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242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论文题 目:.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 系 部:. 专 业:. 土木工程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2015年10月14日摘 要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一级公路与二级公路是连接高速公路或是某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开发区经济带及人烟稀少地区的干线公路,一级公路的建成是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东北地区来说,公路的建设意义深远,选择交通作为合作的突破口,无疑是注重实效的选择。实现交通的多面化,既是行业协调发展,为

2、社会提供优良交通环境的需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实现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需要。335省道三庄至莒县段改建工程长27.25公里,主要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类型,335省道三庄至莒县段改建工程公路的建成将对于城市区域间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一级公路 , 二级公路 , 路面。AbstractThe cause of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ontact

3、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urban and rur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a link.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ntrys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Highway and secondary roads motorway or some major cities in the urban fringe, Development Zone economic zone and sparsel

4、y populated areas of the trunk road, a road built on the city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far-reaching, select the traffic as a breakthrough in cooperation, is undoubtedly a pragmatic choice. Tra

5、ffic is multi-faceted, both industr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excellent transport needs of the environment,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need for well-off society goal is to achieve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need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co-coordinated development.

6、The Highway 335 Sanzhuang Juxian Rebuild Project is 27.25 km long main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Roa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type, the Highway 335 Sanzhuang Juxian Rebuild Project Highway buil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urban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

7、s: Arterial road , Secondary roads , Pavement design目录一.旧路改建路面结构设计21.1设计资料:21.1.1工程概况21.1.2工程技术标准21.1.3路面状况21.1.4沿线筑路材料21.2 轴载换算和容许拉应力计算21.2.1 轴载换算31.2.2 累计当量轴次41.2.3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51.2.4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61.2.5 计算设计弯沉值61.2.6 各补强层的容许拉应力计算71.3 确定改建路段中原路面的当量回弹模量81.3.1 计算弯沉值81.3.2 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计算91.4 确定各补强层

8、的材料参数101.5 根据补强的设计方法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10二. 材料设计102.1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材料设计102.2.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12.2.2 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112.2.3混合料组成设计142.2.4 击实实验162.2.5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212.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312.3.1 原材料技术要求313.3.2 集料筛分试验323.3.3混合料设计步骤363.3.4击实实验383.3.5 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43结论49参考文献50致谢51前 言本次毕业设计选择335省道是横穿山东省日照市中部的经济大动脉,是连接东港、莒县到市区的交通主干线。三庄至莒

9、县陵阳段改建工程长27.25公里,总投资1.27亿元,项目的建成既是提升路网结构,提高通达能力,满足交通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2004年,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85.6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了3.4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公路数量任然相对较少,而且等级偏低,多为三四级公路,且路面质量较差,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现在,公路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以量的扩张为主,开始转向质的发展提高阶段,同时,在建设中也遇到了病害与灾害预防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问题

10、。在整个设计中得到了指导教师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和同学们建立了团结互助的关系,共同分析、讨论、解决设计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此次的毕业设计圆满的完成。此外,我在本次设计过程中除了遵循公路设计的规范理论外,同时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适用、费用上经济合理、施工上安全可靠,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专业知识掌握水平有限,没有实际施工经验,在设计中难免有遗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给予批评和指正。335省道三庄至莒县段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一.旧路改建路面结构设计1.1设计资料:1.1.1工程概况335省道是横穿山东省日照市中部的经济大动脉,是连接东港、莒县到市区的交通主干线。三庄至莒县陵阳段改

11、建工程长27.25公里,总投资1.27亿元,项目的建成既是提升路网结构,提高通达能力,满足交通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1.1.2工程技术标准335省道三庄至莒县段改建工程东接陈疃至三庄段,西至莒县城区西环路,与206国道相交叉;其中三庄至陵阳段为改建工程,二级公路标准,路面宽18米;陵阳至莒县城区为新建路段,一级公路标准,路面宽24米。工程全长43公里。1.1.3路面状况经勘测,沿线土质以粉质土为主,多年平均冻深60cm,补强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原路面表面伴有较严重的各种裂缝、坑槽、松散等破坏现象。原路面面层结构为:2cm(AC-10)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

12、cm(AM-20)中粒式沥青碎石;基层为32cm的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16cm的水泥稳定土,土基为中湿状态。1.1.4沿线筑路材料本路段沿线筑路材料丰富,碎石、片块石、砂、石灰、水泥等均能满足工程需要。1.2 轴载换算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式中:设计的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设计资料给定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旧路交通量调查项目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载货挂车2006年测日交通量1098720600580240350540采用车型BJ-130CA-10BJN-150BJ-130BJ-130CA-10BJN-150交通量年增长率为4.0,预计2009年通车运行.

13、1.2.1 轴载换算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标准轴次的当量轴次,次/日;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m;当轴间距小于3m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1+1.2(M1) M轴数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标准轴载,KN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三庄至陵阳段改建补强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规范规定设计年限为12年 轴载换算结果表车 型Pi/KNC1C2ni小货车北京BJ-130前轴13.551110980.18后轴27.201110983.81中货车解放CA-10B前

14、轴19.40117200.57后轴60.851172082.95大货车黄河JN-150前轴4916.4600172.46后轴101.611600642.90小型客车北京BJ-130前轴13.55115800.097后轴27.20115802.01中型客车北京BJ-130前轴13.55112400.04后轴27.20112400.93大型客车解放CA-10B前轴19.40113500.28后轴60.851135040.33载货挂车黄河JN-150前轴4916.4540155.21后轴101.611540578.33累计1679.981.2.2 累计当量轴次补强路面横坡度采用1.5,路肩横坡为3.

15、0%,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设为双向四车道满足要求,车道系数取0.5,设计年限12年。 (1.15)式中: 设计年限内的累计交通量;设计的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沥青路面为车道系数) 2009年的交通量为 二级公路,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2年, 双向四车道,车道系数=0.5 1.2.3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轴载换算表1.3 轴载换算结果表车 型Pi/KNni小货车北京BJ-130前轴13.551110980.0001后轴27.201110980.033中货车解放CA-10B前轴19.40117200.001后轴60.851

16、172013.53大货车黄河JN-150前轴4916.46001.99后轴101.611600681.24小型客车北京BJ-130前轴13.55115800.00006后轴27.20115800.017中型客车北京BJ-130前轴13.55112400.0000002后轴27.20112400.007大型客车解放CA-10B前轴19.40113500.0007后轴60.85113506.58载货挂车黄河JN-150前轴4916.45401.79后轴101.611540613.12累计1318.3累计当量轴次2009年的交通量为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积当量轴次为: 故该值可用来计算半刚性基层层

17、底的拉应力验算。1.2.4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按规范规定二级公路面层采用双层结构,表面层采用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为4cm,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6cm,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1.2.5 计算设计弯沉值该公路为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1,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基层类型系数取1.0设计弯沉值公式为 (1.18)式中: 设计年限内的累计交通量; 路面设计弯沉值,0.01mm;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级公路为1.2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路面

18、为1.1,沥青表面处治为1.2,中低级路面为1.3基层类型系数,对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等于或大于20cm时取1.0 若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等于或小于15cm级配碎石层、沥青贯入碎石、沥青碎石的半刚性基层结构时,取1.0,柔性基层、底基层或柔性基层厚度大于15cm,底基层为半刚性下卧层时为1.6设计弯沉值为 1.2.6 各补强层的容许拉应力计算拉应力公式为: (1.19)式中:容许层底拉压力(单位:MPa)极限抗拉强度(沥青极限劈裂强度)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1.20)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 (1.21)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1.22)式中:沥青混合料级配系数,细、中式沥青混凝土

19、为1.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为1.1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 1.3 确定改建路段中原路面的当量回弹模量2006年9月份对该公路进行结构评定,用标准车BZZ60实测弯沉值,测定时路表温度为25,统计结果如下:K5 +000 126.6 k6+000 100.8 k7+000 98.4+100 130.4 +100 140.0 +100 102.6+200 86.8 +200 168.6 +200 245.2+300 98.8 +300 157.8 +300 243.8+400 96.6 +400 98.8 +400 178.4+500 87.2 +500 105.

20、2 +500 168.2+600 86.8 +600 124.8 +600 103.6+700 85.2 +700 104.0 +700 105.6+800 79.2 +800 105.2 +800 279.6+900 120.0 +900 123.2 +900 186.8K8+000 150.41.3.1 计算弯沉值 (1.23)式中: 路段的计算弯沉值(0.01mm); 路段内原路面上实测弯沉的平均值(0.01mm); 路段内原路面上实测弯沉的标准差(0.01mm); 保证率系数,补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面时, 取1.5;补强三级、四级公路时取1.3;、季节影响系数和湿度影响系数,根据当地

21、经验确定;温度修正系数。确定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 =131.89 n=31 (2.0) 无特异值Za为保证率系数,补强一级公路时取1.5查规范得季节影响系数K1取1.3,湿度影响系数K2取1.0,求温度修正系数其中 K2=1.0 K3=1.0 1.3.2 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计算 (1.24)式中: 原路面的当量回弹模量(MPa);D与弯沉测定车双圆轮迹面积相等的承载板直径,(cm);原路面的计算弯沉(0.01mm);弯沉测定车的轮胎压力; 用标准轴载的汽车在原路面上测得的弯沉值与用承载板在相同压强条件下所测得的回弹变形值之比,即轮板对比值,比值应根据各地的对比试验结果论证地确定,在没有对比试

22、验资料的情况下,可取=1.1(轮隙弯沉法)进行计算。 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扩大系数,计算与原路面接触的补强层层底拉应力时,按式计算,计算其他补强层层底拉应力及弯沉值时,=1.0。1.4 确定各补强层的材料参数查路基路面课本抗压模量取20摄氏度的模量,各值均取规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摄氏度的抗压模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00MPa,水泥稳定碎石为1500MPa,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0.8MPa,水泥稳定碎石为0.5MPa.设计资料总结表2.4 设计资料汇总表材 料 名 称h/cm15模

23、量20模量劈裂强度容许拉应力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180014001.40.5714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6120010000.80.2963水泥稳定碎石?150015000.50.2874改建前原路面-60.7-1.5 根据补强的设计方法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通过计算机设计软件计算得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为33cm,沥青面层均受压应力,水泥稳定碎石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0.177MPa0.2874MPa.上述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二. 材料设计进行基层、底基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2.1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材料设计2.2.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土

24、用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表3.1所列1号级配范围内,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宜采用石灰稳定,或用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宜采用表3.1中2号级配,但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表3.1 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编号通过质量百分率(%)项目123筛孔尺寸(mm)37.510010031.5901001

25、0026.59010019679072899.5456847674.7550100295029492.36183817350.6171008228220.0750300707液限(%)28塑性指数9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2.2.2 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1、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仪器:LP-100型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g,锥角为3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

26、百分表式,盛土杯,天平,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 3、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试验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此时游标或百分表读书为零),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书即为锥入深度h1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重复上两步骤,得锥入深度h2, h1

27、 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做。取h1 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6)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测定其含水量w1,w2计算含水量的平均值w0 (7)重复上五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8)用光电式或数码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时,接通电源,调平机身,打开开关,提上锥体。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试杯徐徐上升,土样表面和锥尖刚好接触,指示灯亮,停止转动旋钮,锥体立刻自行下沉,5s时,自动停止下落,读书窗上或数码管上显示锥入深度。试验完毕,按动复位按钮,锥体复位,读书显示为零。 4、

28、结果:第一组土运用万龙软件处理结果如下图3.1图3.2第二组土运用万龙软件处理结果如下图3.3图3.4对以上两组界限含水量试验进行统计,如下表界限含水量统计表 类 别组 别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第一组27321162第二组27520966结论:第一组土的液限L=27.3%,塑限P=21.1%,塑性指数IP=6.2;第二组土的液限L=27.5%,塑限P=20.9%,塑性指数IP=6.6。依据规范JTJ0342000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水泥稳定土宜采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所以本试验应采用水泥稳定。2.2.3混合料组成设计1、一般规定(1)各级公路用水泥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

29、3的规定。(2)水泥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表3.3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公路等级层位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Mpa) 2.53 35底基层(Mpa)1.52.01.52.5 注:设计累计标准轴次小于12106的公路可采用低限值;设计累计标准轴次超过12106的公路可用中值;主要行驶重载车辆的公路应用高限值。某一具体公路应采用一个值,而不是某一范围。二级以下公路可取低限值;行驶重载车辆的公路,应取较高的值;二级公路可取中值;行驶重载车辆的二

30、级公路应取高限值。某一具体公路应采用一个值,而不用某一范围。 (3)水泥稳定土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2、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分别按下列五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4%,5%,6%,7%,9% (2)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它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3)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最少试件数量应

31、不小于下表的规定。如试件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最少试件数量 偏差系数数量土类1010151520细粒土69中粒土6913粗粒土913 (5)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7)根据上表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在此剂量下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2.1)式中:-平均抗压强度(Mpa);-设计抗压强度(Mpa);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

32、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K=95%,即Za水泥改善土的塑性指数应不大于6,承载比应不小于240。 (8)工地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9)水泥的最小剂量应符合表3.5的规定。水泥的最小剂量拌合方法土类路拌法集中厂拌法中粒土和粗粒土4%3%细粒土5%4%2.2.4 击实实验 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路基土为细粒土,选择水泥剂量分别为:4%、6%、9%。a) 采用三组不同水泥剂量的

33、细粒土进行击实试验,备料数据结果如下:水泥剂量4%时各料的质量水泥剂量4%水泥质量(g)88含水量9.4%10.8%12.3%13.5%15.6%水质量(g)215.07247.10281.42308.88356.93干土质量(g)2200水泥剂量6%时各料的质量水泥剂量6%水泥质量(g)132含水量10.2%12.5%13.3%14.1%16.2%水质量(g)237.86291.50310.16328.81377.78干土质量(g)2200水泥剂量9%时各料的质量水泥剂量9%水泥质量(g)198含水量10.6%12.6%14.0%15.2%16.9%水质量(g)254.19302.15335

34、.72364.50405.26干土质量(g)22002、试验过程:首先取一些土样筛分在烘箱内烘干,按上述几种不同水泥剂量的试样加水搅拌后闷料一夜,采用重型击实方法,放在击实仪上进行击实试验。将制备好的试样分5次倒入小筒内每次约为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次数(27次)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的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进行“拉毛”,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5mm。然后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

35、,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精确至1g。再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量,计算至0.1%按下式计算击实后的干密度: (2.2) 式中: 试样的干密度(gcm3); 试样的湿密度 试样的含水量(%)。3、用万龙软件计算出最佳含水量和对应的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如下图 (1)水泥剂量为4%时的结果: 图3.5 图3.6(2)水泥剂量为6%时的结果: 图3.8图3.9(3)水泥剂量为9%时的结果:图3.11图3.12(4)通过对水泥稳定土的击实试验的数据分析,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如下表不同灰剂量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g/c m3)41

36、21.996122.009132.02 (5)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数据汇总如下表不同灰剂量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g/c m3)4121.995121.996122.00712.52.019132.022.2.5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每个试件质量按公式计算: M=dmax V (1+op)K (2.3) 式中: M 每个试件质量 dmax最大干密度 op 最佳含水量 K 压实度,95% V 筒体积,V=2.525 通过计算得到数据;第一组:水泥剂量4% M = 1.98

37、(1+11.5%)95%2.525=198.75g 第二组:水泥剂量5% M = 1.99(1+11.8%)95%2.525=198.95g第三组:水泥剂量6% M = 1.99(1+12.0%)95%2.525=199.34g 第四组:水泥剂量7%M = 2.00(1+12.3%)95%2.525=199. 55g第五组:水泥剂量9% M= 2.02(1+13.0%)95%2.525=200.18g 将制10个件所需各材料的质量计算结果整理为下表:表2.11 10个试件需要各材料质量(g)水泥剂量水泥干土水4%882200251.75%1102200255.36%1322200279.87%

38、1542200282.59%1982200287.8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步骤(试件为小试件)4、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步骤(试件为小试件)根据压实度要求:K=95%,进行无侧线抗压强度实击,以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1)试件制备:称取一定数量的风干土过筛并计算干土的质量,将称好的土放在长方盘内,加入预定数量的石灰,向土中加水,并拌和均匀,浸润1224h,备用。(2)按预定的干密度制备试件:将称量的规定数量的稳定土混合料分2至3次灌入试模中,放到反力框架内的千斤顶上,加压直到上下压柱都压入试模为止,维持压力1min,解除压力后,取下试模,脱模。称试件的质量m2,小试件精确至1g。然后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