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设计.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5230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园林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传统园林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传统园林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传统园林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传统园林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园林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园林设计.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的。而山水植被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的利用或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和剪裁,从而出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2.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本质特征。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将物质生活与人们对自然的精神审美需要结合起来。在自然山水中,人们已经大规模的建造离宫别馆和亭台楼阁了。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人工建筑景观将自然

2、山水点染得更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具有点上添花之妙。,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成要素,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2 理水理水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3 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水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案例分析1-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平面图,园林内部构成,东园东区的面积约31亩,地势空旷,平岗草地,竹坞曲水,芙蓉树、天泉亭等亭阁点缀其间。兰香堂是东部主厅

3、,厅中部屏门南侧为漆雕拙政园全图,把全园景色融于一壁。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中园从东部进入中园,一泓清池映入眼帘,古树,垂柳拂水,湖石峻秀。远处一洞隐约可见。池南厅堂林立,错落有致。池北岩岛,溪桥相连,百年枫杨。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西园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园内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

4、“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园林空间与功能园林空间,流动空间与滞留空间静态空间一般为亭台楼阁,比较封闭,功能明确,空间表现清晰明确 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动态一般为走廊等,空间具有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 界面组织有连续性和节奏性 空间构成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空间组合形式拙政园内空间组合多为组团式各个空间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分园林空间处理手法空间垂直要素由墙、柱、屏风、栏杆等围合形成空间。例:宜两亭,空间各要素的综合限定园林内大多数景观以综合限定为主。例:见山楼,空间的围合与通透围合与通

5、透是互相穿插和贯通的。园林中有大量的闭合空间和长廊,为了防止人们视觉审美疲劳,在设计手法上,利用镂空造型表现借景等艺术形式,让整个空间动静结合,富有生气,特点分析,(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这种园中园、多空间

6、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先抑后扬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案例2-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

7、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网师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网师园平面图,网师园以池水为中心,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可分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也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

8、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几种组景手法,一、主从与重点网师园的网师取意于“渔人”,网师即渔翁则该圃以水为主,以水见长。整个园林采取主、从对比手法,于主景区周围安排若干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拱月格局,其中以主景区为主地,约400m 左右水池四周环绕着各种建筑及山石、树木,每一处均有一处点景的建筑物,同时也是驻足观景的场所:濯樱水阁、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射鸭廊。沿水池 周的回游路线又是绝好的游动观赏线。主景区西面是“殿春锋

9、”是从属空间中最大的。园南部的小山丛桂轩和琴室均为幽深的小庭院,园东角上的“集虚斋”前庭是另一处幽奥的小庭院,透过月洞门和竹外一枝轩可窥见主景区水池的一角之景,采用透景的手法求得奥中有旷,这些幽奥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烘托出主景区之开朗。,二、空间的对比当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安排在一起,可突出各自的特点。当人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将会使大空间给人以更大的幻觉,网师园为了在有限的范围内求得小中见大亦多采用过渡性空间,先抑后扬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 由于在住宅与园之间插进丁一条又小又窄、父暗、又封闭的过渡性空间,每当人们穿过它进到园内,便豁然开朗。三、起伏与层次园林建筑的起伏

10、与层次变化加强了整体立面的韵律变化与节奏感。网师园“竹外一枝轩”至“小山丛桂轩”,一轩临水一轩离岸处于一条主轴线上,此园东立面起伏变化不止一个层次,以水榭、连廊、射鸭廊所形成的中景层次:以住宅侧墙形成的背景层次;以临空的山石、小山丛桂轩所形成的近景层次,三个层次和谐相处又各有起伏变化,形成多层次的韵律节奏感。,四、观景和景观,对景观景具有从某一点向别处看的意思:景观则是指作为对景而从各个方面来观赏,简而言之就是看与被看。中国古典园林的许多要素之间都不着痕迹地处于某种视觉联系当中,它们彼此间同时考虑到了看与被看两方面的要求。从表面上看一切似偶然的巧合,却实际上凝聚着造园家苦心经营的心血。有时是侧

11、重于被看,即点景;有时又侧重于看,即观景,如网师园中“竹外一枝轩”东南为小水榭“射鸭廊”,它既是水池东岸的点景建筑,也是凭栏观赏园景的场所,当然也是通往内宅的园门。关于对景也可以看到园中水池北岸“看松读画轩”与南岸“濯缨水阁”遥相呼对立构成对景。当然,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等均是点景建筑,同时也是驻足观望的场所。,5、理水 叠山理水与建筑气机相承,使得水无尽意,山容水色,意境幽深,形断意连,有绵延不尽之感。网师园以水为主,其水池、花木建筑综合处理,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在水池一角用桥梁、水划出一、二水面水湾,或叠石成涧,造成水源深远的感觉。园内水池与园外河道相通,有利保持池水清洁。综合以上可知,网师园作为一处成功的园林典范虽占地不大,但游人在咫尺园林之中能看到山水“山不高而有峰峦起伏水不深而有汪洋之感”,设计布局中应用了多种组景手法,在叠山、理水、植物等方面也有其独道之处,由此我们可以吸取借鉴它的许多成功经验,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审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