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704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景观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景观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景观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景观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文献综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苏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题 目 上方山公园规划设计 院 (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班级 景观学1013班学生姓名 窦闵 学 号 1020122322 指导教师 刘志强 职 称 副教授职 称 2014年 3月29 日益康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窦闵 景观1013 10201223221前言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第一状态)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第二状态)也只20,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1】(郭瑛,2012)。大范围的都市人群,长时间的室内工作,抑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亚健康状态有范围扩大

2、、越发严重的趋势。而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都市人群面临教育、就业、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城市景观又多以硬质环境为主,如何解决这种由紧张生活节奏和社会生活压力带来的亚健康状态,是这次规划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陆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2】(康宁,2013)。经济未能完全富裕,同时面临着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城市人群的需求。环境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率为20%,远大于医药的作用。我国疗养学研究认为:景观是一种良好的疗养因子,景观本身及景观中的各要素都有促进身心健康的

3、功效【3】(王晶,2012)。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以“公园规划”+“健康(或疗养)”为主题词,对20032013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131篇,通过阅读、排查,最终获得对我们的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有重要价值的15篇论文。将搜集到的文献类比、归纳、整合,同时对其进行分析,提取出对研究课题有借鉴参考意义的文章,作为本文的重要理论参考依据。2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理论2.1益康公园2.1.1“益康”概念源起早先人们对医疗机构的附属花园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对病患更好的益康效果,“康复花园”概

4、念由此诞生。对比“康复”的概念,“益康”能涵盖的范围更广,更强调环境的有益和健康。后对其进行广义概念的定义,即“通过自然环境本身,或在其中进行的活动、运动、娱乐、休闲等,达到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灵和精神健康效果的园林设计”【4】(侯伟,2010)。2.1.2景观的“益康”特性(1)积极控制性当一个人拥有对事物良好的控制能力,他的个人情绪和精神状态会呈现积极的一面。反之,如果事物朝向未知的方向发展,人的状态会是消极的,也会对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景观的积极性在于弥补都市人群在生活、工作中产生的失落与无望。B.L.Driver和研究伙伴提出了与控制感相关的概念,即“暂时逃脱”【5】(董荔

5、冰,2011)。公园需要能够提供一种有别与都市空间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能够短暂的摆脱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放空身心,享受自我。(2)合作交流性都市人群中尖锐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惨痛事件,多源于个体与个体间的交流与关爱的缺乏。规划公园中的交往的空间,提供交流的机会,人群可在此提升自我的安全感、舒适感。(3)健康疗养性当人的视觉以绿色为主色调的时候,心理状态也会趋于健康,同时结合有氧活动,能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公园设计将观景与运动、医疗相结合,针对不同人群需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4)休闲娱乐性有益身体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调节受众的生理情况,改善生理状

6、况。2.1.3主题及意义公园规划秉持健康优先的理念。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情况下,城市公园仅仅充当“绿肺”的角色已经不能满足人群的需求。什么样的公园才更适合都市快速发展?笔者认为是“益康”,即有益身心,健康疗养。2.2中外研究情况2.2.1国内现状论衡谈天中说“因天之生,也可以养生”。高山流水,天地万象,自然中的一花一草,古树阳光都能赋予人积极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一种对优美自然环境的趋向性,因为身处其中,确实能使人心情愉悦。自然对中国古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归纳为以下两点:(1)生长演化环境过去人类从自然中汲取生活的原料,如花果、水等,因而我们对植物或水有亲近感,并由这种感觉产生一种正面

7、的效应。丰茂的植被、潺潺的水声、广阔的视野都能给予人一种亲切感。(2)人文精神遗留古人向往高山流水,也留下了诸多遗迹,其中也隐喻着精神内涵。文化活动可以升华人的心灵,设计中也可以适当考虑。“让绿化环境融合本土的文化元素,使公园绿地成为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6】(赵磊,2013)。2.2.2国外理论研究(1)注意力恢复理论【7】(刘颂,2010)由RachelKaplan和StephenKaplan提出,认为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能力随着集中注意力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减弱,随后将产生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易于激动等问题,而自然环境对人们精神疲劳恢复具有明显效果。(2)压力缓解理论【7】(刘颂,2010

8、)由Ulrich针对压力产生的特点提出,认为压力是指人们在心理上、生理上和行为上,针对挑战性的或者恐惧性环境做出的响应过程。自然环境对人们情感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缓解精神压力方面具有明显效果。(3)超负荷与唤醒理论【5】(董荔冰,2011)生活中的高度复杂的视觉、噪音、拥挤及快节奏使人们的知觉系统感到疲劳,而植物本身是具有和谐感、安全感、安定感的,由植物和水所组成的自然环境通常具有低度复杂性及减少刺激性物质的功能,因此,在和植物接触过程中,人们能够产生安全、和谐之感而消除紧张与疲乏。2.3景观康疗2.3.1自然康疗(1)自然因子空气维生素:森林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维生素”,也就是我们常称

9、的“负氧离子”,对人的身体有非常益康的效用。以森林浴为例。基于地域文化,中国人偏爱如太极、瑜伽等运动,而在森林中进行这些活动,能有更好的疗效。抑或只是漫步林中小道、沿山道小跑,都可以使人放松。森林的健康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氧气、吸收噪音、净化空气、安定情绪、消毒杀菌。(2)康疗元素从人的视角出发,自然环境中存在具有吸引力的元素,主要体现在植物的造型和色彩上。如一些特殊造型的事物能够抓住人的注意力,再如白色的事物在生理上使人放松、黄色的使人愉悦。2.3.2感知康疗(1)视觉康疗不同的颜色能塑造不同的视觉空间环境,同时颜色本身就对应着不同的作用。如绿色能让人联想到新鲜、朝气,起到消除疲劳、安抚心

10、绪的作用。(2)听觉康疗一个安静平和的空间有助于疗养的展开,如中医在治疗中引入音乐,起到辅助作用从而达到形神统一、身心双休。同时,现在城市噪音问题对人的影响极大,而山地空间能有效的减弱噪声,塑造一个安静的氛围。(3)芳香康疗即利用植物本身的芳香气味和植物自身所具有的医疗特点,通过人的听觉器官的传输,到达人体的神经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的身心获得放松,达到康复保健的功效,使人的身体和心是两者达到平衡和统一【8】(郭湘涛,2010)。(4)触觉康疗触觉疗法更看重的是人群的亲身参与,在空间与活动中,通过触觉激发情感,从而感官与心灵直接触碰,更容易达到康体的目的。2.4以益康为主题的城市公园设计2.

11、4.1替代医疗概念的引进替代医疗主要是指区别于西方医学为代表的“正规医学”,它包括了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民间疗法,也包括不能适用医保的许多新疗法的医学体系。替代医疗以改善个人生活质量、促进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增进健康、促进近代西方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统一为主要目标【2】(康宁,2010)。整合现如今的替代医学体系,可用于城市公园设计的有动物介在疗法、宗教疗法、艺术疗法、园艺疗法等。结合上文提到的自然康疗(森林浴疗法)和感知康疗,将几种概念引入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那么对于都市人群来说,公园绿地能提供更多的与个人健康相关的益处。2.4.2空间环境营造方式需要满足以下5个方面:功能适宜、

12、以人为本、生态多样、特色空间、绿色渗透。2.4.3益康类公园设计要求(1)提升场所感召性针对城市“亚健康”这一特殊群体,设计者需要去了解都市人群的生活状态,通过设计将其吸引到户外的场所和空间中。提升场所的感召性,也体现在公园内部设计时是否有良好的场所感和安全感,是否有良好的可达性和人性化的尺度。(2)创造场地归属感益康类公园中,人们以步行为主,但“步行,不仅仅只是步行而已”【9】(扬盖尔,2003)。步行不仅能够改善健康,还能够使人在感情和心理上形成场所感,融入环境,在社会以及心理等方面受益【10】(美帕垂克米勒,2005)。场所空间,因为有特定的主题、意义,而形成人们精神的载体和情感的寄托。

13、在考察中需要提取这些要素,融入到设计中。一个场所有它特定的精神寄托和文化意义,而这些需要设计师去提取,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场地归属感。(3)增强辐射能力和辐射范围公园的最终目的是为城市人群服务。规划以绿核的形态,融入健康的功能和理念,由近及远向城市中心辐射渗透,真正做到“让自然融入城市生活”。2.4.4益康类城市公园系统(1)运动空间体系化在森林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整合公园中的运动空间,并充分与城市空间相衔接。保证都市人群健身活动需求的同时,结合人的五觉感知方式,规划益康疗养空间。(2)康疗分散点营造园艺康疗:引导都市人群通过与土地的接触、农作物的耕种采摘,缓解抑郁情绪。宗教康疗:中国人历来信奉佛

14、道,规划时结合社会背景,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历史和文化结合场地,以宗教为媒介投射表达出来。艺术康疗:面向现代化,针对都市人群,观赏与感悟艺术,在与艺术的对话中沉静心情。动物介在康疗:饲养白兔、羊等小型动物,通过与动物的接触,触动心灵,激发对生活的热爱。2.5公园建设结合山体2.5.1景观空间(1)自然景观空间构成山体的是自然景观。山体因高度和空间的不同,被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设计时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分。例如,平地需考虑排水问题,凸地形缺乏稳定性,山脊专注于景观天际线,凹地形可增加视觉丰富度,而谷底则要注意生态平衡。(2)人工景观空间分为建筑空间及人文空间两种,通常有一个公共的建设主题,如佛教文

15、化等。2.5.2景观布局(1)迎合需求的分区:明确的将有较好景观资源的地块划分为几个区,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氛围。(2)符合自然的空间:从山顶远眺,有广阔的视野;山脊处休憩,有较好的绿色氛围;而从山腰走到山谷,又是不一样的空间体验所以说空间的千变万化,赋予每一个地段的自然以特殊性,让游人去观赏、去体验。当设计师进行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形的特点,物候、天气、季相以及人的活动形式,去综合设计考虑【8】(郭湘涛,2010)。(3)健体康疗的实施:从人与外界最直接接触的感官出发,让人群去感知、去亲近。自然因子能通过视觉、嗅觉等种种刺激到人体机能,优质的环境有助于人群的健身和疗养,同时也能起到压力缓释等作

16、用。3.总结公园规划设计,需要“针对我国的国情、城市绿地功能的特点”【12】(刘志强,2012)。在此次规划中需考虑的,一是地块作为绿核的辐射性质,二是原有山水地貌的巧妙运用。另一方面,景观的本质就是生活,它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生活的载体,也反映了特定的生活方式【13】(王向荣,2010)。在本次前期分析中,我们立足于都市人群亚健康状态,积极探索现代人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健康为先的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融入自然疗养因子、运用多种益疗方式,最终完成都市人群注意力恢复、压力缓释、超负荷唤醒的最终目的,结合山体资源景观,突出“感召”、“归属”、“辐射”,打造生态城市公园体系。在阅读了各类健康疗养类公园规

17、划的文献后,笔者认为现阶段大多数的学者都着重在概念和理论的阐述上,而没有细节化人性化的关注益康类公园如何设计才能更好的为都市中的亚健康人群服务。在大尺度规划和小尺度设计上的进一步研究,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笔者认为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层面,可以对此做进一步的思考延伸。参考文献1张虹莲,杨宇,王英,杨凤武,郭瑛.大连自然疗养因子对亚健康状态的康复调节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9).2康宁.城市公园绿地的替代医疗作用J.Garden,2013,(11).3王晶.保健型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4侯伟.益康花园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

18、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5董荔冰.健康为先,形式为后益康花园的理论发展与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6赵磊,吴文智.本土文化传承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3,(9).7刘颂,詹明珠,温全平.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初步研究J.风景园林,2010,4.8郭湘涛.山地疗养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9扬盖尔,等著.何人可,等译.新城市空间(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美)帕垂克米勒著.王敏,刘滨谊编译.为了健康生活的设计美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新趋势J.中国园林,2005,(6):64-58.11王慧源.以健康为导则的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12刘志强,洪亘伟.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经济,2012,11.13王向荣.景观与生活J.风景园林,2010,2.14汪辉,吕康芝.以群落为单元的城市森林生态公园植被规划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2).15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