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为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775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为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为例   【论文摘要】江南水乡古村李市是苏州地区众多村镇的一个代表,由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发达的水网体系、悠久历史、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形成独特的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随着岁月流逝,其住宅和设施已出现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尤其是近10来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村保护工作变得日益严峻和复杂。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对其保护和发展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以保持古村的地方活力实现其历史价值的推陈出新和居民生活形态的有效延续。【论文关键词】古村;历史文化保护;城镇化;城市更新1古村结构形态的主要特征传统村落是一种建立在农耕经济

2、和“天人合一”思想上的具有有机生长性的村落形态,它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其结构形态往往表现出一种均质协调和缓慢发展的特征。李市古村是传统苏南地区水乡村落的典型代表位于常熟市古里镇的东南部,距白茆镇约5km,204国道与之相毗邻,便捷。李市古村源自明代,在历史上曾经是经济繁荣的江南集镇(图1图2)。11经济方面江南水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李市古村是江南典型的自然村落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半农半商的生产模式为基础逐渐形成。到了明清时期李市成为当时白茆镇的水陆交通中心和人气旺盛的物资集散之地古村居民往往临水而居聚而成集。在其社会方面相对于城镇而言,李市古村长期处在一种稳定的血缘关

3、系之中,人们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并共同遵循着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形成了一个整合的、基本自足的乡村聚落社会。12物质空间方面(图3、图4) 121空间布局江南水乡地区的村镇发展都与水有关古村李市也不例外。流经古村内的主要河流有陈泾河市河、三泾河和黄瓜浜,其空间格局主要以水运为依托逐渐发展起来,布局形态则顺应河流十分自然地形成团形古村内部水路、桥相互交融,依河而筑并刻意亲水形成极为丰富而生动的空间层次。在古村的整个空间系统与结构中,水道和街巷作为基本骨架起到组织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通联系的脉络作用。水巷河道是古村水上交通的要道同时也是居民日常浣洗、聚集、交流的场所。陆路街巷只是作为辅助系统,顺应

4、河道布置构成主路一支路一小巷的多级网络系统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序列感和节奏感。水巷与街巷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平行并列的舟行与步行两套交通系统。在大上,独特的水乡村落风貌是古村物质空间形态的重要载体,而其田园生态绿化空间又成为古村的绿色屏障,呈现出田园、水系、村落交融一体的空间环境特色。122街坊彤态古村内的街坊由街巷围合组成,并由若干院落充实。院子多为南北向连结院落的巷道东西向较多,也有南北向街坊依其布置内容及河街关系,有合院式住宅前后临河、临水型住宅前街后河、面水型住宅隔街而河等类型。通常情况,街坊往往向纵向大进深发展力争每户面宽较小从而使更多的住户获得面街临河、水陆皆达的便利。这种街坊

5、布局与古村环境以及依靠河道步行利用街道的生活方式关系十分密切显示出亲水的鲜明特性。街坊的这种布局方式,一方面具有外向性特点,满足居民活动、游憩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具有私密性特点,营造出舒适、优雅宁静的居住环境。123传统民居与典型空间要素古村内的传统民居与典型空间要素是空间组成的实体,亦是体现古村传统历史风貌的最基本单元。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多采用木构架系统砖墙不承重,只起围护作用,其屋架形式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建筑的形制如开间、进深、屋架、斗拱、屋顶形式等,都有一定规格。建筑构造为小青瓦屋顶空斗填充墙立贴举架,木椽屋架建筑层数多为1至2层建筑外观朴素,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有规律的组合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建筑群体。作为典型空间要素的古桥、水埠和砖石雕饰等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融合了工艺技术和文化,往往因材施用,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创造出精美别致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