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4951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环评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天水小江南建设单位(盖章):天水金宇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8月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

2、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天水小江南建设单位天水金宇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穆斌联系人穆斌通讯地址天水市秦州区桃园路7号联系电话13993809966传真邮政编码741000建设地点天水市秦州区双桥路东侧,永庆路北侧片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

3、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开发经营(代码:K7010)占地面积(平方米)48285.0绿化面积(平方米)12071.25总投资(万元)290685.470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9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06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背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城市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这样可克服分散投资、分散征地、分散建设的混乱现象,有计划的提高城市建设中综合开发的比例。城市综合开发有利于实行统一征地拆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房屋与市政公用及

4、电力、通讯、文教、卫生、服务等设施配套建设,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所以,综合开发是实施城市规划和最大限度发挥综合开发效益的重要保证。天水金宇房地产(集团)开发有限公司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天水小江南的建设,市、区财政应建立建全有效的预算资金扶持机制。依靠自建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缺少基础和政策支持,由政府统建成为唯一途径。因此,必须进行总体规划,实行连片开发,本项目建设依据城市规划与小区总体规划要求,集中建设棚户区住房项目,无疑将加快城区统一规划开发的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综合开发的能力和效益。本项目属于K7010房地产开发经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名录2011年

5、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建筑面积属于5万m2以上,故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天水金宇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该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我单位在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

6、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2、编制依据2.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

7、15年6月1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实施); (9)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局88第117号文); (1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12.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名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2.2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

8、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规划可行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4.1规划可行性分析依天水市规划局下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620502201600033】号可知,建设用地使用性质为居住兼商业用地用地,项目选址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4.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1。表1 项目拟选址环境功能属性序号功能区区划名称评价区域

9、所属类别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籍河2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3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4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属于5风景保护区不属于6水库库区不属于7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属于8自然保护区不属于9风景名胜区不属于 综上所述,项目拟选厂址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条件较好,占地类型可行,占地面积可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项目运营期无重大污染物产生,周边无重大敏感点,经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本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衡量,其选址合理可行。 5、项目概况 5.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单位项目名称: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天水小江南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天水金宇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5.2建设

10、地点秦州区双桥中路以东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天水小江南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起双桥中路,东至天惠巷,南邻永庆路,北依南明路。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5.3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90685.4707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政府补助和公司自筹。5.4用地现状及现状环境问题建设用地现状根据相关行政手续文件可知,用地性质为居住兼商业用地。建筑项目周边环境状况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起双桥中路,东至天惠巷,南邻永庆路,北依南明路。 5.5建设项目概况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包括商场、酒店、住宅、商业步行街等。本次方案设计的范围为:商城及步行街、宾馆、住宅。本次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为48285.0m2,其中:建设场地

11、面积44958.0m2;道路用地3327.0m2。总建筑面积为191568.58m2,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13646.72m2,其中: 1)商场建筑面积为20878.96m22)商业步行街建筑面积为:28634.47m23)酒店建筑面积为13274.10m24)住宅建筑面积为50859.19m2地下总建筑面积77939.86m2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见表2,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见表3。表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备注一 主 体 工 程住宅楼50859.1948285.01#、2#住宅楼为框架结构11层建筑、3#、4

12、#住宅楼为框架结构17层建筑,5#、6#住宅楼为框架结构20层建筑商场20878.96商业建筑为框架结构4层建筑商业步行街28634.47-酒店13274.10酒店为框架结构5层建筑二辅助工程大门及门卫室/停车位地面停车位80个,地下停车位900个,共计980个。道路工程道路结构形式为混凝土路面,面层为20cm的C25水泥混凝土,基层为20cm的5%水泥稳定砂砾,垫层为30cm天然砂砾。 小区内消防车道兼作步行道,干道采取铺装地面结合环境进行统一设计,人车基本是分行的。三 公用工程给水系统从市政道路引入两条DN150给水管,在小区内环状布置,室外市政管网压力为:0.35Mpa,总引入管上设置倒

13、流防止器。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供暖系统供热由天水华瑞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暖管网实施供暖。供电系统本工程采用一路10kV供电,供电方案参见甘12D2P5057页(具体由供电部门确定),10kV电缆线路及开闭所由本地区供电部门负责,本设计范围是箱式变电站低压侧至各负荷点供电电缆敷设。四环保工程水污染防治措施化粪池及隔油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生活油烟主要通过公共烟道,高空排放 地下停车库设计排放口,距地面2.5m高排气筒噪声防治措施 临城市道路建筑安装隔声门窗,设备基础减震,水泵、备用发电机设置在地下设备间内,并采取减振措施固废

14、处理措施 设置垃圾临时收集桶,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小区绿化 绿地率25.0%,绿化面积达到12071.25m2表3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名 称数量单位征地总面积48285.00m2建设场地面积44958.00m2总建筑面积191568.58m2地上总建筑面积113646.72m2其中商场建筑面积20878.96m2酒店建筑面积13274.10m2商业步行街建筑面积28634.47m2住宅建筑面积50859.19m2地下总建筑面积77939.86m2建筑基底面积20239.64m2容积率2.53-建筑密度45.0%绿地率25.0%户数440户机动车停车位980辆5.6总平面规划方案 5.6

15、.1规划结构1)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的要求,保证了本项目的整体性。综合考虑交通组织、空间围合、建筑功能与形态、绿化环境等因素,对地块进行整体设计。将酒店、商场、住宅、商业步行街由南向北依次展开布置,布局采用组合布置方式,将商业步行街与商场、酒店、住宅地块联系起来,形成富有商业气氛和特色的商业活动带。该布局方案的特点是以商业为核心,其它区块结合用地与交通状况,与之形成周边环绕式的布局关系。方案分区合理,空间组织整体交通联系紧密、高效。 2)从城市的角度出发,以交叉口为切入点,将大尺度商场设置于基地西南角,与宾馆(南侧)相连,一是实现对城市交叉口的退让,同时又达

16、到吸引人流、提高人气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高效。住宅沿天惠巷南北朝向依次摆开,这种形式使所有的居室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住宅下部沿天惠巷布置两层商业网点,以消除行列布置带来的呆板单调的感觉,商业步行街沿道路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使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在天惠巷中部布置两进天水传统风格四合院,既可独立,又可合为一体,以满足不同的商业需求。最终使商业步行街达到净(干净)、静(安静)、美(统一、协调)、畅(畅通),同时满足人们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观光等多种需求,成为天水市一道新的商业风景。3)注重区域内部景观的塑造,对应节点广场和人流主要出入口的位置设置下沉广场景观绿地

17、。同时通过建筑、道路和绿化的设计,形成南北方向的视觉通廊,在区域内合理的布置街道小品(如拴马桩、休息座椅、灯具等)。4)整合地下空间资源。综合组织场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在方便合理、高效有序的原则下,地下一层设置商场,地下二层设置集中的停车库,满足停车和使用需求。功能分区由南向北依次为: 星级酒店区、商业区、住宅区、步行商业区四大区块。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联系便捷,相互之间干扰较小。6、公用工程6.1给排水工程给水系统水源 水源由秦州区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干管采用给水用内外涂环氧复合钢管,生活给水支管采用公称压力10MPa的S32系列聚丙烯(PP-R)管;卫生间污、废水管、

18、通气立管、横支管采用机制柔性排水铸铁管,雨水立、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阀门均选用零泄漏阀门以避免管网漏损。水量本项目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商业用水、酒店用水、绿化用水等。用水指标参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及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中相关数据。用水定额选取:居民生活用水:根据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本项目所在地天水市秦州区居民楼房设施属于一类区域C类,居民用水定额选为120L/人d,该项目建成后住户数为440户,约为1408人,则用水量为168.96m3/d(61670.4m3/a);商业用水:本项目区内商业建筑主要包括商场和商业步行街,其中商场建筑面积

19、20878.96m2,商业步行街建筑面积28634.47m2,共计49513.43m2,商业用水定额取7L/m2d,则商业用水量为346.59m3/d(126505.35m3/a);酒店用水:本项目酒店建筑面积为13274.10m2,入住人数按600人(次)/d计,用水定额按100L/人d计,则用水量为60m3/d(21900m3/a);绿化用水:根据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本项目内绿化用水定额取1.5L/m2次,全年共计50次,绿化面积为12071.25m2,则全年用水量18.11m3/次(905.5m3/a);本项目用水量估算见表4。表4 项目用水量汇总表序号项目基数用水定额最高日用

20、水量(m3/d)年用水量(m3/a)备注1居民生活用水1408人120L/人d168.9661670.4-2商业用水49513.43m28L/m2d346.59126505.35-3酒店用水600人/d100L/人d6021900-4绿化用水12071.25m21.5L/m2次18.11905.550次/a5合计-593.66210981.25-项目建成后,日最高用水量为593.66m3/d,年总用水量为210981.25m3/a。(2)排水系统污水排放项目采用污水、雨水分流体制,设专用通气立管,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按照产污系数为0.8(绿化用水产污系数为0)计算,日污水量为4

21、60.44m3/d,年排水总量为168060.6m3/a。拟建项目水平衡表见表5,水平衡图见图1,水平衡图表均按照最高日用水量计。表5 项目水平衡表序号用水项目新鲜量(m3/d)损耗量(m3/d)排放量(m3/d)排放量(m3/a)备注1居民生活用水168.9633.79135.1749337.05-2商业用水346.5969.32277.27101203.55-3酒店用水60124817520-4绿化用水18.1118.110050次/a5合计593.66133.22460.44168060.6-33.79135.17居民生活用水168.9669.32277.27化粪池460.44市政给水5

22、93.66商业用水346.8912市政污水管网48不可预见用水6018.11绿化用水18.11图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2a,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60,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雨水排至市政道路现有雨水管道,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橡胶圈接口,并采用混凝土基础,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筑。6.2采暖工程供热由天水华瑞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暖管网实施供暖。6.3通风设计 (1)地下一层汽车库、设备用房均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汽车库排风换气次数为6次/时,送风为机械送风和车道补风;水泵

23、房通风换气次数为5次/时;变配电房通风换气次数15次/时。 (2)公共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为10次/时。 (3)其余场所根据规范和使用要求设机械排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视具体情况定。 6.4供电工程 (1)负荷等级 本工程商场属于一类高层建筑,17层住宅、9层酒店为二类建筑,其余均为多层建筑,一类建筑中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喷淋泵、污水泵、防烟排烟设施、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经营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用电、应急照明的电力和照明等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地下车库按一级负荷供电。17层住宅部分、9层酒店部分生活水泵、换热机房、消防电梯、客梯、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的电

24、力和照明等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其余多层建筑负荷(包括附属工程用电)为三级负荷,其中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灯具,满足消防负荷供电要求。一二级负荷中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 (2)变电所设置及计量 地块内设置开闭所两处,变电所若干处。内设干式变压器,变压器容量由供电部门最终确定,高供高计,高压开关设置隔离开关+熔断器的形式,对回路进行短路及过负荷保护。变压器分裂运行,低压单母线分段运行,中间设置联络柜。电容补偿后供电进线处的功率因数达到0.95。(3)电源 本工程供电电源采用城市一路10KV干线T接引入小区地下室一层高低压配电室。自本配电室馈出回路采用电缆经地下一层电缆

25、桥架保护引入各楼配电间及配电箱。根据具体情况,电力部门以一路10KV电源供电,为满足一级负荷的供电需要,紧邻高低压变配电室另设柴油发电机房,内设一台500KW柴油发电机组。6.5消防工程(1)室外消防设计本工程给水环管布置在室外,生活给水管与室外消防给水管合用管网。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40L/s。在环状供水管上设有8个地下式消火栓,发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从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地下式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并设有明显标志,其布置间距不超过120m,保护范围150m。(2)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设计:室内消火栓设置范

26、围:均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系统所需最高压力为0.90Mpa。室内消防用水量见消防用水量表,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3米。消火栓设置:消防电梯前室以及其他位置均设消火栓箱。箱内配置DN65消火栓一个,DN6520m麻质衬胶水带一个,DN6519mm直流水枪一支,指示灯及自救消防卷盘一套。系统形式:采用临时高压供水系统;在车库地下一层设室内消火栓泵2台,一用一备,并设有有效容积为540m3的消防水池一座(其中432m3的室内消防用水量,108m3的自喷用水量),提供室内消防系统用水。在住宅楼屋顶水箱间设有效容积为36m3的高位消防水箱一座,供消防初期用水,储存V=36m3消防初期用水量,定

27、期更换水箱内水。6.6燃气系统工程区域内气源为天然气,从市政燃气管道引入。管道与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水平与垂直距离应满足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要求项目区调压柜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做好调压柜的总体平面布局,确保安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场地现状为天光厂家属区,共有住宅19栋,其中四栋七层,一栋四层,十四栋六层,共991户,建筑面积约79280 m2。临建平房及二层临建房屋90余间,建筑面积约2000.00 m2。其他18500 m2。总建筑面积约99780 m2。项目原有建筑由政府主导进行拆迁。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

28、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与北道区相连、西与甘谷、武山县相接,南与西和、礼县、徽县接壤,北靠清水、秦安县,地理坐标为东径1051310601,北纬34053440,南北宽约65km,东西长约73km,总土地面积240954.6hm。2、 地形地貌与地质结构天水市秦州区处于我国地形分级的第二阶梯地带,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和陇西陆台两大地质结构单位的过渡地带,西秦岭主脉横贯区中部,形成一条脊线,南部属秦岭地槽,北部属陇西陆台,大部分地处陇南山地。全区地形秦岭以南地势高于岭北,岭南为北高南

29、低,向南、西呈倾斜状,岭北为西高东低,向东呈倾斜状。最高处为西部景东梁,海拔2716m,最低处为东部玉泉乡县家路村,海拔1110m。秦州区地貌按其成因和形状,大体可分秦岭山地和陇西黄土高原两部分。秦岭山地东起三皇咀,西至景东梁,东西长62km,南北宽41km,面积15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2.44,形成于古生代末期。因成山以来久经侵蚀,山体陡峻,基岩裸露,坡度平均在30以上,脊轴部分坡度大于45,属于中深度切割的石质山。地表多为石质,土层薄、沙砾多为其主要特征。山坡平缓的台地上有风成黄土层覆盖,山沟河谷两岸有第四系冲积-洪积沙砾、砂土层。陇西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耤河以北,属黄土高原南缘,面

30、积904.97km2,占秦州总面积的37.56。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演变,加上流水、风力、冻融的侵蚀搬运及人类活动等外力久经作用下,不断的改变着地表形态,使原来比较平缓的地貌,逐渐发展成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黄土梁状沟壑山地,梁状山地与河谷平行成梳状分布,构成梁、沟相间的地貌,并形成大小不等的谷地和盆地,地形起伏坡度大,山多川少,地表支离破碎,沟谷纵横密布,是秦州的主要地貌特征。3、气候、气象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最热天气是7月份,最高温度为334;最冷天气是1月份。年平均降水量574mm,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mm以上,渭河

31、北部不及500mm。年均日照2100h,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本区属大陆性暖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750820mm,日最大降雨量97mm,年平均气温10.8,极端最高气温31.038.0,极端最低气温-18.7-20.3,最热月平均气温20.4(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8(1月),空气平均气压887.6kpa,空气平均相对湿度69,年最大最小相对湿度分别为80和60,年最大积雪深度100mm,最大冻

32、土深度510mm,蒸发量在1271.11290.5mm,无霜期162天左右,年平均风速1.8m/s,年最大风速2.2m/s,瞬时最大风力10m/s,主导风向为NE。4、 水文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1167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为长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52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天水市入境水主要在武山渭河干流、榜沙河,甘谷的散渡河,秦安的葫芦河入境,全市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为9.4亿m3。5、资源情况植被天水市地处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植被上亦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到草原的

33、过渡带,具有不稳定的次生植被类型的显著特点,植被类型比较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果青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楸、獐子松、青檀等。 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多种。动物天水市森林资源丰富,广阔的天然森林中繁衍了许多珍禽异兽,栖息着30多种野生

34、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其他资源天水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共有78种,其中,粮食作物20种,油料作物8种,蔬菜及瓜类37种,牧草、饲料作物2种,绿肥作物7种,工业原料作物4种。天水是发展北方水果的适宜区,盛产苹果、桃、柿子、核桃、花椒为主的干鲜果。6、地质灾害天水市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干旱、洪涝和冰雹等。地震:天水市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地区之一,不仅震级大,而且频度高,且市区附近有多组断层

35、交汇,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根据甘肃省地震区划图天水地区地震烈度按8级设防。滑坡:天水市大部分地区属黄土丘陵区,第四系黄土分布面广,黄土层与基岩、砂砾岩或第三系红土接触面软弱,斜坡角度陡。雨季降水强度大时,极易形成滑坡。小的滑坡灾害常常造成农田掩埋,房屋坍塌,人畜上伤亡。泥石流:天水市泥石流较为突出的有麦积区、甘谷区和秦州区部分沟谷,常与洪涝灾害同时发生,淹没农田、淤塞沟道、垫高河床、毁坏村庄、阻塞交通。旱灾和冰雹:天水市属于西北干旱区,旱灾发生面较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雹灾主要发生在天水市一些高寒地区,影响相对较小。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行政区划及

36、人口天水市下辖秦州区、麦积区2个市辖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个县,面积14392平方千米,总人口340万,常住人口3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33%,城区人口60.3万人。秦州区是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区7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居委会,10镇6乡,596个行政村。总人口63.8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0.48万人。有汉、回、蒙、满、藏等19个民族成份,汉族占总人口的98%。秦州区总面积2442km2,其中农耕地95万亩;果园16.88万亩;林地面积109.31万亩;牧草地68.20万亩;城乡居民地8.67万亩;

37、交通用地8.02万亩;水域0.12万亩;尚有未利用土地53.28万亩。2、 社会经济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趋利避害,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赶超进位取得明显成效。预计生产总值503亿元,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93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195.5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214.5亿元,增长8.5%。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0.

38、18亿元,增长15.75%,其中公共财政收入31.83亿元,增长15.31%;财政支出突破200亿元,达到201.34亿元,增长5.19%。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城镇登记失业率3.2%,均低于控制目标。3、 交通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310、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国家东西向铁路干线陇海线在天水境

39、内长达185公里,每日有15对列车对开,设有天水、甘谷、武山三个铁路车站,另有铁路专用线14条。天水站位于天水市境内麦积区,隶属于兰州铁路局,是陇东南重要的客、货运集散地。天水辖区内现有各类道路127条,总里程2866km。过境国道2条,分别为G316(福州兰州)、G310(连云港天水),总里程298km。G310全长1453km,天水境内为126km,东起牛背,西至天谗路口,与GZ45号主干线连接。G316国道全长2634km,天水境内有172km,南起八盘山,西至武山杨家岘。国道主干线1条,GZ45号主干线(七里墩至定西谗口),总里程85km。省道5条,总里程427km。县乡道路93条,总

40、里程1798km。专用道路26条,总里程259km。所有道路中,高速公路1条13.14km,国家二级山区汽车专用道1条85km,山区三级公路7条845km,其余道路均为等外公路。天水市目前有一军用机场,无民用机场。4、文物古迹天水市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列为国家、省、县重点文物景点达169处。按级别分类,天水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其中秦州区2处,麦积区1处,分别为秦州区内的伏羲庙、胡氏民居和麦积山石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其中秦州区9处,麦积区6处,分别为秦州区的西山坪遗址、南郭寺遗址、玉泉观、后待清真寺、纪信祠、张庆麟宅院、连腾霄宅院、石作瑞宅院、哈锐宅院和麦积区的柴家坪

41、遗址、马路泉遗址、张罗遗址、樊家城遗址、卦台山遗址、仙人崖石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处。属于秦州区的有33处,麦积区77处。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由于项目周围没有常规监测点,为说明项目区内环境质量现状情况,本次评价空气、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天水市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结果进行分析。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2015年天水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为良,平均污染指数为65,与2014年相比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空气质量达到级(良)的天数为29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1.1%。三项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二级

42、标准。由于春季扬尘天气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相对夏季较高;冬季采暖期间燃烧废气排放量增加,尘污染相对有所加重,1月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其余季节降水量较多,生态植被较好,空气质量为良)。全市各区县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如下:表6 2015年全市各区域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指数区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mg/m3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浓度mg/m3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浓度mg/m3污染指数空气质量麦积0.01950优0.03550优0.08367良 表7 全市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指数年际比较年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API质量级别年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情况情况情况20140.028

43、达标0.032达标0.066达标58级(良)20150.032达标0.039达标0.079达标65级(良)2、水环境质量现状2015年天水市渭河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与2014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桦林断面水质为类,麦积桥断面、下游伯阳断面和葡萄园出境断面水质符合国家类水质标准。表8 2015年渭河水质污染状况河流断面规定水实测类别水质状况超标项目域类别渭河桦林中度污染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麦积桥良好/伯阳良好/葡萄园良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2015年天水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2.5 dB(A),达到居住区60 dB(A)的噪声标准,比2014年降低了了1.66 dB(A)。

44、构成天水市区域环境噪声的声源主要是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生活噪声所占比例较大,为69%;交通噪声所占比例是19%;施工噪声占10%;工业噪声占4%。2015年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状况如下:全市建成区确定的主/次交通干线50条路段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Leq值为59.4dB(A),符合国家规定的70 dB(A)道路交通噪声标准,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了6.4 dB(A),平均车流量增加了957辆/小时。天水市噪声功能区划分为4个类别,2015年监测结果表明:除1季度1类功能区夜间等效声级超标外,1、2、3类功能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值全部达标,4类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值达标,夜间声级值全部超标。4、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见表9。表9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目标方位功能距离人数环境保护要求天水市秦州区人民医院NW医院5002000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玉泉镇人民政府NW单位235200华天小区SW居民区4303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