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6380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市育利石料厂万石灰岩建设环评报告.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高平市育利石料厂年产10万吨石灰岩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高平市育利石料厂法人代表张育文联系人通讯地址高平市南城办事处南陈村育利石料厂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048400建设地点高平市南城办事处南陈村西1.2km处立项审批部门高平市发展和改革局批 准 文 号高发改发备案字2014125号建 设 性 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B10 非金属矿采选业占地面积(m2)矿区面积0.035km2临时用地:0.028km2绿化面积(m2)总 投 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2.7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

2、目背景及评价任务由来高平市南城办南城村西祥云采石场矿位于高平市南西方向,矿区东距南陈村1.2km,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440535 4412,东经:11251231125134。该矿区2010年5月6日取得采矿权,始建于2011年,属于股份制企业,矿山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主要露天开采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四段石灰岩。其生产设备齐全,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稳定。本项目矿山现未开采。依据晋国土资函(2013) 1111号文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晋城市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及晋城市国土资源局矿业权公开出让结果公示(2014-001号)确定的矿区范围。2014年5月30日,高

3、平市育利石料厂通过矿业权拍卖出让取得了本矿区的矿山采矿权,并与晋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采矿权出让合同。高平市育利石料厂是调整矿区边界后新设采矿权而成立的企业,调整后的矿区面积为0.035km2。根据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三地质队2014年6月编制的高平市南城办南陈村西祥云采石场开发利用方案,本矿开采方式采用露天开采,开采标高为937984m,生产规模1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约5.87年。现场调查,该矿已有多年开采历史,在本区已经形成一个采场和多个生产台阶,沿山梁及两侧揭露和采动面积较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在开

4、工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高平市育利石料厂委托我公司承担“高平市育利石料厂年产10万吨石灰岩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占地现状及项目所在区域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踏勘和收集资料,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完成本报告。二、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高平市育利石料厂年产10万吨石灰岩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高平市育利石料厂4、建设地点矿区边界东距南陈村1.2km,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4405354412,东经:11251231125134。矿区北距高平市直线距离为8km,东距长晋高速公

5、路及207国道约7.5km,距太(原)焦(作)铁路线3.5 km,矿区与周边村庄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便利。5、建设规模:10万吨/年6、开采矿种:石灰岩矿7、矿区开采界线根据晋城市国土局与高平市育利石料厂签订的采矿权出让合同,批准开采标高为937m至984m,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矿区面积0.035平方公里。各拐点坐标见表3。表1 矿区拐点坐标表序号X坐标Y坐标13957846.2019667949.6223957924.1419668155.1733957795.9619668232.3443957702.2919668015.468、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根据地质储量报告,高平市育利石料厂石

6、灰岩矿点矿石资源量89.112万吨,可采资源量为65.222万吨。建设规模确定为10万t/a,确定服务年限为5.87a。9、产品方案:本项目生产规模为10万t/a,设计开采服务年限为5.87a,产品方案主要分为0-3mm,3-5mm,5-10mm,10-20mm,20-30mm,5个粒度的碎石子。其中0-3mm,3-5mm,5-10mm占总产品数量的50%,10-20mm,20-30mm占总产品数量的50%。10、生产工艺开采方式:露天式开采。开采工艺: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开采的开拓方案,开采主要生产工艺是:穿孔爆破工作采装运输工作破碎筛分工作。采场要素:开采台阶高度:第一台阶高度14m、第

7、二台阶高度10m、第三台阶高度10m、第四台阶高度13m;安全平台宽度:35m;清扫平台宽度:8m;工作台阶坡面角:75;最终边坡角:56;最小工作平台宽度:30m;终了时形成4个台阶:+970m、+960m、+950m,+937m。11、项目组成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行政福利工程组成,各工程内容见表2。表2 工程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内容建设情况主体工程采矿工程开采规模:10万t/a,服务年限约5.87年未开采开采方式:山坡露天开采,中、深孔爆破运输方式:挖掘机、铲车装料,汽车运输已建设计一个采场,最高开采标高为984m,最低开采标高为937m,最大

8、高差为47m;台阶高度14m、10m、10m、13m;安全平台宽度:35m;清扫平台度:8m;工作台阶坡面角:75;最终边坡角:56;最小工作平台宽度:30m;终了时形成4个台阶未开采石料加工布置在矿区与工业场地中部,采用1台PC800600锤式破碎机破碎,采用一次破碎、筛分工艺,一次破碎采用锤式破碎机、筛分采用振动筛。产品分为5个级别。已建辅助工程配电室布置在矿区西南侧,内设1台250KV变压器已建储运工程矿石运输矿石从露采区由汽车运输到破碎区,经破碎筛分后,由汽车运输至厂区外新建部分矿区道路废石堆场位于矿区西侧的已有采坑新建公用工程供水矿区抑尘洒水由由水罐车运至矿区已建供电由矿区附近高压线

9、路接入,设1台250KV变压器已建排水项目生产废水不外排;设置一座雨水收集池,用于收集初期雨水,经沉淀后回用于矿区洒水;职工生活污水排入旱厕新建供热办公区/生活区采用电供暖已建环保工程大气环境采场采用湿法打眼,潜孔钻机自带喷水抑尘装置,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并安排合理的爆破时间;配置一台洒水车,对采场进行定时洒水;在破碎、筛分系统拟安装1套FDC泡沫干雾抑尘一体机。厂区出口处一侧设置防风抑尘网(高8m,长约40m)。部分未建水环境场区低洼处设置雨水收集池,收集的(初期)雨水经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未建声环境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减振、隔声等措施部分已建固体废物废土石首先回用于回填采

10、坑和矿区道路建设,多余的送废石堆场处置;剥离表土暂存于废石堆场,在废石堆场单独划出一块区域用于表土暂存,表土用于后期采区绿化覆土和土地复垦。未建生态环境场地绿化;开采台阶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措施;闭矿后拆除工程设施,覆土绿化,恢复植被。未建依托工程本项目设有办公区,职工宿舍、食堂等已建12、主要生产设备表3 生产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台数备注1切削钻机KQX-1201孔径120mm2潜孔钻机KQ-1501孔径170mm3电动挖掘机WK-4A2斗容4.0m34推土机T-1401柴油机5液压挖掘机WY160A1斗容1. 6m36装载车龙工50型1柴油机7自卸汽车B3Z-33643

11、20t8给料机WZD1800115kw9锤破机PC800600170kw10振动筛4YA1545115kw11皮带机胶带宽度500m53kw12洒水车113、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表4 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年消耗量供应地点1乳化炸药吨50委托专业民爆公司2除尘纳膜吨15外购3水吨5500南陈村拉水4电度100000厂区变压器14、公用工程给排水工程给水:生产生活用水由水罐车拉至矿区。排水:本矿为露天开采,项目抑尘洒水全部蒸发,场区内设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矿区洒水;职工生活污水排入旱厕供热工程本项目办公生活区冬季采用电供暖。供电工程由附近高压供电线路接入,厂区设置有1

12、台250KVA变压器。15、项目总平面布置本项目矿区总面积0.035km2,项目设计1个露天采场、1个废石堆场(含表土堆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等。露天采场:露天采场布置矿区范围北部,开采台阶高度:第一台阶高度14m、第二台阶高度10m、第三台阶高度10m、第四台阶高度13m;安全平台宽度:35m;清扫平台宽度:8m;工作台阶坡面角:75;最终边坡角:56;最小工作平台宽度:30m;终了时形成4个台阶:+970m、+960m、+950m,+937m。采区属于露天采区,露采区主要设置开采台阶工业场地:本矿山虽为新设立矿山,但于矿区西部已开采多年,工业场地、机械设备、矿山办公住房等已布置在矿区南部

13、,采区境界4#拐点附近,主要布置有1台锤式破碎机、1台筛分机、运输皮带及其抑尘系统。建筑物主要有变电所、维修间、备件库、办公生活区等。生活区布置在生产工业场地南部,主要为一个3层办公生活楼,用于厂区办公、职工宿舍等。考虑到矿区及其周边地形条件,运输条件及矿山经济条件,工业场地仍选择在原地址,但必需采取防护措施,比如设置防爆破防护网等辅助设施。废石堆放场:废石堆放场设置于矿区西部已有采坑,由于矿山开采规模小,产生的废石少,设计废石堆放场约堆放废石3万m3,可满足矿山生产设计要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可同时修筑道路,回填已有采坑等。道路运输:项目矿区内运输道路由矿区南部延伸至矿区,现有道路未进行硬

14、化。本项目功能分区明确,加工系统靠近露天采场,减少了运输距离,生活区与生产区相分离,减轻了生产噪声、扬尘对职工的影响。综合分析,本项目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合理。详见图1项目矿区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16、工程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5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1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11名。矿山生产年工作日300天,单班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4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一地质资源1保有资源量万吨89.1122可利用资源量万吨65.2223可采资源量万吨58.70二采矿1开采方式露天开采2开拓方式台阶式3采矿方法阶梯式剥采4最低开采平台标高m937

15、5最高开采平台标高m9846台阶高度m14、10、10、137台阶坡面角度758最终边坡角度609安全平台宽度m3-510开采最大高差m4711生产规模万吨/年1012矿山服务年限年5.8713平均剥采比米3/米30.591三其他1职工人数人112工作时间h83年工作日天3005日工作班数班1四概略经济评价1矿石利润元/吨11.352矿山总利润万元666.24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现场调查,本项目露天采场位于矿区范围西南部,周边的矿区现已开采完毕,本矿区资源尚未开采。本项目利用原开采工程的工业场地进行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露天采场至主运输道路之间的矿区公路现未硬化,积尘多,

16、运输扬尘污染严重。除此以外无其他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5393559,东经1124211309。东自铁佛岭与陵川县接壤,西至老马岭与沁水县毗连;南至界牌岭与晋城市泽州交界;西北自丹朱岭与长子县为邻;东北自金泉山与长治县相接。东西长41公里,南北宽37公里,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高平市南城办事处南陈村西1.2km处,矿区北距高平市直线距离为8km,东距长晋高速公路及207国道约7. 5km,距太(原)焦(作)

17、铁路线3.5 km,矿区与周边村庄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便利。详见图2项目地理位置交通图。2、地形、地貌高平市东、西、北三面环山,诸峰海拔均在1200m以上。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全市山河相间,地貌较破碎,大致可分为平川、丘陵、山区三个类型。中、南部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区,山川相间,海拔8001391m,相对高差591m,其中山区分布在高平市的四周,是地表缓慢上升的产物,以古生代各系基岩裸露为主,零星地分布着第四系沉淀物,面积占39.6%;其次丘陵分布在山区两侧,黄土以坡洪积、坡积为主,残积次之,风积少见,黄土地貌形态,海拔8001050m,面积占36.2%;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

18、似不规律的带状,沿河上下游坡度不大,河两岸逐级抬高,与丘陵山区相连,形成许多垂直或斜交的沟壑,面积占24.2%。本矿区位于太行山的南段,沁水块坳的西缘,晋获褶断带的西侧,地貌单元属低山-丘陵区,矿区内地形表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山坡地形。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部1号拐点附近,海拔标高984m,最低处位于矿区南中部冲沟,海拔标高928m,最大相对高差56m。矿区内为大面积的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分布,区内基岩裸露,矿区东部山坡多见灌木丛及乔木植被。3、气候、地震烈度高平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春季干旱多风,十年九旱。夏季炎热多雨,但热雨不均。秋

19、季温凉气爽,阴雨稍多。冬季气候寒,雪水稀少,地方性风盛行,高平市年平均主要气候参数为:气温10.4,年平均降水量870.7mm,年蒸发量1336.4mm ,日照时数2172.1h,年平均风速1.8m/s ,春夏多偏南风,秋季多偏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NNW风,频率为17%。据山西省地震局1993年颁发的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及说明,高平市地震烈度为6度。4、地表水系本工程区域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的丹河。丹河是沁河重要支流,晋城市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高平县丹朱岭,由北向南流经高平晋城市向东汇入沁河,于河南境内入黄河,丹河河水流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旱季时水量较小,雨季时水量增大,

20、河床最宽约270m,最窄约50m,流量约715m3/s1520m3/s。在山西境内河段长度约121.50km,流域面积2949km2。许河,属丹河支流,由高平市境内的野川河(明公河)、原村河、马村河(饮马河)汇聚而成。全长26.93公里,河床平均宽8米多。矿区边界东北侧距许河约250米,详见图3区域地表水系图。5、地质(1)区域地质1、地层根据本项目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区域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断块的次级构造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的析城山坳缘翘起带。区域内出露有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地层。区域地层总体走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8-12左右。2、地质构造区域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断块

21、的次级构造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的析城山坳缘翘起带,总体上表现为东西向的断裂构造带,断裂和褶皱均比较发育。3、岩浆岩区内未发现有岩浆岩出露。(2)矿区地质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下段(2s1),现分述如下: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下段(2s1)根据岩性特征将其由下往上分为三层,第一层(2s1-1)第三层(2s1-3)。上马家沟组下段第一层(2s1):呈环带状分布于矿区山坡的中下部。底部为灰黄、灰白色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其上为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与薄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互层。为矿体的底板,厚大于30米。上马家沟组下段第二层(2s1-2):分布于矿区山脊的中上部。岩性为深灰

22、色中厚厚层状灰岩及花斑灰岩,常含方解石细脉。为含矿层位,是本次工作的主要勘查对象,厚约20米。上马家沟组下段第三层(2s1-3):呈团块状分布于矿区山脊的顶部。岩性主要为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夹少许白云质泥灰岩。为矿体的顶板,可见厚约10米。2、地质构造矿区内构造简单,呈简单的单斜岩层产出,产状平缓,有宽缓的波状起伏现象,表现为岩层产状与坡向相近。岩层总体产状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产状近水平,倾角一般为815。未发现较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构造。3、岩浆岩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6、矿床地质特征核查区矿体呈层状,平均厚度约16.39m。赋存于上马家沟组下段第二层(2s1-2)中,与地层产状一致。总体

23、出露北东南西向0.220km,北西南东向0.158km,面积0.035km2。矿体厚度比较稳定。矿体主要由致密灰岩和花斑灰岩互层构成,矿石质量变化沿走向和倾向较为稳定。表5 矿石类型及特征表矿石名称致密灰岩花斑灰岩含量60%40%成分MgO0.42%2.10%4.11%4.56%CaO51.30%55.10%48.87%50.21%备注花斑为浅灰色花斑为褐黄色7、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区域内最大的河流为丹河,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其支流呈网状辐射全境。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潜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三种类型的地下水。(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形高差约64m。矿区植被较发育,

24、无地表水,也未见地下水露头。矿床开采方式为山坡露天开采,大气降水是影响开采的唯一水源,但矿床最低开采标高(937m)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920m),且矿区整个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易于自然排泄,故大气降水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由于矿区沟谷常年干涸。无地表水可用,故矿区供水需进行外部取水。8、泉域本项目厂址位于三姑泉域范围内。三姑泉出露于晋城市泽州县河西乡孔庄村东5km的丹河河谷两岸,流量4.70m3/s(19561979),出露高程302.3m,现已被河南省青天河水库淹没。该泉上游沿丹河有多处泉水出露,形成岩溶水排泄带。三姑泉域边界基本上与三姑泉以上丹河流域边界一致。其西部边界

25、在甘润村以南以晋获褶断带为界,其北以地表分水岭为界;北部边界在金泉山、色头一带,以丹河与浊漳河流域地表分水岭为界;东部边界以柳树口-夺火-黄金窖-马圈一线的地形分水岭为界;南部边界位于大箕-三姑泉-南石瓮一线的近东西向弧形褶断带。由上确定三姑泉域总面积2814km2,其中可溶岩裸露区面积1008km2,主要位于东、南部;覆盖区位于泉域中部,面积589km2;埋藏区位于西北部,面积1217km2。泉域范围内共划有郭壁泉、三姑泉、高平丹河渗漏段和白水河灰岩渗漏段4处重点保护区,总面积58.5km2。本项目厂址位于三姑泉域范围内,但不在重点保护区范围内,距离最近的高平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边界约7.5

26、km。详见图4项目与三姑泉域的位置关系图9、生态功能区划及经济功能区划(1)生态功能区划根据高平市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高平西部煤化工基地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小区”内的“C许河流域河谷平原土壤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该区为高平市野川镇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河谷平原土壤保持。本功能区保护措施:在该区域大力度种植林草地,实现绿树成荫、花草成片的良好居住环境;通过平整土地、深耕深松等工程措施和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量;积极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防止对许河下游水体造成进一步的影响;转变农村能源结构,充分发挥本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提高秸秆综合

27、利用效率及利用途径。发展方向:根据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适宜发展养殖业和生态农业,实行“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品牌化运作、规模化发展为突破口,实行管理标准化、品种优质化、服务系统化,促进养殖业和农业的合理健康发展。详见图5高平市生态功能区划图。(2)生态经济区划根据高平市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优化开发区”内的“A-2高平市区综合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区”。本项目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不利影响,但露天开采面积小,开采后及时回填土方,覆土绿化增加多样性,可补偿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详见图6高平市生态经济区划图。本项目露天采场开采面积0.035m2,矿区灰岩裸露,基本无土层覆盖,地

28、表植被以常见的灌木和杂草为主,生物种类单一。本项目露天采场开采面积较小,开采后积极采取生态恢复措施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可将采矿带来的生态负影响降至最低,项目建设与高平市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经济区划不矛盾。10、自然生态环境矿区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有农业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分布于矿区周边范围,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和谷子、豆类;林地生态系统分布于矿区西南部,主要树种为油松,河流生态系统为许河,许河平时水量较小,水生生物有鱼类等。区域生态系统简单,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现场调查,矿区内无重要建筑及景观,无地表水体,地下水贫乏,矿体开采范围内无耕地,仅矿区西侧山坡地带发育有松林,其

29、余部位或基岩出露地表或由灌木覆盖。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人口及行政区划高平市属晋城市管辖,高平市现辖9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454个村民委员会,22个居委会,690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人口48.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383人,占全县人口的11.90%。三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东城街街道办事处、南城街街道办事处、北城街街道办事处。9个镇分别是:河西镇、马村镇、南城办、寺庄镇、陈区镇、野川镇、三甲镇、北诗镇、神农镇。4个乡分别是:建宁乡、石末乡、原村乡、永录乡。本项目位于高平市南城办事处南陈村西1.2km处,矿区周围村庄及人口情况见表12。表

30、6 项目周边村庄情况一览表序号村庄名称与矿区边界相对位置直线距离(m)户数(户)人口(人)耕地面积(亩)人均收入(元)1康营村NW8806302160212278202南陈村SE1200456167250569033北岭村SW17003001162340045804南许庄村SE1900267928210049032、工农业情况“十二五”以来,高平市依托其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工业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已形成以煤炭、化工、冶炼、建材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布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大幅上涨趋势。全市现有耕地58.9万亩,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糜黍等,经济作物有大麻、棉花、花生等

31、,水果主要有黄梨、苹果等。目前已建成以中东部为主产区的3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和以中南部为主产区的1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涌现出厦普赛尔、塔王醋业等一大批优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13年,高平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3.5亿元,同比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138.2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亿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99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9702元,增长12.2%。3、交通运输高平交通发达,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太焦电气化铁路、长晋二级公路、长晋高速公路、207国道并行

32、纵贯南北,曲辉二级公路横穿东西,形成了四纵一横的交通格局。高平市于2003年就已完成了共计432个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至2012年末,高平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167.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67.5公里,县道200.7公里,乡道356.8公里。本项目通过矿区公路和高平市马村镇工业园区道路延长线连接,距晋高一级公路2.8km,交通便利。4、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2012年底,高平市共有幼儿园122所,在校学生10267人 ,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35696人,各类小学113所,在校学生30758人。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电视台1座,农家书屋445个

33、,高平市文化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全市文化站均设有融文化、娱乐、科技、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活动场所。2012年底,高平市共有卫生机构535个,其中医院9个(市直2个,民营7个),市直卫生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2个,床位1006张,医生及护士2325人,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73台(件),业务用房面积72640平方米,对一般常见病例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条件。5、风景文物保护区划 项目所在地周围1km范围内无国家、省市重点保护文物、自然风景区等特殊环境敏感区。6、水源规划根据高平市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补充技术报告(高平市环境保护局

34、、山西省环科院,2009年9月),高平市区的饮用水源地主要是城北水源地(5眼供水井,5#水源井目前已废弃)和川起水源地(3眼供水井),其中城北水源地为城市主供水源,川起水源地为后备补充水源。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如下表。城北水源地:位于高平市城北张家坡附近的丹河河谷及其两岸。有1#、2#、3#、4#四眼供水井,属于三姑泉域岩溶水系统,为黄河流域沁河水系。川起水源地:位于高平市城区东南约2.5公里处的丹河阶地上,处于高平至晋城强迳流带上,有1#、2#、3#三眼水井,属于三姑泉域岩溶水系统,为黄河流域沁河水系。表7 高平市区集中式水源地划分情况水源地名称类型服务对象取水口数量井深()一级保护区二级保

35、护区与本项目距离(km)半径(m)面积(km2)半径(m)面积(km2)城北水源地岩水高平市城区4400-420300.003/9.5川起水源地岩溶水高平市城区3450.006/8.5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凡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立排污口,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所有企业必须达标排放。依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根据调查,距最近的川起水源井一级保护区边界(未划定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约8.5km,不在其保护区半径内,项目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详见图7高

36、平市川起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划分结果图7、城市发展规划高平市以中心主城区为界,城区北部分布有:寺庄镇、神农镇、三甲镇、陈区镇四镇,南部分布有野川镇、马村镇、河西镇、米山镇和北诗镇五个城镇,其中河西镇、马村镇已分别被列为国家建设部和山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根据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高平市城市规划区包括高平中心城区行政管辖范围的3个街道办事处及米山镇、河西镇、永禄乡部分区域,规划区总面积约168km2。规划高平市中心城区的性质为晋东南地区经济次中心,以能源、化工、制造和商贸旅游为主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服务晋东南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制造业基地;

37、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以高平市城镇空间布局发展策略为指导,区域经济布局为基础,交通干线为依托,高平市形成“一城聚五带八,辐轴联动双圈”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根据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本项目位于高平市总体规划界限内,但未确定规划用地性质,项目建设符合高平市总体规划要求。详见附图8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图。8、环境敏感因素分析通过对本项目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调查,结合本项目污染特征,环境敏感因素分析如下:生态环境敏感因素:本项目露天采场和工业场地的占地类型为荒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无国家省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不敏感

38、。大气环境敏感因素: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主要来自石料破碎、筛分粉尘、堆放扬尘、运输扬尘。距离最近的康营村约880m,大气环境较敏感。地表水敏感因素:区域地表水体为许河,为类水体,距离矿区边界最近距离约250m,地表水环境较敏感。地下水敏感因素:本项目距三姑泉域重点保护范围和高平市川起集中水源地较远;项目采用露天开采,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地下水不敏感。声环境敏因素:本项目周边四面环山,矿区边界距离最近的康营村约880m,距南陈村1.2km,离村庄较远,对附近村庄居民无影响;矿区专用运输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无村庄,声环境不敏感。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

39、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未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评价收集了区域现状监测资料,引用山西科兴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平科兴煤炭洗选配送中心5.0Mt/a配煤配送中心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选配中心项目)中2012年11月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资料,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距离资料中的选配中心厂址监测点位约3km,且从现状监测至今,区域内没有新建大的废气排放企业,监测时间在3年内,因此引用数据时限上可以满足本项目评价要求。 表8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点监项目样本个数日均浓度范围(mg/Nm3)二级标准(mg/m3)超

40、标情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个数超标率(%)1选配中心厂址TSP70.367-0.4850.307100161.672PM1070.139-0.2790.15685.71186.003SO270.023-0.0370.150024.574NO270.036-0.0690.8006.25由以上监测结果可知:监测点的TSP和PM10超标率分别为100%和85.71%,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61.67%和186%;SO2和NO2日均浓度超标率均为0,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24.57%和86.25%。由此说明评价区内环境空气中收到一定程度的颗粒物污染,NO2和SO2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TS

41、P和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区内煤炭企业众多,原煤堆场、运输等扬尘量大。另外,当地植被覆盖率差、风沙大,也是造成TSP和PM10超标的重要原因。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属黄河流域丹河水系,项目场址西南距许河50m。许河为丹河的一级支流,许河在河西村南汇入丹河。根据山西省水环境功能的划分(试行)(DB14/67-2014)规定:丹河干流高平赵庄-刘庄段,丹河环境功能为一般景观水保护,水质执行类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中V类水质标准。评价引用高平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南部热源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2013年12月09日至12月11日由高

42、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区域内进行了许河水质现状监测,共监测了三个断面,本次评价引用距离本项目最近的1#断面(项目下游约2km)。监测项目为:PH、COD、BOD5、NH3-N、硫化物、石油类、六价铬、Hg、Fe、Mn共10项。由监测结果可知,1#断面COD、氨氮、BOD5的单因子指数1,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标准限值,其他监测指标达标,说明许河监测断面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超标原因:许河沿线企业和村庄较多,工业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汇入,使许河受到污染。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下含水层为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评价引用高平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南部热源厂项

43、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2013年12月9日至10日由高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区域内进行了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共监测了5个水井。评价引用距离本项目约3km、同属同一含水层的天源化工厂包装发货城水井(井深400m)的监测结果。表7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采样点位监测项目PH氟化物砷氨氮总硬度六价铬总大肠菌群(个/L细菌总数(个/mL)天源化工厂平均值7.140.508ND0.093414ND30最高值7.140.5ND0.099414ND30标准值(类)6.58.51.00.050.24500.053100采样点位监测项目硫酸盐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汞铁锰井深天源化工厂平

44、均值112ND0.994.30NDNDND400m最高值112ND1.004.34NDNDND标准值(类)2500.023200.0010.30.1备注:ND表示未检出。由监测结果可见,水井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未进行声质量现状监测,现场调查,本矿边周围500m范围内无其它工业噪声源,车流量少,交通噪声低,声环境质量较好。5、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矿区位于农村地区,区域南部大部为农田,农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田边、地头生长着一些常见的灌木和杂草。矿区范围外西南部分布有部分林地和灌木,林地树种主要为油松,灌木主要为荆条、黄刺玫等常见灌木。矿区范围外北部为许河,水质较差,水生生物有鱼类等。矿区所在地土壤类型为淋溶褐土,水土流失严重,属于强度侵蚀区。所在区域动物为常见的小型动物,无国家省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