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6283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大同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0.1 任务来源为解决城市棚户居民住房及生活环境条件,根据市委市政府精神,经有关部门批准,对市区棚户区进行拆迁,在西环路西侧地块新建棚户区安置住宅项目。为保证该项目顺利建设和建成后的安全使用,避免地质灾害给工程建设造成损失。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七地质队对该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编制大同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0.2 目的任务0.2.1 目的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该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减少因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

2、害的可能性,对可能的地质灾害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为设计部门提供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依据,以保障该建设工程的安全、正常建设和运营。0.2.2 任务1.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2.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成灾条件,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3.预测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营后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4.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0.3 评估依据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章、技术规范、规范性文件等。主要包括:1.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

3、004.3.1);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山西省人大颁发的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220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5.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发200561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6.委托合同书。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1.1 建设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西环路城市棚户区住宅小区位于大同市西部西环路西侧,西邻大同市果品公司,东邻在建东方罗马城住宅小区,北邻同泉路,南邻振华

4、蔬菜批发市场。拟建场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5051131539,北纬400439400454。拟建场地距大同火车站约6km,距京大高速公路出口约8km,交通十分便利(见插图1)。拟建场地平面形态为一多边形,东西长300488m,南北宽230420m,总用地面积176527.81m2,拟建6层住宅楼及配套设施。目前拟建工程场地内主要为菜地、耕地及荒地。用地范围四至坐标见表11。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11拐 点城建坐标XY122602.50025915.000222595.20025905.500322788.67025755.140422805.95425746.575522890.98525

5、723.560622910.93025720.590723027.25025716.366823018.20025861.200923004.24326202.4241022580.89026203.3201122580.89026191.0601222580.54626151.4311322620.54626151.4301422618.38026123.6501.2 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及周边水文、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勘查、地震资料较为齐全,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以来,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和任务,地矿、煤炭、水利、地震、部分院校及科研院所等部门先后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水文

6、勘查、地质勘查、灾害调查、岩土勘查、地震等工作。本次搜集利用的资料有:1.西安地质学院等编制的大同机车工厂及邻区地裂缝研究(1990年);2.西安地质学院编著的大同城市地质勘察研究(1995年);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工程抗震研究所与大同市人民政府抗震工作办公室共同编制的大同市城市抗震设防区划(2002年5月);4.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地裂缝及其灾害的理论与应用(王景明等著);5.山西省大同市煤田地质勘探队编制的大同市西环路西侧地块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005年11月);6.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编制的山西东方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方罗马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06

7、年6月);7.山西省第十地质程勘察院编制的大同市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A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2007年7月)。上述以往研究成果,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为报告的编制提供了可靠依据。1.3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3.1 技术路线本次评估工作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充分搜集利用评估区及周边有关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灾害地质、地震等资料,在分析研究已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评估区进行1/2000比例尺的详细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灾害调查,采用地面物探(高密度电法、放射性氡气测量)对拟建场地内地质灾害进行勘查,采用全站仪对物探测线起点及终点进行工程测量。在此基础上

8、确定地质灾害评估要素,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进行划分,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编制和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3.2 工作方法1.充分搜集利用评估区及周边已有的气象、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地质灾害、地震等资料;2.通过对建设项目重要性分析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分析,确定评估区范围、级别和调查范围;3.在评估区及周边展开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灾害调查,采用物探工程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地质灾害进行勘查;4.根据调查成果、物探勘查成果、测量成果及以往勘查成果确定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和位置;5.对上述成果综合

9、整理、系统分析研究后,确定地质灾害评估要素,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6.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估,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对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评估工作程序详见工作程序框图(插图2)。1.3.3 人员组成、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1.3.3.1 人员组成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从2007年6月15日至2007年7月23日结束。参加工作的人员共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物探技术人员1人,工程测量技术人员4人。1.3.3.2 完成工作量在充分研究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评估区及周边进行了1:2000地质

10、环境综合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物探勘查。本次野外调查面积约1km2,放射性氡气测线5条,高密度电法测线4条,工程测量点18个,调查线路长约5km,调查点8个。编制完成报告一份和附图二张。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2。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2序号项 目完成工作量备 注1资料收集文字报告及附图7份2评估区范围323133m2地质环境调查(1:2000)3调查范围1km24物探工程剖面5条放射性氡气测量剖面长1415m物理点288个剖面4条高密度电法剖面长1535m物理点224个5工程测量点18个全站仪6调查点8个手持GPS7调查线路长度5km8访问人数10人9照片15张数码照片10提交评估报告1份11报告附

11、图2张1.3.3.3 质量评述本次评估工作资料收集全面,地质环境及灾害调查工作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要求进行;高密度电法采用的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UK2型高密度电法仪,仪器设备校验合格,高密度电法极距为5、9m,电极接地及供电良好,野外数据采集真实、可靠,视电阻率反演误差小于8%;放射性氡气测量采用的仪器为成都地质学院研制生产的CD1杯探测仪,设备校验合格,采用5m点距,埋杯深度40cm,埋杯时间4小时以上,野外数据采集真实、可靠;调查点采用手持GPS定位仪定位,测量时天气晴朗,捕获卫星在5颗或5颗以上,定位仪误差小于5m。物探测线起点与终点坐标采用日本拓普GTS332W全站仪进行测量,仪

12、器校验合格,精度(2mm+2ppmD)m.s.e,最大误差约4mm。1.4 评估范围及级别确定1.4.1 评估范围在充分考虑拟建场地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本次评估以建设场地边界向四周扩展70m为评估范围,评估面积323133m2。为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对评估区外围进行了详细地质环境调查,调查面积约1km2。1.4.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根据大同城市地质勘察研究及周边已有勘查成果,评估区内存在西水磨断层(F2),地质构造较复杂;评估区内主要为第四系(Q)地层,岩性单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含水层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13、,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质灾害发育弱;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对照技术要求第5.8.1之表52,分析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见表13)。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表13复 杂中 等简 单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3.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4、良好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1.4.3 项目重要性分类拟建工程主要为6层住宅楼,目前该项目尚未开工,正在设计中,建筑规模及投资尚未确定,工程建成后可安置3000户及10000万人。按技术要求表53,确定该建设项目属“较重要建设项目”(见表14)。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表14项目类型项 目 类 别重要建设项目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较重要建设项目新建村庄、三级

15、(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一般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1.4.4 评估级别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工程建设项目属“较重要建设项目”,按技术要求表51,确定该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见表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表15项目重要性评估分级复杂程度复 杂中 等简 单重要建设项目一 级一 级一 级较重要建设项目一 级二 级三 级一般建设项目二 级三 级三 级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2.1 气象、

16、水文2.1.1 气象大同盆地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总的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温和短暂,秋季凉爽,温差较大,冬季寒冷,降雪稀少。据大同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历年平均气温6.4,一月份平均为-11.8至-12,最低可达-30;七月份气温,平均为21.922,最高达39.7。1955年2005年多年平均降水量378.6mm,最大年降水量579mm(1967年),最小年降水量212.8mm(1965年)。最大日降水量为464mm(1976年),最大小时降水量为54.4mm(1985年),历年一次最大降水231.8mm(1967年)。年内分配上,降水量多集中在7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5。年

17、蒸发量为19002100mm,为降水量的34倍。冰冻期为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下旬,长达170天以上,最大冻土层1.60m。多北风和西北风,一般风力46级,最大810级,大风多发生在春季,最大风速可达20m/s。2.1.2 水文评估区属海河水系,桑干河流域。御河由评估区东约5km处流过,十里河由评估区西南约3.5km处流过(见插图3)。御河:发源于内蒙丰镇市西北部,由北向南贯穿本市,经大同县吉家庄入桑干河,干流全长155km,其中大同境内长78.3km,平均纵坡3,全境流域面积5001.7km2,是大同市城区内最大一条河流,孤山水文站控制面积2619km2,据水文站实测资料推算,百年一遇洪水流量

18、2200m3/s,五十年一遇洪水流量1720m3/s,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1120m3/s,十年一遇洪水流量718m3/s,五年一遇洪水流量390m3/s,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967年2020m3/s,历史调查洪水最大流量1923年2420m3/s。评估区距御河较远,洪水对场地危险性小。十里河:发源于左云县曹家堡一带,属桑干河二级支流。经旧高山、云冈出小站流入大同盆地,汇入桑干河,全长74km2,汇水面积1311.1km2(据观音堂水文站资料),上游河宽约50m,中游宽约200m,下游宽达500600m,河床坡度12,多年径流量为0.412亿m3,一般平均水位高1100.84m,一般流量0.064

19、1.03m3/s,历年来最高洪峰量为745m3/s(1959年7月30日)。评估区距十里河较远,洪水对场地危险性小。2.2 地形地貌评估区位于大同市西部,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简单,地势平坦,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67.91064.1m,相对高差3.8m。拟建场地海拔1065.91064.2m,相对高差1.7m,地势平坦。(见照片1、2)。照片1、2场地地形地貌照片(镜向SW 、NW)2.3 地层岩性2.3.1 区域地层岩性大同盆地及边山地层出露较为齐全,包括太古界集宁群、古生界寒武系、下、中奥陶系、中、上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

20、。大同盆地平原区主要由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组成,堆积厚度8001500m,西部厚、东部薄。按沉积顺序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古近系(E)分布于镇川堡西寺儿梁以北地区,上部大多被第四系和新近系覆盖。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黑色、灰白色气孔状和致密状橄榄玄武岩,次为杏仁状及球粒状橄榄玄武岩和橄榄斜长玄武岩。厚度在3097m。2.新近系(N)主要在盆地边缘及丘陵地带有所出露,而在盆地内部则分布较广泛,但皆被掩埋在地下。根据区域对比,有保德组(N2b)和静乐组(N2j)两层。(1)保德组(N2b)岩性主要为棕黄、棕红、褐紫、灰白、灰褐等色调的粘土、亚砂土及砂砾石等,其间常含有零星的钙质结核,厚度一般为

21、510m。(2)静乐组(N2j)岩性下部为一套紫色、灰绿色粘土与黄绿色、灰白色中、细砂、砾石;上部为紫红色、深绿色或棕红色粘土,含有稀疏分布或层状分布的钙质结核,一般厚度为数米至20余米。3.第四系下更新统(Q1)在盆地之中十分发育,岩性主要以灰绿色为主的粘土、亚粘土、亚沙土和砂、砾石层。局部地区含有泥灰岩、淤泥、和泥岩。厚度一般数十米至300m。4.第四系中更新统(Q2)在大同盆地分布广泛。岩性主要为灰黄色、棕黄色、灰绿色、棕褐色亚沙土、亚粘土、砂、砂砾石及砾石层,有时夹有钙质结核。一般厚度为1050m。5.第四系上更新统(Q3)本统当中可分为许家窑组(Q3)、马兰组(Q3)和峙峪组(Q3)

22、三层。6.第四系全新统(Q4)本统地层成因类型较多,可分为冲积、冲洪积、坡洪积及风积和残积等类型。2.3.2 评估区地层岩性根据山西省第十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大同市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A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 勘)(2007年7月),在勘察深度内(15m),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Q4)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地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褐色,黄褐色,由粉土含少量煤屑、植物根系组成,多为耕植土。该层厚度及层底埋深0.31.2m。2.第四系上更新统(Q3)(1)粉土:褐黄色,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夹粗砂薄层或透镜体,该层厚度4.757.1m。(2)粉土

23、:褐黄色,黄褐色,底部夹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厚度3.88.1m,部分地段未见底。(3)砾砂:褐黄色,局部相变为粗砂或圆砾,厚度2.03.7m。(4)粉质粘土:黄褐色,该层未见底,揭露厚度0.50.9m。2.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2.4.1 区域地质构造大同市地处大同盆地的北端。大同盆地属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南北长225km,东西宽约60km,受口泉断裂、六棱山北缘断裂、采凉山东缘断裂等边山断裂控制,盆地内形成怀仁、马营庄凹陷、砂板梁、丰捻山、黄花梁凸起等7个构造单元,沉陷中心位于山阴的马营庄一带,新生界沉积厚度达3500m。盆地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盆地内形成了以北东西南向为主的主体断裂构

24、造。大同市城区范围内已探明断层19条(见插图4),分别是口泉断层(F0)、大同师范断层(F1)、西水磨断层(F2)、322医院断层(F3)、文化里断层(F4)、新添堡断层(F5)、大庆路断层(F6)、房子村断层(F7)、周家店断层(F8)、泉寺头断层(F9),化纤厂断层(F10)、马铺山西缘断层(F11)、牛庄断层(F12)、沙岭断层(F13)、水峪断层(F14)、十里河断层(F15)、肖家寨断层(F16)、白马城断层(F17)、安益街断层(F18)。2.4.2 评估区地质构造根据大同城市地质勘察研究及周边已有勘查成果,评估区内存在西水磨断层(F2),在评估区内呈北东向展布。西水磨断层(F2)

25、:该断层南起西水磨村东南十里河东岸,向北东延伸,经机车工厂北大门、木材储材厂东侧并穿过同泉公路、同左公路、新建西路、新开北路、至新建北路北段消失。走向NE3756,倾角65,倾向SE,全长约7.5km。该断层在早更新世(Q1)至中更新世(Q2)时期最大断距达10m左右,晚更新(Q3)基本平静,致使Q3时期形成的层无错断痕迹。该断层历史平均活动速率为0.005mm/a,为极低活动性断层,评估区位于该隐伏断层的中南段。2.4.3 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2.4.3.1 区域地壳稳定性新生代以后,大同地区的总体构造格架及地形地貌景观基本形成。古近系晚期喜山期活动加剧,形成了桑干河新裂陷,受外力地质作用的

26、影响,基岩山区遭受剥蚀,大同盆地缓慢下降并接受了巨厚沉积;新近系时期,大同盆地及周边地区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和溢流,反映了在这一时期基底构造活化,地壳运动加剧;进入第四纪以后,地壳运动表现间歇性的持续上升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受冰期寒冷气候的影响,大量黄土从西北方向被风吹来,在大同地区形成了不同标高和地域广泛分布的黄土堆积;晚更新世的火山活动(大同火山群)表明大同地区地壳运动的活跃性。此外,地震的发生也是地壳活动的现实表现,强度较大的地震大多集中出现于裂陷盆地的边缘地带,证明了构造属性的裂陷盆地仍在不断地活动。2.4.3.2 区域新构造运动区域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断层的活动及地震。据大同

27、城市地质勘察研究及大同市城市抗震设计研究成果,大同市平原区目前已初步探明18条活动性断层(指第四纪以来尚在活动的断层,现今活动性见表21),其中代表性活动性断层主要有口泉断层、水峪断层(北段)、马铺山西缘断层、房子村断层等。据大同地震台跨口泉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19901998年断层上盘下降的平均速率为2.36mm/a。大同市断层现今活动强度(速率)分级表 表21序号活动性分级活动速率(mm/a)断层代号(名称)备 注类型活动性1A高Q4以来仍在活动1.83.6F0(口泉断层)F3(322医院断层)F4(文化里断层)F5(新添堡断层)F7(房子村断层)F14(水峪断层北段)F17(白马城断层)

28、F18(安益街断层)口泉断层的活动性及近期活动速率增强现象在诸多文献中都有论述,它应属高活动性断层是毋需置疑的,房子村断层虽规模较小,但就其活动性而言,与口泉断层相近。具体表现在沿线发育有多段构造地裂缝,使跨越和临近的各种建(构)筑物遭受严重破坏;地貌上表现出沿线高差0.53m的地形陡变带,根据机车工厂形变监测资料,扣除抽水引起的附加变形外,断层本身的活动速率仍达2mm/a左右,按着目前我国断层活动度分级标准应属高活动性断层。同样表中所列的白马城等断层都具有高活动性。2B中等Q4仍在活动0.3F9(泉寺头断层)F10(化纤厂断层)F11(马铺山西缘断层)F12(牛庄断层)该类断层中一部分属规模

29、较大,地质历史时期平均活动速率较高(如泉寺头断层等);另一部分虽规模不大,但在地貌及地层接触错动关系上具有相近之处。如马铺山西缘断层(F11)在古城以北断层沿线表现出明显的地形陡变带,第三系出露边界以西地形坡度明显增大。而与F11在地貌上相近的牛庄出露边界以西地形坡度明显增大。而与F11在地貌上相近的牛庄断层,沿线形成57m的陡坡,按地貌学方法推断活动速率在0.3mm/a以上。3C低Q4以前活动0.01(或略大于0.01)F2(西水磨断层)F6(大庆路断层)F8(周家店断层)F13(沙岭断层)F14(水峪断层南段)该类断层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地质历史时期的平均速率为依据,结合浅层新地层的拖拉现象估

30、算而得。如沙岭断层,在沙岭北木材厂通过处,基坑中发现晚更新世坡风积黄土的拖拉现象。据此根据拖拉距离及相应地层时代粗略估算其速率。4D极低0.01F15(十里河断层)F16(肖家寨断层)F15、F16基本上以地质历史时期的平均活动速率作为主要划分依据。2.4.3.3 地震大同断陷盆地位于山西断陷带的北端,为汾渭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史料记载以来,大同盆地共发生M4.7级地震13次,其中6.06.9级地震4次,5.05.9级地震6次,4.74.9级地震3次,最大地震为1022年山西大同、应县间和1305年怀仁、大同间的61/2级地震,其次为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据山西省地震局资料,工程

31、场地位于大同潜在震源区内,地震危险性主要受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影响。对公元1000年至2006年汾渭地震带M4.7级地震的序列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未来百年内汾渭地震带可能发生34个6级地震,发震概率为94%;可能发生个别7级以上地震,发震概率为51%;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发震概率为18%。综合分析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汾渭地震带虽然可能发生个别7级地震,但还不会出现7级以上地震连续活动的情况,将以6级地震为主,地震活动总体水平要远低于汾渭地震带第三活跃期的水平。由于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有很强的继承性,6级以上地震的同一构造部位重复率达50%左右,且活动区域较为稳定,即历史强震活动的地区不仅是

32、现今活动的区域,估计也是未来强震发生的主要地区。自有地震台网记录以来,即19702006年2月,(据山西省地震局资料),近场区(工程场地25km范围)共发生ML1.0级地震102次,其中4.04.9级地震2次,3.03.9级地震9次,2.02.9级地震48次,最大地震为1978年6月1日大同4.9级地震,地震目录见表22。近场区现今地震目录(19702006年2月ML3.0级) 表22序号地震日期年 月 日震中位置震级(ML)深度(km)参考地点北纬东经11970.3.294014113303.0阳高水沟寺21978.6.013952113334.9大同盘道31988.7.3139521133

33、33.024大同盘道41992.12.264010113043.3大同后郭家坡51995.11.134017113143.417大同新荣镇61995.11.294004113173.120大同周家店71997.2.104000113303.315大同长胜店81997.2.114000113313.015大同市长胜店91997.2.164002113323.28大同李王涧101998.3.104000113253.78大同候大庄112001.6.284017113394.111大同王官屯据有史料记载以来对场地造成度及度以上影响烈度的地震共8次,其中度5次,度3次。根据抗震建筑设计规范(GB500

34、11200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大同市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区域稳定性较差。2.5 工程地质条件评估区位于大同盆地西北部冲湖积平区,据山西省第十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大同市棚户区改造西环路西侧地块安置住宅项目A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 勘),根据岩性成因和物理力学性质,将本场地地基土层分为5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1)素填土:松散,稍湿,层底标高1064.131066.23m。其承载力特征值为70kPa。(2)粉土:稍密,稍湿,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中等,韧性低,见大孔隙,中上部含钙质结核及钙质网纹。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夹粗砂薄层或透镜体。层底埋深5.27.6

35、m,层底标高1057.821060.55m。据探井土样试验结果:天然含水率8.426.9%;天然密度1.451.92g/cm3;天然孔隙比0.7710.987;大于0.075mm颗粒含量4.13.6%;粘粒含量5.631.1%;塑性指数6.013.8;液性指数00.63;压缩模量1.616.8MPa;压缩系数0.111.21MPa-1,2.0m以上为高压缩性土。下部为中压缩性土,标贯试验实测锤击数715击,平均10.3击。其承载力和特征为160kPa。(3)粉土:稍密中密,稍湿,无摇振反应,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上部粉砂含量高,见大孔隙及零星钙质网纹,底部夹粉质粘土薄层,具可塑性。层底埋深

36、10.813.6m,层底标高1051.671055.26m。探井样土工试验结果:天然含水率11.723.5;天然密度1.651.86g/cm3;天然孔隙比0.7640.960;大于0.075颗粒含量19.720.0%;粘粒含量8.69.2%;液性指数0.100.57;塑性指数7.412.6;压缩模量Es1-25.414.0MPa;压缩系数a1-20.130.36MPa-1,为中压缩性土。标贯试验实测锤击数815击,平均11.6击。其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4)砾砂:中密,稍湿,含砾石3050%,粒径0.52cm,分选中等,局部相变为粗砂或圆砾。层底埋深14.114.5m。该层动探试验校正

37、锤击数1518击,平均16.6击。其承载力特征值为240kPa。(5)粉质粘土: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铁锰质斑纹。该层未揭穿,其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对上述场地土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为:(1)拟建场地为稳定场地,地基为均匀地基。场地土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类。(2)第(2)粉土在埋深2.0m以上为高压缩性土。(3)场地土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4)场地土为不液化土。(5)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对基础无腐蚀性。(6)本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2.6 水文地质条件大同盆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层中。根据含水介质及

38、地下水埋藏特点,将地下水划分为浅层、中层与深层三个含水层组,现分述如下:1.浅层水含水层埋深在60m以内,主要以粗、中砂层为主,卵石、砾石、细砂次之。含水层厚度在1.318.9m不等,单井涌水量500600m3/d。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城北、城西及城南等水源地的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大部分浅层含水层已被疏干或半疏干,2002年向阳里K4观测孔(孔深60m),水位埋深已达41.46m,水位又下降了近20m。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和上游山前洪积扇区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其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2.中层水含水层埋深在60120m之间,主要以砾、粗、中砂层为主,细砂、卵石次之。含水层很不

39、稳定,含水层平均厚39.83m,富水性具有北部强、南部弱、西部强、东部弱的特点;由于受御河及十里河的共同作用,含水层交错明显。上世纪50年代,浅层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3m,目前水位埋深大于30m,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大于50m,单井出水量衰减至500600m3/d。地下水补给方式一方面是山前洪积扇区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另一方面是靠地表水及浅层潜水的下渗补给。其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3.深层水含水层埋深大于120m,主要以中、粗砂层为主。含水层仍呈现北部厚、南部薄、西部厚、东部薄、连续性好的特点。单井涌水量5001500m3/d。天然状态下,该类水主要是接受山前洪积扇区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以越流

40、方式补给上部浅层承压水及向下游排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城南水源地建设时,深层承压水水头高出地表9.5922.6m;但在目前的开采条件下,随着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其水位已日趋降低。评估区位于大同盆地西部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含水层为第四系粗砂、砂砾层,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评估区内分布有5眼机井,均开采浅中层混合水,开采量相对较小,主要用于灌溉。据场地工程勘察钻孔提露情况,场地地下水位埋深约40m左右,含水层为粗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边山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2.7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位于大同盆地西部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区内无压煤、压矿,评

41、估区及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已有住宅楼、在建住宅楼、菜地及荒地。评估区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工程建筑、耕种及少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其中工程建设及耕种对地质环境影响轻微,人类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存储、流场地质环境条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8小结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简单;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地层,岩性单一,岩相变化不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评估区内存在西水磨隐伏断层(F2)过,地质构造较复杂;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为粗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质灾害发育弱;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破坏一般,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中等。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1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崩

42、塌、滑坡、泥石流评估区及周边地形简单、平坦,无冲沟及高陡边坡,无大量松散物堆积,不具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环境条件。2.地面塌陷评估区内无可开采利用的固体矿产资源,不压覆矿产,不存在因采矿而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3.地裂缝大同市基底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断层长期以蠕滑形式活动,在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体中形成潜在的薄弱面,其活动速率不高以及土体具有较强的塑性形变特点,使得这些潜在的薄弱面被掩盖,但在地质因素、气候因素(降水)或人类工程活动(过量开采地下水等)等的影响下,这些薄弱面便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扩张,在断层沿线及附近出现地裂缝,地裂缝走向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或相近,倾向相同或相反,倾

43、角相近或大于断层倾角,构造属性明显,且二者据有明显的成生关系。根据以往勘查、调查成果,大同市城区范围内已探明地裂缝约10多条(见插图5),总长达32.5km左右,分别为大同机车工厂地裂缝、新添堡地裂缝、南郊凿井队地裂缝、文化里机电公司地裂缝、振华街地裂缝、322医院地裂缝、安益街地裂缝、铁路分局地裂缝、大同宾馆地裂缝、周家店地裂缝、泉寺头地裂缝等。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地裂缝对地面建(构)筑破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地面建筑(构)物的破坏是由于地裂缝活动导致土体结构破坏引起的地基不均沉降。(2)建(构)筑物上部裂缝、基础上的裂缝、地裂缝三者直接地共处一体,特别是主地裂缝与基础上裂缝连结

44、更紧密,甚至主裂缝与建筑物上主要裂缝直接贯通,地裂缝活动中的构造应力对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都具有应力传递、集中作用。(3)地裂缝带建(构)筑物破坏强弱主要取决于它们与地裂缝的配置关系,而建(构)筑物类型、结构特点、材料种类、建筑物使用年限等都只是其中影响因素。就配置关系而言,绝大部分受损建筑物位于主裂缝及上盘部位,个别建筑物位于下盘,上盘建(构)筑物破坏强,宽度大,下盘建筑物破坏弱,宽度窄。建(构)筑物破坏形式平面展布上表现为构造地裂缝特征,走向上呈线性分布,方向稳定,即建筑物的破坏方向也是地裂缝的延伸方向,单体裂缝之间呈斜列式雁行或羽状排列;横向上成带,主裂缝两侧往往分布有与其近

45、于平行或斜接的次级裂缝;纵向上地裂缝数量、带宽都有明显的差异,反映出裂缝发育程度不同。4.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型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地面沉降,它具有影响范围大、历时长、渐变性、累进性等特征。地面沉降主要成因是大量开采深层孔隙承压水所致。由于含水层补给量小,储存量不断消耗,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以开采井群为中心的区域下降漏斗,漏斗中心水位随着地下水的开采不断下降,漏斗面积亦同时不断扩展,相应的含水层及其它土层由于水位下降导致土层孔隙水压力减小,颗粒间有效应力增大,产生土体的压缩变形。由于各土层压缩变形的迭加,最终导致整个地面产生压缩变形,形成区域性地面沉降。3.2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3.2.1 地裂缝3.2.1.1 地裂缝勘查根据山西省大同市煤田地质勘探队编制的大同市西环路西侧地块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评估区存在西水磨断层。为了查明评估区内是否发育地裂缝及断层的位置,本次地裂缝或断层勘查采用了高密度电法及放射性氡气两种勘查方法,采用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