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5176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洞口堆石坝设计 毕业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洞口堆石坝设计摘 要本毕业设计题目为古洞口堆石坝设计,题目来源于古洞口水利水利枢纽工程实际。设计的目的及意义主要在于巩固、扩大和提高所学水利水电理论知识,使其得到实际运用, 并使之系统化,锻炼和培养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并进行设计、计算、制图的能力,提高撰写专业技术报告的水平。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调洪计算,面板堆石坝设计,泄水建筑物设计,构造设计,地基处理等。此外还进行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断面设计以及材料分区、面板、趾板、止水构造、面板分缝等设计。设计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关于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坝坡稳定计算的简化毕肖普法和瑞典圆弧法、渗流计算的水力

2、学法、坝顶垂直沉降的工程类比估算法,以及相关规范、手册所推荐的方法。具体设计详见设计说明书,另外除了设计说明书外 ,还有反映本次设计成果的1张图纸,以及设计过程中攥写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报告各一份。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调洪计算, 面板, 趾板, 枢纽布置一毕业设计题目古洞口堆石坝设计基本资料1 水文气象资料:吹程1k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流域总面积2971km2。上游地形复杂,沟谷深邃,植被良好,森林分布面广,为湖北主要林区之一。2、地质资料:河床砂卵砾石最大的厚度达23m。两岸基岩裸露,支局不存在有18m厚的残坡积物。在峡谷出口处的左岸山坡,存在优厚130m,方

3、量约150万m3 的坍滑堆积物,目前处于稳定状态。3、地形资料:坝址位于古洞口峡谷段,河谷狭窄,呈近似“V”型,河面宽6090m。4、工程等级:本工程校核洪水位以下总库容1.38亿m3,正常蓄水位325m,相应库容1.16亿m3,装机容量3.6万kw,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做大坝高120m。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及其补充规定的规定,本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5、建筑材料情况:坝址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砂砾料下游勘探储量318.5万m3,石料总储量21.86万m3,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基本都能满足要求。二毕业设计内容1、进行堆石坝的整体布

4、置:2、坝高计算分别取正常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计算取大值坝顶超高的确定,= R + e + A,波浪平均爬高:风壅高度e按荷兰芬利兹委员会公式计算:3、坝体稳定计算根据规范,可用瑞典圆弧法,此处用有效应力分析,(至少取上下游各两个圆弧4个滑裂面计算)4、溢洪道水面线和消能防冲计算5、溢洪道等主要建筑设计2 设计任务及意义21设计任务 (1)了解黑河工程概况,熟悉设计所需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资料进行黑河水利枢纽整体布置,确定坝轴线位置和泄水、排沙、取水、发电等建筑物的位置、形式和尺寸; (2)进行调洪演算,确定下泄流量和水库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特征水位,确定特征库容,初拟泄水建筑物的

5、形式与尺寸,并进行相关水力计算,确保设计与校核情况下的安全泄洪能力; (3)拟订排沙、取水等其它建筑物的形式和尺寸,并进行相关的结构计算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整体枢纽布置; (4)拟订可用的坝型方案,进行坝型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5) 进行大坝、泄水等枢纽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细部设计,并画出相应草图; (6) 进行专题深入部分,分析确定面板坝的断面尺寸、材料分区及地基处理措施等,进行坝体断面设计、细部设计等; (7) 绘制相关设计图纸。包括:枢纽平面布置图、大坝典型横剖面图、横剖面图,各主要建筑物的细部设计图,专题深入部分细部设计图等。 22 设计阶段 本毕业设计为黑河水利枢纽布置及面板堆石坝设

6、计其中黑河水利枢纽布置为初步设计阶段;面板堆石坝设计达到施工图设计阶段。23 设计目的及意义(1)巩固、扩大和提高所学理论知识, 并使之系统化; (2)锻炼和培养运用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设计水利枢纽工程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 (3)提高工程制图能力,掌握CAD制图的基本方法,提高撰写专业技术报告的水平; (4)掌握水利枢纽布置设计及面板坝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进一步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祖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勇于攀登高峰、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三、断面确定3.

7、1坝址选择 坝址的选择要考虑: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能利用,枢纽布置,施工条件,交通等条件。黑河在屿口以上秦岭山区峪谷型河流,水流湍急,河谷是“V”型,悬岩峭壁,随处可见。在金盘河道便是“V”,金盆坝址位于西骆峪田峪背斜的南部,岩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上游(走向8501100,倾向SESW,倾角300450),坝址区地层除基岩外,第四系松散岩层覆盖面积也较广,基岩为前震旦系宽坪群大镇沟组,为中等深度变质的片岩,钙质石英岩夹云斜煌斑岩,该组岩层以云母石英片岩分布较广,片理发育、新鲜岩石虽然不均一,但比较坚硬,本坝址有被遗弃黑河道一段,即所谓“金盆古河道”。其进口位于车车沟出口处,出口位于仙游寺对岸

8、,全长约2.5公里,宽度为200300米。能容纳较大的库容,在金盆村形成胃状开阔地,宽达600米左右,能容纳较大的库容。黑河沿河有残缺不全的侵蚀堆积阶状地一至四级,多分布于近峪口的浅山地段,黑河断层破碎带分布广,基岩承压水存在断层破碎岩而且是局部存在,补给不够,主要靠两边的山体补给和第四系孔空隙潜水补给。根据水质分析,地表水和地下对混凝土均没有侵蚀性影响。水库侵没主要分布于金盘,桃李坪两个村庄附近,但面积不大, 经仅为0.045km2。坝区崩塌体一般规模不大,分布左右岸的山麓较陡斜坡的下段,厚度一般小于10米。坝址区分布有五级基座推积阶地及漫滩,其中一、二级阶地分布较完整,其它各级阶地残留不多

9、,呈零星分布于斜坡地带在钙质石英岩中沿节理裂隙有溶沟、溶洞,规模均较小,洞径一般数厘米,大者仅为2030厘米。在进行锚固和防滑措施时所进行的技术,工程量和时间上可以简便和节约,利于坝体的稳定。两岸地形不完全对称,为左陡右缓,左岸单宽山梁东岭,与金盆古河道毗邻,地形坡度50-55,右岸地形坡度40-50,直至黄石沟分水岭,河床高程487m,宽64m,坝顶高程处河谷宽368m。坝区岩性分类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前震旦系大镇沟组基岩,其中第四系堆积物有河床砂卵石层,厚8m-15m。一级阶地堆积物,上部为壤土,厚1m-15m,下部为砂卵石,厚2m-8m.坡积物左岸上覆于一级阶地,厚度最大14m,右岸覆盖

10、于岸坡,厚度约5m左右。便于坝基开挖。两岸裂缝发育不明显,地下水位较低,经地基处理后对深层抗滑有利。坝址位于河流直段,有利于枢纽下泄水流域下河道衔接,在枢纽布置时不需要注意弯态对枢纽的影响。出峪口高程为480米,黑河出峪口后,坡度变缓河床变宽,在长达28公里两岸大堤维护下,于石马村汇入渭河。堤内两岸地势开阔,左岸为良田,右岸有部分荒滩可用作砂石料加工、筛分、堆存和弃料等场地。峪口以下左岸武家庄村戏,男欢公路以南的条形耕地,是施工布置生产、生活区的较理想场地。,但在670m高程以上有坡地可作为施工场地和布置缆机平台。古河道出口处的金盆村施工期可布置施工生产队用地。 筑坝用的砼骨料用砂,料场有两处

11、,渭河料场,运距22公里,中值粒径d0=0.46毫米,平均粒径dcp=0.37毫米,粒度模数2.91。用作筑坝材料,渭河砂可满足要求,用作砼细骨料,则偏细,在同标号的情况下,则多消耗水泥5%以上。规范要求砼细骨料含泥量35%,平均粒径0.30.5毫米,粒度模数为2.52.3为宜,因而设计采用渭、混合计。黑河水利枢纽位于峪口以上约1.5公里,出峪口即为关中平原的周户县区域,沿周城公路距周至县城13公里,沿周户公路距户县45公里交通便利利于施工。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本地区坝址地质构造相对其他的河口来说较为不复杂,处理薄山梁的滑坡问题,处理工程量和难度小,河床地质构造利于坝基开挖,因此坝址选择在黑河干

12、流秦岭峪口处金盘古河道上。32坝轴线选择 坝轴线为原地质勘探线,即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黑河干流秦岭峪口处,坝轴线方向NE785634。坝轴线大致是将坝轴线右端上移了150m,左端保持不变。 坝址两岸地形不完全对称,为左陡右缓,左岸单宽山梁东岭,与金盆古河道毗邻,地形坡度50-55,右岸地形坡度40-50,直至黄石沟分水岭,河床高程487m,宽64m,坝顶高程处河谷宽368m。该坝址中的F5、F20、F23、F37、F75断层通过分水岭,其中断层F75、F37规模较大,破碎带宽10m-20m,F5、F23次之,破碎带宽3m-5m。断层走向与岩层产状一致,但其渗透性很小,断层破碎带单位吸根据室内外岩

13、石饱和抗压强度Rw指标以及声波试验,从承载力条件的角度看,金盆坝址建基面的选择是可行的。强风化层波速1500m/s-2500m/s,弹性10万t/m2-16t/m2,允许承载力10kg/cm2-15kg/cm2。弱风化层波速3000m/s,弹模40万t/m2,允许承载力20kg/cm2。坝基35m下为新鲜岩石,左岸地下水埋深70m左右,右岸地下水位埋深近80m。坝址基岩主要由片岩类组成,透水性较小且呈层状分布。两坝轴线各类岩石渗透性能统计结果见下表6-1:表61 坝轴线各类岩石渗透性能统计表分区 岩石名称 指标左岸坝基右岸绿泥石片岩云母石英片岩 钙质石英岩断层破碎带云母石英片岩断层破碎带绿泥石

14、片岩云母石英片岩断层破碎带单位吸水量平均值0.130.020.5220.0290.06450.0960.1630.0940.152小值平均值0.040.0070.0180.0170.0430.0310.0540.0160.034大值平均值0.470.0721.530.0540.1450.2270.2720.150.325分类较严重透水微透水严重透水中等透水中等透水中等透水较严重透水中等透水较严重透水以上看出,两坝轴线在水能利用、施工条件、地形条件及地质条件上几乎没有区别,故坝轴线比较重点研究两坝轴线在水工布置上、水流流态上及经济实用方面。坝轴线,天然河谷较窄,坝顶长度最短。混凝土工程量最省,但

15、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前沿宽度,需要向两岸开挖,致使开挖量增加,左岸岸顶地形较高,上坝困难;坝轴线与水流流向有一定的角度,对建筑物的作用力不利,且建筑物泄流流态也不利。坝轴线河岸较平直有利于下泄水流衔接,坝长适中。左岸较缓,有利于布置上坝公路。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坝轴线选择金盘河谷坝址处坝轴线。33坝型选择331初步选择 坝型选择要根据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筑坝材料、施工条件、气候条件及坝基处理等各种因素综合进行比较,选定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坝型。(1)地质条件:由于坝址河床覆盖的是砂卵石,厚8m15m,如果修建混凝土坝,需要大量开挖,并相应增加混凝土方量,且施工时排水困难,故不宜修建刚性坝。而适于

16、修建土石坝。由于坝基砂卵石渗透系数为1.35101cm/s,透水性较强,如果修建均质砂坝,坝基和坝体漏水较多,故也不宜修建均质砂坝。(2)地形条件:右岸山岩较高,可开挖溢洪洞或溢洪道;左案有一单薄分水岭,可开挖修建泄洪洞,最大埋深160m180m。(3)筑坝材料:砂砾石料场位于黒峪口大桥下800m5km的黑河漫滩上,储量较大,但若修建混凝土面板坝,因其透水性不如堆石,宜受渗透压力影响,需专门设置排水体,负责地震时,可能产生孔隙水压力。故若修建面板坝,首先考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4)施工条件:该地区夏季会经常出现雷阵雨,降雨强度大,雨后不能马上施工,故不宜修建粘土均质坝。粘土斜墙坝较粘土心墙坝施

17、工干扰大、适应变形能力差、抗震性能差,故不考虑粘土斜墙坝。332综合分析该坝区宜修建粘土心墙坝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终选择那种坝型,还需作进一步比较分析。(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比粘土心墙坝的坝坡稳定性好。(2)防渗板位于堆石体上面,承受水压力的性能好,坝体透水性比粘土心墙坝好,几乎不受渗透水压力的影响。(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比粘土心墙坝的抗震性能好、地震变形小,不因地震而产生孔隙水压力。(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比粘土心墙坝的施工导流与度讯方便。(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比粘土心墙坝受气候的影响较小。(6)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比粘土心墙坝施工干扰少。综合考虑该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34枢纽布置黑河水

18、利枢纽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及电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详见设计附图)。根据枢纽区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结合水库调洪、供水等要求,对各建筑物的布置情况简述如下:拦河坝为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9.15m。单薄山梁防渗系统位于金盆东岭和北岭处,采用灌浆帷幕防渗,帷幕线全长1390m;泄洪洞布置于左岸,穿过单薄山梁,采用塔式深孔进水口、进水口堰顶高程540m,孔口尺寸10m10m,弧门控制,塔后接圆拱直墙型明流洞,出口接挑流鼻坎。溢洪洞布置在右岸,采用表孔溢流堰进水口,进口底板高程540m,孔口尺寸10m10m,弧门控制,闸室后接圆拱直墙型明流洞;引水洞布置在右岸,进口采

19、用分层取水放水塔,塔后接洞径3.5m压力隧洞,出口与黑河引水渠道系统连接;电站布置在坝下游右岸,发电支洞与引水洞相接,利用城市供水和农灌供水发电,电站尾水与引水洞出口明渠相接。35 溢洪洞设计351 简述 溢洪洞位于大坝右岸,其主要任务是泄洪。溢洪洞在立面上采用“龙抬头”的形式进行布置,洞身横断面为圆拱直墙型,断面尺寸由1214.725m变为1011.5m。溢洪洞进口设溢流堰,堰顶高程为578.00,出口为495.07,总落差82.93m。洞身为园拱直墙型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厚度分别为1.0m和0.6m。设计洪水位593.73下泄流量Q设=1492m3/s,校核洪水位599.36下泄流量Q校=

20、2361m3/s。洞内最大单宽流量220m3/s,最大流速42.49m/s 。352 工程总体布置溢洪洞位于大坝右岸,斜穿右坝肩山体分水岭。洞轴线与坝轴线相交于溢0+327.962 m处,洞轴线方位角北偏西1700,与坝轴线水平夹角84326。溢洪洞位于大坝右岸,由引渠段、控制段、平洞段、明渠段何出口消能段构成,总长632.937m。 桩号0-004.509m以前为进口引渠段(护坦桩号为0-04.5090-045.970),底板高程572.00,桩号0-004.5090+030.301m为闸室段,属开敞式表孔单孔闸,是溢洪洞的水流控制性建筑物。闸室段主要由溢流堰、叠梁检修闸门、弧形工作闸门、液

21、压泵站、叠梁启闭机排架以及叠梁门库等组成。闸孔宽12 m,闸室进口底板高程572.00m,闸室末端高程474.974m,闸墙顶高程601.15m。溢流堰堰型采用WES标准剖面堰,堰顶高程578.00m。叠梁检修闸门和弧形工作闸门设置在堰顶上。堰面曲线方程y=0.0.0474X1.85, 堰面曲线与下游1:1.4陡坡段相切于桩号0+011.804m。桩号溢0+011.804m0+091.390m为陡坡直线段,底坡比为1:1.4。桩号溢0+091.390m0+147.014m为反弧段,反弧半径100.000m,圆心角34617,相应洞底底板高程516.569m498.000 m.。桩号溢 0+14

22、7.014m0+447.014m为平洞段,底坡坡降i=1/40。 溢洪洞洞身段为无压洞,横截面为圆拱直墙型,洞高12m,洞宽12m,其中直墙高10m,顶拱半径R=7.12m,圆心角=1145350。桩号溢0+447.014m0+547.014m为明槽段,明槽断面形式为矩形。明槽段侧墙最大高度14.6m,墙顶高程504.500m。桩号溢0+547.014m0+586.967m为挑流鼻坎段,挑流鼻坎反弧半径为100m,圆心角为232556,坎顶高程495.07m,坎底齿墙最低高程为472.0m。挑射角22。桩号溢0+589.967m0+619.967m为下游护坦段。353 溢洪洞设计(1)定型设计

23、水头Hd选择通过调洪演算,溢流堰顶高程确定为578m,堰上定型设计水头HdHmax(0.750.95),堰上最大水头Hmax599.3657821.36取堰上定型设计水头Hd16m,是比较合理的。(2)确定堰面曲线根据规范及工程经验,堰顶上游采用三圆弧曲线,下游为幂曲线,如图6-1所示。幂曲线方程为:故可得幂曲线方程为:(3) 剖面衔接计算直线段和堰面曲线切点xc、yc确定。 对求导得,直线段坡率为1:1.4,所以,由 ,可以得到xc=11.804,带入幂曲线方程得yc=4.5576。图61直线段和反弧段切点D、反弧圆心坐标O及反弧与平洞段切点E的确定。初拟E点高程498m,即yE=80,平洞

24、段底坡1:40,反弧半径按(0.51.0)hmax确定, hmax=599.36-493.7=105.66,故初拟反弧半径R=100m。各典型点坐标计算示意图见图6-2。图62根据几何关系得:=80-100cos(atan0.025)=-19.969=-19.969+100cos(atan(1/1.4)=61.404由,=91.390=149.514=147.014平洞段出口与挑流鼻坎衔接计算如图6-3所示,图63以F点为基点,由几何关系得:100sin(atan0.025)+100sin22=39.953m,100cos(atan0.025)-100cos22=7.248m。根据溢洪洞洞轴线

25、处地质纵剖面图以及平洞段底坡i=0.025,拟定F点高程为488m,故可得G点高程为495.25m,满足比下游最高水位593.7高12m得一般要求。354 平洞段水面线(1)计算校核工况反弧水深Q=2361m3/s,堰前水深H=599.36-498=101.36m,堰前流速=7.191m/s,故=104.00m,由式(6-1)可算得反弧段水深: ( 6-1)反弧段水深h=4.69m,近似取平洞段起始断面水为4.69m,计算平洞段水面线。(2)定性分析水面线形式平洞段底坡i=0.0250.1,不考虑底坡影响。m3/sm,流速不均匀系数取1.05,临界水深为: m (6-2)正常水深由式(53)计

26、算 (6-3)经试算得,正常水深h0=9.17mhk ,为陡坡。在陡坡中,通常为急流,又hh0hk ,所以判断水面曲线为S3型壅水曲线,进口处水深为控制水深,最后趋向于正常水深。(3)计算水面线平洞段水面线根据规范要求,采用分段求和法推算,以确定溢洪洞平洞段的断面尺寸和直墙高度,分段求和法计算公式如式(6-4): (6-4)式中:L1-2分段长度,m; h1、h2分段始末断面水深m; m3 v1、v2分段始末断面平均流速,m/s; 1、2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取1.05; 底坡角度; J糙率系数; i底坡。计算结果如表62,其中起始断面为平洞起始断面,即桩号溢0+147.014m,终止断面为桩号

27、溢0547.014m。表6-2 校核洪水工况溢洪洞平洞段水面线计算表 断面h(m)A(m2)v(m/s)v2/2gEsEsRJi-Js(m)S(m)ha14.6956.2841.9689.7294.41-0.382.630.07-0.0407.4458.56324.756.441.8789.3494.04-3.682.640.069-0.048.5637.45586.934.857.640.9985.6590.45-3.462.670.065-0.0495.477.55589.5444.958.840.1682.1987.09-6.322.70.062-0.031857.655187.855.

28、161.238.5875.8780.97-0.832.760.055-0.03372.87.85527.565.12861.53638.3775.0580.17-2.062.760.055-0.03400.07.883从表52可知,最大掺气水深7.883m,按SL279200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要求,在掺气水面线以上的空间宜为断面面积的1525,当采用圆拱直墙形断面时,水面线不宜超过直墙范围。现洞高12m,直墙高度为10.00m,洞宽12m,顶拱半径R=7.12m,圆心角=1145350,经计算最小净空面积为35,满足规范要求。655挑距和冲坑深度计算:水舌挑射距离按水舌外缘计算,其估算公式为 (

29、6-5)式中 L水舌挑距,m; g重力加速度,9.81m/s2; v1坎顶水面流速,m/s,约为鼻坎处平均流速v的1.1倍; 挑射角度; h1坎顶平均水深h在铅直向的投影,h1=hcos; h2坎顶至河床面的高程,m。鼻坎处平均水深近似取平洞段出口水深h=9.43m,挑射角按经验值取22,h1= hcos=8.74鼻坎处平均流速近似取平洞段出口流速,=20.86m/s,故v1=1.1v=22.95m/s,h2495.074878.07m,故 62.23 冲坑最大水垫深度按下式估算: 查表得K=1.21.5取 K=1.2,q236112196.75m2/s,Z599.36-493.7105.66

30、m,可求得T53.97m,尾水高度h=493.7-487=6.7m ,Tk =T-h=47.26m。36 泄洪洞设计361 简述 泄洪洞是金盆水利枢纽的主要泄洪建筑物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分担泄洪和放空水库。泄洪洞位于坝左岸,系利用导流洞改建而成。为降低工程造价,泄洪洞采取在平面上与导流洞为同一轴线,立面上错开的布置形式,即以“龙抬头”的形式与导流洞被利用段相结合形成泄洪洞。洞身横断面为1013m圆拱直墙型,衬砌厚度分别为1.0m、0.6m两种。设计洪水位下泄流量Q设=2490m3/s,校核洪水位下泄流量Q校=2645m3/s。362工程总体布置 泄洪洞位于坝左岸,穿越单薄分水岭。洞轴线与坝轴线相

31、交于泄0+119.232 m处,洞轴线方位角北偏东3100,与坝轴线水平夹角475634。泄洪洞由引渠段、控制段、平洞段、明渠段和出口消能段构成,总长 687.609m。桩号0-027.800m以前(护坦桩号为0-027.8000-056.573)为进口引渠段,用C25混凝土砌护。桩号0-027.8000+010.000m段为放水塔及闸室段,进口底板高程为540.0m,塔顶高程为601.15。放水塔塔顶601.15平台与岸坡601.15m高程永久道路以宽4.8m钢筋混凝土工作桥相连,桥长34.27m。放水塔进水喇叭口顶椭圆曲线方程为。长轴仰角按工程经验取12。塔内设检修平板钢闸门及弧形工作钢闸

32、门各一扇,检修平板钢闸门孔口至弧形工作钢闸门孔口间的顶板压坡为1:5,压坡水平长度为5m。进口形式见图6-4。弧形工作钢闸门孔口尺寸为1010m,检修平板钢闸门孔口尺寸为1011m。桩号泄0+000.0000+062.500m洞底为抛物曲线,曲线方程为。桩号泄0+062.5092.514m段为斜洞段,其坡比为1:2。0+092.5140+122.069m段为反弧段,反弧半径70.0m,圆心角250811。桩号泄0+122.069m0+572.069m为平洞段,底坡i=1/40,其中桩号泄0+540.000m以前约40m段由于左侧山坡陡峻,右侧山体较薄,岩石风化强烈,成洞较为困难,存在偏压,设计

33、以混凝土贴坡予以加固处理。泄洪洞洞身为无压明流洞,横断面为圆拱直墙型,洞宽10m,洞高13m。直墙高10.17m,顶拱半径R=5.83m,圆心角=118421。出口洞脸正坡及侧坡均为1:0.75,每15m高设一级马道,马道宽1.5m。桩号泄0+572.069m0+602.069m为明槽段,底坡i=1/40,断面尺寸为1013m矩形槽。桩号泄0+602.069m0+631.036m为挑流鼻坎段,。鼻坎齿墙深入基岩,其底最低高程为472.0m。桩号泄0+631.036m0+661.036m为下游护坦段。图64363泄洪洞设计计算(1)反弧半径确定校核洪水时,泄洪洞最大泄流量Q=2645m3/s,经

34、过闸门水深hc可按宽顶堰公式计算,h=e=100.742=7.42m,其中为垂直收缩系数,e为闸孔开度。故闸门后水流速,=72.19m,再由式(6-1)试算得=7.83m。按R=(610)初步拟定反弧半径r=70。(2)直线堰面曲线切点xc、yc确定曲线方程为,直线段坡比为1:2,反弧半径R70m,平洞段坡比为1:40根据几何关系,可求得各点坐标,计算示意图如图65。对求导得,直线段坡率为1:2.0,由 ,可以得到xc=62.5,带入幂曲线方程得yc=15.625。(3)直线段和反弧段切点D、反弧圆心坐标O及反弧与平洞段切点E的确定如图65所示初拟E点高程502m,即yE=38,平洞段底坡1:

35、40,根据几何关系得:=38-70cos(atan0.025)=-31.978=-31.978+70cos(atan(1/2)=30.632图65由,=92.514=123.818=122.069(4)平洞段出口与挑流鼻坎衔接计算如图66所示:以F点为基点,由几何关系得:100sin(atan0.025)+100sin22=39.953m,100cos(atan0.025)-100cos22=5.073m。根据泄洪洞洞轴线处地质纵剖面图以及平洞段底坡i=0.025,拟定F点高程为488m,故可得G点高程为495.07m,满足比下游最高水位593.7高12m的一般要求。图66364平洞段水面线(

36、1)计算校核工况反弧水深Q=2645m3/s,弧门后水深h=e100.7427.42m,流速m/s,故=110.19m,由式(51)可算得反弧段水深:反弧段水深h=6.16m,近似取平洞段起始断面水为6.16m,计算平洞段水面线。(2)定性分析水面线形式平洞段底坡i=0.0250.1,不考虑底坡影响,m3/sm,流速不均匀系数取1.05,临界水深为: m,由式(62)算出正常水深h0=9.17mhk ,为陡坡。在陡坡中,通常为急流,又hh0hk ,所以判断水面曲线为S3型壅水曲线,进口处水深为控制水深,最后趋向于正常水深。(3)计算水面线平洞段水面线根据规范要求,采用分段求和法推算,以确定溢洪

37、洞平洞段的断面尺寸和衬砌高度,计算公式为式(61),计算成果见表63,其中其中起始断面为平洞起始断面,即桩号泄0+122.069m,终止断面为桩号泄0+602.069m。 从表63可知,最大掺气水深9.45m,按SL279200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要求,在掺气水面线以上的空间宜为断面面积的1525,当采用圆拱直墙形断面时,水面线不宜超过直墙范围。现直墙高度为10.17m,洞宽10m,顶拱半径R=5.83m,圆心角=118421,经计算最小净空面积为22.4,满足规范要求。表53 校核洪水工况泄洪洞平洞段水面线计算表 断面h(m)A(m2)v(m/s)v2/2gEsEsRJi-Js(m)S(m)ha

38、16.1661.642.9493.98100.1-4.132.760.069-0.04208.80599.1826.36341.9989.8596.15-2.792.790.065-0.03899.188.94572.5236.46441.3387.0793.46-2.662.810.062-0.036171.79.04574.0446.56540.784.4190.91-2.542.830.06-0.034245.79.14575.756.66640.0881.8788.47-2.432.840.057-0.031321.49.24577.5166.76739.4879.4486.14-2.

39、362.860.055-0.0293999.34581.1176.8026838.8977.0883.88-27.72.880.053-0.017480.09.447365 挑距和冲坑深度计算 水舌挑射距离按水舌外缘计算,其估算公式为式中 L水舌挑距,m; g重力加速度,9.81m/s2; v1坎顶水面流速,m/s,约为鼻坎处平均流速v的1.1倍; 挑射角度; h1坎顶平均水深h在铅直向的投影,h1=hcos; h2坎顶至河床面的高程,m。鼻坎处平均水深近似取平洞段出口水深h=8.73m,挑角有工程类比经验和试验成果取得=22。h1= hcos=8.09,鼻坎处平均流速近似取平洞段出口流速,=

40、32.69/s,故v1=1.1v=36.78m/s,h2495.074878.07m,故 133.01 冲坑最大水垫深度按下式估算:查表得K=1.21.5取 K=1.2,q264510264.5m2/s,Z599.36-493.7105.66m,可求得T62.57,尾水高度h=493.7-487=6.7m ,Tk =T-h=55.87m。 四、 坝体设计41 坝顶高程411风浪要素计算:坝址处多年平均最大风速V为20m/s,水库吹程D为630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594m,设计洪水位为593.94m,校核洪水位为599.36m,相应的水库水深H为106m、105.74m、111.36m。大坝设计

41、级别为1级,计算正常工况下的风浪要素时,风速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2倍,即40m/s,计算非常工况时,风速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即20m/s。 风雍水面高度e按SL274-2001规范中的附A.1.10公式计算,综合摩阻系数取3.610-6。波浪爬高R按按SL274-2001规范中的附A.1.12-1公式计算,风浪要素计算结果列于表7-1。412坝顶高程计算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要求,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1 设计洪水(593.94m)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2 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3 校核洪水位(599.36m)加非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4 正常蓄水位(594m)加非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再加地震安全加高(按SL203-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坝顶超高y为波浪爬高R、风雍水面高度e、坝顶安全加高A三者之和,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