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简图、常用术语及施工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结构简图、常用术语及施工工艺.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1K412010 城市桥梁工程与材料1K412011 掌握城市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一、桥梁基本组成与常用术语(一)桥梁的定义(二)桥梁的基本组成1.桥跨结构: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载结构,也叫上部结构。2.桥墩和桥台(通称墩台)3.支座4.锥形护坡(三)相关常用术语1.净跨径:梁式桥是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用l0表示。对于拱式桥,净跨径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2.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也称桥梁孔径(),它反映了桥下宣泻洪水的能力。3.计算跨径: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
2、用l表示。拱圈(或拱肋)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称为拱轴线,计算跨径为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4.拱轴线:拱圈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5.桥梁全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用Lt表示,简称桥长。6.桥梁高度: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面之间的距离,简称桥高。7.桥下净空高度:是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以H表示。它应保证能安全排洪,并不得小于对该河流通航所规定的净空高度。8.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9.容许建筑高度: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与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
3、10.净矢高:是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线最低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f0表示;11.计算矢高:是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用f表示。12.矢跨比:是拱桥中拱圈(或拱肋)的计算矢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f/l),也称拱矢度,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13.涵洞:用来宣泄路堤下水流的构造物。通常在建造涵洞处路堤不中断。凡是多孔跨径的全长不到8m和单孔跨径不到5m的泄水结构物,均称为涵洞二、桥梁的主要类型(一)按受力特点分按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拱式、悬吊式3种基本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1.梁式桥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由于外力
4、(恒载和活载)的作用方向与承重结构的轴线接近垂直,故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相比,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2.拱式桥拱式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箱)。桥墩或桥台承受水平推力。以承压为主,可采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石、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来修建。3.刚架桥受力状态介于梁与拱之间,柱脚处有水平反力。4.悬索桥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特点:自重轻,刚度差,有较大的变形和振动。悬索桥是大跨桥梁的主要形式。5.组合体系(1)连续钢构:连续钢构是由梁和钢架相结合的体系。(2)梁、拱组合体系。(3)斜拉桥。(二)其他分类2.按全长和跨径分类:特大、大、中、小桥4.按跨越障碍的性质来分,有跨河桥、跨线桥(
5、立体交叉桥)、高架桥和栈桥。5.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中承和下承。1K412012 掌握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表格中,加筋土挡墙是柔性结构。二、挡墙结构受力静止、主动、被动土压力三种定义区别:三种土压力中,主动最小,静止其次,被动最大,位移也最大。1K412013掌握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一、钢筋施工钢筋施工包括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等内容。(一)一般规定2.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3.钢筋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
6、作变更设计。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二)钢筋加工1.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钢筋宜优先选用机械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HPB235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HRB335、HRB4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2.钢筋下料前,应核对钢筋品种、规格、等级及加工数量,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筋长度配料。5.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三)钢筋连接1.热轧钢筋接头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7、(1)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2)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3)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HRB335和HRB400带肋钢筋的连接。(4)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5)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6)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2.钢筋接头设置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
8、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得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四)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1.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骨架的焊接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2)组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骨架预拱度。(3)组装时应采取控制焊接局部变形措施。(4)骨架接长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2.钢筋网片电阻点焊规定钢筋网片采用电阻点焊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HPB2
9、35钢筋时,如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片为两个方向受力,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其余交叉点可间隔焊接或绑、焊相间。(2)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mm。3.钢筋现场绑扎规定现场绑扎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2)钢筋网的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3)梁和柱的箍筋
10、,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梁和柱角的受力钢筋处,并错开设置(同一截面上有两个以上箍筋的大截面梁和柱除外); (4)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为450;多边形柱角部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断面中心;圆形柱所有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圆心。小型截面柱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0。(5)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5d,且不得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应小于10d,且不得大于200mm。(6)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确保位置准确。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
11、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二、混凝土施工(一)原材料计量各种计量器具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检定,保持计量准确。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偏差。对骨料的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
12、作班不应少于一次。雨期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根据骨料实际含水量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2.混凝土运输6、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7、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受料斗应有足够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3.混凝土浇筑(1)浇筑前的检查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
13、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要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采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以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准。(三)混凝土养护1.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对干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养护。 .2.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使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可
14、在保证强度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制定操作工艺。采用塑料膜覆盖养护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严密,保证膜内有足够的凝结水。3.当气温低于50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三、模板、支架和拱架(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1.模板、支架和拱架应结构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5.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规定:(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3)拱架和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
15、构跨度的1400;(4)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值为1.5mm;6.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1)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2)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3)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4)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7.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等。8.支架立柱在排架平面内应设水平横撑。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450
16、。(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1.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平整、接缝严密。土、砖等胎模制作的场地应平整、坚实,胎模表面应平整、光滑;拱桥施工,在条件适宜处可使用土牛拱胎,但雨期不宜采用土牛拱胎。2.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3.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4.安设支架、拱架过程中,应随安装随架设临时支撑。采用多层支架时,支架的横垫板应水平,立柱应铅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5.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三)模板
17、、支架和拱架的拆除1.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2)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保证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2.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拱架的卸落应遵守下列规定:(1)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应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卸落拱架,设计未规定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值的80%以上。(2)跨径小于10m的拱桥宜在拱上结构全部完成后卸落拱架;中等跨径实腹式拱桥宜在护拱完成后卸落拱架;大跨径空腹式拱桥宜在腹拱横墙完成(未砌腹拱圈)后卸落拱架。(3)在裸拱状态卸落拱架时,应
18、对主拱进行强度及稳定性验算并采取必要的稳定措施。3.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1K412014 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条文以桥梁工程为主介绍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一、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一)配制1.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应采用碎石,其粒径宜为525mm。2.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
19、大于550kgm3。3.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4.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折合氯化物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06%。超过0.06%时,宜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锈措施。(二)浇筑1.浇筑混凝土时,对预应力筋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2.对先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对后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二、预应力张拉施工(一)基本规定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3.预应力张
20、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 (c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4.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或规范规定。(二)先张法预应力施工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2.预应力筋连同隔离套管应在钢筋骨架完成后一并穿人就位。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隔离套管内端应堵严。3.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
21、初始应力应一致。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4.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其张拉程序应符合表1K4120141的规定。5.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断丝、断筋数量不得超过表1K412014-2的规定。预应力筋种类项目控制值钢筋断筋不允许钢丝、钢绞线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总数的1%6.放张预应力筋时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放张前,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1.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地定位于设计位置。(2)金
22、属管道接头应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套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型号的同类管道,且应与金属管道封裹严密。(3)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4)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通孔检查,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管道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将其端面封堵,防止杂物进入。(5)管道安装后,需在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2.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3)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4
23、)穿束后至孔道灌浆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以内,否则应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d;空气湿度40%70%时,15d;空气湿度小于40%时,20d。(5)在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筋采取保护措施。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2)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的设置在结构的两端。(3)
24、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5)预应力筋张拉程序应符合表1K412014-3的规定。(6)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的数量不得超过表1K412014-4的规定。预应力筋种类项目控制值钢丝、钢绞线每束钢丝、钢绞线断丝、滑丝数1根或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得超过该断面总数的1%钢筋断筋或滑移不允许注:与先张法相比,后张法增加了不大于1根或1丝的规定,其他一致4.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
25、护,当需较长时间外露时,应采取防锈蚀措施。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四)孔道压浆1.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多跨连续有连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2.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压浆作业,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养28d,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3.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0C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4.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
26、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5.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水泥浆设计强度的75%。1K412015 熟悉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本条文简要介绍有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的材料、锚具和连接器的技术要求。一、后张预应力材料常用后张预应力材料主要有预应力筋和管道。(一)后张预应力筋1.后张预应力筋主要有钢丝、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等。2.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3.新产品及进口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4.预应力筋进
27、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应力筋类型分批检验数量检验方法钢丝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中先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则逐盘检查。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查5%且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钢丝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为不合格。钢绞线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任取3盘,并从每盘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有一项不合格,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
28、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不合格。热处理钢筋重量不大于60t从每批钢筋抽取10%的盘数且不少于25盘进行表面质量、尺寸偏差的检查,合格后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该盘报废,并再从未试验过的钢筋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不合格。精轧螺纹钢筋每批不大于60t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任选2根进行拉伸试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双倍数量重做试验,仍有一项不合格,该批不合格。5.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6.预应力
29、筋的制作(2)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3)预应力筋采用镦头锚固时,高强钢丝宜采用液压冷镦;冷拔低碳钢丝可采用冷冲镦粗;钢筋宜采用电热镦粗,但级钢筋镦粗后应进行电热处理。冷拉钢筋端头的镦粗及热处理工作,应在钢筋冷拉之前进行,否则应对镦头逐个进行张拉检查,检查时的控制应力应不小于钢筋冷拉时的控制应力。(4)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在同束预应力钢筋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逐根梳理直顺不扭转,绑扎牢固(用火烧丝绑扎,每隔1m一道),不得互相缠绕。编束后的钢丝和钢绞线应按编号分类存放。7.预应力筋安装时应注意:(1)预应力筋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束
30、,也可在浇筑之后穿束。预应力筋为钢绞线时,可将一根钢束中的全部钢绞线编束之后整体穿入管道,也可以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管道。穿束前应确认锚垫板位置准确、孔道畅通、无积水。采用蒸养的结构,养护完成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2)预应力筋安装后直至孔道压浆时,预应力筋在孔道内处于暴露状态,因此应注意采取防锈或防腐措施,防止预应力筋发生锈蚀或腐蚀。在安装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要对预应力筋和金属件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损坏。(二)管道1.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孔道一般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刚性或半刚性管道构成。一般工程可由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孔道。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
31、道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力。2.刚性或半刚性管道应是金属的。刚性管应内壁光滑,可弯曲成适当的形状而不出现卷曲或被压扁。半刚性管应是波纹状的金属螺旋管。3.金属螺旋管的检验(1)金属螺旋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对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2)金属螺旋管按批进行检验。每批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钢带所制作的金属螺旋管组成,累计半年产量或50000m生产量为一批。不足上述条件的则取产量最多的规格作为一批。4.管道的其他要求(1)在桥梁的某
32、些特殊部位,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平滑钢管或高密度聚乙烯管,其管壁厚不得小于2mm。(2)管道的内横截面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02.5倍。不足这一面积时,应通过试验验证其可否进行正常压浆作业。超长钢束的管道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面积比。(3)采用胶管抽芯法制孔时,胶管内应插入芯棒或充以压力水,以增加刚度。采用钢管抽芯法时,钢管表面应光滑,焊缝应平顺,抽拔时不应损伤结构混凝土。抽芯后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检查孔道是否有堵塞、残留物或与邻孔串通现象,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4)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孔道端部的预埋钢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5)预留孔道用的管
33、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的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位移。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1m,波纹管不宜大于0.8m,胶管不宜大于0.5m。曲线管道适当加密固定筋。(6)金属管道接头处的连接套管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型管道。套管长度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管道接头处不应产生角度变化,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发生管道转动或位移。管道接头连接处应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渗入。(7)管道需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处设排气孔,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8)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就位后,应盖好其端部,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9)金属螺旋管道宜采用镀锌材料制作,制作金属螺旋管的钢带厚度不
34、宜小于0.3mm。(10)预应力原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在存放和运输时应避免损伤、锈蚀和腐蚀。预应力筋和金属管道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在仓库内配套保管。二、锚具和连接器常用后张预应力锚具包括各类锚具以及连接器。锚垫板连接器(一)基本要求1.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夹片式(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支承式(镦头锚具、螺母锚具)、锥塞式(钢制锥形锚具)和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2.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3.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也可以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仅能适用于低
35、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不得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4.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有整束张拉的性能外,尚宜具有单根张拉的可能性。5.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6.当锚具下的锚垫板要求采用喇叭管时,喇叭管宜选用钢制或铸铁产品。锚垫板应设置足够的螺旋钢筋或网状分布钢筋。7.锚垫板与预应力筋(或孔道)在锚固区及其附近应相互垂直。后张构件锚垫板上宜设灌浆孔。(二)验收规定1.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数量,确认无误后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2.验收应分批
36、进行,批次划分时,同一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可列为同一批量。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500套。锚具、夹具及连接器检查一览表序号检查内容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每批锚具中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当有一套不合格时,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时,则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2硬度检验每批锚具中抽取5%且不少于5套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另取双倍数量检验,仍有一件不合格,对该批产品逐个检查3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锚具组装件如有一个不合格,另取双倍数量锚具重做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该批不合
37、格对用于中小桥梁的锚具(夹片或连接器)进场验收,其静载锚固性能可由锚具生产厂提供试验报告。三、张拉后预应力筋与锚具的保护后张预应力张拉作业应按规范要求严格执行。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1K412016 熟悉混凝土强度及配比要求本条文简要介绍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配比要求。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测定。试件以同龄期者3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38、J107中规定了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方差已知统计方法、方差未知统计方法以及非统计方法三种。工程中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但应优先选用统计方法。(三)对C50及其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二、混凝土原材料(二)配制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三)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混凝土泵送剂、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一)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灰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
39、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二)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三)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四)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在施工生产中,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时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按规定留取试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应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1K412020 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1K412021 掌握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城市桥梁工程常用的桩基础通常可分为沉入桩基础和灌注桩基础,按
40、成桩施工方法又可分为:沉入桩、钻孔灌注桩、入工挖孔桩;本条文简要介绍施工方法及其机械设备选择要点。一、沉桩基础常用的沉入桩有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和钢管桩。(一)准备工作1.沉桩前应掌握工程地质钻探资料、水文资料和打桩资料。3.应根据现场环境状况采取降噪声措施;城区、居民区等入员密集的场所不应进行沉桩施工。4.对地质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为检验桩的承载能力和确定沉桩工艺应进行试桩。5.贯入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研究确定。(二)施工技术要点1.预制桩的接桩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2.沉桩时,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应为510mm;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
41、中心线上;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3.沉桩顺序: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4.施工中若锤击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助沉。5.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6.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三)沉桩方式及设备选择1.锤击沉桩宜用于砂类土、黏性土。2.振动沉桩宜用于锤击沉桩效果较差的密实的黏性土、砾石、风化岩。3.在密实的砂土、碎石土、砂砾的土层中用锤击法、振动沉桩法有困难时,可采用射水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沉桩施工。在黏性土中应慎用射水沉桩;在重要建筑物附近不宜采用
42、射水沉桩。4.静力压桩宜用于软黏土(标准贯入度N20)、淤泥质土。5.钻孔埋桩宜用于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情况。二、钻孔灌注桩基础(一)准备工作(二)成孔方式与设备选择依据成桩方式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护筒(沉管)灌注桩及爆破成孔,施工机具类型及土质适用条件可参考表1K412021。教材58页(三)泥浆护壁成孔1.泥浆制备(1)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2)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3)灌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
43、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4)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2.正、反循环钻孔(1)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3.冲击钻成孔(1)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3)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
44、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4)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6)稳定性差的孔壁应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排渣。4.旋挖成孔(2)泥浆制备的能力应大于钻孔时的泥浆需求量,每台套钻机的泥浆储备量不少于单桩体积。(3)成孔前和每次提出钻斗时,应检查钻斗和钻杆连接销子、钻斗门连接销子以及钢丝绳的状况,并应清除钻斗上的渣土。(4)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并根据钻进速度同步补充泥浆,保持所需的泥浆面高度不变。(四)干作业成孔1.长螺旋钻孔(1)钻机定位后,应进行复检,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开孔时下钻速度应缓慢;钻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钻杆。(2)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
45、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3)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20s,再缓慢提升钻杆。提钻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并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4)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并及时清除钻杆及泵(软)管内残留混凝土。2.钻孔扩底(1)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准确,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扩大孔径。(2)钻孔扩底桩施工扩底孔部分虚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灌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时,应随灌注随振动,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1.5m。3.入工挖孔(2)挖孔桩截面一般为圆形,也有方形桩;孔径12002000mm,最大可达3500mm;挖孔深度不宜超过25m。(3)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孔壁技术,护壁的厚度、拉接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上下节护壁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并应当日施工完毕;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MPa后进行。(4)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五)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1.钢筋笼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