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6392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1. 设计范围本次道路设计是湟源县城小石头沟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中县城边缘至垃圾场填埋区的进场道路和场区内道路。进场道路的起点在湟源县林业局家属院门前与现有道路相交,终点至小石头沟垃圾场填埋区内,道路全长为2081.039m。起点坐标为X=60651.237,Y=35220.674,终点为X= 59743.375,Y= 35625.151。参照工程工可报告、工可批复、初步设计完成了整条道路路线、路基、路面、排水及桥涵的设计内容。2. 设计资料及采用标准、规范2.1 设计资料1. 1:1000地形图(2004年4月数字化地形图)2.湟源县小石头沟垃圾填埋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湟源县小石头沟垃圾填埋处理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湟源县小石头沟垃圾填埋处理场工程初步设计2.2 采用规范1.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2001)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1)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规范(JTJ024-85)3. 设计概要 本次设计认真分析了工程工可报告、工可批复、初步设计中场区道路及场内道路的有关内容,并在现场进行了相关的测设。最终经过技术比较,决定采用初步设计中的路线方案,对工程进行详细设计。3.1 场地地层结构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场区内地层主要

3、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加里东晚期花岗岩,现对其岩性描述如下:1. 层黄土状土:主要分布于沟谷两侧,东侧层厚4.4m6.4m,该层在1.9m2.5m间夹卵石,按照其特征划分如下:湿陷性黄土状土:土黄色夹褐色、锈黄色,稍湿、稍密,具空隙及虫孔,含植物根系。属于高压缩性土,该层厚度3.2m9.5m。标准承载力为180Kpa。 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土黄色夹褐色、锈黄色,稍湿、稍密,具空隙,虫孔发育,含植物根系,零星见砾石。属于高压缩性土,该层厚度0.4m6.7m。标准承载力为160Kpa。2. 层碎石:青灰色,褐灰色,稍湿,稍密中密,成分以花岗岩、砂岩、板岩为主,磨圆差,分选一般,该层厚度1.2m2.5m

4、。标准承载力为240Kpa。3. 层卵石:青灰、灰白色,稍湿,中密密实,成分以花岗岩、砂岩为主,磨圆中等,分选差,层厚0.62.1m。标准承载力为400Kpa。4. 层花岗岩:青灰色,灰白色,紫红等色,干湿饱和,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花岗岩:灰白、青灰色,紫红色,较致密,在层上部5.58.5m内具花岗变余结构,碎石状、散粒状构造,岩石完整性极差;8.5m以下较致密坚硬,具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埋深4.4m14.1m,层厚8.513.4m。主要分布于两侧斜坡上。标准承载力为300Kpa。中风化花岗岩:青灰,灰白色,较致密坚硬,具花岗岩结构,块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平直且

5、呈闭和状,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埋深17.8m20.8m,层厚大于12.08m。两侧山谷均有分布。标准承载力为800Kpa。3.2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厂外道路四级标准;计算行车速度(km/h)20路基宽度(m)7.0行车道宽度(m)6.0停车视距(m)20极限最小半径(m)15一般最小半径(m)30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150回头弯道最小半径(m)1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0最小坡长(m)8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0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25最大纵坡()9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3.3路基压实度要求压实

6、要求路床顶以下深度最低压实度填 方080cm95%80cm90%挖方及小于30cm的低填方95%3.4地震烈度:7度。4. 道路设计4.1 路线设计4.1.1设计原则:1. 路线走向符合工可报告、工可批复、初步设计所定的控制点;2. 在工程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尽量争取较高的线型指标,力争达到均衡、连续,以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3. 线位布设尽可能顺应地形,力求与农田水利规划相配合,尽量少占良田。4.1.2平面设计由于道路要先到达生活辅助区,然后进入垃圾填埋区,为了满足道路技术指标的要求,初步设计中采用4段回头曲线的展线方式完成进入场地,这基本符合当地地形的情况和工程使用的需要,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7、采用了初步设计的路线走向方案;但,在初步设计中,回头曲线处线形生硬,既不美观也不顺适,我们又在K0+673.54 K0+779.8段, K0+979.47 K1+109.45段, K1+380.13 K1+431.54段,K1+550.68 K1+699.66段重新进行设计,使得线形既符合规范的要求又达到行车顺适的需要。由于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可能存在差异,设计路线不适宜地形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地形对线路进行适当调整。4.1.3纵断面设计由于在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道路爬坡的需要,延展线形满足生活辅助区2090m的设计高程的要求,因此纵坡适宜,设计基本达到规范的要求。4.1.4技术指标的采用

8、情况采用主要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厂外道路四级标准;计算行车速度(km/h)20路基宽度(m)7.0路线长度(m)2081.04交点个数(个)17最小平曲线半径(m)30回头弯道最小半径(m)16平曲线占路线总长()43最小坡长(m)71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206/1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926/1最大纵坡()7.74.2路基、路面及排水4.2.1路基设计 1. 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率,并采用经济合理的排水防护工程,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 路基横断面的布置1) 本工程为两车道四级厂外道路,全线采用以下断面形式:

9、0.5m(土路肩)6.0m(车行道)0.5m(土路肩)7.0m2) 车行道采用双向横坡,坡度2.0,土路肩横坡采用2.5。3) 本设计以路基的边缘作为设计标高,超高过渡以行车道内侧未加宽前的路基边缘作为旋转轴,即先将外侧车道绕道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达到横坡超高值。4) 路堤边坡设计本设计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黄土可作为路基填料,挖路堑土方可利用,土质主要为黄土,路堤边坡设计依据填土高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边坡形式与边坡坡率。 填土高度H5m时,边坡坡率采用1:1.5一坡到底的直线坡。填土高度H5m时,采用阶梯形边坡,路基边缘以下5

10、m内的边坡坡率采用1:1.5,5m以下边坡坡率采用1:1.75,在边坡坡脚处的设置了1.0m平台。5) 路堑边坡设计路堑边坡形式,路堑边坡形式的设计主要考虑边坡的稳定性、耐久性和路堑断面的经济性。确定本项目路堑边坡形式为阶梯形,台阶高以6m为基准,边坡平台宽1.0m。阶梯型边坡的分级坡度:第一级边坡(5m高)采用1:1.0的坡率,第二级边坡采用1:0.75。6) 特殊路基的设计在部分路段,由于挖填方高度较大,占用大量良田,为此,在这些路段设计了护肩路基、矮墙路基;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路基形式。7) 路基压实路线所经局部路段的土质具湿陷性,为尽量减少路基的沉降,保证路基路面强度与结构

11、稳定,必须严格控制填土的干密度,保证路基压实达到规定压实度。路床顶以下深度最低压实度填 方080cm95%80cm90%挖方及小于30cm的低填方95%因道路沿线有湿陷性黄土存在,故须对地基采用夯实及换填等处理措施,然后在处理地基层上铺三七石灰土处理。具体厚度根据道路沿线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暂时按照道路沿线均35cm考虑。4.3路面设计1. 本工程道路K0+000 K1+760.0段路面采用沥青碎石路面,结构组合如下:4cm 沥青碎石16cm 水泥稳定砂砾35cm 三七石灰土总厚度:55cm2. K1+760.0 K1+800.0段路面采用石屑路面,结构组合如下:2cm 石屑面层14cm 泥结

12、碎石15cm 炉渣垫层总厚度:31cm3. K1+800.00 K2+090.41段进入垃圾填埋库区,路面设计中须加入土工布及土工膜,结构组合如下:2cm 石屑面层14cm 泥结碎石15cm 炉渣垫层5cm 夯实素土土工布土工膜50cm 夯实素土总厚度:34cm本段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由于路基开挖可能到达岩石层,土工布及土工膜不能直接铺在岩石上,因此必须要保证土工膜下又50cm的夯实粘土。4.4道路排水本设计采用边沟及排水沟,所有挖方路段及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均设置边沟,有些填方路段也设排水沟;边沟及排水沟断面采用梯形,底宽0.4m,沟深0.4m两侧坡率1:1.0,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

13、筑。施工时要注意,由于设计时路线多处与实际上的农田灌溉水渠相重合,占用了许多的灌溉渠,因此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在实际施工时可以将浆砌边沟的断面面积加大,作为灌溉渠。5. 涵洞由于道路多处与灌溉渠相交,为了农田水利建设以及边沟排水的需要,在K0+022、K0+280、K1+040、K1+119、 K1+400、K1+615处设置了施工方便的钢筋砼圆管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入口的形式和圆管涵的长度,按照标准图施工。4.6 场内临时道路从场内道路到垃圾填埋作业区及填埋区内部采用临时作业性质的可装拆的预制水泥混凝土道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铺设, 每块混凝土预制板的尺寸为长2m,宽1m,厚0.15m,重750kg,混凝土预制板要予设吊装孔,考虑由汽车吊装铺设和拆移。在进行填埋作业过程中,预制道板下铺设24cm厚的粗砂垫层,务必将砼道板放置平稳。当将道板放置在坡道及坡度较大处时,要采取防止道板向下滑移措施。拆装式道板的设置是为了考虑在雨雪天气时车辆也能通过道板进入填埋场倾倒垃圾,拆装式道板可以重复利用,随着垃圾填埋层的升高而不断变更位置,直至填埋场作业终止。临时道路设计为单向行驶,宽度为4.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