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5588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规程.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1 范围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主要用于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大修、改扩建工程。可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城市道路的大修与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1.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工艺包括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不同的再生工艺有其适用性,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再生工艺,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工艺的组合进行施工。2 一般规定2.1 路用材料2.1.1 沥青 用于发泡的沥青其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关于道路石油沥青

2、技术要求中70号或90号沥青的规定。不得使用改性沥青。 2.1.2 水泥 宜采用强度较低的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冷再生,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中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者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2.1.3 石灰 石灰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有关规定的要求。2.1.4 石屑和碎石 石屑和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颗粒级配,质量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表1 石屑材料质量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g/cm32.45T03

3、28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塑性指数,不大于14T0118含水率,不大于%4T0332注:石屑是指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表2 碎石材料质量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g/cm32.45T0304或T0308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T0316吸水率,不大于%3.0T0304或T0308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20T0312软石含量,不大于%5T0320注:碎石是指粒径大于4.75mm,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的碎石材料。2.1.5 铣刨料 铣刨料应干燥、材料组成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铣刨料质量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含水量,不大

4、于%4T0305超粒径颗粒(大于31.5mm)含量,不大于%15T0312各筛孔通过率的变异性0.075%2T0301或T03270.6%54.75%726.5%10当铣刨料中超粒径颗粒含量、材料变异性超过要求时,可以采取二次破碎的办法,使其达到要求。2.1.6 水 凡人或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冷再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当采用自然水源时抽水管应设有滤网,以防止杂草、树根等杂物堵塞再生设备上的喷嘴。2.2 施工条件与要求2.2.1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应采用专用的路面铣刨和再生设备。2.2.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宜在气温较高时施工,当气温低于10时,不宜进行施工。不应在雨天施工。施工

5、时若遇雨则应采取必要的防雨遮盖措施,保护好已完工的再生层免遭雨淋。2.2.3 沥青发泡温度宜在150180之间,膨胀率不小于10倍,半衰期不小于8秒。2.2.4 泡沫沥青应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一旦发现混合料中存在明显沥青团或大量沥青丝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加以解决后方可继续生产。已经生产的存在沥青团或沥青丝的混合料不得使用。2.2.5 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含有水泥等活性填料时,从添加活性填料开始至混合料碾压完成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活性填料的初凝时间。2.2.6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碾压完成后即可开放交通,但应限制重载车辆行驶。一般宜在再生层完工2天后(再生层含水量以低于拌和时含水量的40

6、%以下为宜)及时加铺封层。2.2.7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前应设专人负责设置路档、标志牌,控制与疏导通车半幅的车辆行驶。3 冷再生路面设计3.1 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由沥青面层(磨耗层)、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剩余路面结构层(包括原有路面的部分基层、底基层、垫层和路基等)等多层结构组成。再生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主要起承重和抗疲劳的作用,可以为单层或双层。当再生层用于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或碎石封层或微表处等做上封层。当再生层作基层或下面层时,沥青面层与泡沫沥青冷再生层之间也应设置封层。3.2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下承层应当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当下承层不满足设计承载力要

7、求时,必须进行补强处理。3.3 沥青面层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条件相适应,沥青面层宜选用密级配的材料或通过设置防水层起到隔水作用。3.4 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常用结构厚度表4 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常用结构厚度交通等级特重交通重交通中等交通轻交通沥青面层厚度(cm)1054再生层厚度(cm)1530152512251225下承层强度o (MPa)2502001501004 冷再生施工4.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4.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确定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从原路面获取RAP材料在空气中风干RAP材料确定RAP材料的级配及需要添加材料确定23组级配材料(不同用量

8、的细集料、粗集料及水泥)确定23组级配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每组级配材料下,按不同的泡沫沥青用量成型马歇尔试件40通风烘箱加速养生3天25室温1天25浸水1天干劈裂强度湿劈裂强度不合格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混合料性能检验确定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图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4.1.2 确定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用于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的沥青,应进行发泡性能试验,确定最佳发泡条件,试验方法按照附录A的步骤进行,并应满足4.2.3条规定的要求。发泡性能用膨胀率和半衰期同时表征,发泡条件包括发泡温度及发泡用水量。4.1.3 活性填料的选择与使用应根据混和后材料(未添加泡沫沥青)塑性

9、指数的试验结果,按照表5选择活性填料的种类。表5 活性填料的选用标准塑性指数16活性填料水泥(01.5%)石灰(1.02.0%)石灰预处理后再稳定4.1.4 级配范围用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合成级配范围,应满足表6的要求。表6 再生混合料合成级配范围筛孔(mm)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1926.531.5级配上限(通过率,%)10.017.024.028.033.042.056.074.087.092.099.0100.0100.0级配下限(通过率,%)4.07.010.014.018.025.035.049.057.062.066.077.0

10、100.04.1.5 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为集料(含水泥,不含泡沫沥青)最佳含水量的80%。4.1.6 混合料的成型拌和好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必须在活性填料初凝时间内完成成型,成型方法可参照附录B。 4.1.7 劈裂强度试验与干湿劈裂强度比制作至少4种不同泡沫沥青用量(通常为1.5%、2.0%、2.5%、3.0%)的试件,每种泡沫沥青用量下,分别成型两组试件(每组不少于4个),分别用于干湿劈裂强度试验。以两组试件劈裂强度的平均值,计算干湿劈裂强度比,试验方法可参照附录C。4.1.8 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根据各组材料方案的干湿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

11、比,回归这些指标与泡沫沥青含量关系曲线。选择材料方案干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均最优的,作为初选材料组成。选取初选材料组成湿劈裂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泡沫沥青用量作为泡沫沥青用量的设计值。4.1.9 混合料的性能要求依据初选材料组成的泡沫沥青用量设计值,重新拌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并对其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各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表7的要求。表7 混合料性能指标要求类别技术参数特重与重交通中等交通轻交通强度干劈裂强度ITS(MPa,100mm,25)0.300.250.20湿劈裂强度ITS(MPa,100mm,25)0.250.200.15水稳性干湿劈裂强度比ITSR0.800.750.70强度车辙试

12、验动稳定度DS(次/mm)(60)3000混合料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表7设计要求的,应通过调整材料组成和沥青用量等方法重新进行材料设计。4.1.10 材料的设计参数1 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材料设计参数的选取,应按照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进行。2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实测确定。在无试验数据的情况下,设计参数可参考表8给出的范围分析确定。表8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参数抗压回弹模量(MPa)(20)8001000劈裂强度(MPa)(15)0.50.74.2 厂拌冷再生施工4.2.1 施工流程图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图如图3所示。施工准备基底检测及基层病害调查试验确定铣刨速度铣刨旧路面基层病害

13、处理运输回收铣刨料试验确定外添料的数量及规格加热沥青铣刨料分类堆放添加新集料沥青罐车运至工地再生层生产配合比试验再生机制备泡沫沥青泡沫沥青混合料搅拌添加水泥废 弃成品检验 合格 不合格 自卸车运输混合料 摊铺碾压再生层质量检验返 工不合格 再生层养生测试弯沉与钻芯 进入下一道工序图2 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图4.2.2 设备要求4.2.2.1 场地设备要求水泥料仓3050立方米1个;50装载机23台;15t以上热沥青保温罐车23台或30t以上沥青加热罐1台;自卸车若干辆;水车23辆;路面专用铣刨设备;厂拌再生设备。厂拌冷再生施工应采用专用的沥青冷再生拌和设备。厂拌冷再生设备设备需要自带动力系统,无

14、需接电,便于拌和场地选取;设备需要具备移动性,便于材料就近回收利用,减少运输成本;设备拌和能力不小于200吨/小时;设备需要配备泡沫沥青添加系统,泡沫沥青装载必须包含沥青、压缩空气、水添加系统,喷洒梁和沥青管线需带电加热;设备的各种原材料添加系统需要以级料重量为基准,按照设定配合比添加,误差不超过0.1%;设备需要配备材料不足报警系统,任意添加材料不足时设备自动停止生产。沥青的喷嘴应能够自清洗并有测试喷头。4.2.2.2 现场设备要求12t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带强弱振动调整,带洒水功能);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带强弱振动调整);20t以上胶轮压路机2台(带洒水功能);摊铺机12台。4.2

15、.3 拌和场地要求4.2.3.1 拌和场地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4.2.3.2 拌和场地与工地现场距离符合就近原则。4.2.3.3 拌和场地应具有完善的排水设施。路面铣刨料和需添加的新料必须分隔堆放,细集料应采取防雨措施,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4.2.4 旧路面的铣刨根据铣刨机的功率及铣刨材料的级配,确定铣刨机的速度范围,一般不宜超过8m/min。铣刨后的路槽应当平整、坚实和符合规定的横坡,不得出现薄的夹层。摊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之前,应安排人员(或清扫车)清扫路槽。4.2.5 病害处理摊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之前,必须对其下承层进行病害调查。对

16、于满足强度要求,但出现病害的区域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必须进行补强处理。4.2.6 试验路段在正式摊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之前须先铺筑试验路段。试验段应当位于施工路段之内,长度控制在100200m。试验路段内可根据不同的施工组合方式,确定23个试验分段。通过试验路段应当确定以下内容:1、验证现场材料的级配和确定实际生产配合比;2、热沥青的出厂温度;3、沥青的发泡性能;4、冷再生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添加的水量;5、摊铺的厚度与速度,以及再生层的松铺系数;6、不同压实组合下的压实度;7、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指标。8、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试

17、验路段铺筑应由业主、监理共同参加,及时商定有关事项,明确试验目的与内容。铺筑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完整的试验路施工、检测报告,报监理的批准。4.2.7 再生混合料的拌制4.2.7.1 如果厂拌设备料仓数量所限,添加的石屑、碎石可以事先按设计比例混和均匀后,再将其混合物装载到料仓。4.2.7.2 应当经常观测拌和是否均匀,一旦发现沥青出现条状或结团现象,必须立即停止生产。4.2.7.3 再生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4.2.7.4 每个工作班结束时应打印出一个工作班材料用量和再生混合料拌和量的统计量,计算沥青、水泥及添加新材料的用量,与设计值及容许值的波动相比较,评定是否

18、符合要求。如果不符以上要求时,宜对设定值适当调整。4.2.7.5 再生材料拌和完成后,应当尽快运输至现场进行摊铺和压实。4.2.8 再生混合料的运输再生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运料车宜用苫布覆盖,防止运输材料时水分蒸发或遭雨淋。4.2.9 再生混合料的摊铺4.2.9.1 再生混合料宜采用自动找平(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的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中途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5m/min的范围内,以防混合料离析。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

19、分析原因,予以消除。4.2.9.2 再生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验路段结果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4.2.9.3 摊铺过程中的缺陷宜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但须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4.2.10 再生混合料的碾压及成型4.2.10.1 再生混合料摊铺后应及时压实,其单层压实最大厚度不宜大于20cm。当厚度大于20cm时,应经试验路段确定各项施工参数。4.2.10.2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1遍。压实施工流程为:双钢轮压路机静压

20、单钢轮压路机高幅低频强振压实 单钢轮压路机高频低幅弱振压实 视表面干燥情形决定是否洒水 轮胎压路机压实钢轮压路机的工作速度不得超过3km/h;轮胎压路机速度不得超过4km/h。4.2.11 工作缝工作缝包括纵向工作缝和横向缝,都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所有的接缝处都要往完全压实的路段一侧去除部分材料。纵向接缝至少去除20cm,横向接缝至少去除10cm。 4.3 就地冷再生施工4.3.1 施工流程图旧路面调查弯沉和标高测试病害处理撒布水泥、石屑和粗骨料再生机铣刨再生作业改善平整度和提高压实度的措施整平压实静压一遍强振弱振刮平整平单钢轮压路机平地机单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养生测试弯沉与钻芯下一道工序就地

21、冷再生施工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3 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图4.3.2 设备要求就地冷再生机;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带强弱振动调整);20t以上胶轮压路机1台;平地机1台;15t以上热沥青保温罐车23台;洒水车23辆;以及准备与冷再生机连接的推杆、接头、水管。就地冷再生施工应采用单位再生宽度最小功率不小于150KW/米的专用就地冷再生机械,以确保足够的拌和能力。再生机铣刨转子宽度至少为2m,转速可调,并应具有横坡控制系统,保证在连续施工过程中实际铣刨深度和要求的深度误差不超过10mm;须配有泡沫沥青喷洒系统,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清洁,配备检测和试验喷嘴(自清洗),以随时检查沥青的膨胀率和半衰期。4.

22、3.3 病害处理就地再生设计阶段,应对原路面进行详细的病害调查。对泡沫沥青再生铣刨不能处理的病害,或考虑到路面仅再生施工其强度等尚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区域应进行病害或补强处理设计。就地再生施工之前应对路表面必须清扫,保持路表层表面干净、平整。如果再生层表面不规则,应采取适当的整型方式,以达到线形要求,并保证最终压实后再生层的厚度满足要求。4.3.4 试验路段在就地冷再生施工之前须先铺设试验路段。试验段应当位于施工路段之内,长度控制在100200m。在试验路段内可根据不同的施工组合方式,确定23个试验分段。通过试验路应当确定以下内容:1、验证现场材料的级配和实际生产配合比;2、冷再生材料的最大干密

23、度、最佳含水量和添加的水量;3、热沥青的出厂温度;4、沥青的发泡性能;5、再生层压实厚度及松铺系数;6、不同压实组合下的压实度;7、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指标。8、再生机的铣刨深度及速度、各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冷再生施工的效率及作业段的长度;试验段铺筑应由业主、监理共同参加,及时商定有关事项,明确试验目的与内容。铺筑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完整的试验路段施工、检测报告,报监理批准。4.3.5 撒布石屑和碎石石屑和碎石应保持干燥。可将石屑和水泥按照设计比例事先拌和均匀,然后再撒布到路面上。石屑和碎石宜采用撒布车撒布,无条件时也可以采取人工撒布。但人工撒布应事先在路

24、面上用石灰粉打格,宜按照每100300m2的面积进行总量控制,撒布应厚度均匀。4.3.6 水泥类填料可采用水泥稀浆搅拌机在再生机铣刨搅拌室内液态添加水泥,也可采用人工撒布的方法。采用人工撒布时,水泥类填料的用量按撒布区域的面积来确定,水泥撒布必须均匀。水泥撒布一旦完成,除了再生机(包括附属设备)以外其它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区域。4.3.7 再生机作业4.3.7.1 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再生机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外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内侧施工;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再生机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内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外侧施工。4.3.7.2 应考虑在再生路面上设置再生机的方向引导措施,保证再生机沿着

25、正确的方向前进。4.3.7.3 应至少每隔200米检测和记录再生机的工作速度,以确保再生机保持一定的生产效率和良好的再生效果。工作速度取决于再生机和再生材料的类型,一般以38m/min为宜。4.3.7.4 应当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在再生机后连续观测拌和材料是否均匀,一旦发现沥青出现条状或结团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4.3.8 冷再生施工作业段及长度4.3.8.1 冷再生施工的每个作业段内,为避免产生夹层,宜一次性整平、压实。4.3.8.2 应根据再生施工的效率,以及添加水泥等活性填料的初凝时间确定冷再生施工作业段的长度,一般控制在50200m为宜。4.3.9 接缝4.3.9.1 纵向接缝相邻两

26、个再生幅面应具有一定的搭接宽度。第一个再生作业的宽度应与铣刨毂的宽度一致,所有后续有效再生幅面的纵向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cm。通常,再生层越厚,搭接宽度越大;材料最大粒径越大,搭接宽度越大。再生机应准确地沿着预先设置的铣刨指引线前行。若偏差超过10cm,应立即倒退至开始出现偏差的地方,然后沿着正确的铣刨指引线重新施工(无需再加水或者稳定剂)。当搭接宽度超过再生机喷嘴的有效喷洒宽度时,后续施工应当关闭若干喷洒嘴,以保证重叠区域没有多余的沥青和水。4.3.9.2 横向接缝当一个工作日结束、两个相连作业段连接、再生途中更换罐车或其他情况造成的停机均会形成横向接缝,重新作业开始前整个再生机组应后退至已

27、再生路段至少1.5米的距离,以保证接缝宽度上的材料得到处理。对于超过水泥等活性填料初凝时间的段落,在接缝处应重新撒布水泥,但不用撒布石屑、碎石以及喷洒泡沫沥青。4.3.10 整平静压结束后,平地机进行整平工作,消除再生机轮迹印,切削深度应由深至浅。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应由路肩向路中心刮平;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应由内侧向外侧刮平。刮平后多余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4.3.11 压实4.3.11.1 应当及时压实再生材料。其压实最大厚度不宜大于20cm,当压实厚度大于20cm时,应经试验路段确定各项施工参数。4.3.11.2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

28、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1遍。4.3.11.3 压实施工流程为:单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 单钢轮压路机低频高幅压实 平地机整平 单钢轮压路机高频低幅压实 视表面干燥情况决定是否撒水 轮胎压路机压实。钢轮压路机的工作速度不得超过3km/h;轮胎压路机速度不得超过4km/h。5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5.1 一般规定5.1.1 质量管理包括所用关键设备的检查和标定,所用材料的标准试验、试验段检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工序间)。5.1.2 应加强对再生设备的监管,再生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熟悉设备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5.

29、1.3 建立工地试验、质量检查及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等制度,试验、检验应做到原始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可靠。5.1.4 工地实验室应能进行所用材料的各项常规试验,对于工程量大的项目,工地实验室应当配备专门的室内沥青发泡装置或委托具有室内沥青发泡装置的实验室进行有关试验。5.1.5 各个工序完结后,均应进行检查验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工序。经检验不合格的段落,必须进行返工或补救,使其达到要求。5.2 再生设备的管理与检查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表9的要求对再生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向项目技术人员汇报,进行相应处理。表9 再生设备的检查项目与频度检查项目目的频率方法就地再生设备铣刨毂与铣刨刀头

30、检查铣刨毂和铣刨刀头的磨损情况每个工作面施工前目测喷洒系统检查沥青、水喷洒系统是否存在堵塞每个工作面施工前试喷和辅助相关仪表铣刨速度检测机器铣刨速度是否满足要求的铣刨速度范围随时辅助相关仪表铣刨深度检测机器铣刨深度与实际铣刨深度是否一致每3050m辅助相关仪表厂拌再生设备喷洒系统检查沥青、水喷洒系统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堵塞现象每天施工前,或必要时试喷和辅助相关仪表料门开口比例检查各料仓的开口比例是否正确随时机器上的仪表机器的生产率检查机器的生产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时机器上的显示器5.3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性能指标及检查频度应符合表10的要求。表10 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材料

31、名称试验项目目的频度仪器和试验方法铣刨材料级配铣刨材料的级配的变异性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当路面结构、铣刨深度、铣刨速度变化时,以及每8000m2测2个样品。T0302含水率材料的湿度状况,确定添加的水量。当路面结构、天气等变化,以及再生混合料含水量需要调整时,以及每5000m2测2个样品。T0305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组成是否发生变化当路面结构、铣刨深度、铣刨速度变化时,或其它必要时目测老化沥青含量为检验新沥青用量提供依据每15000m2测2个样品T0722或燃烧法石屑含水率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同时确定添加的水量。每8000m2测2个样品T0332级配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每10000m2测2个样品T0

32、327表观相对密度评定材料质量施工前,或必要时,测2个样品T0328塑性指数材料的塑性是否符合规定施工前和必要时,测2个样品T0118松方单位重计算石屑撒布量施工前,或必要时,测2个样品T0309表10(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材料名称试验项目目的频度仪器和试验方法碎石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材料是否变化施工前,或必要时目测针片状颗粒含量评定材料质量施工前,或必要时,测2个样品T0312表观相对密度评定材料质量施工前,或必要时,测2个样品T0304或T0308级配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每8000m2测2个样品T0302压碎值评定材料质量施工前,或必要时,测2个样品T0316

33、沥青针入度评定沥青质量施工前,和必要时,测2个样品T0604软化点评定沥青质量施工前,和必要时,测2个样品T0606延度评定沥青质量施工前,和必要时,测2个样品T0605温度检验沥青温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随时再生机上温度计读数发泡效果检验沥青发泡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每天开机施工前,或必要时,测试3次再生机上的测试喷嘴、钢桶、量尺、秒表等水泥水泥强度、凝结时间确定水泥的质量是否适宜使用施工前,料源变化时重测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石灰有效钙、氧化镁确定石灰质量施工前,料源变化时重测T08011、T08012或T08013注:1.“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

34、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2利用再生机上的测试喷嘴检验沥青发泡效果时,可以结合每种机型的特点,在正式施工前或生产过程中进行,具体的试验方法可以参照附录A进行。5.4 再生混合料的质量管理与检查5.4.1 从就地再生机后和厂拌再生出料皮带连续观测再生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一旦发现有任何沥青结团和骨料离析等现象,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检查;5.4.2 检查就地再生机驾驶室控制面板和厂拌再生设备控制室操作面板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核对计算机采集和打印记录的数据与显示值是否一致。5.4.3 再生混合料质

35、量检查的项目和频度应按照表11的规定进行,并如实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单点检验评定方法应符合相关试验规程的试样平行试验要求。表11 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要求项目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质量要求与允许偏差试验方法混合料外观随时观察集料是否存在明显离析情况、泡沫沥青分散情况,有无沥青结团或沥青丝现象。目测含水率每4000m2或每800吨测2个样品的平均值评定1%,2%T0305沥青用量(油石比)每5000m2或每1500吨测2个样品的平均值评定0.3总量控制或燃烧法、抽提法表11(续) 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要求项目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质量要求与允许偏差试验方法活性填料用量每10000m

36、2或每3000吨测2个样品的平均值评定0.3总量控制或EDTA滴定法马歇尔试验:稳定度、流值每天12次,宜46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符合设计要求T0709强度:劈裂强度ITS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ITS:每天12次,宜46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符合设计要求本规程附录CUCS:每3天1次,宜610个试件的代表值评定符合设计要求本规程附录D水稳性(干湿劈裂强度比)每天12次,宜46个湿试件的劈裂强度平均值与干试件劈裂强度平均值之比,进行评定符合设计要求本规程附录C车辙试验开工前或必要时,测3个样品的平均值评定符合设计要求T07195.5 再生层的质量管理与检查5.5.1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在碾压和摊铺过程中

37、应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质量检查的内容、频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 泡沫沥青再生层的质量控制标准项目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质量要求与允许偏差试验方法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轮迹、裂缝、推挤等缺陷,且无明显的离析目测接缝随时紧密平整、顺直目测厚度 (mm)均值每15002000m26个点-8-10施工时插入法量测松铺厚度及挖验法量测压实厚度单点值-10-20宽度(mm)有侧石检测每个断面20T0911无侧石检测每个断面不小于设计宽度T0911纵断面高程(mm)面层厚度6cm检测每个断面+5,-10+5,-15T0911面层厚度6cm101

38、5T0911横坡度(%)面层厚度6cm检测每个断面0.30.4T0911面层厚度6cm检测每个断面0.40.5T0911平整度(mm)面层厚度6cm每200米每车道2处,每处连续10尺68T0931面层厚度6cm812T0931注:表中面层厚度是指泡沫沥青再生层上沥青面层的厚度,指标针对再生层。5.5.2 应对泡沫沥青再生层钻取芯样检验其完整性。一般在龄期710天时,应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如果再生层取不出完整的芯样,则应找出不合格再生层的界限,进行返工处理。6 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6.1 再生层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路面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

39、有关规定。6.2 基本要求6.2.1 再生混合料的材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程的规定,沥青用量和活性填料用量控制准确。6.2.2 严格控制沥青的发泡温度,膨胀率和半衰期及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再生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马歇尔稳定度和劈裂强度试验。 6.2.3 拌和后的再生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粗细料分离和沥青结团或成丝现象。6.2.46.2.5 再生层表面必须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平整度和路拱度应符合要求。6.3 实测项目表13 泡沫沥青再生层实测项目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度权值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压实度(%)代表值9897每200m每车道

40、1处3极值9493平整度(mm)面层厚度6cm68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2面层厚度6cm812纵断高程(mm)面层厚度6cm+5,-10+5,-1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面层厚度6cm1015宽度(mm)有侧石20尺量:每200m测4处1无侧石不小于设计宽度厚度(mm)代表值8-10每200m每车道1点3合格值15-20横坡(%)面层厚度6cm0.30.4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面层厚度6cm0.40.5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C,附录D3注:1.面层厚度是指泡沫沥青再生层上沥青面层的厚度,指标针对再生层。6.4 外观鉴定 6.4.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

41、显离析。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6.4.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附录A 沥青发泡性能试验方法A.1 一般规定A.1.1 应采用专用的沥青室内发泡设备,进行沥青发泡性能试验。A.1.2 沥青发泡试验宜在常温(25左右)条件进行试验。A.1.3 发泡试验用过的沥青,禁止重新进行发泡试验。A.1.4 可参照本方法,对现场施工过程中沥青发泡性能进行检验。A.2 试验设备A.2.1 沥青发泡设备目前室内试验通常使用维特根WLB10型沥青发泡实验机,如图A.2.1-1和A.2.1-2所示,喷射泡沫沥青的速率大约100g/s。接受泡沫沥青的低碳钢铁桶直径与测量膨胀体积的量尺,应与500g沥青的喷射量相对应。试验温度变化时应对沥青喷射时间进行标定,以保证沥青喷射量在500g。用水量应与沥青流量值对应,标定完沥青喷射量后再根据沥青流量标定用水量。沥青与用水量的标定都应在一定的气压(通常为4bar)与水压(通常为5bar)下进行。图A.2.1-1 WLB10实验室用沥青发泡设备图 图A.2.1-2 WLB10实验室用沥青发泡设备简图A.2.2 钢桶、量尺与秒表(1)钢桶直径为275mm, 容积为20升。(2)使用随机附带的量尺,或使用精度高于该量尺的其它量具。(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