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862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部分项(模板安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编号:单位工程名称交底时间 交 底 部 位工 种交底内容:(一)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定: 1、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遵章守法,思想集中。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悬(临)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物料。 3、严禁酒后作业,禁止穿高跟鞋、拖鞋、赤脚进入现场。 4、禁止随意拆除、挪动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消防器材及电器设备等。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6、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7、

2、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8、装拆施工时, 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9、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由工长通知后方能拆除。 (二)模板支架的安全技术措施: 1、立杆 a、 支架立杆的位置及步距应与设计一致(详附表),立杆底部设置木枋垫板 。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顶板需要调整步距时,其步距只能缩小,不能扩大。b、立杆接长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

3、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2、水平杆水平杆必须与立杆可靠连接,上下水平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内,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500mm)。相邻步架的水平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四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的偏心受载情况,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一般设于立杆的顶部,使立杆轴心受力。当支架的支点(承载支承点)设于水平杆上时,水平杆与立杆

4、连接必须采用双扣件(即在连接扣件之下架设1个扣件,以增加其抗滑能力),其传给立杆为竖向荷载计算值不得大于8KN,荷载作用点应尽量靠近立杆。3、剪刀撑 1)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1.2 m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 m0.9m(含0.6m0.6m,0.9 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0.4m0.6 m0.6m(含0.4m0.4m)时,在

5、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4)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图6.9.3-2)。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和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

6、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2、模板安装a、工艺流程模板定位标高调整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b、技术要点要首先检查梁、板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在稳定的支架上先根据楼面上的轴线位置和梁控制线以及标高位置安置梁、板的底模。待钢筋绑扎校正完毕,且隐蔽工程验收完毕后,再支设梁的侧模或板的周边模板。并在板或梁的适当位置预留方孔,以便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模板支设完毕后,要严格进行检查,保证架体稳定,支设牢固,拼缝严密,浇筑混凝土时不涨模,不漏浆。安装梁底模前控制好标高,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梁底进行起拱;加固好梁侧模板,防止出现“鱼肚”涨模;梁、柱节点处防止漏浆和涨模。

7、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尺寸,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c、质量保证措施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

8、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d、质量要求3、模板拆除模板拆除时必须要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震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 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

9、撑。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要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4、附表(一) 梁模支撑架施工参数表层高(M)计算梁截面尺寸(宽*高)代表梁截面尺寸(宽*高)两侧立杆间距(M)立杆纵向间距(M)步距(M)承重立杆施工方案立面示意图备注5.5板厚300500*1000300*1000400*1000500*10001.50.651.5二道 详见计算书5.5板厚300700*1600600*1000600*11007

10、00*1000700*1100700*1500700*16001.40.61.3二道7.0板厚180400*900300*800400*800400*9001.40.61.3二道7.0板厚180400*2000400*20001.40.61.3二道7.0板厚180500*1200400*1000400*1200500*1000500*12001.40.61.3二道7.0板厚180600*1500600*1200600*1400600*15001.40.61.3二道7.0板厚180700*1300700*1000700*1200700*13001.40.61.3二道 (二) 梁侧模施工参数表 计

11、算梁高(板厚)代表梁截面尺寸(宽*高)主楞间距次楞间距14螺杆施工方案立面示意图 备注900(180)300*800400*800400*900800250二道详见计算书1000(300)300*1000400*1000500*1000600*1000700*1000400250二道1500(180)400*1200500*1200600*1100600*1200600*1400600*1500700*1100700*1200700*1300700*1500500250三道2000(180)700*1600400*2000500250四道 (三) 现浇楼板支撑架施工参数表 净高H(M)计算板厚

12、代表 板厚立杆间距L(M)步距h(M)主楞间距次楞间距施工方案立面示意图 备注5.2300250300350(少)0.8*0.81.5800250详见计算书6.8180150180200(少)230(少)0.8*0.81.5800250(四) 墙模施工参数表层高(M)计算墙截面尺寸(厚*高)代表墙截面尺寸(厚度)主楞跨距次楞间距14螺杆施工方案立面示意图备注7.0600*600030060050025015道详见计算书900*600060090050025015道同上(五) 柱模及支撑施工参数表计算高度计算柱截面尺寸代表柱截面尺寸主楞间距次楞间距14螺杆施工方案平面示意图备注6000900*900600*600700*700800*800900*9005002501*1详见技术书1200* 12001000* 10001200* 10001200* 12004002502*21400* 14001300* 1200 1300* 1300 1400* 10001400* 13001400* 14004002502*21500*12001500* 12004002502*21700*10001700* 10003002502*2 批准人 接受交底人全体签名交底人注:本表一式四联,交底人、接受交底人、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各留一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