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221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A01-3标段人仔顶隧道施工专项方案中 国 水 电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路桥有限公司目 录一、编制说明41、编制依据42、编制原则4二、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51、工程概况52、主要技术指标63、主要工程数量6三、总体施工方案及顺序71、总体施工方案72、施工顺序安排81、场地布置82、进度计划93、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04、施工机械配置115、供水、供风、防尘126、施工临时用电127、临时通讯设施13五、主要施工方案131、施工准备132、施工测量153、超前地质预报174、监控量测195、洞口边仰

2、坡及明洞开挖防护施工206、超前支护措施237、洞身开挖288、初期支护379、仰拱与底板施工4510、防水与排水施工工艺4711、二次衬砌施工5412、横通道工程6213、排水边沟、电缆沟施工6314、隧道砼路面工程施工6315、洞内装饰工程65六、重难点、关键技术施工技术、工艺661、洞身不良地质段662、地质异常情况处理69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91、易塌方地段在进洞前忽视做仰坡防护防治措施:692、洞口出现地层滑坡、崩塌、偏压防治措施:703、隧道施工易出现超欠挖防治措施:704、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钢筋网等临时支护防治措施:705、台车衬砌质量防治措施:716、结构防排水施工处理不当

3、防治措施:717、衬砌中防水层在铺设中有破损、折曲现象防治措施:718、注浆时压力控制不足,影响注浆效果防治措施:729、仰拱施工防治措施:7210、电缆槽施工防治措施:7211、坍塌方施工防治措施:7212、初喷砼施工不及时、喷射总厚度不足、喷层砼不密实防治措施:7313、在钢拱架和挂钢筋网的背后喷射砼形成空洞防治措施:7314、隧道二衬施工缝处有错台、漏浆,“开窗”处接缝明显防治措施:7315、二衬及仰拱钢筋安装偏位防治措施:73八、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741、质量保证体系74九、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措施79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792、安全管理保证措施80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81十一、工期保

4、证措施821、组织措施822、技术措施843、合同管理854、经济措施85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A01-3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交通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3)招投标文件、施工承包合同;4)广西交通投资集团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5)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6)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2、编制原则1)工期保障原则根据业主对本标段工程总工期及节点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计划安排周密,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资源利用充分,以保证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2)技术可靠性原则

5、施工方案制订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吸收国内外类似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我单位相关施工的成功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建成。3)经济合理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工程的实际需要及我单位相应资源配置,力求方案经济合理,并在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以使施工方案优化,效率提高,施工成本降低。4)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原则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订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全过程处于严密监控状态。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5)突出重点及难点的原则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以隧道、桥梁工程为重

6、点、以各分项工程的难点进行编制,专项方案具有重点、难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二、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1、工程概况隧道名称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长度围岩类别明洞VIVIII人仔顶隧道左洞ZK62+392ZK63+645125331115432675右洞K62+485K63+610112535101381608各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支护见表复合式衬砌支护类型 衬砌类型围岩级别初期支护C25二衬辅助施工锚杆钢筋网C25喷砼钢拱架M明洞拱墙、仰拱60cm钢筋砼S5-P浅埋段25中空注浆锚杆L=3.5m60cm*100cm8 15x15cm26cm20工字钢60cm拱墙、仰拱50cm钢筋砼超前长管棚超前

7、小导管S5-A浅埋段25中空注浆锚杆L=3.5m60cm*100cm8 15x15cm24cm18工字钢60cm拱墙、仰拱50cm钢筋砼超前长管棚超前小导管S5-B埋深段25中空注浆锚杆L=3.5m80cm*100cm8 20x20cm24cm18工字钢80cm拱墙、仰拱45cm钢筋砼超前小导管S4-B22早强砂浆锚杆L=3.5m60cm*120cm8 25x25cm23cm格栅钢架100cm拱墙、仰拱40cm钢筋砼超前锚杆S322早强砂浆锚杆L=2.5m120cm*120cm8 25x25cm10cm拱墙、仰拱35cm素砼-JS322早强砂浆锚杆L=3.0m120cm*100cm8 20x2

8、0cm23cm格栅钢架100cm拱墙、仰拱45cm素砼-人行横洞22早强砂浆锚杆L=2.0m120cm*100cm8 25x25cm普通段:12cm加强段:10cm-普通段拱墙:30cm素砼加强段拱墙:35cm素砼-车行横洞22早强砂浆锚杆L=2.5m120cm*100cm8 25x25cm普通段:12cm加强段:10cm14工字钢100cm普通段拱墙:30cm素砼加强段拱墙:35cm素砼2、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2设计车速公里/小时1003行车道宽度m3.7524隧道类别分离式隧道5建筑限界宽度m10.756建筑限界高度m57地震烈度度

9、3、主要工程数量细目号细 目 名 称单位数量1洞口机械开挖土方m35977.002洞口机械开挖石方m38968.003洞口坡面防护m22149.00422砂浆锚杆Kg13206.765明洞衬砌C25拱墙混凝土m3883.746明洞衬砌光圆钢筋(HPB300)kg29034.727明洞衬砌带肋钢筋(HRB335)kg77158.628明洞衬砌C25仰拱混凝土m3627.669明洞衬砌C15混凝土仰拱回填m3412.5010回填种植土m3156.0011回填土石方m33279.00 12回填浆砌片石m31030.0013洞身开挖m3232038.7713锚杆(22超前砂浆)m96079.31 14

10、C25混凝土套拱m387.4415钢管(108mm,壁厚4.0mm)m4995.0016热轧无缝钢管(42mm,壁厚4.0mm)m17205.1217工字钢(I18)kg328782.9218锁脚钢管(42mm,壁厚4.0mm)m3222.1019角钢kg46698.8220C25喷射砼m310420.9321中空注浆锚杆(25)m42271.0622早强砂浆锚杆(22)m231479.4723钢筋网(8)kg145706.3624型钢(I18)kg328782.9225M10浆砌片石m8.0026槽钢(25a)kg3049.2627模筑衬砌光圆钢筋(HPB300)kg107682.6428模

11、筑衬砌带肋钢筋(HRB335)kg404954.8929C25高性能拱墙防水混凝土m320732.6730仰拱C25混凝土m35770.1831C15混凝土仰拱回填m36500.0032C25边沟、电缆沟混凝土m33776.8433C20混凝土基层m221603.6034无纺布m272269.5135止水带m8106.7736遇水膨胀止水条m6694.5137中心排水管m2438.00三、总体施工方案及顺序1、总体施工方案1)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软弱围岩施工中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施工原则。2)隧道共一个施工作业区,采用单向施工方案。3)本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级别为

12、、级。隧道开挖掘进按照围岩级别,由强到弱依次采用全断面法、上下台阶和弧形导坑法施工,人工钻孔,普通钻爆法开挖,出碴进料采用无轨运输。4)隧道超前支护采用管棚、超前小导管和超前砂浆锚杆,初期支护按照设计图纸采用网喷砼及钢拱架、钢格栅、锚杆,喷砼施工采用湿喷工艺。5)自制多功能作业台车无钉挂设防水板。6)二次衬砌使用衬砌台车拱墙一次模筑成型。砼洞外集中拌和,砼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泵送砼入模。2、施工顺序安排1)隧道工序可划分为:洞顶截水沟开挖,土石方开挖及边、仰坡和成洞面临时防护;进洞辅助措施施工;浅埋段开挖、初期支护;浅埋段及洞口明洞模筑衬砌施工;洞门施工;洞身开挖;洞身初期支护;仰拱和铺底;洞

13、身防排水;二次衬砌;洞内路面及两侧沟槽等。2)分离式隧道总体施工程序如下:开工前施工准备洞身开挖及排水仰拱和铺底洞身防排水设施洞内路面及附属工程模筑二次衬砌洞门及其附属工程施工浅埋段及洞口明洞模筑衬砌施工洞顶截水沟开挖、衬砌及洞口排水套拱、超前管棚等进洞辅助措施施工浅埋段开挖、初期支护及仰拱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及临时防护浅埋段开挖超过50m必须进行浅埋段二衬及明洞模筑衬砌施工根据围岩条件和测量情况合理选择支护参数洞口及洞内软岩段二次衬砌尽早施工,其他段落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工,一般情况下二衬距离掌子面不超过200m洞身初期支护初支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并及时进行复

14、喷,硬岩地段复喷作业距掌子面不得超过60m仰拱和铺底距掌子面不大于60m四、施工总体部署1、场地布置人仔顶隧道采用单向掘进,在隧道进口规划了临时场地,总体规划布置如下:进口临时场地占地总面积约为19900m2,其中包括施工便道18000m2、办公生活区500m2、喷锚拌和站1200m2、空压机房及箱变站200m2、水池等;施工场地和队伍驻地的修建按改善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总体要求,结合广西交通投资集团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和驻地建设。2、进度计划 隧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隧道施工计划施工部位施工起讫时间人仔顶隧道施工准

15、备2013.10.12013.11.30洞口工程2013.12.12014.4.30洞身开挖及支护2013.5.12014.12.31仰拱开挖及填充2013.7.152015.2.15二次衬砌2013.8.152015.3.31路面及附属2014.4.12015.8.31隧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施工部位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洞口工程洞身开挖及支护仰拱开挖及填充二次衬砌路面及附属 3、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职务姓名职责备注1项目经理鲁承刚全面负责2项目总工王果木质量、技术总负责3项目副经

16、理孙广庆安全、生产、进度总负责4工程部主任司福全技术、质量、全面管理5隧道主管邱永胜隧道技术、质量管理6技术员王占龙现场技术员7技术员刘纪唯现场技术员8技术员单占波现场技术员9测量队长赵介石现场测量10试验室主任宋永杰现场试验11施工队长冯泽现场质量、进度、安全隧道施工劳动力计划隧道名称序号 工种劳动力人数备注人仔顶隧道1管理人员4质量、安全、技术2开挖班80两班倒3支护班40两班倒4二衬班305出渣班206钢筋班127电工48测量工49普工16合计2104、施工机械配置隧道每个作业面施工分5独立施工班组,即开挖班、支护班、出渣班、二衬班和钢筋班,二十四小时作业;每个洞口配备挖机1台,装载机2

17、台,12.2m衬砌台车1台,自制钻孔、支护及钢筋台车各1台,风钻若干个。 人仔顶隧道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数量备注挖掘机小松PC2001.0m31装载机柳工ZL503m32洒水车一汽8000L1自卸汽车一汽15t8专用锚杆打插机国产2打设拱部锚杆用空气压缩机21m3/min6通风机275KW2气腿式风钻YT2820钻孔台车自制2钢筋台车自制2全自动液压衬砌台车12.2m1混凝土喷射机SPZ-66注浆泵2TGZ-60/12060L/min3强制式搅拌机JS75030m3/h1混凝土输送泵HBT6060m3/h2混凝土输送车TZ5160GJB6m

18、32混凝土输送车三一搅拌车12m310电焊机BX1-50038KVA6钢筋加工机械GQ/GW6-403木工机械MB106B60020001发电机300GF300KW1发电机75GF75KW1变压器箱式变压器630KVA3抽水泵IS150扬程70m4增压泵25、供水、供风、防尘施工用水:在山顶修建蓄水池,采用高水位水池供隧道施工用水。供水管道前端至开挖面一般不超过20m。施工通风:洞口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设2台75KW轴流式通风机作主扇,风管均采用120cm的大口径软管;隧道掘进50m后进行供风,供风管道前端至开挖面距离不大于20m。防尘:全隧道采用湿式钻孔;出碴时喷雾洒水;砼在洞外拌合,通风降

19、尘,风速控制在1.53.0m/s左右。6、施工临时用电1)配置2630KVA变压站,隧道施工供电采用三相五线供电系统;动力设备采用三相380V;照明电压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采用220V,手提作业灯为1224V;选用的导线截面应使低压线路末端电压降不大于10%;36V及24V线不得大于5%;高压分线部位设明显危险警告标志;所有配电箱和开关全部进行责任人和用途标识。2)洞外变电站设置防雷击和防风装置,且设在靠近负荷集中地点和设在电源来线一侧。当变电站电源线需跨越施工地区时,其最低点距人行道和运输线路的最小高度满足:电压35kV时7.5m,电压610kV时6.5m,电压40

20、0V时6m。变压器容量按电气设备总用量确定,当单台电动设备容量超过变压器容量的1/3时,适当增加启动附加容量。3)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采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应采用橡套电缆;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采用双回路输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动力干线上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装置;严禁在动力线路上加挂照明设施。4)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满足:110V以下电线离地面距离大于2m,400V时大于2.5m,610kV时大于3.5m。供电线路架设按照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5)施工期间“三管两线”架设、安装

21、应顺直、整齐,按图2-2所示布置。三管两线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m)7、临时通讯设施项目经理部、作业队接入固定电话和配置移动电话,另配备对讲机数部,保持内外联络畅通,网络满足信息化管理要求。在掌子面和洞口及值班室设置防爆应急电话,确保信息安全畅通。 隧道内如固定敷设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电缆全部采用铠装电缆、不延燃橡套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 为防止雷电波事故,通信线路在隧道洞口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五、主要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临时设施准备开工之前首先修筑临时施工便道,架设施工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道,砌筑洞顶截水沟,开挖隧道进出口明挖段土方。洞口场地开挖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碾压和硬化工作,修建

22、生产和生活房屋,然后安装和修建隧道供风、供水、发电、喷射混凝土生产、钢结构加工等设备与设施。洞门工程在进洞施工正常后及时安排施工,尽量避开雨季。2)技术准备(1)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召集全体技术人员审核图纸并勘误,领会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施工要领。(2) 根据设计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全面分析,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序,合理确定作业方法及循环时间,制定相应的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编制施工方案,并完成施工方案的报批;(3) 完成对施工队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和各种记录簿和工程检查表格的填报交底工作。(4) 隧道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完成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批准,现场放样全部完成,具备施工条件。(5)

23、试验室已完成各类施工用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验和配制工作,并通过监理工程师批准。3)安全准备(1) 施工现场及环境的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完成隧道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的审批。(2) 进场施工人员的进场安全培训及教育工作完成,对施工队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完成。(3)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持证情况满足施工要求。(4)特种作业设备的标定完成,并通过监理工程师、业主单位的审批。(5) 隧道不良地质及监测控制工作准备均满足施工条件。3)队伍及人员进场准备组建有技术、有责任、有创新的管理团队负责隧道的技术、安全、质量及进度的施工管理,同时组织有丰富施工经验及施工能力的

24、施工队伍,以满足施工开展的人力要求。 4)各类设备及材料进场准备(1)测量设备如GPS、全站仪、断面扫描仪等均标定合格且数量满足施工要求。(2)各类实验设备及材料均标定合格且数量满足施工要求。(3) 各类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良好,各类施工原材料的准备充裕,且数量满足施工要求。2、施工测量开工前期要依据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分为洞内测量和洞外测量两部分,开工前主要是洞外测量。洞外测量采用GPS确定洞口的位置、高程,组织测量队进行连侧(模拟贯通测量),加密水准点和导线点。洞内采用全站仪设置导线点,进行施工放样。1)工程测量组织(1)项目部成立测量组(隶属工程部管理),专门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及

25、围岩监控量测工作。(2)开工前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系统的复测工作,隧道控制点及测设出隧道洞口位置,确保无误。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复测报告。(3)当复测结果在规范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时,经监理认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加密,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若发现复测误差超限时,应再进行复测,直至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为止。每年对导线、水准都要复测一次。(4)测量仪器配备GPS、全站仪、J2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各种测量仪器定期送交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5)各种测量原始资料、计算成果和图表,必须记录真实、清楚并不得涂改。测量资料必须保持完整,整理成册,分类分项归档。2)

26、洞内施工测量(1)洞内导线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延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米。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控制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150m。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2)开挖前应在开挖断面标出设计断面尺寸线,开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测量给出断面图。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导坑的中线每延伸一定距离后,应与下部导坑的中线联测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导坑的中线点或向上部导坑引点。(3)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

27、需要适当加密,但不宜大于10m。(4)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墙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无误。(5)洞内水准测量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结合洞内施工情况,测点间距200500米。洞内施工用的施工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满足施工要求。3)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1)贯通误差的测定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法,在贯通面附近定一临时点,由进测的两方向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所得的闭合差分别投影至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实际的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在置镜于该临时点测求方位角贯通误

28、差。 水准路线由两端向洞内进测,分别测至贯通面附近的同一水准点或中线点上,所测得的高程差值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2)贯通误差的调整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采取精密导线测量,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及角度平差来调整。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100m洞段内(即调线地段)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进行放样。4)竣工测量(1)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路线中心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

29、。(2)隧道永久中线点,应在竣工测量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属标志。直线上的永久中线点,每200250m设一个,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终点各设一个;曲线中部,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增加。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3)洞内水准点每公里埋设一个,并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3、超前地质预报1)超前地质预报结合人仔顶隧道的具体地质条件,本地质预报工作的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地层岩性,如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2)地质构造,特别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构造等。(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岩温等发育情况。(4)地下水,特别是

30、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地带等。(5)对照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绘制掌子面围岩素描图,预报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及对事故的影响程度。(6)预报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及其对施工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 可能出现的塌方、滑动的部位、形式、规模以及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措施。 可能出现突然涌水的地点、涌水量大小、地下水泥沙含量及对事故的影响。 软岩内鼓、边墙掉块地段及对施工的影响。岩体突然开裂或原有裂隙逐渐加宽的位置及其危害程度。对隧道将要穿过不稳定岩层、较大断层作出预报,以便及时改变施工方法,采取应急措施。(7)位移量测中发现围岩变形速率加快时,应预报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8)浅埋隧道地面出现

31、下沉或裂缝时,预报对隧道稳定和施工的影响程度。(9)隧道施工中由于措施不当,可能造成围岩失稳,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2)地质预报工作方法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地物整合预报技术,具体讲,就是立足于区域地质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区域地质资料、隧道勘查资料,通过现场地质调查,锁定隧道施工主要地质灾害的性质。借助于TSP、地质雷达、红外探水等物探手段和水平地质钻探、地质编录等地质手段,进一步摸清不良地质体的性质、位置、规模、产状,对其风险等级进行评价。3)超前地质预报的分级(1)隧道施工中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应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制订,以达到预报准确、节省资源的目的。(2)根据地质对隧道安全的危害程度,

32、地质灾害分为A、B、C、D四级,其影响因素见表。(3)复杂地质的预测、预报应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辅助导坑与主洞探测相结合,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同地质灾害级别的预报方式可采用:一级预报可用于A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超前水平钻探法等进行综合预报。二级预报可用于B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辅以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必要时进行超前水平钻孔。三级预报可用于C级地质灾害。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

33、地段宜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超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法和超前水平钻孔。四级预报可用于D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地质灾害分级影响因素地质灾害分级CD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地质复杂程度(含物探异常)岩溶发育程度极强,厚层块状灰,大型溶洞、暗河发育,岩溶密度每平方公里50L/s,钻孔岩溶率10%强烈,中厚层灰岩夹白云岩,地表溶洞落水洞密集,地下以管道水为主,岩溶密度每平方公里515个,最大泉流量1050L/s,钻孔岩溶率5%10%中等,中薄层灰岩,地表出现溶洞,岩溶密度每平方公里15个,最大泉流量510L/s,钻孔岩溶率2%5%微弱,不纯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地表地下以溶隙为主,最大泉流量5

34、L/s,钻孔岩溶率1105 m3/d)、大型突水(涌水量1104 m3/d1105 m3/d)、突泥、高水压中小型突水(涌水量1103 m3/d1104 m3/d)、突泥小型涌水(涌水量1102 m3/d1103 m3/d)、涌泥涌水量1102 m3/d,涌突水可能性极小断层稳定程度大型断层破碎带、自稳能力差、富水,可能引起大型失稳坍塌中型断层带,软弱,中弱富水,可能引起中型坍塌中小型断层,弱富水,可能引起小型坍塌中小型断层,无水,掉块地应力影响程度极高应力,严重岩爆(拉森斯判据0.20),无变形地质因素对隧道施工影响程度危及施工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局部可能存在

35、安全问题诱发环境问题的程度可能造成重大环境灾害施工、防治不当可能诱发一般环境问题特殊性况下可能出现一般环境问题无4) 超前地质预报分类 根据预报范围的不同,超前地质预报可分为以下三类:(1)长距离预报:对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情况进行长距离宏观预测预报,预报距离一般在掌子面前方200m以上,并根据揭示情况进行修正。(2)中距离预报:在长距离预报基础上,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深孔水平钻探等,对掌子面前方302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较详细的预报。(3)短距离预报: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红外探测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和超前钻孔,微观地探明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地下水出露

36、、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情况等。4、监控量测1)必测项目在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必测项目的量测,各测点应在不受到爆破影响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h,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选测项目测点埋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应能真实地反应围岩、支护的动态变化信息。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埋入围岩中,深度不应小于0.2m,不应焊接在钢支撑上,外露部分应有保护装置。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和工具布 置测试精度量测频率115d16d1 个月13个月大天3个月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测、地质罗盘等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2

37、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计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0.1mm12次/d1次/d12次/周13次/月3拱顶下沉水准仪、钢尺等每550m一个断面0.1mm12次/d1次/d12次/周13次/月4地表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洞口段,浅埋段0.5mm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 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 1次/37d;2)监控量测程序施 工量 测措 施(调整施工方法,加强支护结构)措 施(减少支护结构)改变量测计划改变管理基准(管理基准)(管理基准)是否安全量测计划是否改变是否经济管理基准是否改变监控量测工作程序5、洞口边仰坡及明洞开挖防护施工1)洞口截排水为了把地表

38、水排出隧道范围之外,设计文件对隧道进口设计了M7.5浆砌片石的坡顶截水沟。截水沟采用矩形结构,沟底、沟邦的厚度均为30cm,沟深60cm,底宽60cm。截水沟设在边仰坡开挖线5m范围之外,截水沟施工前,先进行场地清理,再按施工图纸进行开挖放样,并测定截水沟中心线桩及相应的检查恢复桩。截水沟应在明洞开挖及仰坡开挖前施工完毕。(1)截水沟布设要顺应原地貌的地势,修整平缓顺直,上游进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满足截流坡面水的要求,不出现溢水或渗漏,下游出水口引入路基截水沟;(2)截水沟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应保证截水沟的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3)截水沟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砌体砂浆配合比必须准确,

39、砂浆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4)截水沟开挖后应及时铺砌,防止地表水流沿沟下渗,防造成坡体坍塌。(5)砌体应挂线施工、分层分段砌筑,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圆滑、无脱落。砌筑工作缝表面应清扫干净,浇水湿润。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沟底高程及顶面高程纵坡必须平顺,无波浪形,保证美观。(6)砌筑好的片石砌体应洒水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d。2)洞口边仰坡施工进口的地质情况属于级,按照设计尺寸进行边仰坡施工,坡面采用喷锚挂网进行防护,边仰坡采用长3.5m的22的砂浆锚杆,1.2m1.2m的梅花型布置,挂钢筋网6mm2020cm,喷射砼采用C20号,厚度为10cm。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施工准备施工前先

40、根据边仰坡测量放样确定防护范围,然后用脚手架、竹排等架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要保证稳定、可靠,平台的高度根据边仰坡的高度及施工操作方便而定,另外在原地面合适的地段左右线各平整20左右的场地,并进行适当的硬化,以放置喷射机及堆料的要求。(2)砂浆锚杆的施工锚杆采用风枪钻孔,钻孔时应使钻杆大致垂直岩层结构层面,施工中应保证孔的顺直,钻孔完成后进行吹眼,清除钻孔内的钻渣,然后用水泥沙浆填满孔眼,再安装锚杆,最后封住孔口。(3)钢筋网钢筋网在锚杆安装完毕后布设,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间距先在加工场地制作好钢筋网片,并对钢筋网片进行除锈处理,然后用安全绳将网片吊至工作面安设钢筋网,钢筋网应点焊在锚杆头上,使

41、钢筋网在喷射砼时不易晃动。(4)喷射砼在喷射砼施工前,应根据砼锚喷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及施工前所做的标准配合比进行施工,力求达到强度的前提下回弹量最小,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施工经验控制好砼的施工质量。(5)喷射砼施工注意事项:喷射砼前,对边仰坡坡面上的松动岩石及松土进行清理,并用高压风清理坡面上的其它杂物,另应使坡面有一定的湿度;喷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0.6-1m的间距;为了保证砼的喷射厚度和减少砼的回弹率,施工时,应分层喷射砼,并在坡面上打入控制厚度的标记钢筋。喷射砼的回弹物一律作废品处理,所有回弹砼清出施工现场,严禁重复使用回弹砼;对喷射完毕的砼进行定期养生。3)明洞施工洞口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本标段隧道左右线洞口防护及开挖将整体进行,避免相互影响造成的安全事故。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