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6388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新疆青河县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 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指导老师: 德 勒 恰 提学生姓名: 唐加热克.木哈买提所属院系: 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专 业: 资源勘查工程班 级: 2007-2班完成日期: 2012年6月1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新疆青河县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是本人在指导教师德勒恰提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没有抄袭同类型的论文内容。若在新疆大学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2年 6 月 1 日 新 疆 大 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班 级: 资源勘查

2、07-2班 姓 名: 唐加热克.木哈买提 论文(设计)题目: 新疆青河县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专 题: 要求完成的内容:1.收集有关青河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资料 2.青河县的区域地质特征 3.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区地质特征 4.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矿床地质特征 5.找矿远景探讨 发题日期:2011年12月1日 完成日期:2012年6月1日实习实训单位: 有色地质勘察局706队 地 点: 新疆青河县 论文页数: 21 页; 图纸张数: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院 长: 摘要阿尔泰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3、和成矿条件显示了该区良好的资源潜力。青河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位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青河-哈龙古生矿代岩浆弧南部,是阿尔泰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 锂、铍矿属于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区域地层有古生界的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和第四系,矿区内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深的片岩、片麻岩,时代属早志留世-泥盆纪。矿区内主要发育华力西侵入岩。伟晶岩脉的矿化情况复杂,有用矿物种类繁多,主要为锂铍矿化、铌钽矿化。围岩蚀变以白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关键词: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地质特征;伟晶岩;找矿远景目录1 绪论11.1研究区地理位置11.2前人研究进展11.3存在

4、的问题分析22 区域地质概况32.1 区域地质背景32.1.1构造32.1.2地层42.1.3变质岩52.1.4岩浆岩52.1.5脉岩62.2区域重力场和区域矿产72.2.1区域重力场特征72.2.2区域矿产83 矿区地质概况93.1 矿区地质特征93.1.1 地层93.1.2 构造103.1.3 脉岩103.2 伟晶岩特征113.2.1 矿化特征113.2.2 结构分带113.2.3形成时代134 找矿远景15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谢191 绪论 1.1研究区地理位置新疆青河县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铍、锂矿位于青河县城北西(直线距离14千米,315方向),工作范围东经901500901700,

5、北纬464500464700,勘查区中心点坐标为:901558,464558。工作区中部距青河县城16千米。有简易公路通过尚坎苏依直达矿区附近,交通较方便。工作区隶属青河县管辖。(见图1)图1 新疆阿勒泰地区交通位置图1.2前人研究进展伟晶岩由巨粒矿物组成的淡色结晶岩。具有巨粒或粗粒结构的酸性至碱性脉岩。常呈脉状,并成群产出。矿物晶体很粗大,数厘米至数米。有时具带状构造。是富含挥发分的硅酸盐残浆,侵入到火成岩或围岩裂隙中缓慢结晶而成的,按矿物的组合可以分为:花岗伟晶岩、霞石正长伟晶岩和辉长伟晶岩。 稀有金属元素包括锂、铍、铷、铯、铌、钽、锆、铪、钒、钛、钨、钼、铼等。它们在地壳中含量稀少,主要

6、以伴生形式出现,赋存状态分散、复杂,难以开发和提取。然而由于稀有金属元素具备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等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引发了许多行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成为各个行业所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稀有金属工业发展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因此,大力发展稀有金属工业,为稀有金属工业提供资源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我国最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是碱性岩型、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3大类型。碱性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及华力西期至印支期,多分布在地台稳定区的边缘。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绝大多数形成于燕山期,主要分布于南岭地区。成矿花岗岩常是复式岩体的晚期

7、侵入体,沿大岩体周边或隐伏岩体上方作定向分布。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至印支期,大多数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内(袁忠信,2001)。 理论研究离不开基础地质工作,在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附近区域先后前苏联学者、新疆有色地勘局、新疆地矿局在本区进行过地质研究工作,如表1 所示:表1 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以往地质工作表时间(年)单位矿区或附近开展的地质工作19351955年前苏联学者1:50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9651970年新疆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及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100万区域地质测量,非正规1:20万地质测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与新

8、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六队合作新疆阿勒泰地区花岗伟晶岩工作报告19751979年新疆地矿局区调大队三分队青河幅(L-46-)地质图和矿产图及区域地质调查说明书和区域矿产调查说明书2010年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六队预查评价,对工作区内伟晶岩脉进行了检查评价1.3存在的问题分析青河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前人虽进行了矿产普查工作,虽然部分含矿伟晶岩脉进行过零星开采,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较为单一,均未进行过系统地质勘查工作,尤其对含矿伟晶岩脉的规模、含矿性及资源前景的调查还欠深入,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因而对该矿的了解还尚为肤浅,综合研究程度偏低。 2 区域地质概况2.1 区域地质背景阿

9、尔泰山区位居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蒙古四国接壤地带, 其中南坡展布在中国新疆境内, 著称新疆阿尔泰,西北及北部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国内, 东南部延入蒙古。2.1.1构造本山区属加里东海西地槽褶皱带, 长期受南北向右旋挤压力, 致使全区受到强烈褶皱和断裂, 形成北西向紧密的线性褶皱和压扭性断裂, 构成长数百公里, 宽数十公里的NW 向主体构造。该构造可划分出三个次一级构造单元, 即中央地背斜带一可可托海地背斜褶皱带, 构成阿尔泰褶皱带的主体, 成为构造变动、岩浆侵入活动、变质作用和内生成矿作用最活跃地带; 其两侧形成为地向斜褶皱带:北侧为卡依尔特地向斜带、南侧为克兰地向斜带, 这两个带的发

10、育程度不及前者, 岩浆侵入活动、变质作用和内生成矿作用也大为逊色。三带之间均以大断裂分割为界。(见图2)工作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青河-哈龙古生矿代岩浆弧()南部,是阿尔泰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2)1.公路;2.河流;3.构造单元界限;4.断层图2 新疆阿尔泰构造单元区划图断裂构造在区内占主导地位,按走向主要可分为北西西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北西向断裂是该地区一组主要断裂。此外,尚有北东一组走向的断裂,可能是北西与东西组断裂的派生断裂。片理与片麻理:在工区范围内,片理与片麻理与区域大地构造线相平行,走向北西300-330,倾向南西(局部地段倾向北东)。其中片麻理

11、的变化较大,在断裂带附近,常与断裂带相平行,在块状岩石(辉长岩与斑状花岗岩)的四周片麻理常随接触面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并与之一致。2.1.2地层区域地层有古生界的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和第四系。1)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下亚群(O2-3hba)分布于大、小青格里河中游及哈拉乔拉以北一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构成布勒克复式倒转背斜核部,岩性为一套中深度变质的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变粒岩等,属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厚度3038米,与上覆哈巴河群中亚群整合接触。由于侵入活动和变质作用的影响,该组岩性变化较大。2)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中亚群(O2-3hbb)分布于大、小青格里河上游、贝列符特、卓勒萨依、库依特

12、以及可可任-布尔克特等地,构成了近南北向延伸的哈拉布腊他乌向斜和近北西-南东向延伸的贝列符特向斜。岩性主要为一套变砂岩、变质细砂岩、变泥质粉砂岩、千枚岩化细-粉砂岩、千枚岩化粉砂质泥岩、石英斑岩、绢云绿泥千枚岩夹少量大理岩薄层。厚度1285.90-3898.6米。与上覆哈巴河群上亚群断层接触,与下伏哈巴河群下亚群整合接触。由于断层、侵入活动、变质作用的破坏和影响,使岩性变化大,分布广而零散。3)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上亚群(O2-3hbc)分布于大、小青格里河,尚坎苏依下游塔格尔巴斯塔乌及沃尔特阔吉尔特一带。构成阿克塔斯倒转向斜和沃尔特阔吉尔特单斜。主要岩性为一套灰色片岩夹变粒岩:上部为灰色红柱二

13、云母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红柱绢云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不均匀互层,夹黑云变粒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其中以红柱二云母石英片岩为主。下部浅灰色、灰色红柱黑云石英片岩、红柱绢云黑云石英片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不均匀互层,夹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绿泥黑云石英片岩、红柱二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十字二云石英片岩、二云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等,为一套海相细碎屑岩-泥质岩建造,与上覆地层未见接触与下伏哈巴河群中亚群为断层接触。哈巴河群下亚群和上亚群分布有大量的伟晶岩脉,形成了白云母、稀有矿产的主要产地,而中亚群分布区几乎没有伟晶岩脉出露,说明伟晶岩脉的出现与岩石的变质程度和构造部位有密切关系。4)第四系

14、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大小青格里河及沟谷中,第四系不整合覆盖于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之上。(见图3 区域地质图)2.1.3变质岩该区大体可分出哈隆青河变质岩带和阿尔泰富蕴变质岩带。前者以哈隆青河复背斜为中心,海西期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叠加于加里东期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之上。该带以广泛发育递增变质带为特征,表明当时该带存在一个热轴,这个热轴就是花岗岩带或混合岩带。按距热轴的远近大体可分为:绿泥石绢云母带、黑云母带、铁铝榴石带、十子石带、兰晶石硅线石带。后者大体平行哈隆青河带分布。先后经历了元古代,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和海西期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影响。按由远热轴至近热轴大体可分出绿泥石绢云母带和十子石兰晶

15、石带。2.1.4岩浆岩哈龙-青河稀有金属成矿带大致相当于阿尔泰加里东隆起带的范围,是著名的阿尔泰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带的主体,与稀有金属有关的为钾长花岗岩类。主要岩性由二云母花岗岩、细粒花岗岩、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易解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含绿柱石和天河石花岗岩等组成,呈岩基、岩株、小岩钟、脉状等产出。区内侵入岩较发育,出露广泛,主要在图幅的边部。岩性复杂,种类较多,主要以酸性岩和中性岩为主。早泥盆世火山活动强烈,以中酸性酸性为主,主要为华力西中期侵入岩。华力西中期侵入岩:分布面积广,岩性复杂,多呈大的岩基,少数呈岩墙、岩株。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主要岩性有中细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粒片麻状黑云

16、母斜长花岗岩。1.冲积砾石砂土;2.哈巴河群上亚群:红柱二云石英片岩、十字柘石云母石英片岩、角闪岩;3.哈巴河群中亚群:变砂岩、千枚岩夹大理岩少量混合岩;4.哈巴河群下亚群:变粒岩、片岩、柘榴硅线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夹角闪片岩;5.1、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2、黑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6.闪长岩;7.2011年普查区;8.石英脉;9.伟晶岩体、伟晶岩脉;10.一般地质界线;11.大断裂;12.性质不明断裂;13.压扭性断裂;14.断裂面产状;15.地层产状;16.例转地层产状图3 区域地质图2.1.5脉岩区内脉岩主要有花岗伟晶岩脉,次为石英脉,其他数量少的脉岩有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石英闪长岩脉、花

17、岗岩脉等。脉岩受区内构造体系的不同构造形迹的结构面所控制。脉岩可大致划分为华力西中期和燕山早期两大期。华力西中期脉岩:包括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石英闪长岩脉、花岗岩脉、花岗伟晶岩脉及石英脉等,沿各种结构面侵入于华力西中期侵入岩和各种变质岩中,但未穿过晚侏罗世地层,脉岩种类多,从基性至中性均有,但以酸性为主,以花岗伟晶岩脉最多。围岩局部产生围岩蚀变。此伟晶岩脉除少量产于岩体中外,绝大部分产在变质较深的地层中。本期伟晶岩脉含白云母、稀有元素和铀矿产。石英脉含铁、金、铂。燕山早期脉岩:仅见花岗伟晶岩脉和石英脉。花岗伟晶岩脉大部分侵入燕山早期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节理中。本期脉岩为多次侵入,

18、以石英脉最晚。本期伟晶岩主要含稀有矿产,石英脉中晶洞和晶穴发育,并含水晶。2.2区域重力场和区域矿产2.2.1区域重力场特征据阿尔泰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成果表明,该区属于北疆地区青河-富蕴-阿勒泰级梯度带的北侧,重力异常值为-200-250毫伽,异常值为南高北低。该重力梯度带在富蕴县附近开始分叉,一束继续向南东方向延伸,另一束向南转为南北向,同时等值线撒开,梯度变小。该重力梯度带束状线型等值线在卡拉先格尔-二台断裂处明显的错位扭曲,这是由于该断裂的复杂性而造成(图4 )。 1.异常等值线图;2.正异常;3.负异常图4 新疆北部重力异常图2.2.2区域矿产青河-哈龙稀有金属成矿带长约35

19、0 km,宽约1030km。大致相当于阿尔泰加里东隆起带的范围,是著名的阿尔泰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带的主体,与稀有金属有关的为钾长花岗岩类。主要岩性由二云母花岗岩、细粒花岗岩、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易解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含绿柱石和天河石花岗岩等组成,呈岩基、岩株、小岩钟、脉状等产出。矿床主要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Be、Li、Nb、Ta、Rb、Cs、Zr、Hf)、白云母、宝石矿,其次为蚀变白云母花岗岩型绿柱石矿。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主要产于本期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已探明的由北西向南东有群库铍钽铌矿、库卡拉盖锂铍矿、柯鲁木特锂铍钽铌综合型稀有金属矿、可可托海超大型锂铍钽铌综合型稀有金属矿、阿斯喀尔

20、特铍矿等著名矿床位于该带的中段。3 矿区地质概况3.1 矿区地质特征3.1.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较单一,主要为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中上亚群(O2-3hbc,O2-3hbb )。1.奥陶系中上奥套统哈巴河群上亚群;2.奥陶系中上奥套统哈巴河群中亚群;3.矽卡岩;4.二云母石英片岩;5.含红柱石二云母石英片岩;6.赤铁矿化二云母石英片岩;7.斜长角闪岩;8.石英脉;9.伟晶岩脉;10.赤铁矿化蚀变带;11.一号锂铍矿脉;12.断层及编号;13.产状;14.探矿权范围图5 新疆青河县塔格尔巴斯他乌-拜城锂、铍矿地质图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上亚群(O2-3hbc)和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中亚群(O2-3hbb)

21、,其划分的标志层位为矽卡岩和角闪片岩,矿物成分中钙质含量增加。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上亚群(O2-3hbc)主要分布于一号矿脉的北边,为一套中等变质岩石,主要为浅灰色、灰色黑云母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含红柱石二云母石英片岩、柘榴石二云母片岩、角闪片岩等。 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中亚群(O2-3hbb)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灰色红柱石黑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该群可以看到赤铁矿化而且主要分布与地层界限(见图5)3.1.2 构造矿区断裂较发育,该区的主要断裂为北西西向的断裂,由于遭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变动强烈,断裂走向290-300,断裂延长约3千米,在断裂两侧为羽状石英脉,局部可见破碎带,对斜向

22、断层、地层和蚀变带有不同程度的错动,一般5-30米,是区域构造强烈活动的结果。3.1.3 脉岩工作区脉岩主要为花岗伟晶岩脉,多顺片理分布,其次是节理及节理的复合部位。稀有金属矿化脉30 多条, 矿脉7 条, 一般长100300 m, 形状较规则, 脉状居多,部分透镜状, 分异较差, 细中粒文象结构为主, 团块斑杂状构造有利于成矿。(1)规模形态岩脉的规模不一,伟晶岩脉长20-150米,宽0.5-13.9米,伟晶岩脉多数独立产出,仅有1号脉规模较大,与其它2条伟晶岩断续,斜列产出。(2)结构构造岩脉一般分异较差。以细、中粒准文象结构为主。局部有粗粒小块体结构。少数脉体可见块体结构、石英-白云母-

23、钠长石交代集合体。块状构造为主,团块斑杂状构造次之。后者成矿有利。(3)矿化与围岩蚀变矿脉多布于红柱石二云母石英片岩中。分异相对较好。钠交代作用强烈。其中以锂、铍、铌钽、铯矿化为主,兼有白云母的矿化。围岩蚀变:有白云母化、绿泥石化、褪色化、黑云母化及少数矿脉周围的磁铁矿化、黑色电气石化等。(4)伟晶岩矿脉特征拜城矿化矿化伟晶岩主要为1号伟晶岩脉。1号伟晶岩脉产于黑云石英片岩中,岩层倾向20度,倾角80度,脉体顺片理面贯入,走向279度,倾向北东,倾角:上盘74度左右,下盘80度左右。1号伟晶岩脉长75.5米,最宽13.9米。3.2 伟晶岩特征3.2.1 矿化特征该脉矿化情况复杂,有用矿物种类繁

24、多,主要为锂铍矿化。主要矿物有锂辉石、磷铝石、磷锂锰矿、锂蓝铁矿、锂云母、绿柱石、铌钽铁矿、黄绿石、锆石英、黄玉。锂辉石:产于灰褐色叶钠长石块体中和与钠长石化粗粒结构之间,也产于小块体结构,锂辉石呈黄绿色、呈自形、半自形的柱状、板状晶体,晶体大小510-15至2030-50厘米,局部出现晚期锂辉石,晶体细小。锂辉石矿化较均匀。磷铝石:呈块状自形晶与石英、微斜长石密切共生,矿化也较均匀。磷锂锰矿和锂蓝铁矿含量很少,主要见于小块体结构中,与钠长石等交代密切共生,呈结核状,矿化不均匀。锂云母呈细小鳞片与钠长石密切共生,含量甚微。绿柱石:产于粗粒及小块体带中,巢状出现,自形-半自形,六方柱状及块状,晶

25、体大小15厘米,(前人在该伟晶岩脉发现的绿柱石最大可达6060厘米),与烟灰色石英、钠长石等多种矿物集合共生。黄绿石:石英-白云母-钠长石交代带及各种集合体中与钠长石、鳞片白云母、烟灰色石英、锆石英、锂辉石等密切共生,锆石英产出与之相似。黄玉见于石英-白云母-钠长石交代带,与钠长石、磷灰石密切共生,含量极少。铌钽铁矿:铌钽铁矿产于交代集合体、粗粒结构及小块体中,局部呈巢状,晶体为薄片、块状,有时呈条带状。铁锰磷酸盐:产于石英-白云母交代集合体和石英-白云母-钠长石交代集合体中。以褐红色团块状为特征。3.2.2 结构分带1号伟晶岩脉结构分带较好,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带。A、鳞片状白云母带:沿岩脉下

26、盘断续分布。宽度小于0.5米,片径0.5-1.5厘米的洁白-淡绿色白云母占90%。B、石英-白云母-钠长石交代带分布于岩脉顶部及四周,约占岩脉总面积的40%。上盘以中粒伟晶结构为主,下盘为中粗粒结构。C、粗粒伟晶结构带:产于岩脉东半部。占岩脉总面积的25%。宽度0.5-5米。主要由石英、白云母、微斜长石、钾微斜长石、糖粒状钠长石及片状钠长石等矿物组成。D、小块体带:分布于岩脉的中央及东端顶部。占全脉的40%,为锂的主要含矿带。该结构中含烟灰色、灰色石英20%,糖粒状叶片状钠长石及少量冰钠长石共10%,白云母5%。其它矿物有磷铝石、锂辉石、磷锂锰矿、绿柱石、磷灰石、锂蓝铁矿、铌钽铁矿、锆石英、锂

27、云母等。E、块体石英带分布于岩脉东段。普遍发育鳞片白云母、薄片状钠长石、糖粒状钠长石、白云母-钠长石、白云母-石英-纳长石等集合体,集合体一般不大于1立方米。(见图5、图6)图5拜城铍锂矿1号脉矿岩特征图6 拜城锂、铍矿1号脉图片3.2.3形成时代表2 青河-拜城白云母( 87-9) 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等时线年龄数据(王登红等)序号等时线反等时线39Ar/ 36Ar40Ar/ 36Ar39Ar/ 40Ar36Ar/ 40Ar1174. 204655034. 9331050.0345670.000202227. 803686551. 5898430.0347370.000154322

28、8. 302786550. 8442380.0348150.0001534348. 0461739852. 778320.0352900.0001025200. 4745945837. 1928710.0343480.0001726288. 6999518222. 5371090.0350770.000123年龄(Ma)ti=436.053.87(r=0. 99991)ti= 433.54 0.67(r= 0.91041)截距A=29435B=27.460.14A=31617B=27.280.55拜城白云母的坪年龄为436.00.5 Ma, 等时线年龄为436.03.9Ma, 反等时线年龄为4

29、33.50.7 Ma,可见, 加里东期变质作用有阿尔泰中部地区开始较早, 以后向东 西两侧扩展的趋势。其形成后经历的地质演化历史也相似, 主要是在360380 Ma 和220240 Ma 期间受到后期地质事件的影响, 而这两期地质事件在大桥-库威一带的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中成为主要的成岩成矿事件。 同样由白云母Ar-Ar 法得到的坪年龄为369.78 Ma 和224.O9 Ma。从而证实了加里东期成矿作用的存在,而且分布很广,几乎涉及整个阿尔泰造山带。这也表明加里东造山运动的影响比较广泛,它不仅导致前寒武系地层普遍变质, 而且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以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为特点的成矿( 亚) 系列。属于该

30、成矿系列的矿床除了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外,还应注意寻找其它矿种。4 找矿远景该矿床属于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花岗伟晶岩与钾长花岗岩有关,产于其岩体内外接触带。阿尔泰和克兰两个矿带内有花岗伟晶岩脉近万条,其中稀有金属矿脉主要位于外接触带(岩体外侧),其次为岩体内接触带。岩脉成群、成带分布。形态以脉状、分枝脉状、透镜状为主,在裂隙构造或节理构造交汇处呈不规则分枝脉状、瘤状、岩钟状等膨大形态。脉与围岩界线清楚。1) 大地构造条件 有利于伟晶岩成岩和成矿的大地构造单元:古生代以来的地槽褶皱带(相当于古大陆边缘弧及岛弧)。2)区域构造条件 在上述有利大地构造单元内,伟晶岩脉具有带状分布的特征,常构成宽

31、10-20km,长数十至数百公里的伟晶岩带。控制伟晶岩带分布的有利区域性构造部位是大型复式背斜的轴部和深大断裂的上盘。这些构造部位都是区域中的相对减压带,水及深部岩浆等流体都趋向于在这样的地带运移。高水分压可降低矿物的熔融温度,因此也有利于发生混合岩化,产生高挥发分岩浆。在伟晶岩带中,伟晶岩体也常相对集中成群分布。控制伟晶岩体(脉)群分布的构造部位常是次级构造或大型区域构造与不同方向构造的交汇部位。3) 围岩条件围岩蚀变以白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下盘尤甚,也有磁铁矿化和黑色电气石化。岩脉中的钠长石化强烈,白云母化、绿帘石化次之。 围岩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能影响构造裂隙的发育和高挥

32、发分岩浆的封闭条件,从而可能影响伟晶岩的发育程度。高挥发分岩浆贯入构造裂隙后可能与围岩发生一定程度的物质交换作用,因此围岩的化学成分对一些矿床的形成可发生重要影响。例如,碳酸盐等贫硅围岩可导致熔浆中SiO流失形成去硅伟晶岩,有利于刚玉的形成;富钙围岩可导致熔浆中钙质增加,从而有利于褐帘石、锂辉石等含钙矿物的形成;富镁围岩中的Mg常可与岩浆中的Li、Cs发生交换 反应,因而不利于锂、铯等元素富集成矿。 4)构造运动 阿尔泰邻区属乌拉尔蒙古成矿域的组成部分,地处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西大板块的边缘结合部位,因而,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4) 化探异常 Li、Be、Nb

33、、La、等元素,相对集中在阿尔泰中部山区至国境线区域,南界为克勒特开依康布铁堡可可托海,北抵国界,构成长近200 km、宽60 km不等的高强度富集区。其内部变化特征是东强西弱,浓集中心具有等距分布特点。其他广大地区,多为背景或贫化区,仅局部存在规模小和强度弱的富集。W、Sn、Mo、Bi组元素,其富集特征与上述元素组大体一致,富集区集中在阿尔泰山区,多与稀有金属元素富集区重叠,只是走向延伸较大。结论总结有关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的资料及前人研究基础上,初步获得以下几点的认识:1) 哈龙-青河成矿带是极具找矿潜力的地区。区域矿产分布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资料表明该区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资源前景

34、良好。近年来,在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工作方面有了新进展,拓展了找矿的新类型和新方向。笔者在对阿尔泰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成果资料,该区稀有金属储量虽然不高,但是构造环境、构造条件都有利于形成大型的稀有金属矿床。2)拜城锂、铍矿的伟晶岩及伟晶型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并非只形成于海西期,而且加里东期变质作用有阿尔泰中部地区开始较早, 以后向东 西两侧扩展的趋势,因此该区受到两期地质事件影响。3)该区伟晶岩脉矿化情况复杂,有用矿物种类繁多,主要为锂铍矿化。主要矿物有锂辉石、磷铝石、磷锂锰矿、锂蓝铁矿、锂云母、绿柱石、铌钽铁矿、黄绿石、锆石英、黄玉。从而得知该区有利于富矿床的存在。4)

35、区内稀有金属矿床分布广,今后应对有望找到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矿带和矿区投入勘查工作。参考文献1新疆青河县塔格尔巴斯塔乌-拜城锂、铍矿普查设计R.新疆有色地勘局706队.2011年3月 2邹天人,李庆昌.中国新疆稀有及稀土金属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年9月.P34P1133徐开礼,朱志澄.构造地质学M,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年3月.P126P1424李顺庭,祝新友,王京彬.我国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初探J.矿物学报.增刊.2011年.5滕家欣,王庆明.阿尔泰成矿带主要矿床类型及勘查选区J.西北地质.2006年.第39卷第2期6姚凤良,孙凤月.矿床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

36、6年8月.P49P598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阿尔泰加里东期变质成因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的成矿年代证据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1年8月.第75卷第3 期.9陈富文, 李华芹,工登红等.中国阿尔泰造山带燕山期成岩成矿同位素年代学新证据J.科学通报.1996年6月.第44 卷第11 期.10康旭等,王淑珍,廖有炜等. 中国新疆阿尔泰含宝石花岗伟晶岩及地球化学J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4年.P72P8411栾世伟,毛玉元,范良明等. 可可托海地区稀有金属成矿与找矿J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12邹天人,曹惠志,吴柏青等 .新疆阿尔泰造山花岗岩和非造山花岗岩及其判别

37、标志J.1988年.地质学报.第62卷第3期.13特列提.阿不都热合曼.新疆阿尔泰伟晶岩锂铍钽铌矿化特征探讨J.新疆有色金属,1998年,第期.14邹天人,张相宸,贾富义等 .论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的成因 J.矿床地质.1986年.第5卷第4期.致谢为期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很快就要结束了,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指导老师德勒达尔教授。各位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指点论文的思路,耐心地给我答疑辅导。她严谨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热情、对待科学认真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在毕业论文的开题、研究进展、论文撰写、修改、定稿等过程中,老师认真指导,对我存在的问题悉心解答,我所获得的成果中无不浸透着指导师的心血。她的一些观点对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有启发。同时,我也要感谢论文完成期间为我提供各种帮助和便利的同学和朋友。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本人的水平有限,论文中的错误与不妥之外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再次感谢这些年来所有曾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所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