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6121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交底书交底内容: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编号:JXGC-001施工队伍:编制: 时间:复核: 时间:签收: 时间:(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队一份,施工员一份,工程部存档一份)中铁X局集团有限公司安 全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工 程 名 称*交底项目: 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对既有线影响的施工,必须首先探明施工范围的通讯、水电、信号等管线及其他设施情况,并与设备管理单位共同确定防护范围。、施工前,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必须经运营单位批准,且双方签订安全协议。、施工中要严格按运营单位批准的施工范围及施工内容进行施工,严禁野蛮施工。、在影响既有线范围内施工时,施工

2、人员戴白色或黄色安全帽,在轨道上作业时必须穿黄色防护服背心。施工人员严禁在既有线范围内戴红色安全帽,穿红色衣服。、严禁施工机具、材料以及临时设施侵入界限(正线直线段距线路中心2.44米,正线曲线为2.9米)严禁施工人员上、下班时在线路及轨道上行走、横跨既有线或坐、卧轨道上休息。、严禁在线路、路肩等限界范围内行走。发现列车接近时,须及时避车。其他人员严禁进入既有线范围。、临近既有线施工时,场地严禁悬挂红色标语,彩旗尽量减少红色和绿色,以免影响司机瞭望。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由跟班防护员进行跟班防护。、严禁施工人员擅自挪移和破坏防护设施,严禁夜间在既有线附近生火。、在既有线旁测量放线时,严禁使用钢卷尺

3、等金属测量工具测量既有线线路轨距,如需用时,可以使用皮尺。严禁用金属将两股轨道连接一体。穿越铁路的人员应遵守“一看、二慢、三通过”原则。10、跨越既有线搬运工程材料时,应得到工务部门许可,在搬运地点两端不小于800m处设防护,由专人统一指挥,及时互传信息。确保搬运材料期间的行车、人员安全。11、施工车辆严格执行一机一人一防护,火车接近800m范围,所有施工机械必须停止作业。一、人身安全1. 新工人、临时工人必须经项目部以上单位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未经安全技术教育或经教育但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道作业。2. 行车、特种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工具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方准持证上岗

4、。3. 进行接触粉尘、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使用电器、机械,以及高空作业等,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4. 野外作业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放下手中的金属器具,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和涵洞内躲避。5. 线路作业和巡检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管内线路设备情况,列车运行速度、密度和各种信号实现方法,并注意瞭望,及时下道避车。6. 步行上下班时,区间应在路肩或路旁行走;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来车时抢越。在站内如必须走道心时,应在其前后设置专人防护。进路信号辨认不清时,应及时下道避车。7. 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遵守以

5、下规定: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小于2m。(v120km/h时)本线来车时,下道距离不小于800m。邻线来车时,本线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在站内其他线路作业,躲避本线列车时,下道距离不小于500m。列车进路不明时必须下道避车。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人员下道避车的同时,必须将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8. 严禁作业人员跳车、钻车、扒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休息时不准在钢轨、轨枕头及道床边坡上。绕行停留车辆时距离应不小于5m,并注意车辆动态和临线上开来的列车。9. 横过车站股

6、道或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应止步瞭望,确认两端均无列车开来时方准通过。10. 不得在轨道上行走和逗留,严禁在轨道上接打手机。11. 遇到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瞭望时,应停止线上作业和上道检查,必须作业时,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证来车之前按规定的距离及时下道。二、 作业安全(一) 线路作业1. 作业前,施工作业负责人和机具使用人员应对机具进行检查,机具状态不良或安全附件失效的机具严禁上线使用。2. 线路施工作业,必须在符合规定的施工负责人领导下进行。施工负责人应根据人员、作业项目、天气等情况,具体布置安全事项。3. 在线路上进行下列作业时应注意:维修作业严禁使用齿条式起道机。多人在

7、一起作业时应统一指挥,相互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工具碰撞伤人。分组人工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3根轨枕,作业人员前脚不得伸出轨枕边缘。多组捣固机械同时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3m,走行应保持同步。使用撬棍拨道时,撬棍应插牢,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严禁骑压或肩扛撬棍。(二) 路基作业1. 土石方作业前,应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设备(如光电缆、管道)的调查和勘察工作。路基施工前要做好疏排水系统,做好侧、边、截水沟,在雨季来临前,使工地沿线具有良好的排水通道,以防雨水冲刷路基,并经常派人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以保证排水通畅。2、在施工过程中,每个作业班下班后,必须清理边沟内的杂物、土石等,以保

8、证既有线排水通畅。3、雨季施工时为确保路基稳固,必须保持所有沟渠和排水设施畅通,同时要恢复原路面排水设施。(三) 材料搬运与装卸工作1. 搬运及装卸重物时,应尽量使用机械作业;人力操作时,应统一指挥,动作一致;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2. 装卸长钢轨,钢丝绳与挂钩、固定器等应联结牢固,人员不得站在移动前方和钢丝绳附近。长轨车运行中,人员必须离开轨端3m以外,并严禁在长轨上走动;卸轨时,撬棍不得插入长轨移动方向的横梁后面,前一根长轨通过本车后方能拨动后一根就位,严禁在悬空的长轨下作业,并注意防止长轨尾端落下时摆动伤人。3. 换装或搬运钢轨、混凝土枕、辙叉等重型轨料,应有专人指挥,尽量在平整的地面行走

9、;必须在坑洼不平或在下路上行走时,应注意踏稳踩牢。4. 整组道岔在既有线上做铺设前的纵向移动时,应由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合理布置移动轮,平稳移动。轨枕间或移动前方不得站人。5. 严禁在下列地点卸车: 道岔及道岔咽喉区。无碴桥上(不含卸长钢轨)。道口。无底碴的新线、有底碴但未经压道试验的线路。有可能损坏信号、超偏载检测装置、通信、客(货)车运行安全监测设备处所。站台处靠站台一侧。区间线路的道床有积雪覆盖超过轨面处所。线路两侧有大量堆积物地段。双线区间,两线不在同一平面时,向高处一线卸料有可能侵入低线限界的地段。邻线来车时,靠邻线的一侧。6. 材料堆放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

10、。每次卸车后,施工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全面检查堆放情况,不符合规定或堆放不稳固的立即清理。普通线路混凝土枕地段,应放在道床肩上。直线地段也可放在道心里,两端用卡子卡在轨枕上或穿入木枕钉固,如钢轨组较长,中间适当穿入木枕钉固。换出的钢轨一般应放在道床肩上或路肩上,混凝土枕地段允许临时放在道心。道口、人行道及平过道的道路路面上,一般情况下不得放置钢轨。三、机具使用安全1. 上道使用的机具必须通过产品认证,未经认证的不得上道使用。2. 锯轨机、钻孔机等机具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3. 用锯轨机切割钢轨时,其他人员应远离锯轨机两侧和前方,防止锯片破碎伤人。4. 使用氧气乙炔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其他人员应远离喷嘴前方,防止烧伤。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与氧气瓶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5. 机具应由专业组或专业人员负责使用、检修、保养。交 底复 核接收人接底人汇签:技术交底综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