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6194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梁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浇梁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浇梁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浇梁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浇梁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梁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梁技术交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级配碎石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交底内容: 一、施工位置:本施工方案主跨跨新斗马河,主跨桥式为(40+72+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一联全长152m,无砟轨道桥面,桥面线间距5.0m。该连续梁设计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二、施工工艺:施工图:结构设计:滠口特大桥跨新斗马河连续梁设计为(40+72+40)m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中支点处梁高6.20m,跨中直线段及边跨5.75m直线段梁高为3.60m,梁底下缘按R=217.117m圆曲线变化,边支座中

2、心线。连续梁底宽6.7m,顶宽12.0m,顶板厚40cm;腹板厚48cm、60cm和90cm,按折线变化,底板厚度40cm100cm,按曲线变化。底板设3060cm梗胁,顶板设3090cm梗胁。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及中跨跨中设横隔板,横隔板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主梁分3个节段共计5个梁段,其中1节段35m(2个梁段),2节段37.0m(1个梁段),C节段为23.25m(2个梁段)。梁体采用纵向、横向、竖向三向预应力体系。本连续梁采用无砟轨道桥面,桥面线间距5.0m。主跨连续梁设计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3)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数量表部位材料及规格单位数量桥面防水层m21785.2保护层C40纤维

3、混凝土m312.2其他竖墙盖板防撞墙混凝土C50m334.9C40m3146.6钢筋Q235t7.2HRB335t45.8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主梁混凝土C50无收缩砼m312.8C50无收缩砼m32548.9Rjy=1860MPa钢绞线15-75t6.8617-75t48.519-75t57.64-75t18.29粗钢筋25精轧螺纹钢t

4、15.575普通钢筋Q235t17.4HRB335t348.5金属波纹管90(内)m3100.9100(内)m2841.77扁7019m3921.76铁皮管35(内)m3789.64锚具M15-15套32M15-17套112M15-19套88M15-19(连接器)套122BM15-4套354BM15P-4套354JLM-25套8522支座球型支座6000DX套26000ZX套227500ZX套127500DX套127500HX套127500GD套1泄水管外径160/110PVC个76/8通风孔外径100PVC个176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

5、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三、施工要求:根据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总体施工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在220#、221#主墩墩顶临时支座施工完毕后,搭设支架施工1节段的2个梁段,张拉本节段相对应的预应力钢束;第二步:移动支架至2节段,浇筑2阶段梁段,张拉本节段相对应的预应力钢束,解除墩梁临时固结;第三步:移动2节段支架至3节段,预压后绑扎钢筋,浇筑3节段的2个梁段,张拉本节段相对应的预应力钢束及上节段相对应的腹板预应力钢

6、束,形成三跨连续梁,最后完成全桥体系转换。1) 临时支座施工程序浇筑上部墩身时,先按设计位置预埋好每个临时支撑垫石的8根32精轧螺纹钢筋。钢筋预埋入墩身内;墩顶按设计位置及尺寸对临时支座进行放样,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找平。再安装临时支座模板,否则应该调整浇筑硫磺砂浆。精轧螺纹钢筋位置与梁体预应力钢筋束不得相冲突,否则应该调整精轧螺纹钢筋位置。2) 临时支座中精轧螺纹钢筋埋设设置临时支座中的精轧螺纹钢筋的目的是抵抗连续梁体承受的风载及施工中可能发生偏载而产生的拉力,钢筋下端配垫板和螺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

7、,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帽锚固入墩身2m,上端外套以波纹管穿过0#梁块位置的腹板或底板,待梁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及不少于7天龄期后,张拉并锚固在支垫工字梁上。3) 模板制作及安装箱梁外模板采用1.20m2.00m钢模板,根据箱梁结构尺寸现场拼装。支架顶设可调高度顶托,顶托纵向铺48mm钢管,横向铺1010cm的方木,最后上铺钢模板,内模同样采用钢模板组装。底模采用大块钢模板,铺在分配梁上,调模、卸模采用可调顶托完成。外模直接立于分配梁上,采用10#

8、槽钢做支撑,表面用钢模板作面板,外模每片支架间距为90cm。当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20对拉螺杆对拉,间距为60cm60cm。内模板用10#槽钢做框架,中间用48mm钢管作支撑,紧固主要用对拉螺杆。表面用钢模板作面板,内模每片支架间距为40cm。当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20对拉螺杆对拉,间距为60cm60cm。堵头模板:堵头模板因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孔眼,模板采用钢板切孔,按断面尺寸挖割。孔眼必须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精确定位切割。4) 钢筋制作、绑扎箱梁钢筋按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加工;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焊接接头不设于最大压力处,并使接头交错排列,受拉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9、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区同一焊接接头范围内接头钢筋的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的50%。钢筋布置按设计图纸,在底模上标出钢筋布置的位置然后在底模上先绑扎底板钢筋。顶板钢筋绑扎除按图纸严格施工外,施工工艺和要求按腹板钢筋施工进行。施工时注意预埋件的位置和数量是否正确。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触点式水泥浆垫块,其强度与梁体相同,垫块用预埋的铁丝与钢筋扎牢,并互相

10、错开布置, 数量按每平方米4个。5)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的安装在腹板普通钢筋安放基本完成后,对预应力钢材的平面和高度(相对底模板)进行放样,并在钢筋上标出明显的标记。放样完成即进行穿波纹管,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的接缝应焊接牢固,防止水泥浆渗入。张拉端锚垫板等的预埋,先制作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角度和端头模板,将锚垫板用螺栓固定于端头模板上。预应力管道的埋置位置决定了今后预应力筋的受力及应力分布情况,因此对管道的埋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仔细认真的进行,注意平面和立面的位置,用8的钢筋焊成“”架夹住管道点焊固定在箍筋及架立筋上。安装时严格逐点检查管道的位置,如发现有不对的地方立即调整。浇筑前检查波纹

11、管的密封性及各接头的牢固性。在安装预应力管道的时候,同时进行衬管的穿插工作,衬管使用比波纹管略小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小的硬质塑料管。穿完后,用间距60cm的8“”字定位钢筋将波纹管牢固固定于钢筋骨架上,转折处加密为30cm间距,确保其平面位置和高度准确。当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有冲突时,可适当挪动普通钢筋或切断,并在其它位置得以恢复。6

12、)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为30cm ,浇筑从桥的跨中向两端推进,在墩顶合龙。浇注过程中采用2台泵车在桥的左右侧对称进行,每侧配备5台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泵车输送的连续性。在浇筑过程中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前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认真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并用清水对模板进行认真冲洗。为防止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及施工时间较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掺入外加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防止内模移位,腹板浇筑时采取对称平衡浇筑,腹板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和平板

13、式振动器振捣配合进行。振捣过程注意不要振破预应力束波纹管道,以防水泥浆堵塞波纹管,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来回地拉动衬管的两个端头,防止浇筑时漏浆堵塞管道。采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7)芯模和侧模的拆除连续梁的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温度与环境温

14、度之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梁体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侧模和端模。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拆模作业。模板拆除轻拿轻放,严禁野蛮施工,防止对混凝土震动和碰撞,产生破坏。模板拆除以后继续保湿覆盖养护。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由试验确定。8)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和压浆A)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两端张拉的预应力钢束在预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预应力的张拉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预应力张拉前对预应力钢材、锚具、夹具和张拉设备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验,锚具夹片不得有划痕、锈蚀和杂质,安装锚具前应检查喇叭口压浆是否畅通,锚

15、具中心线应与喇叭口中心线重合,夹片一定要安装均匀。千斤顶应用手拉葫芦起落,安装千斤顶时,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钢绞线受力的中心线一致,不得偏扭,否则容易滑丝、断丝,要预先设置顶架,保证千斤顶横移方便、安全。张拉前应检查张拉机具是否完好,油表、千斤顶的位置是否一致,油管是否齐备完好。预应力张拉顺序按设计规定对称进行,本联张拉采用二端张拉。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

16、19-231#现浇梁后张法预应力钢材张拉程序:0 0.1k(初应力,作伸长量标记) k(静停5min)补拉k(测伸长量)锚固。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以应力为主,应变控制为辅,实际施工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控制在理论引伸量的6%以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其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锚具外钢绞线伸长值和锚具回缩影响。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连接器端采用挤压接头锚固。当预应力张拉完经监理检查合格,应马上割丝封头。割丝应以钢绞线伸出锚具外部35cm为宜,割丝宜用砂轮切割机,不得使用电弧。B)预应力孔道压浆在张拉后48小时内进行,压浆采用压浆机,压

17、浆材料采用微膨胀水泥浆,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适量高效减水剂及膨胀剂。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min。压浆采用一次压浆法,同一管道压浆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压浆顺序自下而上,压力控制在-0.06-0.1MPa,浆体注满管道后,应在0.5Mpa0.6MPa下持压2min;压浆最大压力不超过0.6MPa。压浆后,便可封锚。浇筑梁体封端混凝土之前,应先浆承压板表面的黏浆和锚环外面上部的灰浆铲除干净,对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交接缝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同时检查确认无漏压的管道后,才允许浇筑封端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接缝接合良好,应将原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焊上钢筋网片。封锚砼的强

18、度符合设计规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 术 交 底 书ZT1101JL12-02单位:工程部 编号:主送单位现浇梁施工队页 数第1页共3页工程名称现浇梁施工工程部位219-231#现浇梁定且必须严格控制锚后的梁体长度要求。9)结构体系转换连续梁部施工时,在连续梁2节段合拢段施工前,永久支座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2节段合拢段施工完毕后,张拉预应力束,对称解除临时支座,解除临时支座采用燃烧硫磺砂浆或喷灯烧除硫磺砂浆层的办法,使梁体落在永久性支座上,完成体系转换。体系转换完成后应对临时支座垫块

19、利用风镐进行拆除,并将临时支座伸入主梁和桥墩内的钢筋割断,用砂浆进行封堵以防止钢筋暴露锈蚀。10)注意事项(1)保证波纹管弧度的圆顺,锚垫板角度的准确;(2)波纹管连接以大一个型号的波纹管作为接头,接头断口不得有卷曲,连接处用密封塑料胶带封口,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道内,造成堵塞;(3)锚垫板按设计角度安装后,用纸团封闭纸浆孔及端口;(4)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再次检查波纹管密封情况,并在管道内插入塑料8胶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抽动胶管,检查是否出现漏浆,如有应及时用清水冲洗。钢束用采人工穿束,穿束前用铁丝绑扎成型,以防钢束缠绕;端头部分用砂轮机打磨圆滑,以减小穿束阻力。编制:齐远超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施工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