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6279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土木]浅谈工程地质.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浅谈工程地质姓 名 和宜蒙 系 部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专 业 工程地质勘查 指导教师 张彦生 2011年6月7日摘 要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处境尴尬,工程地质勘察的市场竞争也有真假之别,工程地质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留下的隐患具有长期性和隐伏性。工程地质面临的困境,向工程建设敲响了警钟,也向地质师们提出了更大的难题。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引起的工程事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

2、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工程地质专业学科钻进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怪圈,工程地质与实践工程地质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却硬是被时髦观念所左右,走向了两极分化的可怕歧途,使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浅显的道理蜕变为类似于空洞的口号,显得十分的苍白无力!只吹闯过五关休言败走麦城的面子文化,技术学术交流的局限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现实偏差,工程地质行情何时反转,诸如此类的敏感话题,正是工程地质丰

3、富的随想题材。工程地质大势研判和行情预测认为,尚处于窄幅震荡构筑底部阶段。因此,被高位套牢的地质师们当前割肉出逃实在大可不必!关键词:工程地质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勘察 AbstractEngineering Geology is undergoing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an awkward position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also true of the other, engineer

4、ing geology of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a serious shortag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dden dangers left with long-term and the insidious natur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ounded the alarm, but also to the geologist made a g

5、reater problem.Engineering Geology is the 20th century up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scipline. Engineering geology profes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geology, the engineering program decision-making and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j

6、ects is essential. Arising as a result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thing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modify the design of the delay period can range from a serious accident caused by the project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brought about by heavy losses. In recent year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

7、stigation down the phenomenon of quality, engineering geology is not deep enough, even some of the conclus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error. The next decade,There will be likely to b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and a high rate of accidents. Engi

8、neering geology of the Earth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Engineering geology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to a cycle of puzzling,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practice is inseparable from

9、the overall, but simply about the concept of being fashionable, to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terrible wrong path, so that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degenerated into simple truth is similar to an empty slogan, it is the pale and weak! Winds reached only made five passes off City defeated Michael face cu

10、lture, technology and the limitations of academic exchanges between the reality of open deviation, when prices reverse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so on a sensitive topic, it is a wealth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antasy themes.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market forecast,Building is still in shock at the bot

11、tom of a narrow range of stages. Therefore, the hold-up was high geologist who fled the current resort which is completely unnecessary!Key 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绪论2第一节 工程地质学科的争议2第二节 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3第三节 工程地质专业的尴尬3第四节 在工程建

12、设中的地质教训4第五节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4第六节 相关学科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5第七节 工程地质要面对现实着眼未来5第二章 工程地质7第一节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7第二节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8第三节 工程地质的技术进步10第四节 工程地质专业的任务与责任10第五节 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1第三章 工程地质内涵14第一节 理论工程地质与实践工程地质的两极分化14第二节 新生代学者专家与古生代专家学者之间的差异15第三节 技术学术交流的局限性与开放性17第四节 工程地质的价值观18参考文献20致 谢21前 言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

13、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工程地质学

14、科的争议 教科书对工程地质学的三种定义: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的;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地质科学。 从以上三种定义的实质中均不难看出,工程地质学强调的工程和地质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近年来工程地质学科却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学被异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被称之为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界有此呼声,学术界有此呼应,一些大专院校也纷纷效仿,甚至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在高校也被取消了。一时间,似乎工程地质已经成了守旧传统,岩土工程才是先进时髦的,才是可以适应市场

15、并与国际接轨的。这是近年来分歧最大的争议。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勘察的不景气以及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化,工程地质勘察队伍增加了岩土工程的业务是完全必要的,但将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救世主,则值得商榷了。 岩土工程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是针对地质体的工程缺陷实施的工程措施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总称。岩土工程的任务是“处理”地质体的工程缺陷,使之满足工程建筑物对地基的工程要求,因此又有“岩土工程处理技术”的别名,说明岩土工程的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技术。确立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也仅仅是本世纪初的事,并不象数学、天文学等著名学科那样悠久,然而,之所以将工程地质定义在“学科”这样的高度上,是因

16、为它具备学科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基本,这就是地质学的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换句话说,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地质学(当然更包括数学、力学、化学等等),因此,又将工程地质学定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应用学科,这是符合实际的。工程地质学的最新定义也是较为全面的: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显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天地之别。如果将岩土工程界定为工程地质学科的一个分支,好象还说得过去;而反过来用岩土工程来代替工程地质,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 1997年6月20-27日,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在希腊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决定将本学会名称改为:国际工程地质学与环境学会。我国组团1

17、5人参加,王思敬任团长。随后国内也有人提出工程地质学会改名,以便与国际接轨,但一直未获通过。在近几年的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会议上,学科和学会更名问题的交锋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我国工程地质界的前辈专家学者们多数也不同意更名,认为如此严肃的基础性应用性学科,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传统风格,我国的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工程地质学科的研究和前景仍然是艰巨和光明的。 第二节 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也异常艰巨,主要任务是: 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 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问题;

18、 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研究改善和防治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 第三节 工程地质专业的尴尬 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没有这个专业,一切工程建设均将成为空中楼阁,这是常识性问题,我们在这里反复强调好象有些多于。然而,现实确让这一基础性专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在: 工程地质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实践性; 专业不景气,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专业本身的局限性; 规程规范存在的;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局限性; 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轻视; 长官

19、意志,某些决策者对工程地质专业的无知或轻视; 世人对工程地质专业的不了解与不理解。第四节 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教训 由于地质问题而严重工程建设的实例太多,教训太深刻,顺手拈来几个实例: 云南漫湾水电站左坝肩顺层滑坡和建材问题; 贵州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址、隧洞等问题; 贵州东风水电站右坝肩和帷幕线上的岩溶问题; 乌江彭水水利枢纽前期工作重复问题; 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岩溶地下水问题; 软弱夹层的遗漏对工程建设的重大影响,葛州坝、西津溢洪道等。第五节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任何地质条件下都可以建工程,对吗?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来工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陕西东庄水库灰岩坝

20、址渗漏严重不能建坝; 小浪底滑坡性质界定对设计的影响;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移民区是否滑坡对移民安置的影响; 堤防工程中的堤基垂直防渗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有时可能是决定性的; 地质边界条件和地质参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第六节 相关学科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系统工程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机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遥感、物探、GPS等; 水工设计施工与工程地质的关系。清晰的工程概念是地质师所必需的。潘家铮院士对地质师的要求:应该有系统地水工建筑物的基本设计,计算,以及地基缺陷的影响,各种处理的措施,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最好补一些数学、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岩石试验、有限元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课。

21、五十年代初,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人才奇缺,一批设计师改行从事工程地质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后来大都成为工程地质专业的优秀专家。实践证明,地质师的工程概念清晰,地质工作会得心应手;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第七节 工程地质要面对现实着眼未来 汪恕诚部长最近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修改一个设计,似乎节省了某一个工程量,而索赔量比这个还大,大量修改设计怎么得了?汪部长的这段讲话似乎在批评设计,实则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新的契机。如何理解汪部长的这段话?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修改设计,水利工程因为地质问题而修改设计的可以举出若干例子

22、来。修改设计往往赖地质,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前期地质工作投入不够,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地质基础资料不准确,工程地质分析出力不够或分析工作的深度不到家,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或界定有错误,学术技术问题得不到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工程地质问题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很明显,要想不修改设计,地质工作必须做到家,基本的地质工作量必须保证。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工程地质专业的形象靠地质师们去树立,去维护;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只有靠地质师们自己去争取。地质师是当今最优秀的人才之一,许多人

23、成不了地质师。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世界,永远也离不开地质师!忽略了地质工作,怠慢了地质师,人类社会将会受到无情的惩罚!第二章 工程地质第一节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工程地质学是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

24、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特别是在水利水电行业,举世瞩目的三峡、小浪底等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澜沧江、红水河、雅砻江、乌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众多大型梯级水电站的兴建,以及若干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其它水利水电工程,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

25、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水准,逐渐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今天,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工程地质定性描述和定性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去获取基础性地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地质预测、工程措施的建议等等既特殊又复杂的综合性专业。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位置。无数重大工程成败的实例足以证明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

26、中的权威性。在学术界,有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国内的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和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等全国性学术组织都专门设立有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水利水电行业中全国性的学术组织还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网”。此外,全国性的勘测技术协会主要还是工程地质专业。这些学术组织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二节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一、 特殊性与复杂性在水利水电、电力、工民建、港航、航天、航空、地矿、市政建设等等凡是存在土建工程,要与地质体(地基)打交道的行业,都有工程地质专业,因此,我们称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是不必争议的。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

27、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又是所有这些不同行业的工程地质专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业界龙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工程建筑物的特殊性。与民用建筑到处可以见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建筑物,可以部分或全部套用标准设计图纸。而水工建筑物则不然,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座水库大坝,你就很难找到两座完全相同的大坝。决定大坝的规模、坝型、结构等工程要素的自然条件很复杂,而工程地质条件则是最主要的自然条件之一。水工建筑物的第二个特殊性是与水打交道,所承受的主要荷载是水荷载。水利水电工程不允许失事,一旦失事,损失将十分惨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工程规模大,

28、专业多,涉及面广,投资大,工期长,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功能、荷载组合等等都十分复杂,特别是大型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更是如此。例如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涉及到中国的资源、环境、文化等方方面面,你很难找到其它基建工程可以等同于这样的水利水电工程。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是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同时,工程区自然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这个专业的技术难度。二、实践性与经验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另一特点是强烈的实践性与经验性。在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委会1999年度学术研讨会上,工程地质界知名前辈专家天津院的李仲春教授语重心长地警示工程界: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太难了,工

29、程地质决策不是通过和试验所能左右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工程经验,即是十分成功的工程,也很难证明它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李仲春教授的肺腑之言充分表达了工程地质专业的实践性与经验性的深刻含义。工程地质理论上的任何一项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都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分析论证和工程实践的检验。例如,近二十年来随着数理基础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坝基、洞室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这些计算成果仍然只能是工程设计和决策的一种,因此在工程界有一种通用说法: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许多工程实例足以说明采取慎重态度的必要性。有些工程从分析计算上看是安全的,实际上却出了问题;而另一些工程

30、通过计算认为不安全,但却安全运行了数十年。因此我们搞工程建设,工程经验往往又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工程地质问题的长期性与隐伏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第三大特点:在地质体中留下的工程隐患具有长期性和隐伏性,甚至具有不可预见性。法国拱坝失事和意大利水库大滑坡,均为水工史上震惊世界的惨痛教训,其地质隐患在整个勘测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中没有丝毫警觉。葛州坝工程坝基软弱夹层问题导致工程停工,重新补充勘探并对设计进行重大修改。南盘江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房建在一个古滑坡上,开工后实在施工不下去了,搬出滑坡体后又位于另一个滑坡体的脚下。该电站的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更是复杂得令建设者们防不胜防。由于地质体中留下的工程隐患造

31、成的工程事故,轻则修改设计,重则工程报废,或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举不胜数。四、工程地质测不准原理著名的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不能同时测准粒子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和位置”。我们不妨借用这个原理来揭示工程地质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事实上,地质体中的某些性质的确是测不准的。例如某一组结构面的产状,你只能用一个区间值来表述,如果仅用一个确定值来表述则肯定不符合客观实际。又如工程地基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它只能是一个区间值或统计值,因为地质体中每一点的性质都可能是变化的。地质参数精确到某一个具体数值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绝对准确的,否则会误导精确评价的可信性。据此,我们可以将工程地质测

32、不准原理表述为:“地质体的工程性质不可能用绝对准确的参数来确定,它们只能是通过地质测绘、勘探、试验、分析、统计和经验判断后提出一个建议区间值,供设计师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在这个区间值中选取设计采用值”。近二十年来,概率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数理学科广泛于工程地质分析领域,可以说是对工程地质测不准原理的有力支持。有些设计师不能理解地质师为什么只能提出区间值,而不提出确定的数值,当他们对测不准原理透彻理解之后,这种疑问将会自然消除。第三节 工程地质的技术进步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在仪器、设备、新技术、新手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工程地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

33、依托。由于有了各种新技术的支持,工程地质从定性到定量就成为可能。定量分析的新层出不穷,在学术界十分活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工程地质来说是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从外业资料收集和内业资料整理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产品成果、质量标准等等均与传统的工程地质有较大的差异,前景振奋人心。“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业已正式成立,必将对工程地质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主要包括六大课题:数值计算;制图;数据库;文档管理;专家系统;系统。这六大课题既是多年来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践,也是我们将继续探讨的主要课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赋予新的内涵。 第四节 工程地质专业的任务与责任 工程地质

34、专业的主要任务是: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改善和治理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归纳起来的表述: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性和专门性地质资料,为工程选址、建筑物设计以及不良地质条件的工程处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对地质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为了完成以上任务,需要针对工程建筑物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分析,界定和研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需要勘察目的明确,工程概念清晰,勘察手段多样,勘探精度满足

35、要求。工程地质分析要求方法正确,计算可靠,参数可信,建议措施符合工程实际。工程设计最关心的是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物理力学性质,因此工程地质工作的最终体现是工程地质定性和定量评价。工程地质专业只对提交给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负责,其物理力学参数也仅仅是建议值,不在建议值范围之内的设计采用值和不适应地质条件的设计方案,地质师不负责。但是,地质师有责任对不符合或不适应地质条件的设计方案提出质疑,对可能存在的工程隐患要与设计师充分交底,对不良工程地质缺陷有责任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一般说来,正规勘测设计院的勘测队伍,已经过几十年工程实践的检验,在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完成以上任务并尽到地质专业的责任。本

36、文以下章节列出的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是归纳了笔者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十多年来的所见所闻,供地质师们分析问题时。第五节 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

37、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二、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一种情况是地质师对其它专业不理解,这需要加强跨专业的。另一类现象是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的不理解。有的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有的工程由设计人员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以为是包打天下,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不当;也有的是不尊重地质,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所有这些非地质专业的问题,往往在出了问题之后又向地质专业推卸责任,令地质师们不知所云。工程地质界知名专家学者孙广忠教授指出:“实际上,在地质工程实践中

38、脱离地质实际的实例随手可拾,可以说,地质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的绝大部分是设计和施工脱离地质实际的结果,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没有搞清楚或认识不清的结果,如果离开了地质基础,则其理论必将脱离地质实际必将作出错误的结论”。潘家峥院士等前辈专家早已强调过地质学水工,水工学地质。足以可见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问题,早已被专家们的真知灼见道出了关键,就看我们作何行动。 三、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

39、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四、规程规范的问题规程规范的问题较多,甚至产生了一些混乱。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测设计阶段不一致,规程规范也有区别。历经十多年的编写报批,1999年才颁布的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在勘测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察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

40、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测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与水电分家之后,对于工程地质这个专业来说其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但却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勘测程序,这种情况还要继续下去,需要寻求解决或协调方案。五、人才问题文革十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出现。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前辈地质师相继离岗,各勘测设计院明显缺地质总工人才,八十年代期间各院比较整齐的地质副院长和院级地质总工,近年来在一些勘测设计院已经相继断档,或后继无人,或后备人才尚不成熟。勘测行业不景气,地位和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

41、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等等,都不同程度地着优秀地质师的成长。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分析成果,出自于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有人说二、三年就可以培养出地质专家,实属无知。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自身的敬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决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地质师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地质师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地质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

42、争。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六、技术管理问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七、解决问题的对策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

43、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责任分清楚了,落实到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我在这里也就是夸夸其谈而已,不可能提出可以操作的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也不该我们提,该谁提?当然应该是谁负责抓,谁就提方案追落实精指挥勤检查,最终归结到谁领导的关键问题上。到此为此,我们的对策就算出台了。其实,我们这里列出来的众多实际问题,本质上和深层次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

44、技术与旧管理的冲突,老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锋,既是矛盾又是改革的动力,这是不难理解的。 第三章 工程地质内涵第一节 理论工程地质与实践工程地质的两极分化 中国工程地质的五十年,理论工程地质成果显著,在国际工程地质界的地位不断提升,王思敬院士出任国际工程地质学会理事长,就充分代表了中国理论工程地质在国际工程地质界第一方阵的地位。从国内理论工程地质的研究和教学科研队伍的发展也可以得到证实。近二十年来,工程地质学科的硕士、博士等高学位人员数量剧增,本科学历已经失去了进入科研单位和高校供职的可能性。理论工程地质的成果多以工程地质学报这一类“所谓的”理论性很强的学术刊物展示出来,或者以一些“被吹捧”出来的专

45、著的形式来反映理论工程地质的研究成果。实践支撑着理论。中国工程地质的五十年,实践工程地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说,没有长江三峡和葛州坝、黄河小浪底和龙羊峡、雅砻江二滩、乌江东风和乌江渡、南盘江天生桥一级和二级、澜沧江漫湾和小湾、红水河鲁布革等等众多大型和巨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成功兴建,以及各类十分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勘察和特殊工程地质问题的成功处理的工程实例,中国的理论工程地质要走向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一阵莺歌燕舞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理论工程地质与实践工程地质的实际现状。毫无疑问,理论工程地质的发展是喜人的,特别是工程地质定量分析理论一直就是研究者们穷追不舍的热点。还有一个热点是引入其它

46、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概率论、协同论等等,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上的边缘课题。一些新技术和新作为理论工程地质研究的手段和工具,研究者们已经用得十分得心应手了。理论研究的确显示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理论工程地质展示出了工程地质学科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实践工程地质就有点惨不忍睹!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很不尽如意!定向取芯、特殊岩样取芯等钻探技术,钻孔电视、CT和地质雷达等物探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应用上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但是在常规性的甚至于一些特殊性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却并没有更多地被实际采用!工程地质勘察中被遗漏掉关键地质信息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实际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分析仍然粗糙无力,结论含糊轻率,目标欠明确,该深的深入不下去,该省略的却做了许多无用功。实践工程地质中的人才队伍的经验性、权威性、进取心和责任心,都远远不如同行前辈,这是不争的事实。理论工程地质与实践工程地质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是工程地质学科和工程地质专业不希望看到的。从学的角度来分析反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