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其控制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公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其控制措施.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公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其控制措施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工程质量;控制 论文摘要: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及其原因如下: 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沥青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 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
2、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 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 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 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
3、控,我们要求建设单位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有明确的措施,下面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1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
4、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2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
5、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 措施有: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