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6049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2012-12-25【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足建筑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不断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要依靠科学管理,全面推进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将科学成果能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中去。【关键词】建筑施工 新技术 新材料 高层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要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靠科创新。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H前,建筑施工业正面临这样一个趋势:工程项目功能新、体量大

2、、施工难度大。要适应这个趋势,就要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此外,还要提高企业技术的开发能力及知识产权的管理。我国对于施工技术的任务就是要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工程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最终能建成使用功能综合效益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二、我国建筑施工新技术的进展概况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难题,推广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

3、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三、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1钢筋连接施工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拉力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压力区则不限制。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拉力钢筋、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拉力钢筋不应大于50,构件可根实际情况决定。因此,拉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

4、,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力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每批都检查,要求钢筋连接质100合格。2防水施工技术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lmm

5、。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lO+2e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墙。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各刷一道,厚度3ra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

6、中,因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比较复杂。当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自然就会出现裂缝,这是必然的。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已经成为了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来浇筑。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还要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以消除表面裂缝。此外,在混凝土终凝后还要进行养护,并确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4屋面施工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

7、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5防水施工技术。(1)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兼有承重、围护和抗渗的功能,还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及耐侵蚀要求。与卷材防水层等相比,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操作简便、改善劳动条件、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检查维修方便等优点。(2)复合式衬砌防水结构。当前,多数地铁区间隧道采用了复合式衬砌结构,防水一般共设3道防线,第一道是初期支护加背后注浆;第二道是设置封闭防水板;第三道是二次衬砌,并对施工缝、变形缝等

8、作专门处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复合式衬砌结构的防水效果基本是可靠的,但由于防水材料本身和防水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第二道防水线时常会出现严重的缺陷。因此,为提高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的可靠性,必须选用合适的防水层(缓冲层)材料,采用适当的防水层结构设计以及严格的防水施工工艺。6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可占用空的减小,为了获得更大更优的居住条件,高层建筑发展成为必然: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技术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的混凝土,质朴自然,体现出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理念。按装饰

9、效果可以分为3类: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混凝土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因其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使施工更简单方便,成本也随之降低,工程进度大大加快。而且缩减了工程使用后的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更低。7. 逆作法逆作法多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是一种比较新的施工技术,其工艺原理如下:首先,设置地下室的边墙或基坑的围护结构,即沿着建筑物周围浇筑地下连续墙;其次,在建筑内部打人中间支撑桩,以此来支撑底板封底之前的结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再次,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并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此时地面一层结构基本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上下部施工可同

10、时进行。根据施工过程的不同,逆作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全逆作施工、半逆作施工、部分逆作施工以及分层逆作施工等。逆作法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能够大幅度缩短总的施工工期其二,基坑变形较小且领进建筑物的沉降也较少;其三,可以节约大量的施工费用;其四,简化施工工序,经济效益较为明显。8. 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高层建筑从其功能一般要求下部应为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上部则应为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这一要求恰恰与结构合理与自然布置相反,究其根本原因为高层建筑主要是下部楼层的受力较大,而上部则受力较小,所以在进行布置时应以下部刚度大、柱网密、墙多为主,而到上部则需减少墙和柱,并扩大轴

11、间距,这就使得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能够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致使结构必须按照与常规相反的方式来布置,即上部布置小空间,而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应布置刚度较大的剪力墙,下部则应布置刚度较小的框架柱,想要实现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此种转换层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9. 混凝土泵送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较高,且体量较大,因此,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而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功效,不仅要求泵送的混凝土应具有适当的配合比,而且还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泵机和布料机,其施工流程如下 现场布置泵机一配备好直管和弯管一固定混凝土浆液输

12、送管一泵送水泥浆液一泵送混凝土。目前,我国的高泵程混凝土主要采用双掺技术,即掺化学外加剂和粉煤灰,其综合反映了混凝土的掺合料技术、外加剂技术和配合比技术等,使混凝土泵送的高程不断突破,上世纪末期,我国已经开始采用一泵到底的方法将混凝土泵送至高空浇筑地点。10 外墙保温技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推行外墙内保温节能技术,本世纪开始推广应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分别采用了“外贴保温板”、 “抹胶粘聚苯颗粒” 、“保温板和外墙混凝土同时浇灌” 、 “预制外挂(贴)保温板”等多种形式。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术。1) “外贴保温板”面层抹“薄抹灰” (聚酯水泥砂浆夹网格布)的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13、是容易产生裂缝、个别还会被风刮落、不耐久、工艺复杂、增加工序、劳动效率低。2)夹心保温墙体。近几年河北省、青岛等地采取了将保温板放置在钢筋混凝土外墙内,即在结构施工时一次完成外墙外保温工序。具体做法:外墙内、外两侧均为钢筋网片混凝土(内侧厚150mm,中间夹保温板,外侧厚60ram厚),这种做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化了工序、施工方便、进度快。尤其是使保温层和结构同寿命,彻底解决了外墙外保温的耐久性问题,并且可以适应做各种外墙面装修(如:贴面砖、石材 ),不受外墙外保温的制约。虽然这种工艺优点很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浇灌外墙混凝土时,因厚度只有60ram,难度大,同时给设计也将增加麻烦,构造上也

14、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推广中也有不少困难。但这终究是发展方向,但北京迄今仍未采用。3)建议高层建筑(包括钢结构)的外墙大力推广预制三合一的外墙板(三合一包括结构、保温和外饰面),这样不仅做到了三者同寿命,并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厂化、装配化、机械化水平,在建筑施工工业化方面是一个大的突破。为降低成本,外墙板可在现场或利用该工程的地下车库等处进行施工。4)保温层过去一直采用一般聚苯板,近年来不少工程采用了“挤塑板” ,强度高、导热系数低,两者均可采用。目前也有开始采用“硬岩棉板”,防火效果好。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建议采用各种保温砌块,如加气混凝土块(需改进)、填聚苯颗粒的陶粒空

15、心砌块等,不再做外墙外保温层,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并且适应做各种外装饰面层,减少了做外墙外保温这道工序,并能达到与结构同寿命的目的。如:海军总医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科研楼、新华联大厦等工程都有应用。6)保温一直是玻璃幕墙的难题,最近有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和LOW-E玻璃等,有所改进,但不彻底。建议采用“反射玻璃” (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能看见外面的玻璃)。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长城饭店就是采用了这种玻璃幕墙(金黄色的),在其内侧用轻钢龙骨石膏板, 中间夹保温板的隔墙做保温层(留出玻璃窗部分),从外面根本看不见这垛隔断墙,保温效果也非常好。最近北京出现了一些呼吸型玻璃幕墙。7)屋面工程建议采用“

16、三合一”工艺SF系列。8)保温层与混凝土同时浇灌的工艺,最近有新的发展。三结束语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参考文献1江正荣建筑工程师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fM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涉及到高层建筑选型决策方法的合理选择问题。3杜旭杭高层建筑施工要点初探J3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郑永利试论建筑工程的新技术。科技信息2011年1O期。5王博浅谈施工企业的新技术管理,科技致富向导2006年0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