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5483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江阴市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单位: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年一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地点与项目背景11.2 建设内容概况21.3 方案比选及与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6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1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9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0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3.1 污染物产排情况及生态影响分析103.2 环境保护目标113.3 环境影响及预测评价结果123.4 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及预测评价结果143.5 环境风险143.6 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153.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

2、分析结果173.8 防护距离内搬迁的单位、居民情况183.9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84 公众参与20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06 联系方式206.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206.2 环评机构联系方式20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地点与项目背景1.1.1 建设地点锡澄高速公路花山互通项目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花山村、钓歧村,位于锡澄高速公路与规划江阴大道交叉处。锡澄高速公路拟增设互通范围为原设计桩号K32+800K34+800。1.1.2 项目背景江阴市邻接锡常,位于澄张靖“金三角”的几何中心,北枕长江,南近太湖,东接张家港市、常熟市,西连常州市,历来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江阴交通事业和城市化进程快步推进。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突出反映为机动车保有量、过境交通量快速增长,造成市域交通压力大。另外,江阴中心城区及过境车辆进出高速主要通过锡澄高速江阴南互通、江阴北互通,目前江阴南互通、江阴北互通日均转向交通量趋于饱和。江阴南互通被交路芙蓉大道为S340,原为市区外环线。由于城市的扩张,现状城市建成区已经突破原规划环线,江阴南互通已经被城市用地包围。随着江阴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江阴南互通将完全进入城市中心区。从城市发展来看,以往江阴城市沿江发展,北部地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往南纵深发展。根据江阴市城市总

4、体规划(20122030),南闸、云亭是江阴未来发展的重点,至规划末年2030年,南部新城连片发展,南闸、云亭总人口达到60万人。江阴城南新城人口体量大,迫切需要解决对外出行问题。由于存在城市南扩、中心城区拥堵、大量过境交通穿城、互通交通量趋于饱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分流过境交通,减缓市区道路通行压力,促进江阴城南地区发展,江阴市对S122在江阴市范围内的走廊带进行规划调整。另外,根据江阴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江阴南互通功能将有所调整,未来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对外出行以及张家港港区往北方向的交通转换,同时在江阴城南地区规划的江阴大道上规划一处高速公路互通,主要服务与城市南部出行以

5、及过境交通往南方向的交通转换。江阴南部地区增设互通,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的需要,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江阴南互通的交通压力,更好的满足江阴市区城南,尤其是云亭、闸北地区利用高速公路的出行需求。1.2 建设内容概况1.2.1 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建双喇叭互通1座和三进六出收费站1座,新建匝道长度共计4317m,其中包括单车道匝道2918m、双车道匝道1399m(含收费广场),锡澄高速主线两侧拓宽改造路段1.5km。本项目拟建互通连接的公路分别为锡澄高速公路(G2高速)与规划江阴大道。锡澄高速公路拟增设互通范围为原设计桩号K32+800K34+800,互通主线位于江阴大道以北,

6、于西北象限的C匝道上跨锡澄高速,下穿江阴大道,新增互通和峭岐枢纽锡澄高速主线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加两侧辅助车道方式改造,改造范围为NK33+487.427-NK35+136.583,高速公路东侧辅助车道长1413.446m,西侧辅助车道长1511.341m,路基宽度48.5m。项目共新建互通匝道桥5座,总长度1360m。本项目新建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8.5m,双向分离双车道匝道路基宽度15.5m,匝道设计车速均采用40km/h,按照高速公路互通匝道标准建设。项目永久占地560.3亩,其中收费管理站区占地16亩,另主线、匝道、被交路圈占土地104亩;临时占地320.2亩,其中,取土坑占地300.

7、2亩,施工营地等占地20亩。项目总投资3亿元,预计建设期2年。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内容分别见表1.2-1和表1.2-2。表1.2-1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数量备注1公路用地亩含收费站(1)主线用地亩506.3 已扣除老路用地(2)取土坑用地亩300.2 取土深3m2路基土石方m3600469 3特殊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m427275 土工格栅m281900 4防护排水工程C20砼m35341 M7.5浆砌片石m32533 混播植物种子m228391 5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m277300/6010不含桥面铺装6清淤回填m330000 7新建匝道长度8.5m宽m2

8、918 不含桥15.5米宽m1399 不含桥主线拓宽m3000 单侧拓宽7.5m8桥梁互通匝道桥梁m/座15050/1360/59互通式立交处1 10匝道收费站处1 四进七出11通道/涵洞处6 12拆迁m226597 表1.2-2 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分项工程建设内容1路基工程路基宽度:单车道匝道8.5m,双车道匝道15.5m。路基防护:一般为植草防护,路基高度大于4.5m时采用空心或实心砼六角块+草皮防护。2路面工程拼宽主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总厚度74cm。新建匝道、连接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总厚度68cm。新建收费广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总厚度82cm。3桥涵工程桥梁:新

9、建匝道桥梁5座,总长度1360m。涵洞:保留主线现有涵洞7道和通道4处,其中1道涵洞和3处通道进行拼宽4排水工程路基路段排水:通过边坡漫流至浆砌块石边沟收集,集中排放至沿线地表水体。桥梁路段排水:一般桥梁由泄水孔直接排入地表水体;跨线桥采用管道收集桥。面径流引入地面排水边沟;跨越敏感水体的桥梁安装纵向排水管收集桥面径流,引入陆域径流处理池处理后排放。5交通工程包括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栅、护栏、防眩设施。6绿化工程包括路基边坡绿化和互通区绿化,绿化面积28391m2。7房建附属设施工程新建三进六出收费站1座,占地面积10756m2,主要建筑物包括配电设施、水泵房、门卫、停车场、污水处理工程等。8土

10、石方工程挖方600469m3,填方1713868m3,利用方337090 m3,借方1376778 m3,弃方263379m3。9征地拆迁永久占地560.3亩,拆迁建筑物(民居)26597m2。1.2.2 工程方案1.2.2.1 互通型式由于互通主流向的要求以及烧香浜六级航道的影响,互通采用主体位于西北象限的C匝道上跨锡澄高速,下穿江阴大道双喇叭方案,与锡澄高速公路相接的喇叭采用B型。由于互通平面布置与峭岐枢纽净距小于1km,根据规范要求,新增互通和峭岐枢纽锡澄高速主线路段两侧采用辅助车道贯穿处理,形成复合式互通。互通平面布置见下图:图1.2-1 互通方案平面图1.2.2.2 路基工程(1)锡

11、澄高速锡澄高速公路新增互通与峭岐枢纽采用双向八车道加辅助车道方式,高速公路东侧辅助车道长1413.446m,西侧辅助车道长1511.341m。路基宽度48.5m,该路段路基标准横断面见下图:图1.2-2 锡澄高速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匝道匝道设计速度均采用40km/h,单向单车道匝道宽度8.5m,双向分离双车道匝道路基宽度15.5m。纵断面线形控制纵坡在5%以下,一般采用值4%。1.2.2.3 路面工程本项目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收费站广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1.2.2.4 排水工程(1)路面排水路面水主要由路面横坡向两侧漫流至边沟。为防止路面结构层的水下渗至基层,在基层顶部设置封层。同时,

12、在硬路肩边缘设置边部排水系统,使路面下渗水能迅速排出。(2)中央分隔带排水大部分中央分隔带雨水通过凸起表面漫流至路面,再进入边沟;少量下渗水通过中央分隔带底部的纵向碎石盲沟及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3)路基排水通过两侧边沟汇集路面及边坡水,引入沟、渠、河等排至路基以外。边沟全线贯通并自成独立排水系统。边沟一般路段采用砼预制块边沟;收费站广场及连接道低填浅挖段采用暗埋式盖板矩形边沟。(4)收费站排水收费站排水采用雨污分流体制。收费站区雨水由埋地雨水管收集后排入公路边沟。收费站区办公楼厕所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设施;食堂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经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

13、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后用于农田灌溉。1.2.2.5 绿化工程本项目在中央分隔带、路基路堑边坡、边坡脚至隔离栅、互通区、收费站区范围内实施绿化工程。绿化工程以地面植草和种植乔灌木相结合的方式,绿化植物选用与现有锡澄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相同的品种。绿化面积共计28391m2。1.2.2.6 土方平衡与取弃土方案本项目挖方600469m3,填方1713868m3,利用方337090 m3,借方1376778 m3,弃方263379m3。借方采用集中取土方式解决。项目共设置1处取土坑,总面积300.2亩,取土深度3米。取土坑用地现状为农田,取土结束后恢复为鱼塘

14、。弃方用于公路绿化用地和临时用地恢复的表层覆土,剩余弃方回填入取土坑底部,因此本项目不另设弃土场。1.2.2.7 工程占地本项目新增永久占地560.3亩(不含锡澄高速公路主线老路占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一级类划分,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表1.2-4 永久占用土地类型一览表(单位:亩)土地类型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永久占地364.2 28.0 5.6 50.4 47.6 14.6 49.9 1.2.2.8 工程拆迁补偿安置本项目拆迁面积共计26597m2。拆迁的建筑物主要为居民住宅。本项目拆迁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

15、标准的通知(苏政发201140号)等的要求实施依法拆迁、依法补偿。1.2.3 建设周期本项目计划于2013年初开工建设,2014年底前竣工通车,施工期预计为2年。1.2.4 项目投资本项目工程投资总额为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1.3 方案比选及与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1.3.1 方案比选1.3.1.1 互通位置比选互通位置可选的方案为,锡澄高速江阴南互通至峭歧枢纽段,沿江高速青阳互通至峭歧枢纽段。根据现有互通的布局和间距情况,根据新增互通的功能要求,两路段内分别有江阴大道、霞客大道两条高等级道路,存在增设互通的可行性。表1.3-1 互通位置比选表比较项目方案1方

16、案2工程比选主要道路锡澄高速沿江高速被交路江阴大道、南环路、客货综合走廊霞客大道、放射线、客运走廊规划协调与规划一致与规划不一致服务范围江阴南部地区南闸路网需求分流江阴南互通交通流,减缓芙蓉大道、锡澄高速交通压力分流作用不明显建设条件锡澄高速指标高,江阴大道预留,建设条件较好沿江高速及霞客大道均未预留互通,建设条件较差社会环境征地拆迁征地拆迁影响由具体互通型式方案决定,此处不能确定。征地拆迁影响由具体互通型式方案决定,此处不能确定。交通阻隔跨越锡澄高速公路的支线桥梁已经在主线建设时完成,互通施工对主线行车的影响较小。需新建或改扩建上跨或下穿锡澄高速公路支线桥梁,对主线行车造成一定影响。生态环境

17、占地、土方水土流失由具体互通型式方案决定,此处不能确定。由具体互通型式方案决定,此处不能确定。生态敏感区拟建互通所在地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拟建互通所在地不涉及生态敏感区。声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沿线为乡村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具体声、大气、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与互通型式有关,此处不能确定。沿线为乡村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具体声、大气、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与互通型式有关,此处不能确定。水环境不涉及敏感水体,下游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取水口。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不涉及敏感水体,下游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取水口。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结论推荐1.3.1.2 互通型式比选工可报告提出2种互通型式方案。(1)互通型式

18、方案一方案一互通平面布置与峭岐枢纽净距离小于1km,根据规范要求,新增互通和峭岐枢纽锡澄高速主线路段两侧采用辅助车道贯穿处理,形成复合式互通。图1.3-1 方案一平面图(2)互通型式方案二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将与锡澄高速公路相接的喇叭北移,保持新增互通与峭岐枢纽净距大于1km,采用互通主体位于西北象限的C匝道上跨锡澄高速公路、下穿江阴大道的双喇叭方案。图1.3-2 方案二平面图表1.3-2 互通方案主要工程规模比较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方案一方案二备注1公路用地亩含收费站(1)主线用地亩506.3 595.3 已扣除老路用地(2)取土坑用地亩300.2 369.1 取土深3m2路基土石方m36

19、00469 738242 3特殊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m427275 456300 土工格栅m281900 82000 4防护排水工程C20砼m35341 8234 M7.5浆砌片石m32533 4440 混播植物种子m228391 33953 5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m277300/601076300/6010不含桥面铺装6清淤回填m330000 33000 7新建匝道长度8.5m宽m2918 2900 不含桥15.5米宽m1399 1700 不含桥主线拓宽m3000 0 单侧拓宽7.5mm0 2900 单侧拓宽3.75m8桥梁互通匝道桥梁m/座15050/1360/522242/1520/59互

20、通式立交处1 1 10匝道收费站处1 1 四进七出11通道/涵洞处6 8 12拆迁m226597 38752 13建安费万元18053.222083.814总造价万元34608.643356.2由以上方案比选可知,方案一互通布局紧凑,造价低、运营效率高,推荐采用该方案。下阶段基于行车安全、效率以及建设规模等因素,对方案一进一步优化。表1.3-3 互通方案环境比选表比较项目方案1方案2社会环境征地拆迁征地拆迁量26597m2,主要拆迁对象为居民住宅,拆迁量较小。社会影响较小。征地拆迁量38752 m2,主要拆迁对象为居民住宅,拆迁量较大。社会影响较大。生态环境占地、土方水土流失占地面积、取土量较

21、小,引起水土流失量较小占地面积、取土量较大,引起水土流失量较大生态敏感区拟建互通所在地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拟建互通所在地不涉及生态敏感区。声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公路与敏感点距离变小,对敏感点的声、大气环境影响增大。工程弃渣量少。公路与敏感点距离变小,对敏感点的声、大气环境影响增大。对花山村影响范围增大。工程弃渣量较大。水环境不涉及敏感水体,下游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取水口。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不涉及敏感水体,下游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取水口。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结论推荐1.3.2 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项目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江阴市总体规划、江阴市土地利用规划,符合江阴市交通规划,

22、符合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的运行将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改善城镇交通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1.1 地表水环境现状白屈港氨氮、总磷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超标率分别为16.7%、33.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12、0.42,水质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区域部分未接管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未经过处理超标排放所致。2.1.2 地下水环境现状除D3测点外监测点各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1,则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D3点位挥发酚超标,

23、主要超标原因是受周边农田排污的影响。2.1.3 声环境现状根据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位于锡澄高速公路两侧的监测点昼间监测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2类标准,汤家村、薛家村、谢家冲4a类区夜间监测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东槐村、江家村2类区夜间监测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超标原因是监测点距离锡澄高速公路较近,受到锡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显著。2.1.4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1.5 生态环境现状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24、主要为居住用地、农业用地,植被以粮油、蔬菜等农业作物和公路绿化植被为主。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现状属微度侵蚀,现状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2.2-1。表2.2-1 本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路线跨越水体时,扩大为路中心线上游100m、下游1000m范围内地下水环境公路建设、运营可能导致地下水位变化的区域,一般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内环境空气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环境噪声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区域,水土流失

25、评价以道路施工中产生的有肥力土层临时堆放场、路基边坡面和临时用地为主。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物产排情况及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及生态影响情况见表3.1-1。表3.1-1 污染物产排情况及生态影响分析环境要素污染源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执行标准及达标情况水环境冲洗废水COD:300mg/LSS:800mg/L石油类:40mg/L5m3/d隔油、沉淀回用于机械冲洗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施工营地生活污水COD:500mg/LBOD5:250mg/LSS:300mg

26、/LNH3-N:30mg/L动植物油:30mg/L24m3/d化粪池+生物接触氧化成套装置附近农田灌溉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运营期路面径流SS100mg/LCOD:97mg/L石油类:11.25mg/L112143 t/a路面径流收集管道、径流处理池不直接排入水体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收费站生活污水COD:100mg/LBOD5:10mg/LSS:70mg/LNH3-N:10mg/L动植物油:10mg/L2.4m3/d格栅+调节池+A2/O+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用于农田灌溉满满足污水

27、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声环境施工噪声施工噪声源强86-90dB(A)施工围挡,禁止夜间施工施工场界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源强57.8-90.0dB(A)声屏障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大气环境施工扬尘TSP:1mg/m3(下风向50m处)施工围挡、洒水、覆盖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二级标准沥青烟气苯并a芘0.01ug/m3(下风向50m)酚0.01mg/m3THC0.16mg/m3(下风向60m

28、)外购沥青无组织排放固体废物废弃土方余泥渣土263379m3绿化、临时用地恢复、取土坑回填零排放零排放拆迁建筑垃圾建筑垃圾2659.7 m3运至建筑垃圾消纳场零排放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生活垃圾146t环卫部门拖运处理零排放收费站生活垃圾生活垃圾7.3t/a环卫部门拖运处理零排放生态影响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项目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影响农业生态和农业生产;(2)施工临时占地的生态影响。3.2 环境保护目标3.2.1 水环境及环境风险保护目标表3.2-1 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水体名称中心桩号与本项目位置关系水质目标功能W1白屈港/E,190mS,587m工业用水、农业用水3.2.2

29、 声、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公路沿线声环境、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2。表3.2-2 运营期声、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编号监测点位距道路中心线/红线方位距离(m)评价标准评价范围内规模锡澄高速匝道1云亭街道花山村汤家村E,50/25.75E,35/30.752类60户/300人2薛家村W,45/20.75W,45/40.752类170户/850人3谢家冲W,35/10.75S,30/22.252类8户/40人4霞客镇钓歧村十房村W,53/28.75S,35/30.752类140户/700人5双全村W,600/575.75N,100/95.752类50户/160人6黄家村W,670/64

30、5.75W,180/175.752类10户/35人7西槐村W,390/365.75S,130/125.752类40户/130人8东槐村W,42/17.75S,320/315.752类45户/150人9江家村W,42/17.75S,625/620.752类20户/70人3.2.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植被、农田生态系统。3.2.4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为被拆迁单位、基础设施、交通阻隔。3.3 环境影响及预测评价结果3.3.1 社会环境影响工程的建设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工程占地将影响部分人群的正常生活,并对部分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工程通

31、过设置涵洞和公路交叉,不会对农田水利及两侧居民出行造成很大影响。通过采取工程和管理措施,可以将本项目的社会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减轻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机械冲洗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地表径流水以及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堆场、施工便道洒水防尘和车辆机械冲洗,不向外排放;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用做农田农肥,不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本项目运营期路基路段路面径流采用边沟收集后排入其他水体(不得排入白屈港),经收集处理后再排放。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较低

32、,不会改变直接受纳水体的水质类别和使用功能。运营期收费站采用格栅+调节池+A2/O+混凝沉淀+消毒处理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处理水用于农田灌溉,不会对地表纳水体的水质和使用功能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3.3 地下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本项目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工程用水和施工场地的洒水防尘,经地面土层吸收或蒸发,向地下水系统渗透的水量很小,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显著影响。施工期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

33、溉,处理水及其中的营养物质被土壤、作物根系固定并被作物吸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很小。运营期:本项目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路面径流和收费站污水。本项目运营期路面径流采用边沟收集后集中排放至地表水体,不会渗透进入岩土层,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收费站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由污水管网收集汇入污水处理系统,不会直接渗入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出水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项目运营期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3.4 声环境影响(1)施工期施工期:以施工现场在道路中心线两侧各35m范围内考虑,一般施工机械噪

34、声夜间在235m处基本达到标准限值,装载机和平地机的场界要求则为300m。本项目所处农村地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因而施工噪声对沿线敏感点居民的生活将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是暂时性的,可以通过工程和管理措施消除或减缓。(2)运营期根据预测计算结果,在仅考虑距离衰减的情况下,运营近期(2015年),锡澄高速公路红线外20m昼间等效声级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公路红线外530m满足2类标准;夜间等效声级预测值在公路红线外170m满足4a类标准、540m满足2类标准。运营中期(2021年),锡澄高速公路红线外30m昼间等

35、效声级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公路红线外630m满足2类标准;夜间等效声级预测值在公路红线外210m满足4a类标准、650m满足2类标准。运营远期(2029年),锡澄高速公路红线外40m昼间等效声级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公路红线外720m满足2类标准;夜间等效声级预测值在公路红线外250m满足4a类标准、790m满足2类标准。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况下,可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营运中期、远期超标值较大,预留费用进行跟踪监测,对于营运中期、远期超标明显的居民安装隔声窗,超标值较大的路段安装隔声屏障,使敏感点声环

36、境质量达到标准要求。3.3.5 大气环境影响拟建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扬尘,通过洒水降尘、物料和施工场地防护、合理设置施工场地等措施,其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项目营运后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污染,通过类比预测,拟建公路在运营中期和远期NO2浓度均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3.3.6 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江苏省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用地指标要求。在采取合理措施后,本工程不会对涉及水体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对道路沿线的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来自于道路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带来的生物量的损失,以及道路建设配套的绿化防护措施

37、带来的生物量的补偿。3.3.7 固体废物影响本项目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拆迁建筑垃圾委托经江阴市城市管理局核准从事建筑垃圾清运的单位清运处理。废弃土方首先用于公路绿化、临时用地恢复,剩余的回填入取土坑底部,不另行占地设置弃土场。固体废物贮运过程中采取防尘、降噪措施,减轻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运营期收费站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拖运处理。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3.4 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及预测评价结果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3.5 环境风险本项目为高速公路互通,不直接跨越水体。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的环

38、境风险主要为公路运输事故风险,主要是由于运输化学危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装载的危险品泄漏,从而污染地表水体。道路运输化学危险品发生水体污染事故的风险概率很低,概率很小。本项目互通建成后,运营单位制订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环境应急队伍和设备,加强环境风险应急演练,可以及时、有效处置事故,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3.6 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3.6.1 社会影响减缓措施(1)征地拆迁影响减缓措施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改)、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

39、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苏政办发2005125号)、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26号)、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苏政发201140号)的要求,依法征地、依法拆迁、依法补偿。(2)基础设施影响减缓措施主体工程施工前,首先开展涵洞和农田排灌系统改移施工;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压覆、堵塞溪流,不得向溪流中抛弃固体废物;因工程需要暂时封闭水系的,施工单位应事先告知周边村庄的居民。施工便道和运输通道不得使用村庄中道路。在施工期拆迁和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沿线房屋周围地基进行夯实加固,防止发生沉降现象。(3)交通阻隔影响减缓措施制订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并提前向社会

40、公示;现有公路拓宽施工尽量采用局部封闭方式,减少道路交通中断的时间;新建匝道在跨越现有通道处设置人行和车行通道。3.6.2 水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设置截水沟、隔油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和泥浆沉淀池,截留施工场地内的雨水径流和冲洗废水并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物料冲洗以及施工现场、施工便道的洒水防尘,施工泥浆经自然干化后与弃土一并处理;堆放石灰、沥青的堆场上部设置遮雨顶棚、四周设置围挡、底部采用防渗混凝土硬化处理或铺设防渗膜处理,其他堆场配备防雨篷布等遮盖物品,防止雨水冲刷;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成套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后用于当地农田灌溉。制定严格的施工管

41、理制度: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严禁乱丢乱弃;严禁向沿线的任何水体倾倒残余燃油、机油、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2)运营期 公路全线设置完善的边沟排水系统。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和养护,保证沟渠畅通。 收费站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收费站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格栅+调节池+A2/O(同步除磷脱氮)+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后用于农田灌溉。3.6.3 声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 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

42、保养。 施工区域与沿线居民点之间设置围挡遮挡施工噪声,避免夜间(22:00-6:00)施工。夜间施工需经句容市环保局许可后方可开展,并应在施工前告知附近居民。 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在白天运输。在途径居民集中区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发现施工噪声超标并对附近居民点产生影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运营期对超标敏感点处采取加强绿化、安装隔声窗、声屏障等措施,可以满足敏感点运营期声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3.6.4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 道路运输防尘:施工便道路面应夯实,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散货物料的运输采用密闭方式,运输路

43、线尽量避开村庄集中居住区。 材料堆场防尘:控制散货物料堆垛的堆存高度并在堆场四周设置围挡防风;土方、黄沙堆场定期洒水,并配备篷布遮盖,石灰、水泥应贮存在封闭的堆场内;合理调配物料的进出场,尽量减少堆场的堆存量和堆存周期。 土方及路基路面施工防尘:土方堆场及路基路面施工路段两侧设置围挡;路基路面填筑时,及时压实,未完工路面及时洒水,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施工。 灰土拌合防尘:灰土拌合采用集中站拌方式,拌和站四周设置围挡防风阻尘;拌合设备采取全封闭作业并配备除尘设施。 沥青混合料采取外购,施工现场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沥青摊铺时应选择大气扩散条件好的时段进行。(2)运营期加强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绿化带的日常养护管理;加强公路路面、交通设施的养护管理,保障道路畅通,提升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定期清扫路面和洒水;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查制度,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的通行。3.6.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省市相关土地管理法规的要求,依法补偿占用的耕地,并补偿因此造成的农民收入损失。工程临时占地尽量使用建设用地和公路永久用地,减少占用耕地。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