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285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毕业论文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doc(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西 南 交 通 大 学本科毕业设计1-45m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2立柱) 年 级: 2 0 0 7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桥 梁 工 程 指导老师: 2011年 6 月院 系 土 木 工 程 系 专 业 桥 梁 工 程 年 级 姓 名 题 目 1-45m 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2立柱) 指导教师评 语 指导教师 (签章)评 阅 人评 语 评 阅 人 (签章)成 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 月 日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发题日期: 2011 年 3 月 1 日 完成日期: 2011 年 6月 12 日题 目 1-45m 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

2、2立柱)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已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进行了有序的分阶段学习,对工程结构已建立起了从设计原理到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法的基本知识结构,但还缺少综合的系统的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本设计以新建高速铁路拱桥为背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的完成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和检算的全过程。通过本设计可巩固学生对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等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让同学对桥梁工程的认识更加清晰,全面;通过对有限元软件、绘图软件及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大量使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3、 (1)相关资料收集及外文翻译; (2)桥跨总体布置及拟定桥梁细部结构尺寸; (3)运用Midas件进行桥梁结构内力分析计算和变形分析; (4)截面钢筋配筋设计; (5)主要截面配筋检算; (6)主要截面抗裂检算; (7)编制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8)绘制桥跨布置图和钢筋图;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6 周)第一部分 相关资料收集及外文翻译 ( 2 周) 第二部分 整体桥跨布置以及截面尺寸拟定 ( 1 周) 第三部分 建立Midas结构模型并调整修改模型 ( 3 周)第四部分 结构的内力计算与变形分析 ( 2 周) 第五部分 桥跨结构截面配筋 ( 2 周)第六部分 图纸的绘制

4、( 2 周)第七部分 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制 ( 2 周)评阅及答辩 ( 2 周)备 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审 批 人: 年 月 日摘 要本设计主要是关于高速铁路拱桥的设计,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设计施工水平以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复杂,河流纵横,在一些多山地区拱桥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本设计拱桥的设计跨度为45m,设计为新建高速双线无石碴铁路,线路中心线距离4.8m,桥轴线为直线,设计纵坡为-0.15%,桥面横坡为2人字排水坡,设计荷载为ZK活载。由于拱桥的跨度较小,拱桥的施工方法为满堂支架法。本设计采用桥梁工程软件Midas建立全桥结构模型并进行结构内力以及变形分析,先把桥

5、跨结构分为各若干节段,在Midas里面用相应的材料建立单元,并在上面施加相应的荷载,添加边界条件和施工阶段,调整运行模型得到相应的内力和变形。用电子表格整理内力,再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相应规范进行截面的配筋检算,最后绘制相关的设计图纸。设计过程中,多次运用计算和绘图的辅助软件,特别是涉及到大量的数字运算,采用手算比较繁琐,而且准确性得不到保证,这时Excel电子表格对大量数据的重复处理效率非常有用,本设计在Midas的内力整理和截面配筋检算的计算过程中,都采用了Excel辅助工具完成。设计图纸主要包括桥跨结构的整体布置图和结构的钢筋布置图,绘制时主要用Auto-CAD绘图软件完成相关图纸的

6、绘制。关键词:双线高速铁路 板拱桥 满堂支架施工 有限元分析AbstractThis graduat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two-line rapid transit railway arch bridge. The development of rapid transit railway in our country is very fast at present. The geology in southwest of China is great complex, and the advantage of arch brid

7、ge is reveal in this mountainous and river area. The span of arch bridge is 45 m in my graduate design . this new rapid transit railway design for the two ballastless track lines .the distance of two centerline4.8m, The axes of this bridge is a straight line, and the grade of deck is -0.15 , the her

8、ringbone lateral slope of deck is 2% for draining . The design load standard is the ZK Live Load (double line). Because the span of arch bridge is small,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mall arch bridge is full support method.This design adopts the bridge analytical softwareMidas Civil. It establishs a

9、full-bridge structure model and analysis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First, it divided bridge span structure into several segment, Establish units with the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imposed relevant loads on it. Add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stage, adjustment of the operating

10、model of the relative internal forces and deformation. Finishing internal forces with spreadsheet .and use the theory designing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relevant code to design and check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cross-section. Finally ,draw relevant design drawings.Because this design involving a gre

11、at deal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its too tedious to work by hand and the accuracy assuranced hardly. I used many strong soft-wares: Auto-CAD ,Word and Excel etc.which also advanced the design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in my graduate design, the main software to design and check the reinforcement of

12、the cross-section is Excel spreadsheet, the main drawing software is Auto-CAD.Key word: two-line rapid transit railway arch bridge full support metho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概述11.1.1 拱桥的发展历史及结构受力特点11.1.2 现代拱桥的发展31.2 设计基本资料51.2.1 主要技术标准51.2.2 设计依据6第2章 主要尺寸拟定72.1 主要材料参数72.2 桥跨结构平面的总体布置72

13、.2.1 桥面高程及纵坡确定72.2.2 拱脚位置确定82.2.3 拱轴线的选取82.2.4 立柱位置的选取92.2.5 最终桥梁结构布置92.3 结构截面尺寸拟定102.3.1 梁的截面尺寸102.3.2 板拱截面尺寸112.3.4 立柱截面尺寸11第3章 建立Midas结构模型123.1 模型各结构节段划分123.1.1 梁体节段划分123.1.2 立柱节段划分133.1.2 板拱节段划分133.2 模型单元的建立143.2.1 材料143.2.2 截面143.3 边界条件153.4 时间依存性材料163.5 结构荷载163.6 施工阶段定义213.7 模型修改调整22第4章 结构内力 变

14、形分析244.1 荷载组合244.2 结构的内力244.2.1 梁体的内力244.2.2 板拱的内力284.2.3 施工阶段作用下板拱内力324.2.4 立柱的内力334.2.5 帽梁的内力354.2.6 拱桥整个结构反力364.3 结构的变形374.3.1 梁体竖向变形374.3.2 梁体横向变形39第5章 结构截面配筋及检算415.1 铁路桥跨结构截面配筋原则415.1.1 受弯构件截面受力的几个阶段415.1.2 按容许应力法计算的基本假定425.1.3 截面换算原理445.1.4 钢筋种类及其布置原则445.2 梁体截面配筋455.2.1 T形截面梁配筋原理455.2.2 梁体正截面抗

15、弯配筋475.2.3 梁体斜截面抗剪配筋585.2.3 梁体斜筋及构造配筋605.3 板拱截面配筋615.3.1 偏心受压截面梁配筋原理615.3.2 板拱截面配筋及检算655.3.3 板拱斜截面抗剪配筋705.3.3 板拱稳定性验算725.3.4 板拱斜筋及构造配筋735.4 立柱截面配筋735.4.1 轴心受压截面梁配筋原理745.4.2 轴心受压截面梁配筋755.4.3 立柱稳定性验算755.4.4 立柱截面配筋结果765.5 帽梁截面配筋76第6章 桥跨结构裂缝检算786.1 受弯构件裂缝产生原因786.2 受弯构件裂缝计算原理786.3 受弯构件裂缝计算79结 论83致 谢84参考文

16、献85附 录86第1章 绪论1.1 概述1.1.1 拱桥的发展历史及结构受力特点拱是一种自然与合适的结构型式,它总是令人赏心悦目而且清晰地表达出它的功能。拱极易融入环境和满足大众的审美习惯与需求。著名的结构专家林同炎曾经说过“拱是结构也是建筑”。英语中的“建筑(architecture)”一词可能是由“拱(arch)”衍生而来。因此,拱受到广大桥梁设计师的喜爱。在现代桥梁设计中,许多拱桥的方案往往因其建筑学方面的意义而被选中。与此同时,对建筑结构造型的追求,促使拱结构的形式不断变化与翻新,也出现了结构异化的现象。拱,作为一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用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

17、称为拱桥。显然,受压性能极好的石拱桥是历史上最先发展的桥梁之一。在古代,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中天然形成的“天生桥”。据说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中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间的古王国,现今伊拉克所在地)人,曾在古罗马人建造石拱桥以前的 2000 多年,就造过这种桥梁。我国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间(公元 595605年),由匠人李春在现河北省赵县建成一座跨越河的石拱桥(图1-1)至今著名于世。该桥初称赵州石桥,后称安济桥,为一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全部用石灰岩石块建造,全长 50.83m,净跨37.02m,矢高7.23m,矢跨比(矢高与跨径之比)小于1/5,桥面宽 9m,行

18、车道纵坡 6.5%。拱由 28个石拱(窄拱)并列组成,每个拱圈石厚约1.03m,长约1.0m,宽在拱顶处为0.25m,部分拱石在趋近拱趾处逐渐放宽,使整个拱圈在拱趾处有较大宽度。在拱圈上压有一层厚0.160.3m的护拱石,并列圈每隔一段距离设有铁拉条和钩石,有利于各列圈石共同受载,不致解体。在大拱圈之上,每侧设有两个小拱,可以减轻桥的自重,并增加泄洪面积,也使桥面平缓,便于通行。该桥虽在1300余年中经受多次洪水及地震,至今安然无恙,公认为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造型最新的石拱桥。除赵州石桥外,我国著名的石拱桥还有北京的卢沟桥(建成于1192年,长265m,宽8m,由11孔石拱组成),苏州的宝

19、带桥(相传在唐代建造,全长317m,由53个连续石拱组成)等。古罗马人认为桥是由于神的感召力量才存在的,因而他们将建造石拱桥的任务委托给由大祭士马克西姆斯(Maximus)为首的一个教士阶层来建造。古罗马时代石拱桥的拱圈呈半圆形,拱石要经过仔细地切割和凿磨,并单凭石块自身的重力将拱圈挤紧,拱石的缝隙间不填砂浆。由于尚不能修建深水基础,当时石拱桥墩的宽度与拱的跨度比大多为1/31/2。这种桥多半在施工时有临时支架,直到加上拱顶石使全拱形成一个结构后,才将临时支架撤除。这时所建的跨河石拱桥,只有较窄的车道,并且桥下不能通航,往往因为桥身(含拱圈和桥墩)阻水面积过大,而被洪水所冲毁。今天, 英国西约

20、克郡的威柯勒桥就是一座早在1800年前建造成的,类似古罗马人砌筑的石拱桥。西班牙境内还有一座建成于公元98年的6孔石拱桥,名为阿尔坎塔拉(Alcantana)桥,它的桥墩建造在岩石上,中间两孔跨度各为28m,桥面高出谷底 52m。图1-1 赵州桥拱桥的另一种明显优势是其造型美观,许多著名拱桥甚至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旅游景点,不少风景区还专门配置各式拱桥装点景色。这是因为拱桥可做成各种和周围景观协调的曲线样式,或用连拱入波浪,体现一种韵律;或大拱、小拱巧妙搭配,在变化中蕴含协调;或大拱、小拱相叠,从层次上表现柔和之美、曲线之美;也有的工程师匠心独运将桥做成异形拱,使之既具备交通功能,有事一座

21、城市雕塑和造型,以显现创作者对城市或灵气、或精神、或展望的想象。各种桥型都可以做的很美,单像拱桥这样变化之多、适应性之强是其他桥型所不能比的。拱桥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其构造简单,尤其是中、小跨径圬工拱桥,不需要大型设备和复杂技术,建桥技术容易掌握,有利于广泛应用。对于大跨径拱桥,近来转体施工法和劲性骨架拱的应用,使其建造过程比同跨径其他桥型(如斜拉桥、悬索桥)容易便捷。拱桥的主要缺点就是其自重大,相应的水平推力也比较大,增加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此外,工程师精心设计的拱轴线可以使拱处于很理想的受力状态,但当基础发生变形和沉降时所产生的附加内力是很大的,因此拱桥对基础的要求比其他桥型严格,通常拱脚都要

22、置于很可靠的基础上,例如整体性较好的岩石上。拱脚水平推力还可以产生另一个不良后果,即多空连拱的中间墩,其左右拱的水平推力是相互平衡的,一旦一空出问题,其他孔也会因为水平力不平衡而相互毁坏。拱桥的其他特点如建造高度较大,施工时常需搭支架等也使某些种类的拱桥建设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拱桥的这些优缺点,在建桥时还应结合桥址处的地质地理特点及其他环境因素,进行多方面,多方案的综合比较。谨慎的决定选择哪种样式的桥梁。一般来说,在地质条件的山区,中、小跨径的拱桥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在地质条件较差或平原地区也常选择无推力拱的方案。1.1.2 现代拱桥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拱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现

23、代的结构型式也愈来愈多。按照常用的拱桥分类方法有三种:(1)按照承重结构与桥面系之间的位置关系,又可分为上承式拱桥、中承式拱桥和下承式拱桥;(2)结构型式划分有:板拱桥、双曲拱桥、箱形拱桥、肋拱桥、刚架拱桥、系杆拱桥;(3)。按照建桥材料(主要是针对主拱圈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圬工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钢拱桥、钢管砼拱桥等;1、石拱桥现代石拱桥是圬土拱桥中的一支。石拱桥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优点,因此在历史上是最早出现一种拱桥,并且到20世纪仍然有其生命力。现代石拱桥的特征是跨径大,拱上建筑为空腹式,其立面展示出视觉上通透,感觉上轻型。 2、钢筋混凝土拱桥自从1824年波特

24、兰水泥问世,1850年出现钢筋混凝土以来,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在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产生了多种结构型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双曲拱桥、箱形拱桥、桁架拱桥、刚架拱桥。(1)双曲拱桥1964 年江苏省无锡县建桥工程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继承传统的拱桥技术,创造了中国独有的双曲拱桥。其中:湖南省长沙湘江大桥,全长1532 米由8 孔跨径76 米和9 孔跨径50米双曲拱,是修建最成功的双曲拱桥,主跨150 米的河南省前河大桥,是中国最大跨径的双曲拱桥。 (2)箱型拱桥箱型拱桥是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型式。1979 年建成的主跨150 米的四川省宜宾马

25、鸣溪金沙江大桥,是国内用缆索吊机吊装施工的跨度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1989 年建成主跨200 米的重庆市涪陵乌江大桥,是一座用中国独创的转体施工建成的特大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1997 年建成的重庆市万县长江大桥,采用了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建成了420 米单孔上承式箱形拱桥,该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3)刚架拱桥 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是20 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轻型钢筋混凝土拱桥。其特点是从简化拱上建筑着眼,利用斜撑将桥面位于拱的1/4跨径处的最不利荷载传至拱脚,以改善主拱的受力。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特别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1985 年建成的广东省清远北江大桥,是

26、中国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该桥全长1058.04米,由345 + 870 + 445米共15孔刚架拱组成;1993年建成的江西省德兴东安江太白大桥,将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跨径提高到130米。3、钢拱桥国外大跨度拱桥中,钢拱居多。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跨度超过300m钢拱桥有15余座,其中主跨超过500m的有3 座。早在1932年修建的澳大利亚悉尼港拱桥,跨度503m至今仍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钢拱桥。1977年修建的美国新河公路拱桥,跨度为518.2m,该桥桥面在新河峡谷水面以上267m,是世界上通航净空最高者之一。近年来我国的钢拱桥的发展很快,相继建成了几座大跨度的钢拱桥。196

27、9 年建成的四川攀枝花渡口大桥 ,跨径为180米;2003年建成的主跨550m上海芦浦大桥,居当时世界同类桥梁之首,被誉为“世界第一钢拱桥”。4、钢管混凝土拱桥1937年和1939年,前苏联建成了两座跨径分别为110m和140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此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世界范围内未见有这种桥梁修建的报道。1990年,中国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旺苍东河大桥在四川建成。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材料强度高、施工方便、造型美观等优点,又适逢我国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钢管混凝土拱桥便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数量的增多,跨径与规模也不断增大,分布区域也越来越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己建和在建的钢管混凝土拱

28、桥已达200余座。已建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中,跨径最大的是2000年建成的广州丫髻沙大桥,主跨跨径达360m。从结构类型来看,上承式中跨径最大的是主跨为288m的重庆奉节梅溪河桥;中承式有推力的跨径最大的是主跨为308m的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南浦大桥;中承式无推力的是主跨360m的广州丫髻沙大桥,下承式刚架系杆拱跨径最大的是跨径为280m的湖北武汉的汉江三桥,下承式无推力跨径最大的是主跨150m的天津彩虹桥。我国目前仍处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应用仍在不断发展之中。在建的大跨径与大规模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有广西南宁永和大桥(338m)、另一座是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460m)、

29、湖南茅草街大桥(368m)、杭州市钱江四桥(190m)、郑州深河公路二桥主桥(8100m)等。1.2 设计基本资料1.2.1 主要技术标准桥梁布置: 45m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2立柱);桥梁等级:新建双线高速铁路;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按26kN/m计算;二期恒载:按134kN/m计算;横向摇摆力:以100kN的集中力加在结构的最不利位置;列车制动力:以桥梁静荷载的10%计算;横向风力:参见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4.1.1;活载:Z-K标准荷载;系统温度荷载:整体升温为16,整体降温为-16;温度梯度荷载:日照温度正梯度10(梁高方向),寒流温度负梯度-5(梁

30、宽方向);支座沉降:拱脚支点-0.005m,梁端支点-0.005m;桥面宽度:总宽12.2m,1.6+2.1+4.8+2.1+1.6;桥梁坡度:纵坡-0.15%(沿线路方向) 横坡2.0%。;1.2.2 设计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铁路桥涵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4-200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 J971-2009)第2章 主要尺寸拟定2.1 主要材料参数梁部混凝土:采用C5

31、5高性能混凝土;帽梁、立柱:采用C50混凝土;板拱:采用C50混凝土;钢筋:主筋:HRB335构造钢筋:HRB335箍筋:HPB235HPB235钢筋在主力或主力+附加力作用下,容许应力分别取130MPa和160MPa;受力筋及构造钢筋为HRB335,母材及纵向加工的闪光对接焊接接头主力或主力+附加力作用下,容许应力分别取180MPa和230MPa;参见铁路桥涵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5.2.2;设计最后考虑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的充分利用,梁体C55混凝土,其它结构的混凝土也由C45混凝土提高到C40混凝土。受力钢筋采用28,22,箍筋为12,其他构造钢筋

32、为20。2.2 桥跨结构平面的总体布置2.2.1 桥面高程及纵坡确定由DK106+200DK187+800的线路详细纵断面图来确定和计算出排水河两岸的线路高程。再由排水河纵断面图上确定出线路里程和对应的高程左岸:里程DK172+020m,高程522.04m;右岸:里程DK1723+105m,高程521.91m。线路的设计纵坡i=-0.15%。路详细纵断面见图2-1:图2-1 路详细纵断面2.2.2 拱脚位置确定由45m的跨径和自然边坡稳定线,拱的基础要放置在自然边坡稳定线内,地形地貌,剥蚀中低山地貌,沟壑纵横,切割深,线路跨越排搞河,为山涧“U”型河谷,坡面陡峻,贵阳端近于直立,广州端纵坡约4

33、5,河谷深切,深约60m;排水河纵坡较陡,河床平缓;坡面植被多为低矮灌木、乔木;桥址施工交通条件极其不便。桥址区无特殊岩土,桥址两侧为砂质板岩夹变质粉细砂岩,上层强风化层(W3)浅灰色夹灰深色,其下为弱风化层(W2)灰色、青灰色,岩质新鲜、质地较坚硬,性脆,岩体较完整。由以上地质条件以及线路的设计高程等多因素来确定桥址的位置。2.2.3 拱轴线的选取拱轴线的选取是拱桥设计里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拱轴线对拱桥的合理受力有很大作用,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中建议设计拱轴线可以采用恒载压力线或者恒载及均布全跨的一半列车静活载的压力线作为拱轴线,当采用悬链线时,宜采用较

34、小的m值。目前该设计暂以圆弧线作为拱轴线,建模求出内力以后再加以调整,拱桥的矢跨比为11/45,满足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5.2.1规定,拱桥的矢跨比为1/31/7的范围,本设计计算矢高f=11m。2.2.4 立柱位置的选取设计的题目为1-45m双线高速铁路板拱桥设计(2立柱),为了使受力更为合理,两立柱对称布置,立柱的位置的选取也是该设计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选取的思路是让整个梁的正负弯矩大致相等。拱形式采取无铰拱,拱顶与梁刚性连接为整体。本设计立柱的位置选取先采用结构力学解两次超静定,求出反力,在根据弯矩选择合理位置,1/2跨简化计算简如图2-2:图2-2 力矩分配法选取立柱的合理支

35、承位置根据,求出,同时用Midas模拟多种两立柱的立柱位置,加好边界和荷载后,通过结构内力分析在选择合理的立柱位置,最终设计立柱距梁端18m。2.2.5 最终桥梁结构布置最后立柱的位置的选取还有Midas建立的模型计算出的内力调整,拱形式采取无铰拱,拱顶与梁刚性连接为整体。拱桥的总体布置图2-3:图2-3 拱桥的总体布置2.3 结构截面尺寸拟定2.3.1 梁的截面尺寸由全国高速双线铁路设计的桥面尺寸基本参照图2-4:图2-4 高速双线铁路设计的桥面尺寸参照图本设计梁的类型选为T形梁,上翼缘宽1220cm,T形梁采用实腹式,梁高暂定为150cm,建模检算后在进行优化,上翼缘高20cm,腹板宽90

36、0cm。如下图2-5:图2-5 梁截面尺寸2.3.2 板拱截面尺寸板拱初定为矩形,截面宽750cm,高120cm,为使施工方便,全拱为等截面。如下图2-6:图2-6 立柱截面尺寸2.3.4 立柱截面尺寸立柱截面为矩形截面,宽700cm,高90cm。如下图2-7:图2-7 立柱截面尺寸立柱顶部上有帽梁结构,垫石与支座放在其上,在Midas里面模拟为矩形横梁,矩形截面尺寸拟定为1.5m1.5m。帽梁的作用是将梁上的荷载均匀的传至立柱。第3章 建立Midas结构模型3.1 模型各结构节段划分3.1.1 梁体节段划分T梁全长70m,立柱到梁端距离18m,跨中与梁的固结长度为10m,固结段边缘到立柱距离为12m,梁体纵坡-0.15%(沿线路方向),立柱到梁端的18m平均划分为10个节段,固结段边缘到立柱得12m也平均划分为10个节段,跨中固结段平均划分为6个节段。坐标原点为1#拱脚处。梁体各节点坐标值如下表3-1:表3-1 梁体个节点坐标值节点号X/mY/mZ/m节点号X/mY/mZ/m1-12.58 0.00 12.51 2422.50 0.00 12.46 2-10.78 0.00 12.51 2524.23 0.00 12.46 3-8.98 0.00 12.50 2625.95 0.00 12.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