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717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景观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园景观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园景观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园景观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园景观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景观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景观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校园景观分析 寻找设计的意义: 一项景观设计中雇主或设计师要赋予场地什么意境呢?通常他们都期望得到实用的空间和能表达内在美感的形式等。但是,经常有些特别的东西,它们能超越功能和视觉的吸引力,与场地及其潜在的使用者建立强烈的联系。这种带给场地的额外的魔力使得我们的努力非常值得。但是,一个设计师如何给景观带来更深入的联系,如何去发现场地的精神并追寻它的意境。比如,以下情况通常易于把空间和象征主义联系在一起:突出权利和成功意义的场地 显示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空间 一个包含河流的广场象征把水作为生活欢乐之源来庆祝一个再开发的小区能反映出历史价值的重要性 一处景观能设计成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而不是以

2、突出养护管理为目的 一处复合的办公小区能突出这样一个信息:此处办公的公司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特别关注 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场所可以设计出令人震惊、不安、惊奇、迷茫的环境 一个安静的场所可以设计出令人冥思遐想的环境 一个娱乐场所娱乐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体现人道主义或者博爱思想的场所 突出革新和进步主体的场所 反映精确、优雅和简洁意境的空间。 一旦设计者找到了适于客户和场地的哲学理念,下一步就是要用具体的形式表达这些概念了。经过反复琢磨和“头脑风暴”之后,就会想出一些可见的形体。可用弯曲的线条、几何形体以及一些人造物质如塑料、钢材、水泥等去反映高技术信息;用有机体形式、水体以及一些软材料如草坪、树木等去体

3、现环保价值;用明亮鲜艳的动态元素布置娱乐场地;用淡雅的静态元素布置安静休息区。影响概念深入发展的另一个抽象的领域是情绪,究竟什么情绪能与设计目的相匹配?这些要表达的情绪可能是下面几种:严肃的,轻浮的 主动的,被动的 惊奇的,平淡的 内省的,外向的 合作的,对抗的 刺激的,抚慰的 交互的,孤独的。关键词:校园布局、景观设计分析引言:人伦道德桐林盛,理学文章碧水幽。融汇徽州文化与自然风景为一体,体现现代大学校园的时代精神。校园概况:1、规划理念受传统徽州文化的启发,在徽州文化与优美绚丽的自然风景有机相结合的环境中,引入生态谷概念,使人、建筑、自然风景达成一种和谐关系,实现人工与自然良性循环,建造理

4、性与感性交织迭合的现代大学校园。2、规划结构根据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的自然地形,并强化这一特点,将中间狭谷地带作为生态谷,形成整个校园的感性空间。生态谷由中心边缘延伸,渗透于整个大学校园的各个功能块中,产生一个生态校园。 生态谷形成了整个校园规划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垂直于生态谷,连接谷的东、西高地,是一条理性轴贯穿于校园的主教学区和实验区,是新校区发展标志。理性轴像一座桥梁,把各学院、各专业融会贯通,这正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模式,体现了新校区各学科间的相互参透,相互发展的态势。由理性轴顺延地势延伸出次级科技轴,通过层层渗透形成了有序的机理,构成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空间,体现了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再是

5、单一的。理性轴及其附属的科技轴,组成了校园规划中的人工互动系统。感性 - 生态谷 - 生态轴 - 感性的交流空间;理性 - 理性轴 - 科技轴 - 理性的交流空间。校园总体布局和景观特色:1、校园规划:依据自然地势与校区校园功能的要求,把校区按功能规划分成几个组块。生态区、教学区、实验区、图书馆、校大门、学生宿舍区、体育活动区,各功能区充分考虑了校区建设的可实施性及学校发展的灵活性,规划具有弹性发展模式,可按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实施。一期可形成校园的相对独立完整性,二期形成校园的规模,远期预留有校园可持续发展空间。2、校园交通:校区分别设立五个交通大门,其中主大门设在锦绣大道与翡翠路交汇处,为

6、校区的礼仪性大门,标志性建筑之一;北大门是校区功能性大门,设在丹霞路上,面向大学城商业中心。 环绕校园东、西两侧教学区,分别形成了一个圆形道路和一个椭圆形道路,这两条闭合的道路,有效地解决了核心区的交通问题,避免了车辆行人穿过生态谷,保持了一片学习、生活的净土。此外,顺应自然地势,规划了一条外环的车行道路,将两个教学区及中间生态谷围绕在中心,有效地解决了人的活动和车行道路的矛盾。3、绿化与景观:绿化、水系集中在生态谷分布,构成校园中心绿地,改善整个校园的气候环境,生态谷向南开敞,向北略为封闭,形成了一个冬暖夏凉的谷地。生态谷的小气候,影响着整个周围的建筑群,使整个校区每个角落都能从生态谷中受益

7、、共享。绿化采用分层布置,由生态谷延伸出绿轴,到达校园各功能区,由各功能区绿地到达各楼群内部绿地,使整个校园镶嵌在如花似锦的绿色原野之中。绿地、水系、楼群建筑创造了校区的良好视觉景观,形成视线走廊,使景观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和向心的格局。产生了一种由内向外放射、由外向内收敛、其妙无比的自然景观。 校园的系列设计:1、几何形主题 迄今为止矩形主题是最简单和最有用的几何元素,它同建筑原料形状相似,易于同建筑物相配。在建筑物环境中,正方形和矩形或许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原因是这两种图形易于衍生出相关图形。这种模式最易于中轴对称搭配,它经常被用在要表现正统思想的基础性设计。矩形的形式尽管简单,它也

8、能设计出一些不寻常的有趣空间,特别是把垂直因素引入其中,把二维空间变为三维空间以后。由台阶和墙体处理成的下陷和抬高的水平空间的变化,丰富了空间特性。 在景观设计中圆形的利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园的魅力在于它的简洁性、统一感和整体感。它也象征着运动和静止双重特性。单个圆形设计出的空间能突出简洁性和力量感,多个圆在一起所达到的效果就不止这些了。2、自然形式的设计方法 在一个项目处于研究阶段时,当收集到关于场地和使用者的信息后,可能会在进一步的设计中明显产生一种必须用自然形式设计的感觉。许多理由使设计者感觉到应用有规律的纯几何形体可能不如使用那些较松散的、更贴近生物有机体的自然形体。这可能是由场地本身决

9、定的。展示最初很少被人干预的自然景观或包含一些符合自然规律之元素的景观与人为地把自然界的材料和形体重新再组合的景观相比,更易于被人接受。 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联系的强弱程度取决于设计方法和场地固有的条件。这种联系可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态设计的本质,它不仅是重新认识自然的基本过程,而且是人类行为最小程度地影响生态环境甚至促进生境再生之需要的要求。第二个层次尽管对整体生态系统不完全有利,但却能创造出一种自然的感觉。用人为的控制物如循环水和使植物保持正常生长的灌溉系统,或者是防止土壤被侵蚀的水管和排水沟,能在环境中创造一些自然景观。设计时需要强调的重点仍是用一些自然材料如植物、水、岩石以自然

10、界的存在方式进行布置。瑞士的景观规划师用术语“接近自然”来描述他们的城市里重建溪流的过程。第三个层次同自然的联系最不紧密。设计的空间里很大程度地缺乏对生态系统的考虑,主要由水泥、玻璃、砖块、木料等人造材料组成。在这一人造环境里,设计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也必须映射出自然界的规律。 在自然式图形的王国存在一个含有丰富形式的调色板。这些形式可能是对自然界的模仿、抽象或类比。 模仿是指对自然界的形体不做大的改变,如图中可循环的湖泊酷似自然生成的湖泊。 抽象是对自然界的精髓加以抽提,再被设计者重新解释并应用于特定的场地。它的最终形式同原物体比可能会大相径庭。这一平滑的流线形线条看似自然界之物,但却不能看作是

11、蜿蜒的小溪。 类比是来自基本的自然现象,但又超出外形的限制。通常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功能上的类比。3、蜿蜒的曲线 就像正方形是建筑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一样,蜿蜒的曲线或许是景观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自然形式,它在自然王国里随处可见。来回曲折的平滑河床的边线是蜿蜒曲线的基本形式,它的特征是由一些逐渐改变方向的曲线组成,没有直线。 从功能上说,这种蜿蜒的形状是设计一些景观元素的理想选择,如某些机动车和人行道适用于这种平滑流动的形式。 在空间表达中,蜿蜒的曲线常带有某种神秘感。沿视线水平望去,水平布置的蜿蜒曲线似乎时隐时现,并伴有轻微的上下起伏之感。 如果把水平的曲面从地平面抬高将会增加它的影响力,如景观中的

12、绿篱就是很好的例子。封闭的曲线被利用于景观之中时,它能形成草坪的边界、水池的驳岸。总之,这些形状给空间带来一种松散的、非正式的气息。4、聚合和分散 自然形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二元性。它将统一和分散两种趋势集为一体:一方面,各元素像相互吸引一样丛状聚合在一起,组成不规则的组团;另一方面,各元素又彼此分离成不规则的空间片段。景观设计师在种植设计中用聚合和分散的手法,来创造出不规则的同种树丛或彼此交织和包裹的分散的植物组。成功创造出自然丛状物体的关键是在统一的前提下,应用一些随机的、不规则的形体。5、 实体空间的加法和减法在进行景观空间设计时对于形态的操作并不是简单形体的罗列,而更多的一运用形态的

13、变形,简单来说可分为加法转换和减法转换。校园设计中就用到了减法设计,减法转换是对相对简单的形体进行切割和划分,比如一种形态与另一种形态相减,得到一种相对复杂的变形体。6、 亭的运用亭在园林中的运用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其独特的形式与造景方式。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亭的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材料的使用上,都更加多样化。也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物”。7、 膜结构的运用张拉膜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张拉膜结构自重轻、跨幅大,它依靠膜自身的张拉力应与支撑杆和拉索共同构成体系,塑造出轻巧多变、优雅飘逸的实体形态。作为校园的标志性设施,既可以遮阳避雨,且空间视觉环境开阔和谐。

14、8、 喷泉 喷泉是一种将水通过一定压力处理经由喷头喷洒出来,并具有特定形状的水体造型。喷泉是水景中最多样化、最具特点的景观元素。通过不同形式的喷头可塑造出各种富有表现力的水姿形态,不仅丰富了空间的层次,还可带来视觉上的愉悦。9、雕塑小品 雕塑小品是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可少的点睛之物,按其性质可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雕塑、装饰雕塑和功能雕塑,按其形式可分为具象雕塑与抽象雕塑。结语: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不断建设自己的家园,寻找理想的栖息环境。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生存大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设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设计初学者的我们,要想设计出高质量的景观环境,首先应对景观有充分、准确的理论认知,并且应具有正确、缜密的设计思维,不断运用和总结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并不断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设计实战能力。参考文献:园林景观设计【美】格兰特W里德 著 景观设计基础公伟 张丽敏 著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谭晖 著 百度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