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6599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暑山庄经典园林赏析(2).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典园林赏析避暑山庄,概况:河北省承德市,距离北京230公里。它1703年始建至1792年完工,先后经过长达89年的建造和扩建。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康熙选址1.承德是一个盆地,四周是山,就

2、犹如众象朝揖,各个山峰都来向这个盆地的地方朝拜一样,这样一个环境就很符合皇帝的心理状态,皇帝是惟我独尊,天下都要朝中,都要以他为最高的统治者。2.地势很高,空气很清新,秋高气爽,气候很凉爽,适合于避暑,而北京是内陆地区,夏天很热。3.这个地方离北京不远,各省督抚大臣有关国家政务的奏折,能够很快送来,所以在这个地方总理万机,处理国家的政务,与宫中无异,就像在北京的皇宫里边一样,比较方便。4.这地方当时是蒙古的游牧场,很少有人,这个地方有武烈河,有沼泽,有平地自然环境,选景可以有广阔的空间,便于大规模的营造皇家的园林。具备这四个方面好的条件,他决定在这个地方由他亲自,由康熙亲自选择,确定在这个地方

3、修建行宫。,布局特点 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烟波致爽 芝径云堤 无暑清凉 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 万壑松风松鹤清樾 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 北枕双峰 西岭晨霞 锤峰落照南山积雪 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 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 天宇咸畅暧流暄波 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 莺啭乔木 香远益清 金莲映日远近泉声 云帆月舫 芳渚临流 云容水态 澄泉绕

4、石 澄波迭翠石矶观鱼 镜水云岑 长虹饮练 甫田丛樾 双湖夹镜 水流云在,36这个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道家讲大天之下有36洞天,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庄的36处景观,就是依附36洞天。此外,还有72福地,也是神仙住的地方。乾隆皇帝在他的诗中写到:“已是洞天传玉简,得教福地续琅书。”意思是说:康熙已经修建了36洞天传后,他要在修36景,以符合72福地这样一个数字。寓意他们的环境犹如神仙一般。,乾隆三十六景 丽正门 勤政殿 松鹤斋 如意湖 青雀舫 绮望楼 驯鹿坡 水心榭 颐志堂 畅远台 静好堂 冷香亭 采菱渡 观莲所 清晖亭 般若相 沧浪屿 一片云 萍香泮 万树园 试马埭 嘉树轩 乐成

5、阁 宿去檐 澄观斋 翠云岩 罨画窗 凌太虚 千尺雪 宁静斋 玉琴轩 临芳墅 知鱼矶 涌翠岩 素尚斋 永恬居,宫殿区由正宫(被辟为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东宫(已毁)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占地1万平方米。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松鹤斋:康熙时,皇太后来避暑

6、山庄,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题名松鹤斋,以供皇太后居住。当年,松鹤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庭院中还有驯鹿悠游其间。绥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间,门殿三间,大殿七间名为乐寿堂,后改名为悦性居,是皇太后的寝宫。绥成殿、十五间照房、门殿建筑早已无存。乐寿堂仅剩基址,1998年复建。,东宫: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1945年,东宫失火被烧毁。现仅存基址

7、。其中,清音阁:俗称大戏楼。与现存故宫畅音阁、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楼形式相近。阁高三层,外观雄伟。,万壑松风殿:是万壑松风的主殿。康熙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1722年,康熙发现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祯之第四子弘历(乾隆帝)聪明伶俐,十分喜爱,于是传旨,命将弘历送入宫中。这年的夏天,弘历由父母带领,随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康熙将避暑山庄的侧堂“万壑松风”赐给弘历居住,平时进宴或批阅奏章,都要乾隆侍奉在旁,朝夕教诲。弘历继位后,将这座殿宇题名为纪恩堂。乾隆三十年,乾隆写避暑山庄纪恩堂记,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有大小湖泊八处,即西湖、

8、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银溯、镜溯及半月湖,统称为塞湖。,如意洲如意洲在避暑山庄月色江声岛北。为湖中之岛,因形似如意而得名,实际上该岛有堤坝与湖岸相连。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为宫殿区。面积3.5万平方米,为山庄最大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康熙、乾隆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在此。洲上现存建筑较完整,布局精巧灵活,利用长廊、短墙划分景区,既有北方四合院特点,又采江南园林手法。主要建筑有无暑清凉(门殿)、观莲所、金莲映日、水芳岩寿(后改名乐寿堂)、延薰山馆、一片云、沧浪屿等。,乾隆三十六景之沧浪屿。仿苏州沦浪亭的意境而建故名,是如意洲的园中之园。园内正中置台殿三楹,康熙题名“双松书屋”,周有座廊。阁前

9、掘一潭池水,澄泓见底。阁的前半部设水中明柱,形成水上楼台,有联“松生育石上,泉落白云间”。池水北叠砌假山,参差陡峭。园中漫步,如进另一洞天府地。,一片云在延薰山馆左邻,有长廊相联接。这是如意洲中最高的建筑物,由远处眺望,松云掩映中只见一楼高耸,似一片浮云。而置身如意洲,四面临水,群山环列,“云气或起于树中,或浮水面,或飘入室中”,“白云一片才生岫,瞥眼岫云一片成”。因此得名一片云。,如意湖亭:与环壁隔水相望,建于如意湖西岸,因而得名如意湖亭。这是一座“十”字形小亭,乾隆定为第四景。芳渚清流自如意湖亭北行,滨湖有一座重檐方形亭,建在天然石崖,即为芳渚清流。光滑圆润的山岩,系武烈河水千万年冲刷而成

10、。亭子四面临水,十里塞湖,皆倒映入清流之中;岸上树木丛生,芳草如织。因而,被康熙定为第二十七景。,月色江声在避暑山庄水心榭之北,为一椭圆形岛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门殿北为静寄山房,是清帝读书处。房后莹心堂,亦为清帝书斋。堂后四合院,康熙帝题额为“湖山罨画”,开窗纵目远眺,湖光山色,罨映如画。门殿外的支柱,看上去似乎歪斜欲倒,实际上却坚牢稳固,这是山庄建筑三绝之一,据说这样的设计处于康熙的授意,寓意“上梁不正下梁歪”,用

11、以警戒臣工,水流云在位平原区西南角,临湖。此处湖水连空,云浮上下,康熙取杜甫“水流云不竟,云在意俱迟”诗句题名水流云在.水流云在主体是方亭,三开间,重檐,四个面又分别跨出一附间,实际为五开间。一层檐挑出十二角,顶檐四个角,计十六角,造型别致,俗称十六角亭。,热河泉的源头,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武烈河。,青莲岛此岛位于如意洲北澄湖内,岛上主体建筑为仿浙江嘉兴烟雨楼而建的烟雨楼,是皇帝观赏烟雨的地方。楼前有殿门,门殿两侧为半封闭式围廊,廊壁设计锦窗。东侧有方亭,清杨书屋和八角亭,西侧有对山斋和假山。山顶有亭,山腰有洞。山上枝繁草盛,虽

12、是假山却富真趣。,文园狮子林是山庄湖区最有特色的一组建筑,占地7000多平方米,内有十六景。是仿苏州狮子林建造的一组园中之园,,香远益清沿金山东岸小路北行,古松林中有一组翠盖凌波、朱房含露的建筑,即康熙题第二十三景香远益清。东有小溪曲沼洄沿,前后临池。以花取景,绿房紫葩,芳香竟放。因此康熙题名“香远益清”,说此处“出水涟漪,香远益清,不染偏奇”。乾隆也题诗赞道:“春光六月天,照影濯清涟。逸韵风前别,生香雨后鲜”。,莺啭乔木位于濠濮间想之东,北依万树园。此处百鸟争鸣,恰似“山中一部笙笛”。为康熙题作第二十二景。乾隆亦有诗赞道:“山深悦鸟性,乔木早迁莺。”,水心榭,金山亭,万树园占地870亩,园内

13、不施土木,按蒙古民族的风俗设蒙古包数,乾隆年间,常在此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四面云山山庄西北隅最高处,一峰拔地,构亭其上,圣祖题额四面云山。联曰:山高先得月,岭峻自来风。亭是清帝每岁重阳时节登高处。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九景。,清风绿屿是 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一景,北枕双峰亭与南山积雪亭之间的山鞍部,为一处庭园,曾是清代康熙皇帝在秋天观赏红枫林的地方。,北枕双峰:青枫绿屿北山之巅有双排柱攒尖方亭,康熙题名北枕双峰,南与南山积雪亭相对,东与罄锤峰相望,是山庄东北的制高点,也是山庄主要借景点之一。是专门欣赏山庄以北百里之迢的黑山、金山而设。亭前立两通自然形石碑,分别镌刻康熙、乾隆题诗。,南山积雪:位于山庄正北、青枫绿屿南侧山顶上,是一处借景之作。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三景。是山庄的制高点之一。为方形四角攒尖式敞亭,面积较大,在此可一览众峰。“南山积雪”是观赏山庄初冬雪景为命题的一组苑景。塞北高寒,山庄之南,峰岭环列,岭上积雪经久不消。登亭遥望,群山上的积雪“皓洁凝映,晴日朝鲜,琼瑶失素”。直到初春时节,仍是“不改冰霜积雪冬”的景象。,布局:1.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2.分区明确,景色丰富。3.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4.苑景区山环水抱,自然野趣。5.融南北园林艺术精华,完美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