱倾翻转运车出站图4-1 压缩收集站工艺流程图4.2.2 工艺设备4.2.2.1 设备选型地埋升降式压缩垃圾站是采用液压传动技术,集机、电、液于一体的水平压缩、储存和中转的垃圾处理专用设备,它主要由垃圾箱体、举升机构、压缩机构、电液控制系统等组成;采用电脑自动控制压缩机构。该产品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小、布置简单、易于

20、操作维护、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等优点。压缩设备主要参数见表4-1所示。表4-1 移动式压缩机主要参数表序号项目参数1理论垃圾上料能力120 t/d2卸料槽有效容积9m33收集车投料口宽度3239mm4收集车投料口高度260mm5推头循环时间50s6推头尺寸(长宽)4951340mm7推头一次送料量3m38举升机构升降循环时间60 (升35 s,降25 s)s9卸料槽的升降高度2850mm10液压系统压力21MPa11总质量6680kg12外型尺寸(长宽高)575327902506mm4.2.2.2 设备配置本工程高峰日共有80t/d生活垃圾需通过压缩收集设备进行收集转运。由此,共需

21、配备2台压缩收集设备。4.3 建筑设计4.4 结构设计4.5 电气设计(1)用电负荷由市政公用电网接入,采用低压(380V)进电方式,用电容量分别为50kVA。4.5.1 设计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4.5.2 设计范围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的动力配电设计。4.5.3 供电设计供电电源:引自垃圾转运站配电间进线柜。4.6 给排水、消防设计(1)给水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用水从市政管网接入,利用原有给水系

22、统。(2)排水站内生活污水和冲洗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于目前原有垃圾转运站污水外排管标高已低于市政污水管的标高,需重新沿西陵横路布设污水外排管至西陵一路。污水管选用DN200的钢塑复合管,长度约100m,考虑到西陵横路上的现场条件,考虑采用顶管施工。另外,在垃圾转运站内增设一个污水集水井,井内设置一台潜污泵(Q=11.3m3/h,H=14.4m,P=1.5kw),通过液位控制垃圾转运站内的污水外排。(3)消防 利用原有消防系统。 室内灭火器按GBJ140-90要求配置。 各工房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或有烟火。5 环境保护5.1 主要污染源本项目本身是治理环境污染

23、的基础设施,但由于将污染物集中中转运输,污染物相对集中,应该进行防范和引起注意。以下为可能影响外部环境的污染源:(1)垃圾转运过程中散发的臭气和扬尘;(2)设备和场地冲洗污水;(3)中转作业机械和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4)运输、卸料过程的散落垃圾;(5)污水和散落垃圾中易孳生蚊蝇。5.2 环境治理措施5.2.1 臭气和灰尘控制1)臭气和灰尘的产生:在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业过程中,垃圾收集车的卸料、中转装箱过程中会有臭气和灰尘产生,所以必须要求:垃圾收集车的卸料作业和中转装箱作业均应在室内或封闭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控制措施:臭气和灰尘的控制采取以下措施:(1)转运站为封闭式设计,

24、收集车的进、出口设风帘防止臭气外逸。(2)转运站设除尘脱臭系统。治理后气体排放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排放。除尘脱臭系统中设有排气采样口,供排放监测用,排放监测可委托环保部门定期进行。5.2.2 噪声控制(1)转运站所有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本身产生噪声小。(2)转运站所有作业均在封闭的室内进行,可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对于车辆产生的噪声主要通过限速、禁止鸣喇叭等措施控制。(4)转运站内其它设备产生的噪声通过减震、隔音等措施控制。压实器工作噪声主要由于液压系统引起,通过减震措施,可减少噪声影响。通过以上措施,将作业区噪声控制在80dB以下,转

25、运站周边噪声昼间低于70dB,夜间低于55dB。5.2.3 污水控制1)污水的产生:生活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污水来源于职工的生活污水,车辆、设备、场地的清洗污水和雨水等。2)控制措施:转运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场地冲洗和车辆清洗产生的废水,也排入市政污水管道。5.2.4 散落物控制站内垃圾散落的产生可能发生在收集车运输及卸料过程中及站内设备的误操作。收集车进站运输过程中的垃圾散落采用随时清扫并冲洗,收集车卸料时散落的垃圾可定时向地坑内清扫和清洁,设备误操作所产生的垃圾散落则采取随时清扫和冲洗措施来解决。5.2.5 蚊蝇控制根据国内转运站站的实际运作情况,只是在夏天有少量的蚊蝇出现,本

26、工程采取以下办法预防和消灭蚊蝇。在蚊蝇容易聚集处设置灭蚊器、药条等器具。对设备和场地每天下班后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以保持清洁。定期对设备和场地进行喷药灭蚊蝇等。5.2.6 收集车跑、冒、滴漏控制应在每天中转作业高峰后,由冲洗设备对收集车作业场地和入口处进行及时清洗,以尽量消除车辆跑、冒、滴漏后的臭气散发。6 劳动保护与节能6.1 劳动保护6.1.1 编制依据为贯彻执行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遵照下列文件编制本工程的安全与职业卫生技术措施。(1)劳动部劳字(1998)48号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检察的暂行规定。(2

2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3)传染病防治法。6.1.2 安全技术措施各工房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或有烟火。变压器设过流断电保护装置。6.1.3 卫生防疫措施生活垃圾容易孳生蚊蝇和多种致病微生物,所有这些均可能对场内操作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安全与卫生工作较为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具体采取以下几条措施:(1)一线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和防尘罩。(2)每天作业完毕,对所有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清扫冲洗场地。(3)建立卫生防护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卫生防护设备始终保持正常运转

28、。在生产区域配备应急抢救器材和药品,以备中毒事故发生时应急使用。指定应急救援预案和配置应急抢救设施。(4)加强操作人员定期的职业性体检,避免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接触相应的职业有害因素;检验安全卫生措施实施效果,建立安全档案,以便及时发现安全卫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5)指定定期监测计划,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发现浓(强)度超标的设备和岗位,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造,以确保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浓(强)度达到卫生标准。(6)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及防雷装置等。6.2 节能(1)本工程选用的相关设备为节能型(国家推广产品)、标准型的专用

29、设备,所有设备均指定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进行检修,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杜绝设备空转现象。(2)生产工人均应经过职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使每个生产工人均能熟练操作,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作业规范。(3)严格控制职工数量,做到精简、高效,提倡勤俭节约。(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以及作业用车的车型、车次,减少运输的能源消耗。(5)注重运用科技,推广科技成果。积极采用各种有利于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使生产与科研密切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7 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7.1 管理机构由宜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的改造及运营管理。7.2 劳动定员改造后,西

30、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的作业人员保留原有人员。8 项目进度 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和交付使用,在现有的项目进度情况下,本报告对项目整体进度作如下设想,本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施工结束的完成时间约6个月。项目进度计划安排见表8-1。表8-1 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实施进度设想表序号 时 间(月) 阶 段20113456789101112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初步设计3设备及施工招标4施工设计5土建工程6设备安装及调试7竣工验收9 投资估算9.1 投资范围9.2 投资估算近期一阶段估算投资5037.71万元,近期工程总估算投资7034.00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阶 段 一:投 资 估 算 表序号工

31、程或费用名称估算价值(万元)技术经济指标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工器具及生产用具购置其他费用合 计单位数量单位价值(元)第一部分 工程费用1库区土方工程50.1050.10 1.1土方开挖27.60 27.60 m323000121.2库区抽排水量22.50 22.50 m31500001.52围隔堤道路203.70 203.70 2.1围堤填方39.00 39.00 m326000152.2隔堤9.00 9.00 m36000152.3植草网垫护坡0.70 0.70 m2140052.4砼路面100.00 100.00 m25000200 2.5排水明渠55.00 55.00 m110050

32、0 3垂直防渗墙267.30 267.30 m2121502204水平防渗系统905.96 905.96 4.1底部防渗系统563.65 563.65 4.1.1土工布隔离层200g12.20 12.20 m22440054.1.2500mm碎石渗沥液导流层134.20 134.20 m2122001104.1.3600g无纺土工布膜上保护层68.32 68.32 m248800144.1.41.5mm光面HDPE 土工膜109.80 109.80 m224400454.1.5 GCL土工聚合粘土衬垫73.20 73.20 m224400308.1.1压实填方15.00 15.00 m3100

33、00158.1.2开挖土方1.20 1.20 m31000128.1.3垂直防渗53.46 53.46 m224302208.2调节池防渗系统51.30 51.30 m25700908.3地下水收集与导排系统6.39 0.15 2.00 8.54 8.3.1地下水收集边沟(底0.6,深0.60)0.12 0.12 m3612030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4.194.190.1%第二部分 其他费用小计470.93470.93第一二部分工程费用合计2377.6837.101288.0012.88470.934186.5931基本预备费334.93334.938%32征地费516.19516.19甲供数据

34、总投资2377.6837.101288.0012.881322.055037.719.3 成本分析近期工程,根据其项目特点及设计参数估算项目运行成本。经测算,项目年运行成本448.43万元,单位运行成本49.14元/t,详见成本估算表。10 结论、问题与建议10.1 结论 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垃圾运输实现了封闭化,使垃圾转运站建筑风格与周边一致,将有利于改善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选用的工艺先进、可靠,同时采取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使转运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达到了科学地处理垃圾并可控制环境污染

35、的目的,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以人为本的宗旨。 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为2974.10万元;单位总成本49.19元/吨,经营成本为34.13元/吨。 工程建设期为6个月10.2 存在问题与建议 为确保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垃圾出路的畅通,改善环境形象,建议本工程加快实施。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依据11.3编制原则31.4 研究范围31.5 项目服务对象41.6 研究结果概要4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垃圾处理现状62.1区域现状62.2城区环境卫生现状11第三章 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53.1建设背景153.2必要性16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

36、集及处理的方式选择184.1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概述184.2 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194.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述194.4 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22第五章 工程总体设计255.1 工程规模25第六章 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286.1选址原则286.2设置要求286.3项目选址296.4建设条件30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327.1垃圾转运站方案设计327.2转运站防渗方案337.3建筑设计337.4结构设计357.5给排水367.6消防377.7电气37第八章 环境保护388.1环境保护规定388.2水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428.3大气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428.4噪声、扬尘污染影响

37、及控制措施428.5除臭与防臭措施43第九章 节能、节水及防腐蚀469.1能耗概况469.2节能措施469.3节水措施479.4防腐蚀47第十章 职业安全、卫生及防疫5010.1设计依据5010.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5110.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5210.4 卫生防疫措施53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5411.2 工作制度5411.3项目定员5411.4人员培训54第十二章 招标方案5512.1编制依据及原则5512.2招标方式56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安排5813.1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5813.2项目实施进度58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814.1工程概况5814.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8

38、14.3 编制办法5814.4 其它费用说明5814.5 总投资5814.6 资金筹措58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5815.1社会效益分析5815.2生态环境分析58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5816.1结论5816.2建议5811 第一章 项目总论11.1 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江西省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环境卫生保洁公司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2 1.2编制依据1.2.1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39、(国发【1996】31号);(5)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6)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2.2标准、规范(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17-19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GB12348-9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40、B8978-1996);(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9)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