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874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盘 县 柏 果 镇 麦 地 煤 矿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麦地煤矿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盘 县 柏 果 镇 麦 地 煤 矿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参加评价人员:技 术 科: 地 测 科: 安 检 科: 采掘副总: 总工程师: 目 录一、评价依据4二、10101工作面概况51、工作面位置、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52、地质构造情况5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54、10101工作面参数5三、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61、工作面与地表关系62、瓦斯抽采情况6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情况64 、10101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6四、

2、10101采面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81、10101工作面抽采量统计82、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103、评价结论11五 、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111、检验单元划分112、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23、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12六、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13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13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一、评价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3.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

3、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8.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方法(MT/T 1037-2007);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6);12、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13.矿井相关资料。 二、10101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1)10101综

4、采工作面布置在1#煤层,工作面上限标高+1669m,下限标高+1650m,工作面往西以工作面为界,东以预计停采线为界。(2)同邻近采区及地面关系:该工作面下覆3#煤层,3#煤层未开采。工作面距地表垂深98117m。2、地质构造情况根据已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10101工作面在运输巷联络巷开门处见一落差为3.0米的斜交逆断层。1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到工作面位置时见一落差为5.0米的斜交正断层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煤层结构:煤层结构较简单、部分地段夹2-3层夹矸,但不稳定。顶底板岩性及其稳定性 顶板: 直接顶:泥质砂岩、厚1.7米。 底板: 直接底:粘土,遇水软化,厚1.0米。 老底:泥质

5、砂岩4、10101工作面参数表一项目最大最小平均开采煤层编号1#走向长度()190150170储量(吨)31577倾斜长度()726870可采储量(吨)29998倾角(度)161515.5容重(t/m3)1.45开采厚度()1.662.01.83回采率(%)95平面积()11730斜面积()11900三、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1、工作面与地表关系1、10101综采工作面布置在1#煤层,工作面上限标高+1669m,下限标高+1650m,工作面往西以切眼为界,东以预计停采线为界。工作面距地表垂深98117m。2、瓦斯抽采情况在10101运输巷每间隔4米施工1个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钻孔控制

6、范围(沿煤层层面距离)为101抽采回风巷布置的抽采钻孔控制范围以里2米,钻孔直径为89mm。钻孔布置参数详见10101运输巷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图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情况10101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布置在1#煤层中,1#煤层为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1.66m2.0m,平均厚度为1.83m,煤层倾角为15.5,根据矿井资料10101工作面的原始瓦斯含量为:17.13m3/t;原始瓦斯压力为:1.2425MPa。4 、10101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10101工作面采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1)抽采系统简介瓦斯抽采装备情况矿井设置了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泵房配备了4台水环式真空泵,

7、其中高负压两台,型号为2BEA-403,(流量85m3/min)电机功率160KW,用于预抽煤层瓦斯;低负压两台,型号为2BEC-50,(流量165m3/min)电机功率200KW,用于采空区瓦斯抽放。计量柜已经安装完善。高负压抽放系统敷设426主管300m,250支管650m。低负压抽放系统敷设有377主管300m,250支管350m。在101抽采联络巷布置的穿层抽采钻孔,利用矿井高负压抽采系统抽采1#煤层瓦斯。抽放泵型号为2BEA-403,(流量85m3/min)电机功率160KW。为便于该面抽采参数的检测,在该抽采系统的主管、干管、支管及各抽采钻场内均安设有孔板流量计,抽采单孔均安设有测

8、流孔,对单孔抽采参数分开考察,抽采参数考察由专人定期进行观测。 瓦斯抽采系统巡查瓦斯抽放管路维护班,主要工作任务为敷设、维护瓦斯抽采管路。每天派专人检查维护抽采系统(放水、处理漏气)。定期对各抽采点、钻场瓦斯抽采参数进行检测,发现有浓度衰减、钻孔堵塞、抽采效果不好的钻场、钻孔及时进行撤出。结合钻孔布置情况合理调节抽采负压,提高抽采质量。2)工作面煤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实施情况10101工作面于2013年5月18日开始在10101运输巷施工瓦斯抽采钻孔,于2013年6月8日施工完毕,全程共施工瓦斯抽采钻孔42个,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一个,封孔连抽一个。所有抽采钻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钻孔终孔点均穿过煤

9、层进入煤层顶板1.0m以上,钻孔抽采半径为4m,钻孔直径为89mm。并采用马丽散封孔,封孔长度均不小于5m,封孔管为铁管。钻孔施工的整个过程,矿地测科、通风工区派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班指导,确保了钻孔的方位、倾角、孔深等参数达到抽采钻孔的设计要求四、10101采面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1、10101工作面抽采量统计抽采时间内(2013年5月20日至2013年6月25日),每天安排专人对抽采参数进行检测,并统计抽采量。抽采量统计如下:10101采面工作面抽放量统计表(孔板流量计系数:1.8531)日期抽放时间(min)沼气浓度(%)抽放负压(mmHg)流量计压差(mmH2O)大气压(mmHg)抽放

10、混合流量(m3/min)抽放纯沼气量(m3/min)抽放纯沼气量(m3)2013年5月20日144010.536027061620.07 2.11 3034.94 2013年5月21日144015.635028061721.11 3.29 4742.53 2013年5月22日144016.736027061620.37 3.40 4898.58 2013年5月23日144022.435028061721.46 4.81 6923.57 2013年5月24日144031.436027061621.13 6.64 9555.14 2013年5月25日144034.535028061722.14 7

11、.64 10998.33 2013年5月26日144034.536027061621.30 7.35 10583.91 2013年5月27日144036.735028061722.27 8.17 11768.11 2013年5月28日144037.536027061621.47 8.05 11596.31 2013年5月29日144035.236027061721.37 7.52 10830.96 2013年5月30日144040.234036061625.98 10.44 15038.64 2013年5月31日144034.836027061721.35 7.43 10696.57 2013

12、年6月1日144038.135028061622.33 8.51 12249.84 2013年6月2日144042.133032061625.02 10.53 15168.53 2013年6月3日144045.835028061522.78 10.43 15023.83 2013年6月4日144042.635028061722.63 9.64 13880.09 2013年6月5日14404330032061726.39 11.35 16338.04 2013年6月6日144042.635028061722.63 9.64 13880.09 2013年6月7日144040.63003206172

13、6.21 10.64 15325.00 2013年6月8日144042.635028061722.63 9.64 13880.09 2013年6月9日144042.133032061625.02 10.53 15168.53 2013年6月10日144045.835028061522.78 10.43 15023.83 2013年6月11日14404330032061726.39 11.35 16338.04 2013年6月12日144040.130032061726.18 10.50 15115.70 2013年6月13日144038.432032061625.20 9.68 13934.3

14、9 2013年6月14日144027.635028061521.70 5.99 8624.46 2013年6月15日144025.136027061720.82 5.23 7524.79 2013年6月16日144023.634036061624.88 5.87 8455.50 2013年6月17日144022.136027061720.66 4.57 6576.05 2013年6月18日144018.635028061621.24 3.95 5689.60 2013年6月19日144016.434032061623.01 3.77 5433.89 2013年6月20日144014.33403

15、2061622.89 3.27 4714.33 2013年6月21日144011.336027061720.13 2.28 3276.03 2013年6月22日14409.535028061620.79 1.97 2843.73 2013年6月23日14407.334032061622.52 1.64 2367.47 2013年6月24日14406.234032061622.46 1.39 2005.65 2013年6月25日14405.534032061622.43 1.23 1776.35 合计:349012.19 经过统计,2013年5月20日至2013年6月25日共抽采瓦斯纯量:349

16、012m3。2、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1)煤层原始瓦斯参数根据矿井资料1#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为:17.13m3/t。(2)钻孔控制区域煤层储量G=(L-H1-H2)(l-h1-h2)m 式中: G评价区域煤层瓦斯储量,t ;L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m;因钻孔控制宽度为170m,所以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为170m。l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m;因钻孔控制倾向长度为94m,故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为70m。H1、H2分别为评价区域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宽度,m,如无巷道则为0。h1、h2分别为评价区域倾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宽度,m;如无巷道则为0。m评价区域煤层厚度,m ;评价区域

17、煤的密度,t/m3。则: G170701.831.45 31577t3)评价单元残余瓦斯含量计算评价区域残余瓦斯含量根据抽排瓦斯量计算,计算公式按式(公式5)计算。 Wc =(W0G-)/ G (公式5) 式中:Wc评价区域煤层残余瓦斯含量,m3/t;W0评价区域煤层原始瓦斯含,m3/t;评价区域煤层抽排瓦斯量,m3;G评价区域煤层储量,t;则:Wc =(17.1331321-349012)/31321=5.99m3/t根据计算结果,10101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预抽揭煤评价区域内残余瓦斯含量为5.99m3/t。3、评价结论经过计算,10101工作面煤层残余瓦斯含量为5.99m3/t,符合防治煤与

18、瓦斯突出规定中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的规定,该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有效,揭煤区域无突出危险性,允许10101工作面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工作。五 、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1、检验单元划分为了在10101工作面回采前消除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已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根据10101工作面回采前采取的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措施,及工作面布置范围煤层赋存情况, 对10101工作面整体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以下资料来源均为实测,计算方法选自采矿工程设计手册及AQ标准。2、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为检验工作面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措施的可靠性,采取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的区域防突措施

19、效果检验方法,向工作面煤层施工考察钻孔进行取芯,利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工作面煤层可解析瓦斯含量。10101工作面回采前,首先于2013年6月26日早班至2013年6月28日早班在10101运输巷每隔40米施工1个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每个钻孔都在终孔位置取样,全程共施工5个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共计进行5次取样检验,测定煤体残余瓦斯含量。(见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布置图、完成图)井下取芯工作结束后,立即利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所取煤样的可解析瓦斯含量。3、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情况

20、如下:检验测试点方位(度倾角(度)取样深度(m)瓦斯含量(m/t)10101运输巷13241556.54.350010101运输巷232515.332.34.459710101运输巷3323.515.5614.638910101运输巷432515.630.24.826010101运输巷532615.859.64.6946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施工过程中,未出现顶钻、卡钻、钻孔喷瓦斯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5次测定结果显示,测定的煤体残余瓦斯含量均小于防突规定规定的8m3/t,说明考察区域防突措施有效,考察区域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六、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通过计算以及井

21、下和实验室测定的煤体残余瓦斯含量可得出,10101工作面全部在保护范围内回采,经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证明区域消除突出危险性措施可靠,回采区域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1、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进行区域验证,只有经区域验证证明区域防突措施有效方可回采。当区域验证证明区域防突措施无效时,必须停止回采,并补充实施工作面防突措施。2、在回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总工程师批准的允掘距离回采,并用测量导线点进行控制,由通风工区和安检科监督。当回采距离达到总工程师批准的允掘时,由施工单位汇报矿调度室,由矿调度室通知通风工区安排人员进行下

22、一循环的区域验证。附件:10101运输巷顺层瓦斯抽采钻孔设计图、10101运输巷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完成图、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布置图、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完成图。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早上好,我是09春行政管理本科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城市公共物品及其供给,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从确定题目、拟定提纲到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到最后的定稿,得到了x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论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首先,

23、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突飞猛进,国家之间的经济界限渐趋模糊,但却使国家次级的经济形式城市经济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起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正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依托。世界各国(地区)政府都正积极致力于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则是推动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国(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市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撑点,也是增进国民福利的重要手段,若处理不当则会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障碍。未来10几年,中国城市化将进入从4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

24、快,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城市公共物品有效地供给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研究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于是最终将论文题目定为论我国城市公共物品及其供给。其次,说说文章的具体结构。论文阐述了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及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着重探讨目前提高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方法:树立“公共财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投资 ;改进政府对公共物品生产的管制方法 ;发挥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等。只有切实做好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才能使公共

25、物品满足城市公众的需要,更有效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唯有如此,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本论文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探索不够深入,还需要继续进行思考和探索。最后,再次感谢x老师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与的悉心帮助与指导;其次我要感谢各位专业老师在这两年来我的教育与培养,使我初步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感谢本专业同学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和你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也很难忘!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进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早上好,我是09春行政管理本科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城市

26、公共物品及其供给,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从确定题目、拟定提纲到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到最后的定稿,得到了x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论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突飞猛进,国家之间的经济界限渐趋模糊,但却使国家次级的经济形式城市经济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起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正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依托。世界各国(地区)政府都正积极致力于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则是推动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城市公共物

27、品的供给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国(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市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撑点,也是增进国民福利的重要手段,若处理不当则会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障碍。未来10几年,中国城市化将进入从4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城市公共物品有效地供给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研究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于是最终将论文题目定为论我国城市公共物品及其供给。其次,说说文章的具体结构。论文阐述了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28、及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着重探讨目前提高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方法:树立“公共财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投资 ;改进政府对公共物品生产的管制方法 ;发挥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等。只有切实做好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才能使公共物品满足城市公众的需要,更有效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唯有如此,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本论文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探索不够深入,还需要继续进行思考和探索。最后,再次感谢x老师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与的悉心帮助与指导;其次我要感谢各位专业老师在这两年来我的教育与培养,使我初步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感谢本专业同学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和你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也很难忘!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进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