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500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3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夏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宁夏XX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010年11月20日XX水库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量备 注1流域面积Km26.82水文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61.2水文局资料提供50%年径流量万m3558多年平均输沙量万m30.38实测值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mm850.0(E601型)3洪水P=3.33%洪峰流量m3/s30.7P=3.33%洪水总量万m322.3P=0.2%洪峰流量m3/s58.1P=0.2%洪水总量万m347.54设计水平年年305水库总库容万m396.4其中淤积库容万m321.8现已淤积10.4万m3兴利库容万m332.2防洪库容万

2、m346.1调洪库容万m357.1设计淤泥面m2150.80正常蓄水位m2155.50防洪限制水位m2153.90设计洪水位3.33%m2156.84校核洪水位0.20%m2157.78 XX水库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量备 注6土坝加坝型式不加坝,前坡培厚坝高m20.0坝 顶 长m258.0坝 顶 宽m6.0坝顶高程m2159.20上游坡比1:2.5本次培厚坡比下游坡比1:2.0;1:2.5坝型黄土均质坝7放水建筑物 新建水塔进口高程m2145.80水塔高度m13.4设计泄量m3/s1.2水塔孔口尺寸i1.01.0宽高水塔尺寸m水塔直径2.0m,塔壁厚0.7m水塔底板厚m1.0已

3、建涵洞涵洞长度m61进口26.0m长为圆形,后35m长城门洞型比降i1/100设计泄量m3/s1.2涵洞运行条件无压运行明渠断面型式梯形比降i1/100长度m47.8断面结构尺寸m1.51.5底宽高(边坡1:0.75)陡坡断面型式梯形比降i1/3.0长度m18.0水平长度断面结构尺寸m1.51.5底宽高(边坡1:0.75)消力池断面型式梯形长度m5.0断面结构尺寸m1.51.8底宽高(边坡1:0.75)XX水库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量备 注8泄洪建筑物控制段溢洪道型式开敞式溢洪道底坎高程m2155.20孔口尺寸m2.53.6宽高(2孔)设计泄量m3/s30.2闸室底板厚度m1.0

4、交通桥宽m6.0交通桥跨度m5.0明渠段明渠水平长m30.0梯形断面落差m0.3比降m1/100断面结构尺寸m3.01.8底宽高(边坡1:0.75)陡坡段陡坡水平长m60.0梯形断面落差m17.14比降m1/3.5断面结构尺寸m3.01.8底宽高(边坡1:0.75)消力池断面型式梯形长度m10.0断面结构尺寸m5.83.8底宽高(边坡1:0.75)消力池底高程m2138.23海漫水平长m10.0梯形断面落差m0.1比降i1/100断面结构尺寸m3.01.8底宽高(边坡1:0.75)9工程量土石方万m35.16其中:土方填筑万m33.81 土方开挖万m31.34砼及钢筋砼百m39.18干 砌 石

5、百m329.68XX水库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量备 注10主要材料用量水 泥t359钢 材t34.0块 石m34256石 子m32061砂 子m3188011投资及劳力总 投 资万元408.77其中:建安工程费万元277.36临时工程费万元16.51勘测设计费万元21.08工程监理费万元8.71设备费万元54.5其 它 费万元30.61劳 力万工时29.012效益拦 泥万m311.4提供水量万m333.2灌溉面积亩2500保护下游人口口33001 综合说明1.1概述1.1.1工程概况XX水库位于XX县观庄乡XX村,工程地处葫芦河水系一级支流什字路河,东经10606,北纬3542,

6、距XX县城15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8k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一)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2155.50m(黄海高程,下同);设计洪水位(P=3.33%)2156.84m;校核洪水位(P=0.2%)2157.78m,水库总库容96.4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0.2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06万亩。大坝1973年初建时为碾压式黄土均质坝,初始设计坝高13.0m,坝顶宽5.0m,顶长122.0m,上游坡比为1:2.5,下游坝坡比1:2.0。该水库1978年第一次加高6.0m,加坝后坝高为19.0m。1997年为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及水库的灌溉效益,同时解决下游

7、包括XX、观音店、北山根、黄家堡子、阳山、新庄子六个村庄的人畜饮水问题,在原大坝高的基础上游坡加坝1.0m,设计总库容为96.4万m3。坝长258.0m,大坝最大高度为20.0m,坝顶宽5.0m,前坡比1:2.5、后坡比1:2.0。并在坝后截潜,为下游六个村组提供人畜饮水。工程达到现有规模,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开敞式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等组成。输水建筑物为竖井式闸门井和输水涵管(后段为涵洞),竖井式闸门井高13.4m,由球形闸门控制。输水涵管(后段为涵洞)长61.0m,前段涵管直径1.0m,长26.0m;后段涵洞为城门洞形,尺寸为1.21.5m(底高),长35.0m。比降1:100,输水洞进口

8、高程为2148.50m,出口高程为2145.19m。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坝肩,全断面均采用钢筋板衬砌,开敞式溢洪道进口为宽顶堰单孔净宽2.0m,高3.6m,堰顶高程为2155.20m,1997年加高大坝时修建。XX水库于1972年动工兴建。据资料记载:大坝动工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做细致的工程地质勘测工作,对大坝基础也未作清基处理。同时受当时施工条件及环境因素制约,加之坝址附近缺乏粘土料,导致大坝填筑土料成份较杂,土质均一性极差,坝基渗漏严重。1.1.3 工程安全鉴定结论及加固建议XX水库枢纽工程建设,受当时施工条件及环境因素制约,施工质量差、标准低。自1973年投入运行以来,存在坝坡塌

9、陷、大坝渗漏、开敞式溢洪道冲刷严重、灌溉涵洞启闭及大坝监测设施失效、工程管理设施简陋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库的正常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为全面评价大坝的安全状况,2009年受XX县水务局委托,我院对XX水库进行安全评价并提交了宁夏回族自治区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经现场察看和对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评议,专家组提出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书,主要结论如下:(1)水库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现状大坝坝顶高程满足规范要求,能满足500年一遇洪水频率。现状开敞式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满足设计泄量要求,洪水下泄对大坝及下游没有影响。(2)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界定,工

10、程场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可不进行抗震安全复核。(3)大坝坝顶兼作交通公路,坑洼不平;大坝上游坝面现已沉陷成弧线形,沉陷陷深度约30cm;长约60cm。(4)大坝清基不彻底,在坝轴下游侧的坝基仍残留约2.03.0m厚的砾砂,坝体下存在强透水层,是坝基渗漏的主要通道。但现在库区淤积面较高,库区已形成很厚的较好的防渗天然铺盖,有效地防止了坝基渗漏。(5)大坝填土渗透系数1.010-5cm/s左右,满足规范要求,大坝未设排水体,不满足规范要求。在设计水位、校核水位下的浸润线均在下游坝坡出逸。(6)大坝上游坝坡在各种水位稳定渗流工况下,整体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在降落工况下,自正常蓄水位、

11、设计和校核洪水位分别降至死水位的上游坝坡的整体抗滑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下游坝坡在正常蓄水位的整体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和校核洪水位下的下游坝坡整体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7)开敞式溢洪道堰体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底板抗浮满足规范要求;侧墙高度满足要求。开敞式溢洪道进口砼剥落冲刷严重,两侧浆砌石砌护坑洼不平,存在裂缝;闸墩表面砼剥落,存在裂缝;溢洪道明渠、陡坡及消力池墙体及墙基存在多处沉陷裂缝;溢洪道砼从进口到出口底板存在多条沉陷裂缝,影响开敞式溢洪道安全运用。(8)输水涵洞过流能力满足要求;涵管段配筋满足强度要求,抗裂满足要求,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输水涵洞的启闭系统设置检修闸门和拦污栅,

12、采用手动启闭方式。由于闸门设在输水涵管后26.0m处,经常会发生淤积堵塞,并且球形闸门也不能正常开启关闭,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影响蓄水,无法保证灌溉需求。2010年8月由XX县水务局和设计单位对输水涵洞进行检查发现输水涵洞表面砼剥落,呈蜂窝麻面状,影响涵洞安全运用。(9)水库无水、雨观测设施简陋;无其它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水库管理、通讯设施简陋。综上所述,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第六条大坝安全分类标准,XX水库属三类坝。建议对大坝进行除险加固的意见和建议如下:1对大坝进行加固、对开敞式溢洪道拆除新建。2更新金属结构设备。3完善水、雨情观测设施,增设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完善水库防汛、通讯、交通及工程管

13、理设施。4新建放水建筑物:放水水塔和维修输水涵洞5在未进行加固处理前,对工程加强观察、检查,科学调度,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为确保水库安全,受XX县水务局委托,我院承担了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工作。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及本阶段勘测资料,经进一步复核和调查分析,现编制完成本报告。1.2 水文气象1.2.1 流域概况XX水库位于葫芦河一级支流什字路河上游,地势自东向西倾斜,沟道流向与地势相同展布,海拔在2762m1746m。地貌类型以阴湿土石山区为主,流域上游植被良好,林草茂密。土壤为山地草甸土。山顶浑圆,土坡陡陖多阶状。1.2.2 气象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属中温带

14、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旱,冬严寒绵长。降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蒸发强烈,气温变化大,无霜期较短,日照充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干旱、冰雹、霜冻等。年均气温5.1, 1月份最低,极值为25.7;7月份最高,极值为31.4。无霜期124天,最少94天。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平均风速2.2m/s。冻土深度最大为1.13m。1.2.3 水文资料情况XX水库所处河流什字路河流域内有雨量站1个,为什字路雨量站,有长系列雨量观测资料。流域内无水文站。根据全区各站点19562000年45年资料计算各监测站的降水、蒸发、径流及泥沙的多年均值,点绘多年平均降水、

15、蒸发、径流等值线图和输沙模数分区图。根据等值线图,查得该水库流域重心的多年平均降水、蒸发、径流以及输沙模数值,作为计算水库以上区域降雨、径流、泥沙等水文资料的依据。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5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90.0mm,年径流总量为61.2万m3,多年平均输沙模数1700t/km2,输沙量为1.16万t,主汛期68月份输沙量约占全年的78.4%。 该水库为小(一)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设计标准的洪峰流量30.7m3/s,洪水总量22.3万m3,校核标准洪峰流量58.1m3/s,洪水总量47.5万m 。1.3.1坝址区地质情况XX水库坝址区河谷呈喇叭

16、状,库区两岸均为Q3m黄土覆盖,局部有E3q泥岩出露,表部强风化强烈,较破碎,根据调查未发现有断裂构造及滑坡体等不良地质现象。水库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影响较大,地下水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沿河谷分布,出露于地表,汇入河流。水库其地表水主要由六盘山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大气降水等补给,沿卧管向下游的沟道迳流排泄。该水库的地表水对普通水泥具有结晶类硫酸盐弱腐蚀性。据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该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地震基本烈度度。1.3.2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1.3.2.1大坝大坝坝基清基不彻底,在大坝

17、坝轴线在坝体钻探中查明,主沟道位置坝基下部有2.03.0m厚的砾砂层,证明在建坝时,对主沟道的强透水层未进行彻底清除和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导致该水库渗漏严重。左右坝肩清基时未考虑两岸黄土的落水洞及黄土裂隙,其亦会成为主要的绕坝渗漏通道,原施工时对此未作处理,从钻孔压水试验看,左、右坝肩均存在渗漏及绕坝渗漏问题。1.3.2.2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闸室位于左坝肩坝下,紧靠左岸山体脚下。上部为壤土层,厚度510米,硬塑坚硬状态;下部为泥岩层,岩性为紫红桔红色泥质砂岩、泥岩,属湖泊相沉积,泥质胶结,厚层状,全强风化厚度35米。消力池:消力池位于溢洪道的尾端,由于原建时底部清基不彻底,受水库渗漏的常期浸蚀,

18、现已损坏。其性质同闸室壤土层的指标,非湿陷性壤土可以作为消力池的基础持力层;1.3.2.3输水涵洞此次初步设计根据原安全鉴定资料及本阶段地质勘察情况揭示:输水水塔4.0米以下为第三系泥岩:岩性为紫红桔红色泥质砂岩、泥岩,属湖泊相沉积,泥质胶结,厚层状,在坝址区广泛分布,本次勘察在坝肩以及库区上游沿两岸均有出露。其允许承载力R=250Kpa,其允许承载力能够满足上部荷载要求。1.4工程任务及规模1.4.1工程任务XX水库于1973年投入运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一)型水利枢纽工程,对下游0.33万人口,0.25万亩耕地的防洪减灾、增产保灌起到了重要作用。1.4.2 洪水标准

19、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水库属类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1.4.3洪水调节1.4.3.1水库库容曲线XX水库采用2009年5月XX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实测编制认定的水位库容曲线。 1.4.3.2调洪原则及计算结果开敞式溢洪道闸首底板高程为2155.20m,宽度4.0m。洪水调节计算原则为:库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2155.50m时,开敞式溢洪道自由泄洪。水库除险加固后水库特征水位和库容参数特征水位(m)特征库容(万m3)本次设计库容累计库容名 称高 程名 称库 容合计库容现状淤泥面2148.20已淤积库容0

20、010.4设计淤泥面2150.80设计淤积库容11.411.421.8正常蓄水位2155.50兴利库容32.243.654.0汛限水位2153.90汛期最大蓄水库容17.528.939.3设计洪水位2156.84防洪库容46.175.085.4校核洪水位2157.78调洪库容57.186.096.4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加固设计1.5.1大坝加固设计1.5.1.1坝顶高程复核及加固根据坝顶高程复核计算,现状坝顶高程比校核水位时高1.22m。坝顶高程满足计算要求,本次设计不对大坝进行加高处理。现状坝顶宽度不足5.0m, 坝顶高程为2159.20m。为改善大坝防汛交通条件,经过对大坝前坡培厚加固,

21、坝顶宽度达到6.0m,坝顶设C25砼路面硬化(大坝坝顶已有4.0m被硬化),厚度为20cm,路面向下游侧倾斜,坡度为2%,并增添照明设施。1.5.1.2大坝防渗加固XX水库大坝坝身、坝基、坝肩均存在渗透问题,需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坝体下存在强透水层,是坝基渗漏的主要通道。但现在库区淤积面较高,库区已形成很厚的较好的防渗天然铺盖,有效地防止了坝基渗漏。坝体人工填土属微透水层,渗透系数10-6k10-5满足要求。1.5.1.3上游坝坡加固设计根据安全鉴定及本次对大坝复核计算:本工程大坝上下游坝坡在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但由于上游坝未砌护,经雨水冲刷和波浪淘蚀,形成

22、许多不规则的小沟和悬坎,需进行培厚加固处理,其加固方案:上游坝坡整平按1:2.5,干砌石护坡,坝顶宽度达到6.0m。1.5.1.4下游坝坡排水设计为避免雨水漫流冲刷坝坡,在下游坝坡上设置纵、横排水沟,纵向排水沟设置2条,位于下游马道内侧及下游坝脚处;横向排水沟垂直坝轴线方向布置于下游坝面,设置1条;大坝下游坡面与两岸交线处各设一条竖向排水沟,纵、横排水沟相互连通成为整体。排水沟断面尺寸:为R15的U型渠道,用C15厚0.05m砼预制U型板砌护。下游草皮护坡不标准,坡上杂草丛生。1.5.2开敞式溢洪道加固设计本次加固主要针对现状采取分别处理:拆除进口段原有浆砌石导流墙;闸墩表面砼剥落,存在裂缝,

23、故拆除闸墩。进口宽顶堰表面坑洼不平,而拆除闸墩势必破坏原堰体结构,故拆除原堰体后在原址重建。溢洪道明渠、陡坡及消力池墙体均为砼块衬砌,本次设计拆除砼预制块,拆除后进行砼现浇。1.5.2.1泄洪能力计算开敞式溢洪道进口新建宽顶堰结构尺寸同原堰体,库水位较低时,水库不泄流;库水位较高时,泄流量受开敞式溢洪道控制。根据设计洪水及防洪安全复核成果可知:水库设计洪水位(P=3.33%)为2156.84m,相应下泄流量为16.4m3/s;校核洪水位(P=0.2%)为2157.78m,相应下泄流量为30.2m3/s。1.5.2.2开敞式溢洪道进口设计本次处理方案对开敞式溢洪道进口上部及两侧弃碴堆体进行清除后

24、新建浆砌石导墙。拆除进口砼闸墩、堰体并重建C20砼进口宽顶堰,结构尺寸同原堰体,新建挡土墙采用C25钢筋砼,其截面尺寸详见附图。1.5.3输水涵洞加固设计输水涵洞前段为坝下涵管,后段为城门洞型涵洞,坝下涵管段结构为钢筋砼圆管,涵洞段采用钢筋砼衬砌。涵洞段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其破坏主要为局部底板冲刷严重,此次加固对其冲洗凿毛后重新浇筑C15砼进行修补。输水涵洞闸门不能正常启闭,且闸门竖井位置布置不太合理,此次加固拟重新修建进水口,设计采用塔式进水型式,并与原坝下埋管进口相接,进口采用喇叭形进水口,底板高程仍为2155.20m。设有一道闸门,为工作闸门,过水断面为1.01.0m。1.5.4防汛公路加

25、固设计XX水库的防汛公路为枢纽工程唯一对外交通道路,该道路已于2010年4月硬化(交通部门),硬化路面宽4.0m,公路两侧排水沟均已建成。故本次设计不增加XX水库防汛公路设计。该乡村道路从坝顶通过,坝顶宽6.0m,本次设计对坝顶未硬化部分进行全部硬化。1.5.5大坝安全监测设计1.5.5.1大坝变形监测本次设计增设水准校核基点,起测基点,垂直位移标点。XX水库大坝垂直位移观测断面共设3个横断面和1个纵断面,在大坝最大坝高及左、右坝段各设一横断面;工作基点分别设在每一排测点两端的岸坡上。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坝体垂直位移观测。水平位移的测点分别为工作基点和水平位移标点,采用视准线法观测。XX水库大坝水

26、平位移测点与垂直位移测点,按规范要求共用同一观测点。1.5.5.2上、下游水位监测在大坝上、下游各设置1组水尺和1支水位计,用来监测水库的上下游水位。1.5.5.3监测自动化系统XX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可概略为:一个中心监测站、二个采集站单元。1.6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XX水库金属结构主要指新建水塔处的工作、检修闸门及启闭设备。XX水库灌溉涵洞进口采用钢闸门控制,设工作闸门一扇,闸门孔口尺寸(宽高)为1.0m1.0m,设计水头12.0m。启闭机经选型采用QL200kN-S/D螺杆式启闭机。1.7施工组织设计1.7.1对外交通及场内施工运输条件坝址区河谷呈喇叭口状,坝址建于峡谷段,坝址上游地形较

27、开阔,下游则较狭窄。河谷呈“V”字形。坝上游侧地势较平,施工临时设施可布置于此。本工程现有交通公路通坝址,水库大坝距XX县城15km,观庄乡政府至大坝坝顶约0.8km。路面已通过村村通工程进行了砌护。足以满足施工要求。1.7.2施工导流和渡汛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导流围堰属临时性5级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相应导流标准洪水位为2151.60m。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加固、开敞式溢洪道续建、输水涵洞续建,改造进库道路。根据施工安排和水文特性,导流时段为6月。输水涵洞和输水水塔施工时需在进水口前沿修筑围堰,围

28、堰型式为土围堰,堰顶高程2152.10m,围堰最大高度3.60m,内外边坡均为1:2。输水涵洞进水口处围堰轴线长74。库区考虑排水,采用潜水泵抽排。1.7.3主体工程施工1.7.3.1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至堆渣场放。1.7.3.2砼浇筑一般立、柱式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法,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平台面混凝土施工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开敞式溢洪道堰体砼浇筑采用0.4m3移动式拌和机现场拌制,砼采用胶轮车推运入仓,人工平仓,机械振捣。1.7.3.3砌石挡墙浆砌石砌筑石料由载重汽车运至施工场地,再人工搬运至工作面,浆砌时,填满填实砂浆,并要求错缝砌筑块石,风化石料不能上

29、工作面。1.7.4 场内交通及施工总布置施工区内交通路网已初步形成,现有道路直达大坝坝脚。场内交通适当修建支线公路至临时设施布置点和弃渣场。本工程施工作业区有大坝、开敞式溢洪道、输水涵洞,其施工作业面相距远,按二个施工区布置。大坝下游附近地势平坦,可在此布置施工生活管理用房、仓库、钢材加工厂。新建生活用房及水泥仓库、炸药仓库及其它仓库220m2。分别在大坝上、下游设置砼搅拌站,搅拌站各配置1台0.4m3砼搅拌机。弃碴能利用的就近堆放,弃料弃渣0.5至1.0km处。1.7.5 施工总进度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年,即从第一年的3月份至第三年的3月份,详见施工总进度表。1.8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1.8.

30、1环境保护本工程建设主要环境影响时期为施工期,因此工程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体现在施工过程中,三废排放和噪声对施工区周围的环境影响,以及施工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工程区植被多为一般性常见的乔灌木、草丛,其生态分布幅度广,工程施工不会造成物种损失,对植被影响不大。由于工程涉及范围较广,土石方需求量较大等因素,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措施和环境保护对策,并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投资概算。1.8.2水土保持本工程施工项目主要有土石方开挖与填筑、砼浇筑、原干砌石护坡(排水棱体)拆除、砼防渗墙、砼预制块护坡、抛石固

31、基、草皮护坡等。由于工程施工将扰动原有地貌,损坏植被,特别是土石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将对区内水土保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对建设项目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力求减小工程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1.9工程管理1.9.1管理机构根据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水办200437号)和水利水电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的规定,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行职工竞争上岗,按岗择优聘用,签订聘用合同,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工作责任制度。1.9.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工程区管理范围如下:大坝:上游库水向上不少于100m,下游坝脚线向下不少于150m。开

32、敞式溢洪道:沿线两边向外不少于80m,上游至水面线以外不少于80m。其它建筑物:从工程外轮廓向外不少于2050m。工程保护范围如下:大坝、开敞式溢洪道、输水涵洞等主要建筑物保护范围在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不少于200m,次要建筑物在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不少于50m。库区保护范围为两岸土地征用线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岭脊线之间的陆地。1.9.3管理设施的完善与改建按有关规范拟设置以下主要管理设施。水工建筑物监测维护设施:新增大坝变形观测设施,并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水情、雨情信息及数据处理设施:拟设立水、雨情自动测报、调度自动化系统,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通信设施:在水管所建立运行调度中心和

33、计算机局域网,对各水雨情遥测站发送回来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局域网发送到各职能科室及运行调度中心,对水库及各建筑物及时进行运行调度,以便上级部门及时进行防洪决策与调度。交通设施:按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规定,配备防洪专用车一辆。办公、生产用房和生活用房:现有办公楼及大部分面积的辅助生产用房始建于70年代,大部分为砖木结构,目前房顶漏雨,门窗腐烂,需加以维修拆除重建。(6)工程管理和职工生活福利区绿化:根据“见缝插绿”的原则,结合房屋,道路合理规划,进行园林绿化,种植观赏树种,绿篱;铺设草坪,布设花坛,花台,绿化美化环境。工程管理和职工生活福利区绿化率应大于35%。1.9.

34、4管理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性文件,制订工程管理规程和条例,应严格按照制订的有关规程和条例进行管理和经营。制订各级和各类(项)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教育职工严格、自觉地执行规章制度,协调好灌溉用水关系,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研究和执行优化调度运行。1.9.5施工期工程管理施工期间,XX县水务局及上级部门派人进行现场管理,并参与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参加工程验收,协助协调各方关系。为更好地对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进行控制,实行项目法人与工程监理制。1.10工程概算本次工程改造共动用土方5.16万立方米,其中:土方开挖1.34万立方米,土方回填3.81万立方

35、米;砌石3688立方米,其中:干砌石2968立方米,浆砌石719立方米;浇筑混凝土918立方米。劳力29万工时。工程概算总投资为408.77万元。工程部分投资393.4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277.36万元,设备费54.5万元,临时工程16.51万元,独立费用45.08万元;预备费11.80万元;水保及环保费1.97万元;淹没及征地补偿费1.6万元。2 水文2.1流域概况XX水库位于葫芦河一级支流什字路河上游,地势自东向西倾斜,沟道流向与地势相同展布,海拔在2762m1746m。地貌类型以阴湿土石山区为主,流域上游植被良好,林草茂密。土壤为山地草甸土。山顶浑圆,土坡陡陖多阶状。2.2气象区域深居

36、内陆,气候属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旱,冬严寒绵长。降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蒸发强烈,气温变化大,无霜期较短,日照充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干旱、冰雹、霜冻等。年均气温5.1, 1月份最低,极值为25.7;7月份最高,极值为31.4。热量丰富,春温上升快,秋温下降迅速。无霜期124天,最少94天。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007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228小时。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平均风速2.2m/s。冻土深度最大为1.13m。流域内沟道一般11月中、下旬开始有岸冰,次年2月开始融冰,2月底至3月初终冰。封冻期水温0。2.2.1降水 X

37、X水库所在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50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3%,保证率50%、75%、95%的年降水量为539.6mm、456.5mm、352.0mm,月分配情况见表2-1。表2-1 XX水库逐月降水量表 单位:mm月 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多年平均4.15.612.629.0 48.573.9131.5116.0 77.537.711.0 2.6550.0p=50%4.0 5.512.428.447.672.5129.0113.876.0 37.110.82.5539.6p=75%5.19.110.325.526.

38、359.0 117.7105.747.221.823.75.1456.5p=95%1.210.423.412.843.0 41.649.358.264.630.214.23.1352.02.2.2水面蒸发 该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E601型)850mm,干旱指数1.55。水面蒸发量月分配见表2-2。表2-2 XX水库月水面蒸发量表 单位:mm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多年平均28.0 33.764.599.4125.3117.0 106.8101.165.650.632.625.4850%3.34.0 7.611.714.713.812.611.97.76.

39、0 3.83.0 1002.3水文基本资料XX水库所处河流什字路河流域内有雨量站1个,为什字路雨量站,有长系列雨量观测资料。流域内无水文站。区域水文站点情况见表2-3。表2-3 XX水库周边水文站点基本情况表站名河流站别位置东经北纬资料年份什字路什字路河雨量站西吉什字乡105571035442319632009次区域水文要素分析按照等值线法查算。根据全区各站点19562000年45年资料计算各监测站的降水、蒸发、径流及泥沙的多年均值,点绘多年平均降水、蒸发、径流等值线图和输沙模数分区图。根据等值线图,查得该水库流域重心的多年平均降水、蒸发、径流以及输沙模数值,作为计算水库以上区域降雨、径流、泥

40、沙等水文资料的依据。不同频率特征值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区域的Cs、Cv值,查取设计频率的kp值,再乘以降水、蒸发、径流多年均值,计算区域不同频率特征值。不同频率月分配计算方法:通过选取代表站不同频率下降水、径流的特征值,选取相关频率典型年的月分配过程,对计算区域内不同频率的计算值进行月分配。2.4径流XX水库以上集水面积为6.8km2。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0mm,在天然来水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量61.2万m3,水库p=50%、75%、95%保证率的径流量及月分配情况见表2-4。 表2-4 XX水库月径流量表 单位:万m3月 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多年平均1

41、.51.42.83.0 3.44.810.111.49.86.14.22.861.2p=50%1.41.32.52.73.14.39.210.48.95.63.82.555.8p=75%1.50.72.82.53.97.88.33.72.11.81.51.237.9p=95%0.40.41.52.01.52.44.32.51.71.41.30.519.82.5洪水2.5.1设计暴雨XX水库流域面积6.8km2,经1/50000地形图集算,概化长度5.7km。该区短历时暴雨强度大,是产生洪水的主要原因。本区的暴雨历时一般不超过24h,主雨历时在6h左右,多为短历时暴雨,暴雨笼罩面积不大,点面折减

42、较快。本区1小时、6小时点雨量均值为23.2mm、38.7mm。设计最大点雨量参数,1小时Cv=0.60, Cs=3.5Cv,6小时Cv=0.56, Cs=3.5Cv,XX水库不同设计频率的1h、6h暴雨设计点雨量和设计面雨量见表2-5、表2-6。 表2-5 XX水库设计点雨量 单位:mm暴雨历时均值CvCs/Cv设计暴雨(p=%)(h)10%5%3.33%2%1%0.5%0.33%1h23.20.60 3.541.251.0 56.864.3748489.86h38.70.563.567.0 82.0 90.6101.4116.5131.2139.7 表2-6 XX水库设计面雨量 单位:mm历时(h)设计频率p(%)10%5%3.3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