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4981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编制单位: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六月目 录1项目概况31.1项目背景31.2工程概况32项目区环境现状52.1环境现状5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3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73.1污染源分析73.2环境保护目标83.3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93.4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113.5环境风险分析123.6环境保护投资124公众参与124.1公开环境信息情况124.2 公众意见征求13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13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134.5小结14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46联系方式15

2、1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随着成品油消费量的增长和炼化企业加工量的增大,成品油运输影响整体销售的问题将会日趋严重。为解决成品油出厂问题,中石化正在规划和建设成品油管道。目前,杭州地区的桐庐、淳安、富阳、临安以及建德三分之一地区的成品油需求从桐庐县现有山亚油库供应,但现有桐庐山亚油库库容储量小导致油库周转次数大,2010年山亚油库周转次数超过40多次,严重影响油库运行安全,此外,山亚油库目前的进货方式为水路,受客观因素制约大,对有关部门在关键时期有效组织油品调运工作、做好当地市场的保供和经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中石化浙江成品油管道项目部和中石化浙江石油油库项目部根据规划和区域实际情况,建设

3、诸暨桐庐支线及配套油库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将镇海炼化资源通过管道运输方式高效、快捷地补充至成品油消费市场,解决该地区成品油资源运输困难的问题,为实现成品油管道网络化运营奠定必要的基础,并且大幅度降低成品油的运输成本,从整体上提高石油分公司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和控制力。建设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工程,可以为浙江石油分公司提供畅通的运输渠道,完善成品油销售网络,从整体上提高浙江石油分公司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1.2工程概况1.2.1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1、诸暨桐庐成品油管线本工程管线起点为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诸暨分输站,终点为新建桐庐油库,管道长度60km,管径273.1,预计2025年输送

4、油品为65104t/a,设计输量为135104t/a,设计压力9.5MPa,涉及2座站场,新建桐庐末站,同时将诸暨分输站改扩建为分输泵站,设置桐庐管道加压系统,诸暨-桐庐管道运行时与主干线作为一个水力系统,输送方式采用间歇顺序输送。2、配套油库桐庐油库规划总容量为7.4万m3,油库等级为二级。诸暨油库:在甬绍金衢管道工程已批准1.8万m3油库基础上,新增容量0.4万m3。1.2.2建设地点1、诸暨桐庐成品油管线管道从诸暨油库出来后,向西北经草塔镇南的里家许、下张、杨家楼,至五泄镇后,沿合环线经藏绿、前杨、青口,青山镇北侧的沈家、三门头、马剑镇的立树坪、金家山,过泮家坞口后,沿环金线向北,经石塔

5、头、百庄、梅洲、下溪、横槎、古城,至六石坎向西,经黄泥山头、下图山、狱浦、会山、胡家坞,到达桐庐县江南镇新建桐庐油库。2、配套油库桐庐油库选址在桐庐县江南镇工业园区内,现状为空地和农田,选址北侧为富春江。油库选址位置距离320国道约2,旁边有乡村公路可以通行。油库选址占地面积4.72公顷(折合70.8亩)。诸暨油库位于诸暨市草塔镇杭金七村,利用原有土地建设,不新征土地。1.2.3工程施工布置管线工程:施工场地尽量布置在阀室和穿越工程两侧等占地范围内。其中定向钻施工场地分为两处,分别布置在入土点测和出土点侧;顶管布设施工场地2处,分布在穿越工程的两侧。油库工程:施工场地全部布设在永久征地范围内。

6、工程不设弃渣场。1.2.4工程占地及拆迁安置本工程建设总占地117.66hm2,其中永久占地5.61hm2,包括新征地4.83hm2和利用诸暨油库占地建设诸暨分输泵站0.78hm2,临时占地112.05hm2。工程拆迁房屋建筑物为沿线零星分布,以土木房、砖混房为主,主要是农居、仓库等。拆迁建筑物面积1420m2,涉及10户,38人。工程生产安置属土地调整型,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在本村范围内调剂解决;拆迁户生活安置采用货币补偿安置的方式,在所属乡镇分散安置。1.2.5建设周期总工期18个月。2项目区环境现状2.1环境现状2.1.1水环境现状1、地表水青山溪类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监测断面,BOD5、

7、石油类均有所超标,水质均无法达到类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其它断面均处于类水环境功能区内,除了石油类均大幅度超标外,其他因子均达标,水质均无法达到类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因此沿线地表水已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应标准,超标原因主要是受河流沿线地表径流、居民生活污水所致。2、地下水工程沿线地下水均不能满足类标准要求,管道沿线地下水主要超标因子为亚硝酸盐,桐庐油拟建区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地下水亚硝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数偏高可能和地表水体浓度偏高有密切关系。2.1.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SO2、NO2、PM10日均浓度及NMHC小时浓度基本可

8、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冯家村监测点于8月18日和19日两天二氧化氮日均值略有超标。2.1.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除安一村村委会门口和上图村夜间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要求,其它监测点均能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根据对超标点调查,超标点周边无明显噪声声源,夜间超标的主要原因为周边居民活动噪声和动物的叫声所致。2.1.4生态环境所经地区主要丘陵和平原,区内植被以农田和园地为主,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工程区典型的原生植被多已丧失殆尽,为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所代替。该区域现有植被中的主要植物是绿化树种、农田作物,广布乔木,伴生灌木和草本。评价区无野生珍稀保护动植物

9、分布,也没有古树资源分布。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见表2-1。表2-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环境要素划分依据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地表水营运期油库、分输泵站排放废水量 200m3/d,主要污染物为CODCr与石油类,污染物类型简单,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对水环境影响较小。三级管道穿越段河流上下游各1000m,穿越五泄江(青山溪)饮用水源保护区段评价范围为水库坝下至穿越处下游2000m;油库及站场附近水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为1类,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中(岩土层单层厚度大于1m,渗透系数10-7cm/s10-4cm/s之间)

10、,分布连续稳定,地下水含水层特征为易,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污水排放量小于1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三级/声环境项目建设前后油库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油库所在地区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地区,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二级施工期管道两侧200m及油库所在地;营运期油库、站场周界外200m范围环境空气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SCREEN3进行估算,本项目Pmax10%,但D10%5km。二级以油库为中心,以主导风向为主轴,半径2.5km范围的区域生态环境项目总占地2km2、管线长度60km(100km),但涉及“富春江-

11、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诸暨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二级管道两侧各300m的带状区域以及油库所在地3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3.1污染源分析3.1.1施工期污染源根据工程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表3-1。表3-1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名 称排放量排放方式主要污染物备注废气车辆行驶、地面开挖等少量间断TSP无组织排放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少量间断SO2、NO2无组织排放废水生活污水8.5m3/d间断CODCr2.55kg/d氨氮0.26kg/d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施工含油废水24 m3/d间断石油类经隔油处理后排放管道清洗、试压排水20000t间断少量泥

12、砂、铁锈经沉淀过滤后排放固 体废弃物生活垃圾50kg/d间断/环卫部门处置废泥浆664m3间断膨润土,少量Na2CO3干化后填埋施工废料12t间断废焊条、废弃混凝土、碎铁屑回收利用,剩余的送填埋场噪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80100dB间断噪声环境3.1.2营运期污染源营运期“三废”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3-2。表3-2 营运期“三废”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表名称污染物原诸暨油库现诸暨油库和桐庐油库变化情况备 注产生量(t/a)排放量(t/a)产生量(t/a)排放量(t/a)产生量(t/a)排放量(t/a)废气非甲烷总烃81.9763.601264.98710.268183.0116.667废水废水量

13、1997.0506020.404023.35处理后回用CODCr0.39100.89400.503氨氮0.03900.08900.050石油类0.05900.20700.148固 体废弃物清罐废渣及污油、废水560176.00120.0清罐废渣、废水由清罐单位直接收走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含油污泥按危险废物要求存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含油污泥1.4506.420+4.97废活性炭6t/10年012t/10年06t/10年每10年更换一次,按危险废物要求存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15.33035.03019.7环卫部门处理噪声生产设备及放空噪声7590dB3.2环境保护目标1、水环境保护目标

14、工程评价范围内的五泄江(青山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以定向钻的形式穿越青山水库大坝下游河道,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该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位于坝上,穿越的二级保护区无取水口。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工程管线200m范围内、油库2.5km范围内的居民、学校等敏感点。工程管道沿线有敏感点66处,涉及居民1467户,学校4座,桐庐油库周边最近的敏感点为大明宫头,为194m,200m范围内有1处敏感点;诸暨油库周边敏感点最近的为下市头村,为250m,300m范围内有2处敏感点。3、声环境保护目标工程管线、油库周界200m范围内的居民、学校等敏感点。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工程涉及“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

15、、诸暨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地带。3.3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3.3.1水环境(1)施工期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结果,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含油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及清管试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外排,对沿线水环境影响较小。工程穿越青山溪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以及壶源江、欧家溪时均采用定向钻,要求在饮用水源陆域保护区范围内不得设置施工材料堆放场地,禁止设立施工场地,施工作业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不得排入水源保护区,定向钻产生废弃泥浆不得向水中溢流,由此施工过程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影响较小。施工对浅层地下水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项目管线和阀室施工开挖不深,不会截断地下水的正常流通;管线沿线及阀室

16、、油库所在地均无开采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现状和规划,因此,项目建设对地下水影响较小。(2)营运期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回用于绿化、道路冲洗、消防用水等,该部分水回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对环境影响较小。待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本项目收油、发油、储存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油品均在完全密闭的管道及储罐中,管道与管道、管道与阀门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密封性能好,罐体设液位计和高低液位报警器,不允许存在“跑、冒、漏、滴”等现象。因此,在运行、操作正常的工况下,基本不存在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源。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各项地下水污染防治

17、措施,防止漏油事故对地下水造成污染。3.3.2大气环境(1)施工期管道开挖扬尘将对周围敏感点造成一定影响,在做到及时回填、及时清运、勤洒水的基础上,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机械尾气由于废气量较小,且废气污染源具有间歇性和流动性,同时施工现场均在野外,有利于空气扩散,因此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2)营运期桐庐油库在正常工况下,计算区域内全年NMHC最大落地小时浓度贡献值为2474.3g/m3,位于西边厂界处;各厂界处NMHC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敏感点NMHC在叠加本底浓度后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8、详解中的值2.0mg/m3。诸暨油库在正常工况下,计算区域内全年NMHC最大落地小时浓度贡献值为7456g/m3,在厂界范围内;各厂界处NMHC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敏感点NMHC在叠加本底浓度后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详解中的值2.0mg/m3。3.3.3声环境(1)施工期根据预测,主要机械在40m以外均不超过建筑物施工场界昼间噪声限值75dB(A),而在夜间若不超过55dB(A)的标准,其距离要远到200m以上。因此,管线沿线两侧200m内敏感点的声环境在施工期会受到施工噪声的影响,噪声水平有不同程

19、度的增加;距管线较近的村庄噪声值会超过标准限值。根据调查管道200米范围内存在居民1467户、学校4所。但是,施工噪声是短暂的且具有分散性,一般在白天施工,不会对夜间声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一般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2)营运期由预测结果可知,通过将噪声源置于室内,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噪声源强,桐庐油库四侧厂界的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根据预测结果,诸暨、桐庐油库出入道路交通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3.3.4固体废弃物影响(1)施工期拆迁建筑材料社会化利用,拆迁废弃物就近坑凹填埋,泥浆和钻渣布设沉淀池就地固化处理;施工废料部分

20、进行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依托当地职能部门有偿清运;生活垃圾依托当地职能部门处置。施工期各类固废均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2)营运期油库产生的罐渣、污油、油泥、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应送交专业单位安全处置。在清运处理前,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有关要求,建设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暂时存放。综上所述,只要业主单位按要求暂存危废并落实危废的出路,与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管理,防止危险废物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该项目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4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表3-3 拟采取的保护措施时期环境因素措施预期效果施工期大气环境作业面、临睡堆场定期洒水;

21、施工现场设围栏或部分围栏;对堆存的沙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减少大气中浮尘及扬尘,减少施工机械及车辆的尾气排放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方案水环境合理选线,尽量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对穿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要采取定向钻的施工方式,施工期的废水不得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最大限度的减少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含油废水设置接收池,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最大限度减少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清管、试压废水经收集进行简易的沉淀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河流生态环境加强、规范施工队伍的管理,合理地进行施工布置和安排施工季节降低了人为原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做好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施工后植被的恢复工作减少工程施工对植被、生物量

22、的影响声环境合理选址、设备选型,夜间不施工避开敏感点、从源头减小声源,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固体废物合理处置固体废物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风险优化路由和敏感段的设计降低环境风险的影响运营期大气环境油库设置油气回收装置,对汽油装车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收集率99%、处理率98%。达到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有关规定。浮顶罐浮盘与罐壁之间应采用高效密封方式,保持阀门、法兰片等的连接密封,定期检查油罐及输送系统的密封程度,在非需要开启时都应保持不漏气状态,油罐外部涂以银白或奶白色油漆。建议有关部门对油库灌区和发油区设

23、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水环境桐庐油库建设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为816m3/h。达到(GB/T18920-2002)标准后回用于道路清扫、冲厕、绿化等,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诸暨分输泵站废水纳入诸暨油库的废水处理系统油库地面的分区防渗措施;油罐及管道的防腐防渗措施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声环境合理布局,选用低噪设备,泵组设于泵房内并设减振设施,隔声降噪,加强绿化厂界噪声、敏感点环境噪声达标固体废物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遮雨式垃圾中转站,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油、油泥,清罐产生的罐渣,油气回收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均属危险废物,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24、)要求设置暂时储存设施,并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要求控制工程管线两侧的用地3.5环境风险分析1、风险识别本工程主要输、储存汽油和柴油,诸暨-桐庐输油管道不构成重大危险源,油库储存量超过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类型为油品泄漏、火灾爆炸,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2、环境风险预测及影响分析爆炸风险:油库模拟5000m3汽油罐发生80mm 孔径的罐壁下部管线破裂泄漏,引发火灾、蒸气云爆炸事故,计算结果表明,0.5LFL距离约为143m,其热辐射(12.5kW/m2)影响距离为34m,延迟蒸气云爆炸中心最远140m,爆

25、炸产生0.05MPa冲击波的影响距离约为172m。根据模拟结果,蒸汽云延迟爆炸将可能对桐庐末站及桐庐油库内的设施产生影响。3、防范措施各油罐区防火堤应适当加高,诸暨油库加设200m3事故应急池,以满足事故情况下储存容量要求;发油区、油泵区均应设集油沟、围堰;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招募临时巡线工等。3.6环境保护投资工程环保投资总计1427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3.3%。4公众参与4.1公开环境信息情况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环评于2012年7月24日至8月7日进行了第一次公示,于2012年12月12日至12月26日进行了该项目的第二次公示。公示地点分别位于诸暨市马剑镇、五泄镇

26、、草塔镇,富阳市湖源乡、场口镇、常安镇和桐庐县江南镇的公告栏,公示材料明确了工程概况及污染物排放的基本情况、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方式、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由于工程建设内容变化,环评于2013年5月28日至6月8日在涉及调整工程的评价范围内的诸暨市草塔镇、暨阳街道、大唐镇和王家井镇进行了补充公示。公示期间公示张贴单位、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均未接到单位和个人对本工程提出异议和反对意见。4.2 公众意见征求本次公众意见征求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在项目第二次公示期间,对工程周边进行现场走访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查对象为政府

27、部门、相关的村委会、企事业及工程附近的村民等各阶层和各年龄段的人群。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本次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主要为工程周边现场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1、调查对象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个人调查表139份、回收139份,发放团体表55份、回收5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调查表中包括了管道沿线200m范围和油库2km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村委会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调查结果分析(1)团体调查表被调查单位对本项目建设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被调查单位中有47%了解本项目的建设情况,有49%的单位表示有所了解,有4%的单位表示不了解;根据统计结果,约20%的被调

28、查单位对对目前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表示满意,80%表示环境现状还可以,没有被调查单位不满意现状环境;被调查单位中22%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为废水污染,有13%的单位认为是废气污染,有40%认为是噪声污染,其余单位认为是固废污染;62%的被调查单位认为本工程建设对单位的发展是有利影响,36%的单位认为无影响,只有一家单位认为是不利影响;76%的单位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必要,其余表示不清楚;7%的被调查单位认为项目建设期主要环境问题是废气污染,22%的调查单位认为是噪声污染,各有7%的单位认为是废水污染和固废污染;还有56%表示是风险事故;从环保角度考虑,89%被调查单位支持本项目的建

29、设,11%的单位表示无所谓,无单位反对。(2)个人调查表被调查个人对本项目建设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被调查个人中有39%了解本项目的建设情况,有55%的个人表示有所了解,有6%的个人表示不了解;根据统计结果,约41%的被调查个人对对目前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表示满意,55%表示环境现状还可以,有5人不满意现状环境;被调查个人中30%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为废水污染,有12%的个人认为是废气污染,有36%认为是噪声污染,其余个人认为是固废污染;35%的被调查个人认为本工程建设对个人的发展是有利影响,65%的个人认为无影响,只有1人认为是不利影响;88%的个人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必要,2人表

30、示没必要,其余表示不清楚;19%的被调查个人认为项目建设期主要环境问题是废气污染,20%的调查个人认为是噪声污染,有14%的个人认为是废水污染,14%的个人认为是固废污染,32%的个人认为是风险事故;从环保角度考虑,87%被调查个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13%的个人表示无所谓,无个人反对。4.5小结通过公众调查表明,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多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其中89%被调查单位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单位反对;个人调查中有87%被调查个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的公众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普遍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广大民

31、众的关心和支持。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诸暨-桐庐成品油管道支线及配套油库工程,能够有效地保障管道沿线及周边地区的成品油供应,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其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能够有效控制,在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此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6联系方式建设单位: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地址:杭州市望江家园(东园)24幢305邮编:310009联系人:吴悦电话:0571-56753609E-mail: 563827898环评单位: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邮编:310007联系人:冯继勤电话:0571-87990428传真:0571-87961294E-mail:jq_fe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