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154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K1449+370K1449+510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路段原有公路路基宽度为28m,为整体式路基,自1999年建成以来路基整体稳定性较好,未发生大规模滑塌、剧烈沉陷等破坏。2009年老路进行了加铺改建,加铺沥青路面总厚度为14cm,现路面状况良好。老路路基防护除局部边坡高度较大地段及膨胀土地段采用污工防护较多外,其余多以植物防护为主,局部受限段落采用少量的挡土墙防护。由于气候炎热、降雨量较大,适合植被生长,路基防护景观效果较好,但膨胀土分布路段有防护开裂、边坡小型垮塌的现象存在。老路路基排水沟、急流槽内淤积垃圾比较严重,局部路段这些设施破坏严重。本路段主线采用两侧整体式加宽扩

2、建方案,将老路改扩建成为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双向8车道、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的高速公路。本标段软土地基处理1449+370K1449+510路段处于填方路堤段,由于冲洪积的成因及长期受地表、地下水作用,土体结构疏松,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强,强度低,路基填筑后极易形成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过大,导致路基剪切、滑动破坏等现象。属于不良地质路段,必须进行排水及清除软土换填施工。换填砂砾至与附近原地面相平。估计工程量: 回填土砂砾1652m3。本合同软基工程计划2012年11月12日开工,2012年11月27日完工。二、编织依据1、施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汇报简本

3、)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三、施工前准备1、已对软土地基处理范围的树木,灌木丛等进行了砍伐。安排人员开沟排干软基路基段的积水,同时备配充足的抽水机以便抽排无法排干的地下渗水积水,并开通便道,以利于施工机械及汽车的出入。并开通临时便道为保证施工车辆能靠近软基处理范围。2、测量工程师已进行清淤范围放样,并进行清淤前横断面测量,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为确定清淤后工程数量提供原始测量资料。3、试验工程师现场取样进行土样分析,确定软土的类型。4、进行触探试验确定承载力及深

4、度,估算挖除软土数量,并根据挖除软土数量配置设备,确定软土开挖及处治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5、填写开工报告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待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软土挖除作业。6、已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了明显的标志,建立了警戒线,并对施工机械进行了检查维修,由专人看守和指挥操作。7、已对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各工序及安全等工作,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各队伍进行了技术交底。四、人员、设备、材料准备1、人员安排主要技术、管理及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姓 名职 务职 称1许力项目经理工程师2罗剑锋项目总工程师工程师3何海波项目副经理工程师4柳建平现场施工负责人工程师5陆丽华试验工程师工程师6黎福 专职安全员工程师7王国花质检工

5、程师工程师8唐友正测量工程师工程师9庞煌博施工员技术员2、设备、仪器准备主要设备、仪器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进场日期技术状况1全站仪SET-210台12012.8良好2水准仪南方NL32A台12012.8良好3挖掘机加藤820台22012.8良好4挖掘机加藤820台12012.9良好5自卸汽车东风牌台82012.9良好6平地机SEM 919台12012.9良好7压路机SEM 8222振动台12012.9良好8推土机山推160台22012.8良好9洒水车东风牌台12012.9良好10路测仪SG-100D台12009.3良好11多功能电动击实仪DZY-台12012.8良好12土壤液塑限

6、联合测定仪LG-T1500台12012.8良好13土壤筛300套12012.8良好14CBR附件套32012.8良好15百分表0100mm个292012.8良好16轻型触探仪10kg套22012.8良好17弯沉仪5.4m套12012.8良好18灌砂筒150套62012.8良好19回弹仪WTC-H台12012.8良好3、材料准备本段软基换填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已经做好取样、送检工作,材料储备充分,来源稳定,可满足施工要求。五、施工方案一、清软土施工(见清软土施工工艺框图)挖除及回填1、采用挖机向前掘除,自卸汽车运出,同时,不断将便道向前延伸。2、挖除先挖到设计深度,挖除到设计深度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

7、场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则申请变更,进行试验确定处理深度,重新确定软基处治变更方案,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若达到设计要求,则同时进行工程量收方验收,以便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3、挖除后随即进行回填,回填材料应为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合格材料,分层填筑 、压实。4、回填后标高应不低于附近地面标高,以防下雨形成积水池。5、软土运至K1444+350右、K1446+200左、K1445+750左侧弃土场的堆弃,完工后弃土堆及时平整及绿化,并在周围适当防护,以防水土流失。清软土施工工艺框图测量放样排 水运 弃挖 除运进回填料分 层压 实验 收二、回填土按土方路堤的施工方法施工1、清理场地

8、后的地面,横坡不陡于1:5时,可直接填筑,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以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台阶顶做成4%的内倾斜坡,其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4%,砂类土不挖台阶,但须将原地面以下200mm300mm的土翻松后加以碾压。2、路基经过水田、池塘或低洼地时,先挖沟,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腐土并晾晒湿土,并将此地面翻松30cm深,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3、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填至软基换填设计宽度 4、如在软基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这些便道或引道不作为软基换填填筑的部分,须挖除修筑的便道或引道后重新换填填筑 。5、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土填筑时,压实时含水量

9、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以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路基土层时,不覆盖在透水性好的土所填筑的下层边坡上。6、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硬质材料,予以清除或破碎,使其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并使粒径均匀分布,达到要求的压实度。7、填土分层施工时,如其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挖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交叠,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8、压实时土的含水量控制好,必要时调整土的含水量,填土层在压实前先整平,并做成不小于3%的横坡,以利排水。碾压时,遵循先边后中,先内后外,先静后振的原则,相邻搭接部分重叠1/3并特别注意均匀。9、路基填筑时,试验控制同步进行,压实度检测在每层填

10、土每1000 m2取样2个点,不足1000m2时,至少取样2个点进行压实度试验,并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任意取样检查。12、路基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别路槽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路堤上路床03096下路床308096上路堤8015095下路堤15094零填及路堑0-809613、路基填土派专人负责,填筑时路基两侧用花杆挂线,以控制填土厚度。卸土区用石灰划出方格网以控制卸土堆间距。每层填筑施工完成后报该层压实度、宽度、压实厚度、逐桩高程等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后,方进行上一层填土,并且每一填筑路堤段建一资料档案。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测量放样清理场地场地平整压实测量、划石灰线进 料平整(中线、高

11、程控制)压 实检 测验 收六、质量保证措施1、管理措施实行项目第一管理者质量终身负责制,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确立质量目标,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观念,充分调动全体职工为实现质量目标的积极性。严格执行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和质量奖惩制度,每季度对项目的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考评,并依据考评结果,对有关人员实施奖惩。2、质检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项目部设质量管理部,配1名专职质检工程师,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纠正。质检机构人员配备一览表 质检组组长:罗剑锋张 卓李 利 仁赵 燕 全庞 煌 博黄 高 鹏黎 卓 宇副组长:王

12、国花 陆丽华3、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每一项工程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几何尺寸、定位方法及与其他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五不施工”、“三不交接”、“三服从”、“一个坚持”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三服从”即:进度、工作量、计量支付服从工程质量。“一个坚持”即: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工序“三

13、检”制度“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质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施工过程控制技术交底进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设计对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传达到基层单位的每个具体操作者。采取逐级交底制度。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施工操作者做到考核持证上岗。认真贯彻ISO9002标准,并按质量体系文件规定运作。内部监理制内部质量监理是我单位上级质管部门直接指派的人员,有权独立于项目之外直接管理本项目的质量。对本项目实行内部质量监理监察制。七、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措施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管理1、成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各项

14、安全生产制度,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项目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本项目的安全工作,项目经理及工区长为安全生产负责人。2、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围栏隔离措施和醒目警告标志,确保行人车辆与施工互不干扰,保证施工和交通畅通。3、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当地政府各种管理条例,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做到群防群治,确保安全。4、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受交底者履行签字手续,认真做好交底工作。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组长许力副组长罗 剑 锋 何海波成员王国花黎卓宇覃健世黄大洪唐友正八、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一)做好废料、弃方、施工垃圾以及现场施工环境的处理1、弃土场按图纸或工程师的指示设置

15、,不影响排灌系统及水利设施,少占农田耕地;工程施工临时用地尽量利用废、荒地及利用建安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少占农田和耕地;使用期间做好用地的防护、排水,避免水土流失等环境污染的产生;使用完毕及时进行场地平整、防护处理,并设置可靠的排水设施;借土场、弃土场用后场地进行平整、边坡修整,耕地恢复或植被保护。2、挖方坡顶及填方坡脚外的弃土、弃料在交工前全部清理到指定的弃土场。3、料场、驻地建设、拌和场等临时用地,在使用完成后,全部进行恢复并达到与出租人签订的合同要求,让出租人满意。(二)施工便道维护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好便道修筑,维持运料土石方车辆行驶的畅通,对复杂路口上派专人指挥,防止事故的发生。(三)做好文明施工在深夜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影响附近居民的工作、生活和休息,施工现场场地要保持整洁,创造文明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施工场地在工程竣工后,必须认真清理,以便当地居民恢复生产,方便交通,美化整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