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866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当前国内农村电网的规划架构依然有待提高,尤其是整体水平上的不均衡性成为最大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电力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电网及相关电力设施应当更新换代。本文将对当前农村电网规划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一般而言,农村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如下方面,即农村区域的基本概况与总体规划、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电网的荷载分析与预测、电网规划技术

2、及目标、网架规划以及调度和通信自动化规划等;同时,还包括近期的项目安排及经济效益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农村电网规划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电网规划中的主要问题 1、负荷预测方法简单粗放,负荷预测不够精确 农网规划负荷预测实践中主要采用电力弹性系数法、年均递增率法和单耗法等。电力弹性系数是指用电增长率和全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之比,电力弹性系数法通过对历史的电力弹性系数和社会总产值增长率预期的分析,设定规划期内的电力弹性系数,从而预测规划期内的用电增长情况。电力弹性系数的合理设定是该方法的关键。社会总产值的波动直接影响电力弹性系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受到影

3、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波动在所难免,电力弹性系数法可信度不高。 2、现行运行电压等级复杂,多级损耗并存 国家对“三农”的政策倾斜,农村的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电量增长潜力巨大,目前所用电压等级主要为110/35/10/0.4kV。35kV线损所占比例不容忽视,而作为农电企业所采取的管理和技术降损措施发挥降损空间有限。 3、配网重复建设屡见不鲜 早期农网35kV变电站布点主要按负荷中心布置,一般位于田野中,由于交通不便带来了很多影响。农网改造期间,变电站布点多临近公路,检修和施工比较方便。由于乡镇道路规划和农网改造不同步,乡村道路建设导致的配电线路移杆、重复建设普遍存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4、、物力和财力。早期变电站建设常是先布点后建设输电线路。但由于输电走廊路径长,在沿途施工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村民利益,协调有一定难度,以致建设周期延长。 4、电源支撑点少,供电可靠性较低 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我国大部分县域内没有220kV变电站,县城电源点主要是110kV变电站,35kV输变电呈现辐射状供电的串带方式,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无法保证。有的地区虽然有两个及以上110kV变电站作为电源点,初步实现了35kV输电环网互带,但35kV变电站双回进线没有同期并列运行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同样影响了供电可靠性。由于农网点多面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情况仍会存在。 二、加强农村电网规划设计的措施 1

5、、变压器的布设位置、型号以及容量选择 (1)变压器的布设位置选择 在农村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变压器的安装位置一定要恰当,这对变压器的运行安全性、低压线路的布局以及降低线损和节省材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其布设位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即尽可能地靠近最大负荷位置处;对高低压进线有利、便于维护和运行;应当远离低洼或容易受到污染的地区,尤其是人、畜很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交通要方便,以靠近公路为宜;实际安装位置一定要安全、可靠,应当与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规划要求想符。 (2)变压器的型号选择 随着新节能配电变压器的研制,S1l和S13两种类型的变压器应用最为普遍,其中尤以后者为众。这类变压器的线圈基本

6、上全是以铜导线缠绕而成,变压器自身的绝缘层采用的是新设计工艺,其空载耗损可下降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且其空载电流的数值可降低八成以上,更重要的是噪声的下降幅度也比较大。由此可见,在农村电网规划与设计中,尤其是变压器设备型号选择时,一定要优选S1l类型及以上级别的变压器。 (3)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由于农村用电总是表现出负荷小、相对分散以及供电半径相对较大等特点,因此在选择变压器的容量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际荷载及近几年农村实际电力发展规划方案进行选定。 2、负荷预测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利用系统已知的信息,建立灰色理论微分方程进行求解未知量。由于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很多、关系复杂,负荷增长受经济发展、

7、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是确定的,而一些因素则不确定,故该方法有很强的适用性。 灰色系统理论负荷预测的特点是所需原始数据少、运算方便。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看,国家政策倾斜大,招商引资企业以及村办企业数量会大幅度上升,用电负荷会有大幅度上升,符合灰色模型中期预测的特点。但由于数据灰度的进一步增加,该方法不太适合于电力系统的长期预测。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可以利用年均递增率法,并结合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情况这一特点进行预测。参照过去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并求出某一时期均值,对于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可取高于该均值(即按高方案对待),主要原因是考虑新农村建设措施和政策性

8、投入资金的积极影响。两种方法的组合预测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比较符合农村电网的实际。 3、新建变电站规划布点措施 通过提高运行电压,将会极大提高经济效益,且可以减少电压损失率,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为了实现安全、稳定、可靠、经济以及满足未来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逐步将农网原有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变电站供电。新建变电站和线路应与大电网接轨,即以220kV电网为电源,110kV变电站为负荷布点。对配网而言,电压等级提高可以减少电压损失,提升输电能力。采用20kV供电较10kV供电半径提高一倍,一条线路可以带两个或更多的相邻乡镇负荷,打破了以乡镇为单位的供电模式,避免线路迂回,配网合

9、理环网、互带负荷容易实现,同时符合乡镇、村村之间分散密集型居住的模式。建议新建输配电线路考虑20kV配电网供电方式,对于原有10kV电网逐渐完成升压改造,线损降低的同时也可减少变电站的配网出线间隔,使站内设备维护工作量减少,经济效益明显。 4、农网规划采用“先规划通道,再定站点”办法 采用该办法可以避免有站址,但线路通行困难的弊端。根据区域负荷预测结果确定配电线路条数,变电站布点参照负荷预测分布和配网线路接轨,并综合考虑进线的可能性、避免迂回,尽量临近公路。新农村建设内容和标准已有明确要求,县级供电企业要和当地规划部门充分配合,提出农村输电走廊概念,即在农村规划时要预留电网建设用地,提供输配电

10、线路通道。走廊要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多条线路的架设,解决“三线”(电力线、通讯线、有线电视线)混架的问题。对于农村标准化小区,在建设规划中一般已包含配电设计,预留了线路通道,通常采用直埋电缆和箱式变电站方式,达到环境美观的要求。对于农村乡镇设立的工业园区,为了满足工业用电需求,要预留变电站用地,线路通道走廊一般采用架空线路,也要规划预留。 三、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除以上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设计农网线路时,应尽可能地避免和10kV线路同杆架设;配电室的高低压装置储存间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遮栏;线路架设时应避开通讯线路和有线电视线路;进户线穿墙过程中要加装必要的防护瓷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网规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面对当前我国农网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只有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冯权达.农网建设中农村低压电网规划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1. 【2】洪韵萍,吴蔡昕.农村低压电网规划和设计技术论析J.硅谷,2011. 【3】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农网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1,4 【4】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 【5】电力系统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