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728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套本)毕业论文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系部:园林工程系专 业:园林技术 班 级: 09201 二O一二年六月目 录 摘要 11中山公园质量分析报告2 1.1地理环境 2 1.2气候环境 2 1.3水环境 2 1.4生态环境 22公园构造和人文景观 32.1公园建筑小品33中山公园规划存在问题4 4关于中山公园环境的建议 54.1去粗取精,扬长避短 54.2加强环境保护 54.3广泛宣传,加强市民环保意识 6参考文献6 中山公园景观质量分析报告摘要:武汉中山公园是武汉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休憩公园,中山公园 (Zhongshan Park是以中国清末

2、的民族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始创者孙中山的名字而命名的公园的统称。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至于世界其它各地区所建立的中山公园,主要都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设立及命名。目前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合计便有约40余座中山公园。它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中段,地处闹市中心,面积32.8公顷,其中水面7万多平方米,绿地率91%,古树名木140株。 最观功能分前、中、后区。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是武汉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休憩公园。始建于1914年。前身为一私家花园,名曰“西园”。1927年收归国有,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汉口中山公园”。既现在的武汉中山公

3、园。公园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每年接待游人500多万人次。 关键词:景观 环境 建筑 水体 植物 1中山公园环境作为公园,它起着调节区域性小气候、维系炭氧动态平衡,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它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为市民提供整洁、幽静、舒适、美丽的游息场所和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寓教育于参观游览艺术享受中,形成红花草绿、景色宜人、鸟语花香、内容丰富的景观来陶冶人性情,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水平的教化功用。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公园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 为提供广大

4、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度假、锻炼场所。 融汇反映民风民俗民族的风情园区,集中体现府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品牌。 1.1地理环境中山公园一方面从城市尺度角度分发,实现宏伟、庄严的城市标志空间所应有的尺度、气氛;另一方面从人本主义出发,体现对人的尊重,具体而言要从个体的人的需要角度出发,支持宜人尺度创造及多元化活动的产生,突出其公共性和地方特色的一面。公园的地段处于武汉市的中心地段,在城市中心,是武汉市标志性地段武汉地属中原地带。其总体地形是四周偏低,中间地带地势较高,四面环湖,一小岛独立其湖中,山水相依,环境优美,景色怡人。 1.2气候环境 中山公园位于武汉汉口,也就是长江以北.,属亚热带季

5、风气候,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每年的年平均气温在15C左右,降水量是年均800毫米到1600毫米左右。这里四季分明,夏炎冬寒适合游玩的圣地!1.3水环境 武汉中山公园内湖水分布面积大,四面环湖,水面积达到7万多平方米。可以供游人乘船、钓鱼,岸边都种植垂柳、云南黄馨、 水杉、蒲葵等植物。在炎热夏天,湖水可以缓解高温酷暑,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游玩。 1.4生态环境 公园的绿化设施做的非常之好,绿地的面积达到了全园的91% 。其中古树名木140就有多株,例如像雪松、水杉、落羽等树木棵树有一百多种,一万七千多株.花卉在园内约有160多种,共1.5万余盆,其中菊花佳品最多,年产万余盆

6、,这些种类繁多的参天大树以及品种丰富的花卉使园内绿树成荫,花气袭人,空气清爽。 2.2公园构造和人文景观。景观功能分前、中、后区。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始建于1923年,后几经扩建,园内有湖心亭、深秀亭、回瞰阁、落虹桥、步桥、游泳池、人民会场、儿童运动场。图书阅览室、梅花园、动物园、岩石园等。现在的公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基本保留了建国前的园艺格局:人造湖、假山、楼台亭阁及网球场、溜冰场、中山科技馆、日晷、张公亭、四顾轩、落虹桥等巧布其间。中区主要有观鱼池等景点。后区较宽阔,辟有草坪、梅山、岩园、楼山等小区,并设有“三峡屏”、“啜

7、茗轩”、“霁雪楼”等景观及西游记宫、水上世界等。全园有花卉160多种,共1.5万余盆,其中菊花佳品最多,年产万余盆;还有成型树木1.2万余株,使园内绿树成荫,空气清爽园中建有较多的文化娱乐设施,接纳各地戏剧、杂技、马戏、说书、民间文艺等文化团体演出;新建的儿童游乐中心,已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公园建筑小品 园桥具有三重作用:一是悬空的道路,起组织游览线路和交通功能,并可变换游人观景的视线角度;二是凌空的建筑,点缀水景,本身常常就是园林一景,在景观艺术上有很高价值,往往超过其交通功能。加建亭廊的桥,称亭桥或廊桥;三是分隔水面,增加水景层次。如落虹桥(右图1)以虬枝为栏,静中见动,造型奇特

8、。更以人在桥上行,情从景中取胜,它是风景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为历来工匠称道,此乃公园桥景一绝。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深秀亭(如图2)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中山公园的四顾轩(如图3),繁华都市小小的一块清静地,多少年来,安安静静,立在花草林木的深处,温和地静谧地,待在那里,等待着游人,等待着那些需要安静需要休憩的人烦躁的人和兴奋的人,

9、都是不会走到它那里去的。四顾轩是1934年于原牡丹亭旧址重建的罗马式建筑,以花岗岩镶嵌而成,具有以拱劵和爱奥尼复合柱为特征的罗马建筑风格,是典型的西式园林风格景点。灰白色的石质立方体,东、南、西、北,四个立面,拱券四面透空,方型立柱,柱头卷草雕花。东西两面,两个拱门,有台阶数步进入。两架小铁梯,宛转盘旋,登入顶上露台。高低两层,轩内轩顶,上下观望,周遭四面,地方天圆,风光景色尽收眼底,所以名“四顾轩”,一个古意盎然的名字让人联想到李白的诗:“拔剑四顾心茫然”,和杜甫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但是,和眼前的这爿“西洋景”,无论是场景,还是意境,都是大相吻合的。3中山公园规划存在的问题对于现

10、在都市人来说, 理想的公园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 ,但是公园 对场地的废旧因素利用得尚不够充分; 其次是对原有丰富的生态环境没能完全保留 ,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需要,在公园设计中加入一些不和谐的景观元素。 在安放园林小品时也应尤其的注意,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符合人们的心理。从武汉中山公园柳浪桥下湖水,因为蓝藻入侵而变成绿色,影响游客心情,使周围的环境不相协调。(如图4)4关于中山公园环境的建议4.1去粗取精,扬长避短中山公园绿化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有其独特之处。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是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水平的反应,经受过历史的考验,有

11、着被人们所称道的合理性。武汉中山公园是游人的乐园,是游人心中的诗、心中的歌,园内有各种供游人玩乐的地方,很多都是目前全省没有的品种,像转盘,转盘一分钟转1315圈,可坐40人(如 图5) 公园是人们休息放松的地方,随着工作压力增大,现在年轻人忙着工作,公园内聚集较多的数老年人,这样公园也就聚集了很多不同地方,不同生长环境的人们,于是人们有了更多交流机会,每逢周末就有几百个父母在那里为子女相亲,如图是公园的相亲角,许多老年人在公园拿着子女的简单信息,在公园为子女相亲(如图6)。公园园内许多古树是经过无数年沧桑变化的见证,凝结着广大游客,特别是绿化工作者的心血,在绿化施工中必须加以保留。培育一株成

12、景的观赏树,比造一座亭子,一个花坛难的多,况且只要巧妙构思,合理取舍,4.2加强环境保护保持公园的生物种群总量和自然形态,突出其生态特色。传承历史文化遗存和园林特色,丰富公园景点,提高绿化品质规划注重对公园自然、人文景观的挖掘,在完善现有设施的同时,围绕公园的水、桥文化特色,修缮、新建景桥28座;贯通水系,净化水体,丰富水上活动,游船可自由通行;丰富公园景观,保留并新增受降蜡像馆、四顾春色,茹冰望雪、滨湖组雕等十二处景观“靓点” 4.3广泛宣传,加强市民环保意识广泛宣传,增强群体绿化意识对提高中山公园绿化工作十分重要。如果人们不能自发或自觉地去维护绿化环境,将给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参考文献1高俊.中国生态旅游走进大自然J. 林业科技,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4孟伟.区域景观生态质量评价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5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6冯丹丽.浅析园林植物配置J.科技创新导报,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