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5396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连云港润新投资城景环评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际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

2、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城区景区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建设单位连云港润新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洪兵联系人王东升通讯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滨河大道1号联系电话18705130769传真-邮政编码222000建设地点连云港市海州区滨河新城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m2)12500绿地面积(m2)1400总投资(万元)592.89环保投资(万元)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5%评价经费(万元

3、)-拟竣工日期2017年6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1、原辅材料:施工期:沥青、石料、水泥、砂等运营期:工程为非生产性项目,运营期间不需要原辅材料2、主要设备:建设期:各种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水(吨/年)-柴油(吨/年)-电(千瓦时/年)-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 它-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废水类型:雨水排放量:-排放去向:经雨水口直接流入区域雨水管网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月牙岛旅游自2014年初以来,景区游客络绎不绝。由于

4、月牙岛生态公园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且开发以来,随着景区的游客日益增多,原有道路路面相对较窄,宽度不够,且与新城区的连接方面,因道路问题,也出现游客交通不变等问题。现规划以聚贤路、同心路、规划九路作为连通城区与月牙岛生态公园的连接线,本项目以聚贤路作为连接线的第一阶段。为了促进城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完善路网,优化城市布局,城区景区互通连接线工程的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本项目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因此,连云港润新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江苏智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环保部

5、门审批。2、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城区景区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2)建设单位:连云港润新投资有限公司(3)项目投资:592.89万元(4)建设地点:连云港海州区滨河新城 (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聚贤路道路总长500米,红线宽25米;路基工程为9500m2,新铺沥青混凝土路面9500m2,铺设人行横道3000m2;铺设雨水管网500m,铺设污水管网500m;新安装路灯20盏,道路配套交通安全标志、标线及信号灯工程,道路两侧树木400棵。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值备注1道路长度m5002道路红线路宽m253混合车道m1

6、94人行道m各35道路等级/城市支路6设计速度:一般路段Km/h607设计速度:交叉口Km/h208设计年限年159荷载标准/BZZ-10010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11抗震设防标准g0.14、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见表1-2。表1-2 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项目组成工程内容和规模主体工程纵横断面项目采用一块板式断面型式,双向混行车道,红线宽度为25m,规划横断面型式为:19m混合车道,两侧各为3m人行道路基及路面结构路面结构方案混合车道4cm细粒式沥青砼/5cm中粒式沥青砼/1cm沥青下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 10%石灰土/20 cm 6%石灰土/50 c

7、m山场碎石土人行步道6cm环保面包砖铺装,2cm水泥砂浆座浆,15cmC15素混凝土垫层路面设计沥青砼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100kN为标准轴载,设计使用年限15年辅助及配套工程给水工程城市供水管网接入,用于消防、绿化用水排水工程雨、污分流,雨水遵循“分散出口,就近入河”原则;污水排放根据片区地势及路网规划,随路布设污水管网,送污水处理点集中处理路灯工程设置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内,距道牙1.0米,间距50米,双侧对称布置。路灯均采用普通的热镀锌等径杆。照明工程道路设置双排路灯照明20盏绿化工程道路两旁种植树木400余棵,1.5m*1.5m,间隔5m5、项目工程进度20116年10月至2016年12:

8、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完成道路工程、排水及附属工程施工;2017年6月:完成竣工决算及竣工备案等工作,并投入使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滨河新城(郁洲路以北),原有道路为泥路,路两侧多为杂草和农作物。原有道路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大风扬尘,以及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连云港市海州区位于连云港市西南部,南与灌云县接壤,北与赣榆区相连,东临连云区,西以蔷薇河为界与东海县相望。地处北纬342545343513和东经

9、1194171191310,居淮河流域沂沭水系的下游。2014年年底,全区行政区域面积697.09平方千米,总人口110.1万人,辖13个街道、4个镇、86个行政村、104个社区。2、地形、地貌、地质海州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境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为5米。花果山玉女峰海拔为624.4米,为全区最高点。连云港市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全市地貌大致可以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大体走向为NESW由多列石质低山和丘陵组成,统称云台山地。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后云台山(主峰大桅尖,海拔605.4m)、中云台山(主峰蓑衣山,海拔287m)、前云台山(主峰玉女

10、峰,海拔625.3m,为江苏省最高峰)、锦屏山(主峰马耳峰,海拔429m)。3、气象气候连云港市海州区属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4,最冷月平均气温零下0.2,最热月平均气温27,冬季基本上无冻土层。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平均每5天回升1。年平均降水量961.6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0%65%。年平均日照时数2530.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全年大于0的日照时数1600小时以上。海州区和连云港市其他地区一样,盛行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3.13.6米/秒,大风日数每年918天。夏季属海洋性气候,盛行来自低纬度太平洋的偏南北风,气候炎热多雨

11、;冬季带有大陆性气候特征,盛行来自高纬度大陆内部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形成了全年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因东临黄海,受海洋的影响,和同纬度内陆各地相比,具有春季温度较低,气温回升缓慢,冬夏温度变化平缓,年降水量比较丰富等特点,但分布季节差异较大,一般春秋两季往往干旱少雨。4、河流水文海州区境内水资源,连云港市海州区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集中在锦屏山周围的岗岭地带,城西有全市最大的蔷薇河,它不仅是连云港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用水资源,更是连云港市人民唯一的饮用水源,蔷薇河于海州区浦南镇太平庄处与新沂河交汇入临洪河。项目东侧紧邻大浦河,为景观用水区,西侧为东站引河,5、地震强度据中国

12、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l),连云港市境内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6、地表植被情况区域地表植被主要是人工种植的树木、草皮等。7、 珍稀物种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稀少,评价区域周边没有珍稀物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连云港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行政区,分别为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灌南县、东海县、灌云县。海州区是连云港市三个主城区之一,位于连云港市西南部,南与灌云县接壤,北与赣榆区相连,东临连云区,西以蔷薇河为界与东海县相望。2014年年底,全区行政区域面积697.09平方千米,总人口110.1万人,辖

13、13个街道、4个镇、86个行政村、104个社区。全区辖4个镇分别是:新坝镇、锦屏镇、南城镇、浦南镇。2、社会经济2015年全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3.5亿元,同比增长11%,达到预期,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12%,低于计划2个百分点,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6%;服务业增加值186.7亿元,同比增长13%,达到预期,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计划3亿元。从2015年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于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

14、公共预算收入4项指标增幅较2014年分别提升0.9、1.9、11.7、7.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项指标增幅与2014年持平,仅有外资、外贸进出口2项指标受国际经济形势萎靡影响同比出现下降。3、交通运输状况海州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海陆空交通便捷,紧邻机场,东临连云港港和陇海铁路货运站,距港口30公里以内,是连接西北、中原和苏北、鲁南的主要交通门户。4、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概况区域人群健康状况良好,无地方病史。5、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给排水:雨水汇集后,单独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用水可直接从项目周围的市政自来水管网接入,

15、经水泵加压后的自来水可用作消防、绿化用水。供电:利用现有的配电线路直接接入项目内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属大气环境功能二类区,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根据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云港市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度),2015年,该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260天,占全年总有效天数(365天)的71.2%。2015年,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28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13.3%和20%,均符合

16、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94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下降15.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17.9%。2、 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东部河流为大浦河,西侧为老蔷薇河,蔷薇河水环境评价标准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浦河执行类标准。根据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云港市环境状况公报,蔷薇河、大浦河各类指标符合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连云港市区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地沿线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道

17、路声环境执行4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根据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连云港市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海州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均符合国家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3-1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环境功能执行标准大气环境碧桂园(在建)S30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瑞安花园E250居住德生花园S400居住水环境大浦河E25景观娱乐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蔷薇河W700饮用、工业,农业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

18、准声环境碧桂园(在建)S30居住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瑞安花园E250居住德生花园S400居住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蔷薇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类标准,大浦河执行标准,详见表4-1。表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项目类标准来源1pH值(无量纲)69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溶解氧533高锰酸盐指数6104化学需氧量(COD)2030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466氨氮(NH3-N) 1.01.57总磷(以P计) 0.2(湖、库0.05)0.3(湖

19、、库0.05)注:除pH外,其余项目标准值单位均为mg/L。2、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大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详见表4-2。表4-2空气质量质量标准(单位:g/m3)污染物单位浓度限值(单位: g/m3)标准依据年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TSPg/m3200300/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60150500NOx50100250PM1070150/3、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沿线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道路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类标准。详见表4-3。 表4-3 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别标准值标来源昼间夜间4a类7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

20、B3096-2008 污染物排放标 准1、废水排放标准施工期不设施工营地,无生活废水产生,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营运期无废水产生。2、噪声排放标准项目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详见表4-4。表4-4 施工期噪声标准值(单位:dB(A))噪声限值标准来源类别昼间夜间施工期7055GB12523-20113、废气排放标准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5。表4-5 建筑施工场界大气环境排放限值 单位:dB(A)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点浓(mg/m)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1.0沥青烟生产设备不得

21、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无总量控制指标。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工艺及产污流程图5-1所示: 设置屏障、施工标识、定线机械作业、材料运输施工废水、建筑垃圾扬尘、尾气、噪声路基施工路面施工竣工验收图5-1 项目施工流程及产污图主要污染工序:1、 施工期(1)噪声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会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使现场产生具有强度较高、无规则、不连续等特点的噪声。根据同类道路施工类比,施工期所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摊铺机、压路机、装载车辆等。各种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一般在80100dB(A)之间。详见表5

22、-1。表5-1 施工机械作业噪声源强表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1载重车5852推土机5973摊铺机5994压路机5985挖掘机5806振动棒598(2)废气扬尘 项目施工过程中,扬尘起尘特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起尘,主要指土方堆放过程中风蚀尘及施工场地的风蚀尘;另一类是动态起尘,一般来源于:土方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及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粉尘;建筑材料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尾气项目施工现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以汽、柴油为燃料,排放的少量尾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短期

23、影响。沥青烟道路摊铺沥青产生沥青烟会对大气产生短期影响。(3)废水项目施工人员均来自周边,因此项目无需设置临时生活区,项目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SS,类比于同类项目,此类废水中SS浓度一般为1000mg/L、石油类浓度约为20mg/L。(4)固废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包括碎石、水泥块、开挖的弃土等。(5)生态环境地块沿线植被大部分为杂草和农作物,项目需开挖道路破坏原有植被,同时,机械作业过程会碾压道路两侧的植被;施工过程会造成大面积的土地裸露,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运营期:项目运营期主要是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废污染。大气污染环境因子主要

24、为汽车尾气和道路扬尘;噪声污染主要来自道路上过往的车辆产生的机械噪声及地面振动;固废主要是过路人员的生活垃圾。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6-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种类排放源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施工机械尾气、沥青烟-无组织排入大气运营期扬尘、汽车尾气-无组织排入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废水量(t)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排放去向施工期废水SS-1000-00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后回用石油类-20-00固体废弃物排放源污染物名称产生量处理处置量综合利用量外

25、排量备注施工期建筑垃圾-作为附近建筑区域回填土方运营期过路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80100dB(A)-隔声屏障运营期过往车辆交通噪声-加强交通管制主要生态影响:道路在施工过程中,机械作业、开挖过程会破坏原有植被。采取文明施工,并做好道路两侧植被恢复等补偿措施;道路开挖产生弃土在堆放过程中,若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在降雨、大风作用下容易对土方造成冲刷,可能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要及时进行清理,从而将影响降至最低。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道路施工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以及摊铺

26、沥青产生的沥青烟等。扬尘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装卸和运输等施工活动产生的扬尘将给附近的大气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项目施工现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以汽、柴油为燃料,排放的少量尾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短期影响;同样,摊铺沥青产生的沥青烟对大气的影响也是短暂的。因此,项目施工期将对近距离的大气产生污染,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针对项目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来降低其影响范围及程度: 施工现场要合理安

27、排,所有砂石料应统一堆放、保存,尽可能减少施工场地的堆场数量,并对堆场加篷布覆盖或定期洒水。 现场不搅拌沥青,所用沥青均购买所得,运至现场使用,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间燃油机械设备较多。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需安装尾气净化器。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汽车排污监管办法和汽车排放监测制度。 施工现场要进行设置围栏或设置屏障,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降低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当出现风速过大或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对作业面和材料、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定期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量。采用上

28、述措施后,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在工地周界外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限值要求。2、水环境影响分析由于施工人员主要来自周边,因此施工场地内无需设置生活区。故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洗涤废水和施工现场冲刷、建材清洗、水泥路面养护等排水,其中含有一定的泥沙及油污等。施工现场建设隔油池、沉淀池等水处理构筑物,对生产废水进行简易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项目施工期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无外排,因此对区域地表水质量影响较小。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及运输车

29、辆噪声的辐射,将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污染。施工噪声对周围地区声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评价。其噪声排放标准详见表7-1。表7-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7055施工现场主要噪声源有载重车、推土机、压路机、摊铺机及振动棒等,源强在80100dB(A)之间。根据噪声扩散衰减模式,施工噪声可近似视为点声源处理,其衰减模式如下: Lp=Lpo-20lg(r/ro) 式中:Lp距声源r米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A); Lpo距声源ro米处的参考声级,dB(A);roLpo噪声的测点距离(5米或1米),m。可计算出

30、施工设备噪声值随距离衰减的情况,计算结果如下:表7-2 施工设备噪声值随距离衰减情况距离(m)510501001502002503004005006001000LdB(A)02034404346485052545660按上表计算,各施工设备噪声随距离衰减后的情况如下:表7-3 各施工设备噪声随距离衰减后情况距离(m)51050100150200250300400500施工期载重车85756155524947454341推土机97877367646159575553摊铺机99897569666361595755压路机98887468656260585654挖掘机80705650474442403

31、836振动棒98887468656260585654根据噪声扩散衰减模式预测计算,白天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在100米以内,夜间影响范围在500米以内,筑路机械噪声夜间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并将随着工程的推进和施工结束而消失。通过采取下列措施可减缓影响:为减少施工机械噪声等的影响,设置移动声屏障来削减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对强噪声的施工机械采取临时性的噪声隔挡措施。在道路路面铺设时尽量选用能降低路面噪音的材料。对距居民区较近的建筑物外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障,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及居民的影响。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包括碎石、水泥块、弃土等。施工期产生的固废,部

32、分综合利用,部分可外运至指定地点填埋,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路线开挖会破地块原有植被,施工结束后,对开挖的绿化带及植被进行恢复和补偿;项目施工中有弃土堆弃,若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在降雨、大风作用下容易对土方造成冲刷,可能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时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弃土应根据工程需要用于路基填方使用或就地填埋于道路施工沿线的低洼地;对于清扫过程产生的少量建筑渣土等废物应集中收集进行综合处置。通过保护措施,可最大程度降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道路运营后,主要大气污染源为汽车尾气和道路扬尘。项目道路交通

33、量相对较小,且区域地势空旷,不会形成较大的集中污染源,产生的少量汽车尾气很快得到扩散,基本上不会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严格车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机动车排放限制标准,禁止尾气超标的车辆、无遮盖措施的装载散装物料车辆上路;环卫部门配置洒水清扫车,定期进行洒水和路面清扫,减少由于动车行驶时产生的二次扬尘和大风起尘。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SS等,但浓度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为保障道路两侧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降噪措施。具体如下:工程降噪:利

34、用道路两侧的绿化树林的散射、吸声作用以及地面吸声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工程管理:通过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如限制性能差的车辆进入道路,在敏感点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可以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经常维持道路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4、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分析项目运营后,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道路两侧适当距离设置垃圾收集装置,由环卫部门按期进行清运,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污染。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 (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施工机械尾气、沥青烟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定期清扫施工现场,并辅以洒水抑尘

35、;对运输砂石料的车辆应加盖蓬布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扬尘、汽车尾气加强道路周边绿化建设,并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建设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晒水抑尘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垃圾部分利用,部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填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生活垃圾路边设置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噪声施工期: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设备在近居民点夜间必须停止施工。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避免或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运营期:加强交通管制及绿化带降噪。可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项目施工期对临时占用的地块尽可能进行补

36、偿,临时占地表面植被尽可能恢复,施工人员文明施工,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使项目对周围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表8-2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序号类别污染源环保工程投资费用(万元)1大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定期清扫施工现场;洒水抑尘;物资遮盖12固废防治废弃土方及时清运;23噪声防治施工机械设置隔声屏障、限速、禁鸣、合理安排时间;14绿化工程-绿化及其他105废水施工废水隔油池、沉淀池1合计15九、结论与建议1、 结论(1)产业政策本项目属E481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在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中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项目的建设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7、在产业政策方面是可行的。(2)规划相符性本项目对城区景区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项目进行建设,主要是为了月牙岛生态公园与城区的连接,项目的建成后促进城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景区周围的基础上设施,促进景区发展,提升连云港对外形象。因此,项目符合该区域的规划要求。(3)环保防治措施项目在施工期有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削减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随施工结束这些影响也将随之消失。施工期间的路线周围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经加强施工管理及植被恢复后,可以使项目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项目在运营期主要有大气、噪声污染,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及绿化带降尘、降噪等措施可以降低对外环境的不

38、利影响。通过以上分析,从环保角度看,项目是可行的。(4)总量控制本项目无总量指标申请。(5)结论城区景区互通连接线(聚贤路)工程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本)修正及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项目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滨河新城,符合区域用地规划要求;各项污染治理得当,经有效处理后可保证污染物稳定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影响不大,不会降低区域功能类别。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次环评评价结论仅对以上的建设地点、工程方案、建设规模负责,若项目的建设地点、工程方案、建设规模发生大的变化时,应另行评价。 2、建议(1)施工单

39、位应严格按要求文明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设备,努力降低施工现场噪声及扬尘;(2)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意文明施工,不要破坏未被占用的土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范围。(3)要标明施工活动区,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区活动;对施工机械、运行方式的施工时间等进行严格规定,要注意在非暴雨季节施工和保证施工场地的畅通,注意水平施工,避免垂向施工,以消减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4)施工产生的土石方应及时外运处置,禁止在地块上长期堆存。(5)运营期需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路面及绿化养护。预审意见: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图1 项目位置所在图图2 项目500米范围敏感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