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囊性病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骼囊性病变.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囊性病变,骨囊性病变大部分是由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所引起,少数可能与炎症和外伤有关。平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骨破坏区。,病例1,男,28岁,右上臂痛一周。,手术病理证实为骨囊肿。骨囊肿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及肱骨上端。X线表现:呈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的透光区,其内可见横行骨嵴。囊肿沿长骨纵轴发展,有时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为薄层骨壳,边缘规则,无骨膜增生。病灶常出现病理骨折,表现为骨皮质断裂,骨折碎片可插入囊腔内,即所谓“骨片陷落征”。,病例2卵圆形、边界清楚的透明区,内无骨隔,只有横行的骨嵴囊肿沿长骨纵轴发展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边缘规则无骨膜增生病理性骨折,
2、病例3,男,七岁,肱骨上端肿物一年余。,手术病理证实骨囊肿。鉴别诊断:骨巨细胞瘤。,鉴别要点:骨囊肿大多发生于干骺端而不是骨端,发病年龄较轻,大多在骨骺闭合以前,而巨细胞瘤多发生在骨骺闭合以后。骨囊肿沿骨的纵轴发展,纵径大于横径,膨胀程度较轻,囊内多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很少有分隔现象。,病例4,男,15岁,左膝关节间断性疼痛1年余。,手术病理证实:动脉瘤样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病因不明,好发于儿童,病变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多见于股骨、胫骨、肱骨。X线平片表现为:囊性、偏心性骨膨胀性改变,壁薄,伴有细薄壳状骨膜反应,骨髓腔移行带有轻度硬化。鉴别诊断:单纯性骨囊肿、骨巨细胞瘤、单骨性纤维结构不良。
3、,病例5 根尖囊肿,病例6 含齿囊肿,病例7,骨巨细胞瘤,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之间非成骨性基质细胞的肿瘤 可表现为良性、侵袭性或恶性。以2040岁为常见 好发于骨骺板已闭合的四肢长骨,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X线平片,常侵犯骨端,直达骨性关节面下;多数为偏侧性破坏,边界清楚;分房型:破坏区内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溶骨型:破坏区内无骨嵴,为单一的骨质破坏;局部骨骼常呈偏侧性膨大,骨皮质变薄;内无钙化或骨化致密影;邻近无反应性骨增生,边缘亦无骨硬化带;生长活跃:破坏区骨性包壳不完全,并于周围软组织中出现肿块;恶性: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和虫蚀状骨破坏
4、,侵犯软组织出现明确肿块;肿瘤一般不穿破关节软骨。,病例8,内生软骨瘤,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好发于四肢短管状骨,是手指最常见的骨肿瘤。X线表现两大特点:一是软骨造成的囊样膨胀性透光区,常有薄层硬化缘,二是软骨的钙化表现为点、弧、环和块状等各种形态。其中环状钙化为较特征性表现。,病例9,非骨化性纤维瘤,好发于青少年,胫骨上端和股骨下端为好发部位。X线:肿瘤多位于长骨干骺端距临近骨骺板3-5cm处,多呈偏心性,为局限于皮质内或皮质下单房或分叶状透光区,一般3-7cm,呈椭圆形或圆形,境界清楚,病灶长轴与骨干纵轴平行。,病例10,女,27岁,左腓骨小头肿物就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起源于组织细胞或具
5、有成纤维细胞能力的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但以长骨干骺端多见。X线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可呈虫蚀状或地图样破坏,境界不清,无骨小梁残留。无结构的纯溶骨性破坏为其特点。骨皮质破坏附近出现巨大软组织肿块也是特征之一。,病例11,女,11岁,05年8月左小腿中下段肿胀,11月出现疼痛,夜间剧烈。局部温度增高。,骨脓肿 为相对静止的局限性感染性病灶。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常发生于胫腓骨上端,股骨下端,肱骨下端的干骺区。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破坏区,早期边缘较模糊,周围无明显骨硬化;随病变发展边缘逐渐形成清晰的硬化缘,周围可见骨膜反应。,病例12,短管状骨结核 也称结核性指(趾)骨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
6、童,好发于近节指(趾)骨。影像表现早期仅见软组织肿胀,手指呈梭形增粗和局部骨质疏松;继而出现圆形或卵圆形骨破坏,向外膨隆,多位于骨中央,长径与骨干长轴一致,病灶内可见粗大而不整的骨嵴,少见死骨,边缘清楚,轻度硬化,可见层状骨膜增生,骨皮质增厚。鉴别诊断:内生软骨瘤,病例13,手术所见:局部颅骨内板破坏,囊性物与脑膜粘连,囊肿内穿刺到淡黄色液体。病理报告: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多发于年轻男性,男性女性比例 2.551。颅骨最为多见,MRI报道不多,病灶多呈长T1、长T2信号,未见有资料报告囊性改变。本病例表现为颅骨囊性病变,所以最初MR考虑为表皮样囊肿。MRI表现多样性,故在鉴别诊断上较为困难。,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肿瘤样病变,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的一种孤立性或多发性骨病,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头颅。X线表现:早期为溶骨性改变,边缘不清,伴有层状骨膜反应,晚期边缘清楚锐利,并出现硬化。颅骨病变多表现为边缘锐利的穿凿样骨缺损,边缘清楚锐利,有硬化,多呈圆形,额骨多见,其次为顶骨和枕骨,可越过颅缝相互融和成地图样骨质缺损。,谢谢!,